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语文语句衔接题解答方法

高考语文语句衔接题解答方法

多年来,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都把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作为考试命题的范围,反映在试卷上,大致有两种题型:一是“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二是“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解答这类题,要做到“七看”:

一看:前后话题是否一致。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00年春季高考题)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解析:这段短文的话题是“公安干警”,而A项将话题转移到了“犯罪嫌疑人”和“全

部赃物和赃款”,这样就造成了一段文字三个话题的毛病,使语言表达前后不连贯;同理,B项后一分句将话题转移到了“全部赃物和赃款”、C项前一分句将话题转移到了“犯罪嫌疑人”,都犯了话题前后不一致的毛病。只有D项,两个分句都是承接第一个分句的话题“公安干警”的,所以是最恰当的一项。

二看:陈述的角度是否一致。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1997年高考题)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解析:这道题要从陈述的角度是否一致来考虑。本段文字是以“南天门”为中心来陈述的,所以承接上文应该先说“门外”,然后再说“门两旁”。联系下文的语意来看,前面的语意最好是“对联一副”,这样才能够与下文衔接紧凑。所以B是最恰当的一项。

三看:是否合乎逻辑。

3.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1996年高考题)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                   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解析:一般来说,一段话的组织总有它内在的逻辑联系,或合乎生活逻辑,或合乎事理逻辑。否则就会结构松散,表意不连贯。这道题,按事理的逻辑来看,应该是先听到广播,然后才有接下来的一系列活动:④句是写师生听到广播,即得到信息,②句是写师生得到信息后所产生的心理,③句是描写师生在心理作用下的动作,①句是对师生投入抢收战斗的形象描写,体现着事理间的先后顺序。所以答案是C

四看:句式结构是否一致。

4.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1998年高考题)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进,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 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 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a a B.a b C.b a D.b b

    解析:①句用a衔接,似乎没有什么毛病,可是联系上下文来看,就显得不妥当。可见选择什么样的句式,除了要考虑句子本身的意义之外,还要考虑和上下文的联系。①句上文“身体魁伟”和下文“两颊微微陷下去”都是主谓式,如果中间选用偏正式的“粗黑的眉毛”,上下文就显得不协调,所以应该选用与上下文句式一致的主谓式语句b

附带说明一下,②句对景物的分类要符合事理逻辑,将“高山”与“深谷”、“草原”与“森林”、“溪流”与“湖泊”分别并列在一起,这种分类才符合事理逻辑,所以应该选择b。本题答案D

五看:内容是否照应。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高考题)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解析:这段文字谈“多读”“少读”的问题。第二条横线后面有“十里洋场”,可见应该对应“多读”,当选③;因为前后内容是对比关系,可见分号前应谈“少读”,当选②;又因为整段文字都是谈“读书”,而不是“读书人”,所以选⑤。答案为A

六看:意境是否协调一致。

6.为画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1988年高考题)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解析:这个语段的意境是冷清、荒凉的,其色调是灰暗的。而 A的意境是“热烈的”,色调是暖和的;C的意境开阔且雄伟,且观察角度与下文矛盾;D的色调明快,与下文意境不协调,且观察角度与下文矛盾。答案应为B ,因为它的意境与色调与下文一样,都是冷清,荒凉的。

七看:是否按空间顺序。 

7.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2001年高考题)

  ⑴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⑵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桥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先看第(2)句,远眺的对象有“群山”“层林”“白云”,这三者中“群山”是固定的,接下来按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应该先是“层林”再是“白云”,否则语无伦次。所以应选④。

再附带说说第⑴句,横线前是六个字,横线后是四个字,只有选②,前后节奏才一致、音节才和谐。本题答案C

实际操作起来,此“七看”并不都是孤立的,有时还要综合“七看”去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999年高考题)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__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解析:这道题可以说是近几年语句衔接题中,最有创意的题目,解答此题要多角度考虑,一要注意空间关系,二要保持陈述角度一致,三要保持句式协调。从叙事的时间看,“我”现在不在杭州,应用“那”来远指;从陈述角度看,陈述的对象是“钱塘江”,所以应以“钱塘江”为中心来描写景物;从句式协调角度看,应该与最后一句一样用单一的方位短语作主语。由此看来A项最恰当。

 

 高考真题

一、事理规律指语言表达要遵循四个顺序:

1)时间顺序。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2)空间顺序。如按照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先中间后两边,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的顺序来说明或描写事物。

3)逻辑顺序。如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先总后分,由因到果,或按条件关系,转折关系等进行叙述、阐述分析。

4)人的认识顺序。如由近到远,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介绍、叙述,等等。 

1、(2008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的问题。中国多年来————————————

1)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2)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3)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4)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5)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6)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4)(6)(2)(5)(3)(1

B、(4)(5)(3)(6)(1)(2

C、(5)(1)(6)(4)(3)(2

D、(5)(4)(3)(6)(2)(1

(分析)需要填入的6个句子之间属于因果关系:其中句子(4)(5)表原因,叙述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的做法;句子(1)(2)(3)(6)表结果,叙述我国在粮食生产中取得的成就。原因部分中,句子(4)是方针,(5)是具体做法,两句顺序是(4)(5)。结果部分中,句子(3)(6)是具体成果,(1)(2)是重大历史意义,四句顺序为(3)(6)(1)(2)。最后结合横线前面中国多年来这些词语考虑,确定答案是B

二、前后照应规律

在总分关系的句子或语段中,如果总说部分先说甲,后说乙,那么分说部分也要先说甲,后说乙;总说部分先说过去,后说现在,则分说部分也要先说过去,后说现在。

2、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1)老虎服服帖帖地在舞台上表演

2)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3)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

4)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4)(1)(2)(3

B、(1)(3)(4)(2

C、(1)(4)(3)(2

D、(3)(1)(2)(4

(分析)原句横线前面先说人类把其他动物玩于掌中,后说主宰它们命运,所以,横线中也应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填句子。其中(1)(3)属于玩于掌中的内容,(2)(4)属于主宰它们命运的内容;要填的四句顺序为(1)(3)(4)(2)。故答案为B

三、语序提示规律

为了使语言表达条理清晰,意思明白,句子中往往会使用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如:然而、但、不过、另外、同时、最后、换句话说等,抓住了这些词语,句子顺序自然好把握了。带上指示代词这(些)的句子,应该紧跟在其所指代的内容后面。运用了顶真修辞手法的句子,应该前后相邻。回答问题的句子要紧挨提问的句子后面。最后一种情况是用时间词语、空间词语等提示,表达这些意思的句子要注意照应。

3、(2009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1)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2)它的嗅觉细胞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3)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4)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5)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6)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情

A、(3)(2)(1)(6)(4)(5

B、(3)(6)(5)(2)(4)(1

C、(5)(4)(1)(3)(2)(6

D、(5)(2)(4)(6)(1)(3

(分析)横线前面的句子是总写狗的忠义、勇敢和聪明的特点,句子(3)(6)是用具体事情表现狗忠义、勇敢的特点,根据前后规律确定,(3)(6)分别填入第一、第二空。(2)(5)是具体说明狗的聪明,应紧挨(3)(6),但根据语序提示规律考虑,(2)中的代词指代(5)中的狗,故排在(5)后面;又(4)中的这种特殊的天赋指代句子(5)(2)的内容,应排在(5)(2)后面;剩下的句子(1)排最后。故本题答案B

四、句式统一规律

就是说为了增强句子的节奏感,或加强语气,提高表达效果,相同句式(包括结构相同和语气相同)的句子总是放在一块,或放在对称的位置。

4、(2007年全国卷)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字母符号。

————,人口不过20万,——————,枕着清澈的多瑙河,——;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让城中的一石一水无不浸润着音乐的魅力。

a、面积不过八十顷

b、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

c、偎依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

d、这是一个迷人的小城

e、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f、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分析)依据句式统一规律以及句中的分号确定,a人口不过二十万都是主谓结构,应填在第二空;c枕着清澈的多瑙河都是动宾结构,应填在第五空;又依据话题统一规律可知,第一个分号后面的句子描写小城的美丽风光,前面的句子叙述小城的人文历史;因此描写景物的句子df分别填在第四、六空,叙述历史的句子be分别填在第一、第三空。故答案是baedcf

五、情境和谐规律

指一个句子或语段所表现的情景,或明快,或暗淡;或喜悦,或悲伤;或褒,或贬。

6、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时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瘦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分析)原句中横线后面的文字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情境,根据情境和谐规律,可以排除选项ACD、所以答案为B

 1、(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1/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2/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3/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4/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1)(2  B1)(4   C2)(3  D2)(4

2、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建筑是凝固的诗:————。诗有古代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里,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1)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信息(2)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3)压迫着人们的心灵(4)改变人生的轨迹

A、(1)(2)(3)(4         B、(1)(2)(4)(3

C、(2)(1)(3)(4         D、(2)(1)(4)(3

 3、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1)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2)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3)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4)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5)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6)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分析 1、(1)中,从横线后面三个短语都是四个字,所以横线中填(2)最恰当;(2)中,从句末韵脚字考虑,横线上填(4),可以用字押韵。故答案D2、根据原句提示词语古代现代考虑,句子(2)放在第一空,与古代照应。根据原句中词语沉淀下来考虑,第三空要填(3)与之照应;(4)填在最后一空。故答案为C3、本题(1)(2)(3)是进城所见,按时间顺序排列成(3)(1)(2)(4)。所以本题答案为(3)(1)(2)(4)(5)(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高考语言连贯题解法秘籍
2015中考句子衔接排序讲练(有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之语言连贯题教案课件
2011年高考语文全程总复习一轮精品课件:选用句式(9)
高考语文146排序题过关看看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