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铎书法,此作最清秀!


没错,这就是“笔神”王觉斯,一位争议于明末清初却在后世被“国际化”的书法大家。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今天我们带来王铎行草精品《枯兰复花赋》,咱们一边欣赏,一边解读。第一眼,就羡煞许多人:

怎么样?跳出二王阈限,不少思友似乎要惊叫出来。介绍下吧,《枯兰复花赋》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绫本,为草书杜律并乌丝栏行书《枯兰复花赋》合为一卷。第一段为草书,纵25.1厘米、横220.2厘米;第二段为行书,纵25.8厘米、横203.9厘米。

说说王铎的书法特色。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思主说,王铎写的不是字,是舞蹈。

戴明皋说:“觉斯(王铎)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王铎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枯兰复花赋》前半部分。整体感觉婉转盘旋、腾挪跌宕,一下子就能吸引住观者的眼球,令观者不由自主地发出啧啧赞叹。此草书杜律是王铎于顺治三年为其弟仲和所作。这一年王铎55岁。关于王铎草书,清康有为曾言:“笔鼓宕而势峻密。”就笔法方面言之,王铎可谓是一位驾驭毫颖的高手,提按、顿挫、使转,运用随意裕如。常人要想运用如此笔法写出气势磅礴的大作品,恐怕很难。


王铎的成功就是将“二王”一路笔法做了各方面的调整,使线条苍劲刚毅而富有弹性,有“锥画沙”、“印印泥”之妙。譬如此卷中“蝉声”二字,通过提按以及运笔的疾迟控制,使其最终形态显得骨气洞达、风神潇洒。

从上面这页,不能感受到王铎的墨法之妙。王铎在墨法方面的尝试也是超越常人的。在他的作品中,笔法与墨法是不易分开言说的:墨法往往要通过笔法的辅佐来彰显,而笔法也要通过墨法的大胆运用而显丰富——这种思维的转换对学书者而言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在当今书坛,“二王”书风流行,而很多书家把“二王”书风写得太精致、太小气。还有些人创作巨幅作品也同样运用写小字的方法来进行,难免束缚太深。很多人只是表面上把“二王”书风做简单的放大处理,最终难得大气象。王铎对“二王”的创新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王铎书法带给欣赏者的审美感受是多层次的。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方式相比较,书法运用黑、白两色来进行创作,显得有些单调。然而,也正由于这纯粹的色彩构成使其成为经典。王铎的睿智,同时也表现在对黑白色阶的布排技巧方面。他把水墨玩得如此彻底、如此成功!以此卷为例,“蝉声集古”四字“润含春雨”,“寺鸟影渡寒”五字则“干裂秋风”。

王铎对草书的突破还表现在其独特的空间处理上。他的空间意识很强烈。我们甚至可以说,王铎的草书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动感的丰富多元的空间模式。在这动感的背后又蕴涵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美,这就是王铎草书的魅力所在。相信,这也是很多思友喜欢王铎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书法|王铎秀雅起来,简直灿若幽兰!带你看不为人知的一面!
草书名帖《王鐸書法精選》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
戢锐于内 振华于外--王铎-草书杜律-行书《枯兰复花赋》卷
论王铎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觉斯风神300年,为何能一任挥洒?
UC头条:这书法, 百看不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