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到底需不需要大师?这与信仰有关

十多年前,在上海复旦大学文史讲堂之上,有学生问易中天:“当今社会,中国人还需要大师吗?”

易中天毫不犹豫地说:“不需要!”他表示,“这是个没有大师的时代,这个时代也不需要大师,我们也幸亏没有大师。没有大师,才能使中国人从几千年的圣人崇拜的情结里走出来,这是中国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之前是一个人明白,现在是千千万万人明白……

对于易中天教授的这个观点,想必每个听到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谈这个想法之前,我想先为大家介绍几个人物。

一、陈氏三雄之陈宝箴——“半杯旨酒待君温”

陈宝箴,之所以为后人所熟知,一则,是其文韬武略,人格魅力,为曾国藩——曾文正公所赏识,一句“半杯旨酒待君温”,让后人无限遐想,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二则,是在光绪皇帝变法期间,陈宝箴以唯一一个在地方上实实在在推行新法而遭到旧党的迫害。

彼时,陈宝箴任职湖南巡抚,正处于一生仕途的巅峰期,而在一“实实在在”就彻底葬送了他原本应有的大好前途。正如我们所知,戊戌政变之后,光绪皇帝被囚瀛台,军机四章京被杀,陈宝箴也于1898年被罢免,回家待业去了。

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慈禧太后西狩开溜。在走之前,也不忘一封密诏,赐死。送仍待业在家的老先生归西。

二、陈氏三雄之陈三立,“凭栏一片风云气”

古之有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陈宝箴的儿子,陈三立,也许就是取意于此。

陈三立,我们了解他,更多的是他作为一个诗人的形象。不过开始时他是在京都当过一阵子官儿的,不过觉得朝廷太腐败了,才辞职不干了。之后回到湖南,就帮着父亲推行新政,算是施展了一身的抱负。

待到新政为旧派所抵触,扼死于萌芽中,父亲又为慈禧密诏所赐死,其一生事业的短暂黄金时期就此宣告终结。也就是在这双重打击之下,陈老先生,于政途已是心灰意冷。在他赠给梁任公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州袖手人”,先生心中的失意和愤懑已是溢于言表

等到卢沟桥事变,老先生终日为国命前途社稷忧,以至于忧愤成疾,后来又听说平津(北平、天津)陷落,更加增了悲戚,最终选择绝食而死。一代诗家泰斗,遂于国破家不存的黎明,与世长辞。

这就是一代诗家泰斗,陈三立。几年之前,我正在读这段史的时候,正看到丁香医生的那篇文章“百万权健帝国下的一个个中国家庭”,遂得知了小周洋一家的悲惨遭遇。

身为一个文科生,不管有关没关,总习惯拉过来对比对比,然后再疑惑疑惑。这几乎是一种职业思维。所以当时的我,就我正在读的历史,就着我正在看到的现实做了一个对比,然后,写下了我的疑惑:

笔者读史至此,先生之气节,于民族之大义,令心腔为之剧震,思及当年乱世,不由感怀涕零,而时望当下,又不免羞愧难当。逢当乱世,亦有奇人奇节,全我民族之精魂,何其壮哉!遂不解乎,即逢太平世,中华大地,人心何以凌乱至此,私德休即罢了,何至良心没,遂至与禽兽无异。

也许,那里有很多解释的答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拜金主义等等,但我至今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能说服我的答案。

三、陈氏三雄之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是陈三立的儿子,也是这祖孙三代中的最后一人。著名的史学家,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

陈寅恪儿时启蒙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术、地理等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滋养、成长。到青年时期,通过官费或自费的方式出国游学十几载,先后到过柏林大学,哈佛大学等欧美多所高校学习。

先生虽博而广,但尤其专于史学。先生深知,语言文字对研究史学的重要性,天赋加上勤奋,最终使其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等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据我了解到的说法,他懂得文字不止于此。他的侄子也说,不知道老先生到底懂多少种文字。如此广博的知识,再加上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且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他的见解,很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游学归来后,当时只有36岁陈寅恪先生,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当然这之中还有一段故事,而这故事背后反应出来的先生为学的精神与人格,也是最令后世人所钦佩的。

当时,清华大学聘请教授组建清华国学研究院,先有梁启超和王国维已经应聘,当敲定下一个人选之时。梁启超和吴佖一起向当时清华校长曹文祥推荐了陈寅恪先生。但尴尬的是曹校长并不认得陈寅恪,更尴尬的是,虽然陈先生在世界各大高校游学十几载,但始终两手空空,既没有硕士服,也没有博士帽

这曹校长显然也远没有蔡元培先生的气魄,想当年蔡元培校长为北大招揽人才,可谓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得一“良将”,连伪造文凭的手段都使了出来,和着一纸聘书一起给人家寄过去。

逼得梁启超只得跟曹校长说:“梁某人虽著作等身,但所有的著作加在一起,也及不上陈先生区区三百言”。就这样,曹校长才拍板,聘先生为清华研究院导师。“不为文凭做学术,只为学问而学问”这就是先生的治学精神。

在清华园内,因为他的博学,不仅学生,包括很多教授在内,都跑来听他的课,他遂被称为“教授的教授”

著名历史学家,也是北大头号狂人,号称“天大地大,老子最大”的傅斯年,也由衷地评价先生为: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说傅斯年这一迷粉,当年在国外留学时,本来是在英国待着,偶然听说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遂毅然决然的辞别伦敦,赶赴德国柏林大学和先生相会,足可见先生人格魅力的强大感召力。

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来概括先生一生的学术精神和价值取向就再合适不过了。当年,王国维投昆明湖自杀之后,作为好友的陈寅恪先生为其撰写纪念碑文,这便是其中一句。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先生一向学问极好,但一生坎坷。诞生于封建王朝的末世,成长于战火纷飞的流年,受辱致死于太平人世的荒诞(我在黑色童话中的看到的荒诞,正是那个时代的真实)。

想以先生这样醉心于学问的学人,最痛心疾首的莫过于最珍爱的文章著述尽数遗失。卢沟桥事变后,北方文化界大举南迁。战火流年,途中,先生大量珍藏典籍,研究成果以及文章著述都遂在战乱中不知所踪。再就是十年“灾妄”期,先生的学问成果大多都被付之一炬。可悲可叹!

这便是中华学人--陈寅恪。当然,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如胡适之先生。“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说的不就是他吗?

四、大师,关于这个世界的真意

在我心里,将如陈三立,陈寅恪,胡适之等者,视为我心中的大师。

易中天教授说,他为这个时代没有大师而欢欣鼓舞,因为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民主时代的到来。关于民主时代的定义,这可能是一个标准。但我注意到的是,易中天教授对大师的定义,是“明白”二字。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光明白就够了吗?在我的理解中,大师,像陈氏父子,他们除了知识渊博,明白的多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信仰的光芒:于民族的信仰,于学问的信仰,于自由的信仰,并为这种信仰付诸实践。

有人会问:信仰有那么重要吗?定义一个大师,光凭明白不可以,凭什么加了它就可以。

我们顺着教授民主的这个角度来说,这里的“明白”二字,不管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更偏向于科学的角度,而与信仰区分开来。而于科学和信仰的辨析,迄今为止,在我的阅读范围内,我觉得史铁生“大男孩”关于此方面的观点,最清晰明了。科学之要义,是关乎世界的真相;而信仰,关乎世界的真意。

你可以明白这个世界的真相,但不一定明白这个世界的真意。所以说,人类的延续,是代际的传承,个体终将消亡,你所知的真相,终究不是你的,他不能定义你,而生而为人,不为其他,我们还需要知道世界的真意,我们为何存在。

而那些人,我们乐意称为大师的人,也是真正为大师的人,是那条追寻的路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明灯。

至于人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冒牌大师的问题,这是时代的诟病,我们不能因为卖假药的多,所以得了病,就不再吃药。大师也好,经典也罢,我们不刻意呼唤,但的确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大师陈寅恪,学问究竟有多高?傅斯年评价“三百年来第一人”
国学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
陈寅恪的国学功底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代人都不能与他相比
陈寅恪“四不讲”的魅力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8首诗词
国学大师陈寅恪学问到底如何?大才梁启超和钱钟书这样评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