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云禅寺:被誉为“世界之绝响,佛家之仙乐”的筹乐(中)

剃度后的孙洪德,在白云禅寺开始了他远离世俗的生活。

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晨钟敲响,师傅释月波便催他起床。他揉揉惺忪睡眼,麻利地爬起来地跟在师傅身后来到寺院后边的树林里。师傅在林间教他打坐诵经、运气发声及梵乐的吟唱技巧。年幼的释隆江勤学好问,不怕吃苦,深受师傅的喜爱。

打坐诵经之余,释月波师傅坐在林间的一块条石上,整理衣衫,从怀中掏出一支筹来。目光淡远,略有所思,深深吸上一口气,将筹斜置于嘴边,一曲或清脆悠扬或激越高亢的乐曲便从筹中飘荡出来,乐曲似一条五颜六色的透明彩带,在葱郁的林间缭绕,而后飘向遥远的天空。每当这时,我师傅释隆江就会停下正在做的功课,聚精会神地听着,他觉得这乐曲像母亲温暖的手掌在轻轻抚摸着他,能够洗去他小小心灵的烦恼。

师傅歇息的时候,他跑到师傅身边,把筹轻轻地拿起来,抚摸着筹上的每一个吹空,他想不明白,这平白无奇的小孔里,师傅施乐什么神奇的魔法,竟能飘荡出如此奇妙的音乐来。

我师傅释隆江把筹放在嘴边,学着师傅释月波的样子吹奏,筹发出的只是空气流动的呼呼声。释月波师傅看到我师傅释隆江焦急的样子,总是哈哈大笑。他对师傅释隆江说,要想把筹吹响,先得把他教的运气之法练好。于是,师傅释隆江按照释月波教给他的运气吐纳之法,更加刻苦认真地练习。

那时,方圆几十里的小的寺院都归白云禅寺管辖。释月波师傅常带着隆江到周围的村庄化缘,日落后便在附近的小庙里居住。一日,他们化缘来到睢县董店乡,看看天色已晚,便来到沿河村的小庙里投宿。庙里住着一个僧人叫释紫太,善吹一种叫“锡管”的乐器,远近闻名。

两位颇懂佛乐的师傅,相见恨晚,互相使出看家本领切磋技艺,筹的清脆嘹亮与锡管的高亢悠扬相互缠绕相映成趣,那乐声仿佛一条飞龙在皎洁月光下的白云间来回穿梭,隆江听得目瞪口呆。“锡管”发出的声音与他童年时吹的柳笛、麦笛、叶笛似乎有些相像,音韵优美,也十分动听。

一曲终了,释紫太放下“锡管”,与释月波师傅继续探讨佛乐。隆江拿起“锡管”摩挲着,爱不释手。

乐器约20厘米长,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而发音,上开八孔(前七后一)音孔呈椭圆形,有花生米大小。

他把锡管放在嘴边,鼓足气息,只发出一声短短的蛙鸣般的响声。惹得两位师傅哈哈大笑。

释月波师傅看出了隆江的心思,请释紫太师傅教隆江学习吹奏锡管,以便在将来的白云禅寺里,也能出现锡管与筹两种乐器合鸣的情形。释紫太爽快地答应了收隆江为徒。

释紫太师傅告诉隆江“锡管”的由来:“锡管”流行于我国北方,古称筚篥或觱篥。约于公元581-618年(隋)由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传入中原。隋唐的九部乐、十部乐中筚篥都是十分重要的乐器。唐代,随着音乐文化的东渐,它也传入朝鲜、日本。宋以后,流入民间。

他教导隆江,由于“锡管”声调高亢,音质坚实,音色或高亢清脆,或哀婉悲凉,质感鲜明,个性强,音量大,模仿和表现力强,因此,其用气比其它吹奏乐器更加吃力,若想学好这门乐器,一定做好吃苦的准备。其中尤其要注重耐力的练习,没有超强的耐力就无法掌握力度和音准,更别说表现力。而提高吹奏耐力的主要途径是经常练习吹奏长音,长音的吹奏有综合性效果,其中包括在不同音区锻炼气息的延续力与均衡用气的控制力。

释紫太师傅首先教隆江正确的呼吸方法——胸腹式相结合呼吸法:练习时,用鼻子和嘴角同时吸气,吸气要深,使横隔膜适当下垂。可用闻花香、喝水、半打哈欠等方法寻找吸气感觉。呼气时要平稳、均匀,有控制地将气息呼出,还可用吹纸条、吹蜡烛等方法练习,寻找呼气均匀的感觉。

锡管最难掌控的部分是通过气息的控制,口含哨嘴的深浅,在同一音孔能吹出相邻的大、小二度音乃至三度音。

隆江针对老师教的方法,认真领会,仔细揣摩,很快掌握了用气的方法。随后,释紫太师傅又教给隆江吐音练习、长音练习、音阶练习、技巧练习等基本功法。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三更灯火五更鸡,释隆江经过师傅释紫太的指点和自己刻苦卓绝的训练,终于学有所成,他所吹奏的“锡管”,或高亢欢快,或低沉舒缓,或哀怨悲伤,极具表现力。

人们来白云禅寺进香时,都想听一曲释隆江吹奏的“锡管”,释隆江吹奏“锡管”的技艺和名声,很快超越了师傅释紫太。白云禅寺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都知道寺里有一位“锡管”吹得好的少年僧人。

有了吹奏锡管的功力,就为我师傅下一步吹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民国时期,白云禅寺是开封相国寺的下院,寺院之间僧人相互走动,相互交流,切磋佛乐技艺,弘扬佛法。

隆江12岁那年,释月波师傅决定带领隆江去开封相国寺见见世面,与相国寺乐僧交流佛乐,也让释隆江师傅领略一下更加恢弘的佛乐。

一路跋涉,风餐露宿,他们来到了相国寺。相国寺的山门上,却悬挂着“中山市场”的牌匾。由于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原来早在1927年,信奉基督教的冯玉祥主政河南时,以破除迷信、搞国民教育为由,把大相国寺所有的僧人驱逐出寺。寺内禁佛驱僧,佛乐也一度失传销声匿迹了。大相国寺被改建为完全进行商贸活动的中山市场和民众教育馆,彻底终止了传承一千三百多年的寺院佛事活动。

他们一路打听,得知大相国寺的僧人们在被迫离寺后,一直居住在大相国寺外院的“乐西精社”,俗称“和尚院”,每日仍然朝暮功课、诵经待佛、习乐学艺,因此佛乐得以传承保存下来。

当相国寺的只是听说过筹的僧人得知一位会吹奏筹乐的僧人自豫东白云禅寺,一时轰动了整个“乐西精社”,他们邀请释月波师傅一起在浴佛节这天,参加向佛献乐活动。

这是1934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辰日。这一天被称为浴佛节,是佛教界极为盛大的一个节日。在这场隆重的浴佛法会中,必不可少的是由佛乐团演奏佛曲。向佛献乐,是大相国寺自宋代以来严格恪守的传统佛事活动之一。

乐僧们排列整齐,严阵以待。他们有面前摆放着琵琶的,有面前摆放着筝的,有面前摆放着琴的,有手里捧着笙的、手里拿着唢呐的、手里拿着管子的,手里拿着笛子的,还有手里拿着钟,磬,鼓,木鱼,铛等法器的。隆江只认得其中的几样。

周围观看佛乐的老百姓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

演奏一开始,各种嘈杂声突然间安静下来,人们屏住呼吸,聚心凝神地观看着僧乐队的演奏。管子的高亢、笛声的嘹亮、古筝的舒缓、唢呐的悠扬,法器的节奏、琴声的流淌,它们时而独奏,时而和鸣,时而如和风习习,时而如雷声大作,这阵阵仙乐,换来了围观者的阵阵掌声和叫好声,隆江挤在人群里,也激动得不停地叫好。

整个乐队配合严谨,在行进中,由法铃、炉为首导进,按照管、笛、笙、箫等旋律性乐器和木鱼、碰钟、手鼓、手镲、云锣等节奏性乐器为先为,依次排为纵队。

一曲终了,释月波师傅身穿灰布佛衣,从佛乐队中走出,他步履稳健,神采奕奕。他将筹竖放于嘴边,演奏中音时,嘴角移到吹孔的左边。演奏低音时,嘴角移到吹孔的右边,实际音高低了一个八度。师傅释隆江先吹奏了一曲《报钟台》,然后又吹奏了一曲《胡溜》。《报钟台》婉转悠扬,如仙乐飘飘;《胡溜》低沉舒缓,如流水潺潺。师傅释隆江觉得,师傅释月波的筹乐,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乐声。

那一天,把向佛献乐的活动办成了前所未有的盛事。释月波师傅的筹乐演奏,轰动了整个开封城的大街小巷。

隆江对佛乐加深了理解,他的眼前蓦然打开一片新天地。他暗下决心,今生,将筹乐演奏,作为他一生的主攻方向。

一路向东文字工作室启示:

老人一生的阅历,是最贵的不动产!

让历史照亮现实,用过去告诉未来!

回忆录,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一路向东文字工作室,专业代写回忆录、个人传记、企业志。

上门采访,撰稿审核,优秀设计师排版设计,精装印刷配送,全程一条龙服务。只代写与印刷,不出版发行。有意者加微信详谈。

主笔:向东,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民权县作家协会主席,出版有《是什么模糊了我的眼睛》、《巧克力的味道》小说集两部。著有长篇小说《鼓盆而歌》。

有意者扫描扫码加微信

注明代写回忆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禅师禅诗100首。
蓝天白云下的开封大相国寺
历史悠久--白云禅寺(绝品收藏)
中国十大名寺寻幽
河南18个省辖市最有名的寺院都在这,香火一个比一个旺!
民权白云禅寺镇寺之宝,竟然是一棵长在铁锅里的黑槐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