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腹部超声】慢性胆囊炎的两种类型

     慢性胆囊炎可谓是最常见的胆囊疾病,根据胆囊腔内是否存在结石将其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以结石性胆囊炎较为常见。

     慢性胆囊炎一般是由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所致,也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疼痛,其发作诱因通常与高蛋白饮食(食用鸡蛋)和油腻食物有关,常被误认为是胃炎;当然并不是所有胆囊炎都会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跟结石的大小也无明显相关性。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是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病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所有慢性胆囊炎的90%-95%,其致病因素是由于结石在胆囊腔内不断移动,使胆囊管反复梗阻、胆囊壁黏膜损伤,造成胆囊壁反复的炎性水肿、瘢痕形成,最终导致胆囊功能障碍。

题外话:

我国胆囊结石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为油腻饮食、肥胖、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缺乏运动、不吃早餐和胆囊结石家族史等,可能的保护因素包括增加运动、高纤维饮食,多吃水果、多吃坚果、素食和饮咖啡等,但目前上存在争议。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顾名思义,其发生发展与结石无关,其主要病因可以有①感染:肠道细菌经胆道或血液进入胆囊,寄生虫感染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②胆囊排空功能障碍,胆汁长时间淤积,胆囊壁出现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这是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最主要的病因;③胆囊缺血及其他一些代谢因素也可导致慢性胆囊炎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壁厚0.4cm,壁增厚毛糙,前壁见一大小约0.4x0.3cm的强回声结节,无声影,改变体位不移动。

(慢性胆囊炎,胆囊壁胆固醇沉着症)

慢性胆囊炎的超声表现

慢性胆囊炎的超声表现对于超人来讲再熟悉不过了,其典型声像图表现如下:

①胆囊壁增厚>3mm,壁毛糙;

②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腔内可见一颗或多颗强回声伴声影;如为充满型胆囊结石,则表现为胆囊窝区的弧形强回声带伴声影,呈囊壁-结石-声影三联征(WES征);

③胆囊腔内可见弥散细小弱回声沉积,改变体位可见其缓缓移动;

④增生性慢性胆囊炎,其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呈低回声或等回声,常为均匀性增厚;

⑤若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则超声可见胆囊体积缩小,囊壁增厚,严重者胆囊腔消失,无胆汁回声,有的甚至找不到胆囊回声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体积缩小,壁厚约0.6cm,壁厚毛糙,胆囊腔消失(注:后方强回声非结石,为邻近的肠内容物,改变体位或饮水后检查可鉴别)

左图:充满型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右图: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形态大小正常,胆囊壁厚0.5cm,壁厚毛糙,前壁见一直径约0.3cm的强回声伴彗星尾征,改变体位不移动,胆囊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慢性胆囊炎,胆囊壁胆固醇沉着症)


文献参考:

1 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版)[J],中华消化杂志,2019,39(2)

2 姜玉新  张运《超声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 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

超声技术与诊断(cs-zdx)

1. 文章整理自专业图书、期刊及网络,我们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请支持正版图书,如若觉得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微信发送给我们或发邮件至515330743@qq.com。

2. 欢迎分享及转载转载请保留所有信息,包括文章来源及整理人员或平台

3. 投稿请发送稿件至515330743@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胆囊疾病超声诊断
胆囊疾病超声(一)
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胆囊的几种异常声像图表现
自拟方三金鱼脑石胶囊治验胆石症案(一)
胆囊炎的超声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