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愁湖公园应成为诗歌大观园

 

莫愁湖公园应成为诗歌大观园

文杨松河

 

 

南京有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莫愁湖,我家就住在莫愁湖附近,它是我退休后散步休憩、踏青赏花、探索写诗的好去处,我把它当作自我王国的“御花园”。

大约十年前,我在莫愁水院遇见一位来自湖北的大学生,我兴致勃勃地向她介绍莫愁湖的来历。可她听后却说,她的老家湖北钟祥也有一个莫愁湖,比这里大得多。她指着莫愁女雕像对我说:“你们”家的莫愁女是虚构的,而“我们”家的莫愁女才是真实的。我不由一愣,还有这等事!

我在网上一查,果然,钟祥城北,一泓碧水明澈如镜,这便是驰誉千载的莫愁湖,“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作为一个学者,我对以上介绍总感到不够满足,对两个莫愁湖也充满好奇。我开始对莫愁文化进行一番考察,弄清了莫愁文化的来龙去脉,也厘清了若干历史差错和误会,试图用人类精神文明的视角来阐述莫愁文化的虚实真伪、阴晴圆缺与和谐变奏。

  

莫愁女从文学艺术作品中走进历史

两个莫愁湖都是因有莫愁女而得名的。从现存资料看,莫愁女的形象最早出自《唐书·乐志》。所谓乐志,就是音乐史料集。乐志属于正史,其史料可信度较高。《唐书·乐志》有这样的一段记载:“《莫愁乐》者,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忘愁声,因有此歌。”

于是,《乐府诗集》中载歌载舞的莫愁女形象跃然纸上:“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

然而,《乐府诗集》还收录了梁武帝的《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于是南朝乐府诗中出现了两个莫愁:一个在石城,一个在洛阳;前者是歌女,后者是贵妇。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洪迈著有《容斋随笔》,治学严整,引经据典。该书明确指出:“莫愁者,郢州石城人,今郢有莫愁村。画工传其貌,好事者多写寄四远。”可见石城莫愁歌女的形象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远近闻名了。

那么南京的莫愁女又从何而来呢?北宋年间,杨备分司江宁,曾作《桃叶渡》诗云:“桃叶桃根柳岸头,献之才调颇风流。相看不语横波急,艇子翻成送莫愁。” “艇子翻成送莫愁”恐怕是古诗中把莫愁嫁接到南京来的先例。

可见,莫愁女和《莫愁乐》在史书上确有记载,在民间叫“莫愁”的女子也大有人在,而钟祥莫愁湖和南京莫愁湖中的莫愁,与其说是历史人物,不如说是文学形象,她们都是从文学艺术作品中来,走进历史,走进中国文化长河中来的。

 

    莫愁文化是“愁”与“莫愁”的和谐

南朝乐府诗《莫愁乐》流行后,不仅名叫“莫愁”的女子多了起来,文人吟叹莫愁的诗篇也多了起来。晚唐诗人李商隐便是一位吟莫愁的高人。他的几首“莫愁诗”与《莫愁乐》、《河中之水歌》的格调大不相同,意境丰厚幽远,有一种不可穷尽的深邃感。探讨莫愁文化,不能不下点功夫研究李商隐的“莫愁诗”。

诗的题目直呼“莫愁”:雪中梅下与谁期,梅雪相兼一万枝。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

这首七绝明明是在写莫愁,但莫愁的形象却没有确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未曾交代,而诗人却大肆渲染梅雪相兼的情景。诗人到底要表达什么情绪或感情?是对爱情失落的惆怅?是对仕途无门的感叹?是对人生失意的无奈?

显然,这首莫愁诗的典故出自《莫愁乐》中的一首:“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诗人提出一个假设,如果石城湖没有艇子,莫愁还能照常来赴约吗?叙述的是“莫愁那得不愁”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难怪郭沫若参观莫愁湖时一挥而就题了一首诗,抓住了莫愁文化的核心:“古有女儿莫愁,莫愁那得不愁!”劝别人莫愁,是因为对方有愁心的事;劝自己莫愁,是因为自己有难言的愁苦。给姑娘起名莫愁,是希望姑娘一切如意,一生莫愁。

莫愁湖新建水上曲廊中段有一堵照壁,上面镶嵌一块砖雕,题有“小姑居处本无郎”字样。砖雕的主人公是一位古代女子,不少游客到此驻足观赏一番,但大都对“小姑居处本无郎”的题词大为不解。

“小姑居处本无郎”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用典佳句: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笔下的莫愁是一位怀春的千金才女,她追求“巫山神女”的美梦,但天不成人之美,身世断送了爱情的归宿,到头来依然“小姑独处”,怎不叫人柔肠寸断,惆怅寡欢。李商隐对莫愁女的独处境界深有领悟:既然“相思无益”,何必肝肠寸断,倒不如把惆怅化作清狂,洁身自好,飘飘而清高呢! 现代城市中“单身贵族”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与此相通呢?

莫愁文化实际上是愁文化的孪生姐妹,有人愁,必有人劝莫愁,于是,终于在人类心灵文化公园中找到了愁与莫愁的和谐。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愁与莫愁如同爱与恨一样,是中国古典诗词一个难尽的主题。深度挖掘这个主题,对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也许会有所启发吧。

 

莫愁湖是古今诗歌大观园

在研究莫愁文化的时候,我翻阅了成百上千的古籍,感叹于莫愁湖的美,多少诗词歌赋传诵至今。

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康熙年间,孔尚任访游南京体察生活2个月,大大丰富了他写作《桃花扇》传奇的素材。

《桃花扇》男一号侯方域家住莫愁湖边,近水西门,他经常往返于冶城、朝天宫、水西门、三山街、夫子庙一带。《桃花扇》从莫愁湖拉开序幕,到莫愁湖闭幕,对莫愁湖的景物描写入木三分,令人回味。孙楚楼边,莫愁湖上,又添几树垂杨。偏是江南胜处,酒卖斜阳。先有《恋芳春》唱词引出南京景致,接着借侯方域之口反映当时时局,在莫愁湖畔与众社兄相谈国事,偶遇说唱文人柳敬亭,如遇知音。结尾的《哀江南》,“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三到莫愁湖。有诗为证:南邦何事最风流,乐府新词唱莫愁,两字无邪蔽三百,诸名士此亦思不?乾隆年间,江宁知府李尧栋捐俸修葺莫愁湖,建郁金堂,补筑湖心亭,湖遂为金陵名区。又作棹歌二十首,传诵一时。李尧栋留下名联:一片湖光比西子,千秋乐府唱南朝。

    袁枚是清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美食家。他官至翰林院,后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他手书诗卷赞莫愁胜西湖:“一篇琉璃百顷铺,千年红粉变青蒲,渔郎高唱淘沙曲,摸得金钗半股无;也有欢乐生动的水上场景:八月满湖秋水生,湖边女儿趁月明,阿嫂弄篷姑荡桨,不管景阳钟几声”……

《儒林外史》中有篇章谈到莫愁湖梨园盛会:五月初三莫愁湖湖亭大会,梨园子弟齐集湖亭,各演杂剧……到晚上,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歌声缥缈,直入云霄。人们搭了凉篷,挂了灯,撑到湖中左右来看。看到高兴的时候,一个个齐声喝采,直闹到天明才散……

  所以说莫愁湖是南京的一方文脉,它不应失传,应该在新时代散发光彩!家住莫愁湖边,浸润莫愁文化之中,我也想尽一点微薄之力,曾经拟了一个莫愁文化主题建设的大纲——

莫愁湖公园应以莫愁文化为主题,成为海内外旅游的名园、居民修身养性的乐园。根据主题修订公园简介和导游词。

  莫愁湖公园应成为诗歌大观园。海纳百川,整合各家诗歌队伍,成立莫愁诗社,开展诗歌传承和创作活动,彰显莫愁诗词特色品牌。

  莫愁湖公园每年举办两次主题活动:一次是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举行龙舟赛,同时进行赛诗赛歌活动;一次是中秋节,举办抱月楼征联、征诗、征歌活动,一路载歌载舞。 

  还可以在西南海棠林带开辟《红楼梦海棠诗社》诗歌活动角。修建诗城长墙,即时发表游客诗作,择优对外电子版播出。创办莫愁诗歌爱好者大学和莫愁诗词大讲堂。此类文化活动亦可以面向中小学生。

如有条件,也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专家支持,成立莫愁文化研究活动中心,负责策划、安排上述各项主题活动。

 

 

(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军事外交专业退休教授,南京市军休讲师团成员。)

 

 

 

 

责任编辑:黄晓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h1 style="color: rgb(0, 0, 0);">我爱我家乡</h1>
不好意思,你所见过的唐朝对联,可能都是假的
莫愁湖风光
李蔚解读《曼殊诗》3
代您旅游(14)南京,莫愁湖
《汉魏六朝诗选》第一百二十七首《莫愁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