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呼吸运动中腹腔动脉与中弓韧带位置关系的变化
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也被称作中弓韧带综合征或Dunbar综合征,是指中弓韧带压迫腹腔动脉导致其狭窄引起餐后腹痛、呼气相增强的上腹部血管杂音等的一组症候群。
 
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是,呼气相腹腔动脉受中弓韧带压迫更严重狭窄加剧,吸气相受压缓解狭窄程度减轻。其原因是呼气相横膈位置较吸气相位置低,中弓韧带相对往下移位加重了对腹腔动脉的压迫(参阅: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
 

▲横膈解剖示图:白线指示中弓韧带,红线指示腹腔动脉。

 
对与这个解释似乎不好理解。我们知道,不管胸式呼吸还是腹式呼吸,横膈都是参与且起这重要作用的呼吸肌。包括横膈在内的呼吸肌协同收缩使胸腔扩大,完成吸气;呼吸肌舒张胸腔缩小,完成呼气。就是说,吸气时横膈是收缩状态,胸腔要扩大横膈应往下往腹腔方向移位才是,中弓韧带应该加剧对腹腔动脉的压迫呀,为什么是相反的解释呢?
 
呼吸运动中,横膈位置下移是在呼气相还是在吸气相?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做了个小实验。实验对象(规培医生)取左侧卧位,探头置于右腋前线冠状切扫查,于右肾上方满意显示膈肌时,启动M/B模式描记。

▲吸气相膈肌移动情况M型描记图:红色线段示膈肌位移峰值,注意图右上红线示人体的长轴,黄素线示M型取样线。

 
通过以上吸气相膈肌移动M型描记图可见,吸气时膈肌收缩是往上移位的,呼气时膈肌舒张往下移位。因该取样切面取样线并未与膈肌垂直(取样线不平行身体长轴),运用物理学的矢量概念,好理解膈肌是往上移位的。

本小实验证实:呼气时横膈下移,吸气时横膈上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故知新!正中弓状韧带致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CTA表现
中弓韧带压迫综合征
正中弓状韧带致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CTA表现
【影像●笔记】第0054期(中弓状韧带压迫综合征)
腹盆部血管压迫综合征的CTA应用
长期不明原因腹痛,警惕中弓韧带压迫综合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