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羅斯三大古典音樂學派

俄羅斯三大古典音樂學派 





俄罗斯钢琴学派、俄罗斯小提琴学派、俄罗斯芭蕾舞学派,这三样都是世界音乐史上独特的东西。古典音乐就是德奥音乐,莫扎特、海顿、贝多芬、勃拉姆斯都是德奥人,在这个范围之外,要立足于世界古典音乐之林,没有自己的东西根本不行。这个观点也可以部分地用来解释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为什么还没有走向世界,因为我们缺乏自己独特的东西。


格林卡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



十九世纪上半叶,俄罗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新颖的音乐流派,出现了一批很优秀的代表人物,比如俄罗斯音乐奠基人格林卡,如果沒有格林卡就沒有后来民族古典音乐兴起的“強力集团”,也沒有后来的柴可夫斯基了!


十九世纪下半叶,俄罗斯音乐进入繁荣时期,标志是出现了一个作曲家集体“强力集团”(强而有力的意思),以格林卡的学生巴拉基列夫为首组成,主要成员有穆索尔斯基鲍罗廷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居伊,这些音乐人致力于建立自己民族的古典音乐,潜心研究和声和作曲法;从德奥派到法国音乐创作中学习作曲方法,努力创作自己民族的音乐,最典型的就是用俄国民歌为主题,创作新的古典音乐。这样慢慢形成了一个俄罗斯古典音乐学派。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格林卡


在“强力集团”活动的鼎盛年代,俄罗斯存在着一位世界最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1840一1893)。柴可夫斯基不是“强力集团”的成员,“强力集团”更多于理论、评论和作曲探索,而柴可夫斯基则是一位伟大的实践家,他的大量音乐创作为俄罗斯民族乐派,尤其是俄罗斯交响乐赢得了世界声誉。


晚些时候的俄国作曲家有格拉祖诺夫拉赫玛尼诺夫等人。拉赫玛尼诺夫(1873一1943)是作曲家兼钢琴家,他的创作深受柴可夫斯基影响,但比柴可夫斯基更具浪漫派风格。这些作曲家和音乐人创作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所有音乐中都仿佛可以嗅到俄国黑面包和寒冷冬天的味道;可以感受到连绵不断、厚重且忧伤的旋律…… 


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俄罗斯音乐并没有停止发展脚步,而是承上启下,推进了浪漫主义音乐和现实主义音乐相结合的发展方式,而且相当成功。最重要的一位是普罗科菲耶夫(1891一1953),他创作题材广泛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富于独创性,同时为孩子们创作了很多童话故事和音乐,如《彼得与狼》,在世界上很有影响。


还有一位腕级大师就是肖斯塔科维奇(1906一1975),他长期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以交响乐创作为主,被誉为二十世纪音乐高峰之一。他的创作多反映重大社会主题,以战争与和平、反法西斯斗争等为主要题材,是纪念碑式的作品。

20世纪伟大的作曲家

肖斯塔科维奇



俄罗斯钢琴学派

俄罗斯钢琴学派,真正的创始人是钢琴家兼音乐教育家伊古姆诺夫(1873一1948)和涅依高乌兹(1888一1964)。后来的著名钢琴家奥保林、李赫特尔、吉列利斯、基辛等人,是这个演奏学派的中坚人物。

叶甫根尼·基辛,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俄罗斯钢琴学派分为创作和演奏两个方面,在创作上,强调对民族音乐的运用,以及炫技的重要性。比如斯克里亚宾的钢琴作品,很多是炫技代表作。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也是技术超级难的作品。


在演奏上,俄罗斯钢琴演奏学派的渊源人物是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技术基础来源于李斯特。后来的人物还有拉赫玛尼诺夫、列文、霍夫曼等。俄罗斯的钢琴演奏,远迟于欧洲诸国,当西欧已进入浪漫主义钢琴表演艺术的黄金时代时,俄罗斯钢琴演奏才刚刚起步。当时世界上有地位的钢琴演奏学派,有德奥学派、法兰西学派、西班牙学派。然而,俄国钢琴艺术家们仅以半个世纪的时间,积极学习、消化,在西欧优秀钢琴演奏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开拓,树起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旗帜。


1859年,安东及尼古拉兄弟俩联合一批音乐教育家成立了俄罗斯音乐协会,后来在协会附属音乐学校的基础上于1862年9月20日成立了俄罗斯第一所公立音乐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这也标志着俄罗斯钢琴学派的诞生。紧接着尼古拉·鲁宾斯坦于1866年创办了莫斯科音乐学院。这两大音乐学院的成立发展、相互竞争让起步较晚的俄罗斯钢琴艺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提高,更是在二十世纪成为引领世界的钢琴学派。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在安东·鲁宾斯坦的领导下逐步完善了学院建设,安东除了任学院院长、四处网罗教师(例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就被他请来教授作曲)之外,也在钢琴系收徒。他培养出的著名弟子包括霍夫曼(Josef Hoffman,此公后来移居美国,成为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院长兼钢琴系主任)、布鲁门费德(Felix Blumenfeld)等等。安东还说服著名的波兰钢琴教育大师莱契狄茨基(Theodor Leschetizky)协助他执教,莱契狄茨基可是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欧洲钢琴界如雷贯耳的人物,他来回于维也纳和圣彼德堡两地,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弟子,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这里仅列出如下门徒的名字,大家就能体会到他的来头了:帕德雷夫斯基(Ignacy Paderewski)、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弗里德曼(Ignaz Friedman)、霍斯佐夫斯基(Mieczyslaw Horszowski)、莫伊榭维奇(Benno Moiseiwitsch)、布莱洛夫斯基(Alexander Brailowsky)、萨弗诺夫(Vasily Safonov)。


十九世纪末至苏俄十月革命(1917年)近三十年间,圣彼德堡音乐学院教授钢琴的主要是继承师傅衣钵的布鲁门费德和尼古拉耶夫。前者的著名弟子有: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巴列雷(Simon Barere)、涅高茨(Heinrich Neuhaus);后者的高徒包括尤金娜(Maria Yudina)、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Shostakovitch)、索弗朗尼茨基(Vladimir Sofronitsky)。


俄罗斯钢琴演奏学派在20世纪世界音乐艺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它强调两个方面。第一是演奏者必须了解作品全部构思,逐层逐句地去理解。第二是十分强调技巧,坚持严格的手指基础训练、强调手指的音乐表现力,对钢琴演奏技术的强调达到了空前程度。在俄罗斯音乐学院学钢琴,学生考试先考技术,随后再表现艺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俄罗斯主办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实际上就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演绎场地,从作品到弹奏风格,都被十分强调,能得大奖的选手自然就是这一学派的继承者。我们现在能听到的健在的俄罗斯钢琴学派的高水准演奏者是阿什肯纳齐,他的技巧在当今是无与伦比的。


俄罗斯小提琴学派


与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相并列的有意大利小提琴学派、法比小提琴学派、德国小提琴学派。


俄罗斯小提琴学派形成于苏联时期,奠基人是奥尔,他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持续了近50年的教学工作,是20世纪初全球著名的小提琴教授。其他人,如敖得萨音乐学院的斯托利亚尔斯基、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扬波利斯基、莫斯特拉斯等,都继承和发展了奥尔的事业,形成了俄罗斯小提琴学派。

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俄罗斯小提琴学派是在法比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完全是某个人的创造。理解这个学派的风格,我们可以看看海菲茨,他就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学生,海菲茨的演奏有着火热的感情、钢铁般的控制力、惊人的技巧和强烈个性。他所使用的快速揉音、表情性地换把滑音、强烈的运弓起奏、比较快速的乐曲处理等,这一切都是他那强烈的音乐个性的自然表露,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代表演奏家。


柯岗也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重要演奏家代表,他特别擅长演奏戏剧性的音乐,动作泼辣明快,感情悲壮激昂,音乐对比鲜明,气势刚强雄劲,这些独特的个性,被人成为“柯岗式”的手法。


1982年去世的柯岗

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重要演奏家


俄罗斯小提琴学派重视音乐感觉,要求极为纯净的声音、精确的音准、高超的技巧、高尚的风格、对乐曲处理的细致而深刻,音色跨度极大是这个学派体系的重要特点。


在俄罗斯小提琴学派诞生之前,大家都习惯于用法比学派或是德国学派的握弓方法。从奥尔演奏的照片来看,他使用的似乎是法比学派的持弓法,而奥尔从来不去计较学生用什么持弓方法,他认为只要弓子能和琴马平行,不把弓子拉歪无论使用什么持弓法都可以。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伟大之处还在于要求善于挖掘每个演奏者潜在的个性,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自己的风格特性。


俄罗斯芭蕾舞学派



芭蕾舞是俄罗斯的民族骄傲,俄罗斯文化的“名片”。虽然诞生于法国和意大利,但却在这里找到了“第二故乡”。恰恰是在俄罗斯保留并发展了芭蕾舞古典传统并将它重新献给全世界。


1738年在彼得堡创办了俄罗斯第一所芭蕾舞学校。过了几十年在莫斯科也创办了芭蕾舞学校。由此开始了彼得堡和莫斯科这两种芭蕾舞传统以及两家剧院(马林斯基剧院和大剧院)的角逐,并一直持续到今天。只要研究一下两个城市的海报就可以确认这一点了。


彼得堡流派信奉古典传统,看中每个动作的精湛性以及舞者的超级职业化。在彼得堡舞台上至今可以看见伟大芭蕾舞剧更“经典”的版本。但是有些人觉得彼得堡的风格有些平淡。


莫斯科流派更倾向于表达鲜明的情感、勇敢的表演试验以及多样的体裁风格。但是试验经常是基特奇派式或者缺乏美感。并且区别于过分拘泥的彼得堡人,莫斯科摒弃了拘泥古板的风格。


不管是沙俄时代、苏联时代还是现在,对待芭蕾舞之星都是很趋之若骛的。经常有人来剧院仅为看“某个芭蕾舞演员”的演出。苏联时代瞬间流行起来的芭蕾舞有“乌兰诺娃的芭蕾舞”、“普里谢茨卡娅的芭蕾舞”、“马克西莫娃的芭蕾舞”。


现代最有成就的芭蕾舞女演员是:乌里扬娜.洛帕特金娜(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斯韦特兰娜.扎哈罗娃(莫斯科大剧院)、狄安娜.维什尼奥娃(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纳塔利娅.奥西波娃((圣彼得堡米哈尔洛夫斯基剧院)和叶卡捷琳娜.孔道罗娃(马林斯基剧院)。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蹈风格,但是他们所有人都是非常好的女演员和优秀的专业表演者。



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



馬林斯基劇院“胡桃夾子”全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曲佳演】什么叫俄罗斯钢琴学派?这位钢琴家的演奏回答了!
【音乐百科】苏俄学派小提琴代表人物
严伯均《西方艺术课》其他俄罗斯音乐家
哈尔滨音乐学院引进俄籍教师
俄罗斯圣彼得堡,瓦岗诺娃芭蕾舞学院
舞蹈家赵汝蘅讲如何欣赏古典芭蕾[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