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付出理论的哲学基础及现实意义

  文/国家公务员局 郑进顺

  需求与付出,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主题。付出是一种客观实在,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是一个实践过程,讲付出也要讲科学。付出理论的提出有其哲学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付出理论是实践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的一个重大发现是:人类首先必须实现吃、喝、住、穿等基本物质需要,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其他社会活动。其实马克思的发现里蕴涵着这样的一个前提,即人类生存第一个前提,是必须首先找到可吃、可喝、可住、可穿的东西。也就是必须找到基本物质资料的供给。谁来供给?只有付出,付出方有供给。付出就是人类实践的重要手段,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付出理论在当今实际中比需求理论更重要,因为它是人生中不可逾越的性命攸关的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通过实践与社会发生互动,实践活动的构成是:目的(需求)--手段(付出)--结果(供给)。实践的运行过程是:目的通过手段(物质或精神的、以及主观能动或被动地付出)这一中介而实现自身的过程。“手段”就是主体为实现目的而对客体采用的作用方式,是目的在客观对象中实现自身的中介。从主体的角度看(工具再如何,关键更在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手段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付出。主体通过主观付出以及客观付出,改变了客体原先那种自在的形式,转化为符合主体目的要求的客体,从而使主体需求愿望得以实现。因而在逻辑上就是:有需求,需求需要供给,供给来自付出,付出达成供给。同样,有付出,付出需要回报,回报才能满足付出者的需求,从而达成付出者的弥补和再供给。因此,实践的过程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可表述为“主体—中介—客体”,从客观的角度可表述为“目的--手段--结果”,而从主体的角度则可表述为“需求--付出--供给”。这些表述虽然不同,但共同表达的是人类的一条重要公理。

  所谓公理,就是人类最简单、最基础的共识,是最基本的约定,也是最大的公约数。而公理正因为最简单,却往往被人忽略,付出理论就是经常被人忽略的学说。在当今,当人们大谈需求的满足和自我实现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付出”这个大前提。因为在实践上,付出是主观和客观的焊点;在理论上,付出是连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在性的电线。

  二、付出理论是对“付出”这一人类存在现象的专门研究

  付出理论认为,付出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实际现象,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付出的实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途径,它是人存在的一现实方式。它把人的能动性(被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外在世界(客体)的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付出有可预见的,也有不可预见的,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无论是那种情况下的付出,都是每天每时发生我们身边的客观情形。比如我们每时每刻耗费的体能、智能的付出等,因而需要我们有特定的付出意识。付出是客观的、实际的、具体的,是不可回避的。付出思维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方法论,因而也是一种理念,一门学问。付出理论就是研究付出的本质、内涵、形式、规律和倡导科学付出的理论,它应该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甚至是学科体系。它应由付出学原理、付出经济学、付出政治学、付出社会学等,或者付出制度学、付出技术学、付出心理学、付出补偿学等构成。专题专门地研究付出理论,应该是人类视野的一个新转角,是思维纬度的一种新转换。

  其实在我们的实际应用之中,在许多具体学科中,虽没有明说“付出”,却随处可见。比如经济上的投入产出学、劳动计量学、会计学,甚至社会上流行的成功学等,只不过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付出学科体系,或者以付出学科而命名的课程。因此,有必要专门拎出来研究研究,在理论上促进知识的整合度和系统度,在实践上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精准性。

  付出理论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很多,比如付出的内涵及形式问题,付出的一般规律问题,付出的统计与分析及概率把握问题,付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关系问题,精准付出理论及实践问题,等等。小到个人一事一物,如付出时间掌握技术,大到国家问题,如政策的评估等,方方面面都应该尽可能从付出中加以研究反思和改进。

  在付出理论的总算盘中,类似会计、统计这样的具体学科和社会保障、人力开发等具体工作,都可以罩入“进--出”、“得—失”这种既辩证逻辑而又具体技术的“稽式”中,也就是付出理论的模式之内,从而使之与人的存在,与历史、文化、思想的发展紧密相连,得到哲学支撑上的升华,并促进自身的整合和有序。

  三、付出理论与需求理论的关系问题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单纯把“需求”与“供给”联系在一起,而自觉不自觉把其中“付出”的环节给忽略了。这里我们有必要把付出理论提升到类似马斯洛“需求理论”高度来看待,使付出意识成为人们一种常识式心态。

  马斯洛有所谓的五个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并把人的自我实现归为所有需求的指向。马斯洛这个理论对人的心理存在的需要进行了连续性、发展性的描绘,肯定了个人价值的必要性,调和了西方本能论与反本能论两个极端理论的矛盾,有其合理成分。它自产生之后就有很大的影响力,直至今日依然非常盛行。

  但付出理论认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虽然影响巨大,却是片面的、含混的、似是而非的,并不是对人需求层次类型的准确的、全面的表达。换句话来说,这个理论并未概括出人的整体的、实际的存在情形。

  人的本质是一种存在,人的存在其实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三者合一的状态。马斯洛把人的三方面存在的需求混在一起来讨论了。另外,马斯洛把“自我实现”这个表征于实体又更多指向精神性满足的心理需求描述为“绝对的、终极的目标”,是不够科学的。人应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各种机能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并为这种发展指明方向,创造条件,而不单薄为“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提法只是建立在实验室基础上的、以人的心理常识为划分标准的没有钢筋的“小产房”,满足不了人类整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付出理论认为,必须对需求理论进行反思,建立基于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精神需求基础上的“新需求理论”。合理确定满足这三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需求的供给的类型、品种、数量、质量,使联结需求与供给的付出的类型、品种、数量、质量更加科学、到位,并使之成为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这才是真正的“钢筋大厦”,可永立于不败之地。

  四、专门研究付出理论的现实意义

  1、树立正确的付出理念,改变主体对付出的态度。人不能离开社会孤立地存在,人不是生而平等,而是人生而相依,只有在人类社会中作出自己的付出,才可能达成自身需求的满足。所谓“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歌德)。有付出才有收获。要让个体与社会明白付出的客观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树立付出的意识,提高付出这一社会过程的自愿性和自觉度。付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学上的衡量,更是一种人类理念上的倡导。在我们大谈需求、谈满足、谈自我实现的同时,更应该明白付出和自觉付出的价值。有付出才会有回报,给总比拿愉快,给予比接受更为有福。付出,在老子那里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佛家中叫“舍得”、“慈悲”,在儒家那里则体现为“仁者爱人”、 “成己成物”、“克己达人”,在中国传统精神中则为“天下为公”、“舍已为人”等,这是人类社会伦理进步与精神提升的重要途径。平时多付出,关键得相助。按马斯洛的说法就是,当温饱已足时,对他人或社会的多多付出,自然达成更高层次的爱和尊重的满足。当付出像山般一样的时候,自我实现的顶峰就在脚下。

  2、自觉抑制过度需求,促进精神的提升。尤其在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今,以付出理论去反思,在量入为出的基础上,合理控制人类的物欲是非常必须的。根据付出的最大可能值,来确定需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主体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时,相比其他层次,精神的付出是更有价值的、更加无限的。付出理论鼓励主体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同时也为建立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多多付出。

  3、提升付出的能力,增加社会供给的总量。付出是一种实质的物质或精神活动,它既是一个受制于外在条件、客观规律的过程,又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在此条件下,如何提高付出的能力和能量,比如提升主体的意志、理性并提高实践的价值,更高地彰显主体的自我创造性,是付出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4、科学精准地付出。付出量的确定是一门科学。在经济学上,付出可以看作是类似一种劳动,是一种可以用劳动计量学去衡量的劳动。有些付出是与发展有内在必然联系的必要付出,有些付出是人为多余的付出。付出理论强调科学付出,减少付出弯曲(类似经济学上减少劳动弯曲),使付出更加精准有效。付出的可能性、有限性和精准度(大数据时代)可以内化到主体机体、心理、认知和行为的结构之中,达到对个体和社会发展可能与代价的方向式的引导、制约和评价。目前的财政投入评价、义务教育评估等,英国撒切尔夫人政府的“雷纳评审”改革等,就是这种理论的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斯洛理论:五种需求层次,其背后的规律与现实意义值得深思
用一个最简单的理论,看懂第一只食品饮料指数基金
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 来自Echo
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个层次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人-搜狐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