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莫愁湖粤军墓说起

杨松河--2011814日星期日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讲师团给我下达了一项任务,让我讲一个专题,谈谈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时间不必太长,要求贴近历史,贴近实际,最好有点新意,如能制作成PPT课件,图文并茂,引起听众共鸣,那就再好不过了。我立刻想到了莫愁湖的粤军墓。因为我家就住在莫愁湖附近,我退休后几乎天天都要到湖边散步,对莫愁女和粤军墓的来龙去脉正在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研究。于公于私都有利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于是,我欣然接受了讲课的任务。

粤军墓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莫愁湖南岸,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遗迹,也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起义胜利后,清廷当即起用袁世凯对新生的共和政权进行猖狂反扑。继汉口、汉阳失守后,武昌危在旦夕。富有革命传统的广东革命派立即组建了以姚雨平为总司令的广东北伐军,誓师北伐。北伐军取道上海,加入了江、浙联军,迅速投入了光复南京的战斗,经过浴血奋战,民军赶走了两江总督张勋的辫子军,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定都南京立下了汗马功劳。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与清廷势不两立。张勋奉清廷之命疯狂反扑,沿津浦线大举南下,妄图夺回南京,形势“岌岌”。孙中山即命姚雨平率粤军将士挥戈北上,迎头痛击清军。粤军将士英勇善战,首捷固镇,再捷宿县,直捣张勋巢穴徐州,以少胜多,三战三捷,逼使清军败逃。民国出师首战胜利,保卫了新生的革命政权,大大振奋了国民革命的气势,清帝见大势已去,只好惶然退位,袁世凯慑于革命汹涌的浪潮,也不得不口称拥护共和以窃国,从而結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同年3月,凯旋归来的粤军,为紀念在北伐中牺牲的将士,在总司令姚雨平的倡议下,將61位陣亡将士遗骸运回南京,以一人一墓沿莫愁湖南岸安葬,每座坟前各立一碑,上刻“建国阵亡烈士某某之墓”字样,其中六位姓名不详,作无名烈士礼葬。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成仁”墓碑树立在墓群前方,黄兴撰写的“粤军殉难义士之碑”和姚雨平撰写的《祭文》则分立在主碑两侧。三道碑给予粤军烈士至高无上的评价。同时,在烈士墓群旁边,还栽种了一排象征取义成仁、血花光荣的石榴树。

军阀混战时期、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和日伪狼狈为奸时期,粤军墓园均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任铁蹄践踏,碑残墓废,蔓草丛荆,后沦为乡人饲鸭之场。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1947年召开首届“国大”期间,代表们“追思創造民国之不易”,到莫愁湖公祭粤军阵亡将士,倡议为建国成仁烈士们重新修墓,并公推前粤军总司令姚雨平先生董其事,决定把61名烈士忠骨连同北伐出发前因制造炸弹而牺牲的华侨炸弹营营长周达的遗骨一起合葬于一冢。整个工程1948年完成。

这便是莫愁湖粤军阵亡将士合葬墓的由来。根据这个梗概,我不断收集相关资料和照片,还适时拍摄下粤军墓周围环境新变化,制成了PPT课件,挖掘到不少细节,我准备写成系列文章和诗词联作品,以飨读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莫愁湖粤军烈士墓楹联欣赏
百年石榴,花开莫愁 随便存一张就是绝美屏保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导游词
小时候就知道这有抗日英雄墓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碧血丹心抗外敌,浩气长存耀中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