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元成长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14年开始研究社区生活圈规划,并配合或参与上海2035总体规划层面生活圈构建策略、全市层面技术导则、不同试点城市生活圈实践案例等工作。

通过借鉴国际案例和本土化研究,归纳社区生活圈规划与营造的发展目标。一是整合各种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居民生活,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二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分类引导,形成与地区发展相适应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上海的生活圈构建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社区人的需求入手,倡导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的关怀;二是通过渐进式、小规模的环境改善,聚焦有机更新和精明增长;三是精准化配置设施,集约利用空间,提高复合化利用程度;四是彰显地方特色,植入自然、人文、社会等特色要素,形成归属感;五是培育社区参与意识及自我更新能力,形成良性、可持续的社区发展。

在生活圈规划编制和实施上,可以通过评估找短板,通过规划定任务,通过计划定行动, 形成“策略-技术-机制-反馈”的管理闭环。

在规划内容上, 关注”要素-空间-机制”三项关键因子的关联、匹配与相互作用。要素配置注重便捷多元,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频繁的多元需求,让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到社区末梢,先解决 “有”和“近”的问题,再达到“足”和“优”的水平。空间安排实现与生活行为模式的高效匹配,充分发挥空间的综合效能和资源共享,解决多样需求与空间不足、位置不对的矛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各个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居民从被服务者向参与决策、提供服务者方向转变,保证社区持续良性成长。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还探索生活圈更高标准、更前瞻性的理想发展模式,以适应其面向未来生活方式变化和社会发展趋势,包括要素上从底线保障向品质全面提升转变,实现“服务加能”;引导方式上从统一管控向差异化转变,达成“弹性适应”;空间布局上通过有机更新寻找存量,并“激活空间”;运营管理上从条块分割向复合共享转变,促进“服务增效”,解决后续有序运营和持续匹配等问题。

结合开展的多个试点项目,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落实生活圈的理念,归纳出以下主要工作路径与方法:

1.发现短板、适应趋势、引导需求,形成问题清单

研判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社区演变规律和趋势,分析不同层次人群需求与个体年龄增长、文化教育背景的关联性,引导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向更高层次提升,结合实际、汇集民意,筛选出服务短板,针对问题清单形成社区发展关键要素。

2.建立规模适宜、层级清晰、衔接管理的生活圈构架

从服务对象和出行距离等方面,生活圈可以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和五分钟生活圈两个层级。其中十五分钟生活圈以居民步行15分钟(800-1200米)为服务半径,范围在3-5平方公里左右,服务人口约5-10万人,一般由城市干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应与街道(镇)行政边界尽可能重合,同时参考规模适宜、布局完整、类型相近的原则进行划示。五分钟生活圈以居民步行5分钟(200-300米)为服务半径,范围在0.5-1平方公里左右,服务人口约0.5-1.2万人,重点提供面向老幼人群的贴身服务和频繁使用的小型设施,一般由支路及以上级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以居委会管辖边界为参考、结合邻里服务站选址、综合考虑总人口与老龄、儿童人口密度进行划示。

城镇生活圈的基本层次

3.形成针对性、多元化的“菜单式策略库”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多元需求为导向制定发展策略,从生存、归属到成长、自我实现等不同阶段,梳理社区发展策略库,落实居住、就业、服务、出行、休闲、安全六方面的要求。

要素配置突出保基本、重提升、增特色。规模上补足缺口,布局上消除服务盲区,优先覆盖服务欠缺地区,类型上集中补足缺项。其中基础保障型是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必须设置的服务要素,为“雪中送炭”型设施;品质提升型是为了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根据人口结构、行为特征、居民需求等特点配置的服务要素,增加“可选择性”;特色引导型则是应对社会特色需求所配置的服务要素,可以“锦上添花”。

同时鼓励“软硬兼施”,在服务空间、设备等硬件到位的前提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体育、养老、教育等配送工作,鼓励社会组织及团体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服务。加强文化性、地域性要素的植入,打造地区特色文化品牌,优化要素软件服务水平。

4.因地制宜、高效集约,提供空间保障

加强空间引导,精准布局,提升效率,构建城镇生活圈基本空间模式。一是集约紧凑,鼓励TOD模式,倡导功能多元、职住平衡的社区生活圈空间布局,服务要素优先布局在人口密集、使用频率高、交通方便的地区;二是契合活动,适应居民出行规律,各类服务要素相对集中布局在居民主要出行流线上;三是有机串联,构建由生活性街道、林荫路、骑行道、步行道组成的慢行网络体系,加强与家、工作地、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等要素的有机串联;四是统筹时空,形成“小街坊、密路网”格局,缩短实际出行距离并提供路径选择性,对于出行距离略长的设施,通过营造舒适的步行环境、活力功能界面、微气候调节装置等优化出行体验,消减距离感;五是弹性预留,为适应人工智能、老龄化等挑战,促进全年龄段学习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形成多种层次的设施预留空间,包括预留街区、地块和建筑面积等。

结合设施要素的使用特征,从规模性、可达性、效率性、品质性四个维度提出服务要素的管控指标体系,实现精准配置。如规模性指标可根据使用频率、人均标准、功能模块等提出分类管控标准;可达性指标基于人群使用规律及特征,将设施分为规模集聚型及距离敏感型设施,其中规模集聚型是指对于面向全体居民的设施,需要一定的规模以集聚活力与人气,优先以服务人口作为主控指标,距离敏感型对于面向老人儿童的片区及以下级设施,需满足高频率、近距离使用,优先以服务半径作为主控指标,确保均衡布局,便捷可达;品质性指标则针对设施的选址布局、环境场地及建筑设计等提出引导,重点关注老年人、儿童及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需求等。

对于新增空间有限的更新地区,可从存量挖潜、更新转型、效率提升、灵活嵌入等方面入手,并制定空间奖励和规划管理政策。引导设施集约复合与共享,通过分时开放、错时共享的方式补充居民各类设施、运动场地等需求,鼓励部分设施相邻布局,发挥规模效应和互补作用。

5.精彩设计,艺术加持,点亮生活

选取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要素微更新项目,提升舒适度、场所感与个性化,推进老人、儿童友好型设计及艺术化设计,配置充足的休憩、观赏、健身、照明、基础补给类设施,以及文化展示、体验互动等设施和公共艺术品,使生活充满艺术气息,让环境从平凡向精彩转变。

6.共建共治、多元协作,有序推进行动

一是加强社区自治,探索多主体、多模式的协作机制,形成决策、实施、资金、人力四大支撑体系。二是落实多元协同参与机制,涵盖组队伍、明责任、落资金、促运营,如资金方面可由其他社区组织、驻地企业众筹共建等拓宽资金来源,并适当通过适度收费、营利设施捆绑、企业捐助形成“造血机制”,鼓励贯穿全过程、从需求调查到方案比选、促进实施、反馈评价的公众参与。三是搭建社区智慧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完善对社务数据的汇总、分析,辅助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治理对策,构建交通管理、安全防护、能源利用、污染监测等信息感知网络,推进“互联网+”与社区行政管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服务的深度融合,推进设施使用APP预约制,引入智能安保、智能泊车、无人便利店、助餐点、文化活动、健身房、菜点等小型智能设施,提高效率与精准性。四是通过制定行动计划,形成任务目标时间列表,安排立项、资金、施工进度等,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实施。

在本次指南的引导下,我们将在这领域持续耕耘,进一步实践、推广、创新,致力将生活圈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城市空间,塑造更多“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的社区“有机生命体”,促进社区融合,激发社区活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作者:奚文沁,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挥“多规合一”优势,传导社区生活圈理念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编制思路与重点
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新样本丨普陀曹杨新村,老社区新活力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行业标准报批稿公示
TD/T 1062
加快建设城市便民生活圈
15分钟生活圈服务菜单继续优化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