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魂”说“魄”五  潘毅的博客

“魂魄意志”内容在中医教材中的解释常语焉不详,擦边就走,体现出中医学的某种学术尴尬。在现代文化背景下,“魂魄”等字眼已完全演变成概括某类心理学范畴以及相伴现象的名词术语,这本是很容易说清楚的,中医学有没有必要自设雷区?学术探索,需要宽松的文化氛围与语境。(传统文化、中医文化、文化氛围、中医详解、心理学。转载需注明本文属潘毅教授原创。)

 

在谈“魂”说“魄”一的内容中曾提及中医教材的怪现象,“魂魄意志”这几个字虽不少见,但解释却常语焉不详,擦边就走,不敢过于展开。这是中医学的一种学术尴尬,因为“魂魄”两字,与民间所言的“魂魄”字眼一样,带有巫韵,太能令人暇想,而且关系是否暧昧也不容易完全分解清楚,这是一个无形雷区,最好别碰,否则会连累中医被思疑为迷信或唯心,这应是著述者的潜意识。

 

这里得有一辩:上古时期巫医不分,甚或巫医一体。不独中医,任何医学形态的早期均如是,西方医学亦概莫能外。因此医学术语中残存一些上古遗留下来的名词也不算反常。中国医学到了战国时代,医与巫已开始分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着扁鹊病有六不治中就有: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之论。《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也强调: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可见中医与巫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分道扬镳。但在古代的文化环境下,医与巫的割裂在医学的不同领域可能快慢不一,术科的割裂肯定较早,精神领域由于表现复杂,存在不少难解现象,因此割裂得可能会迟些。随着医学地位日渐高于巫,以儒为主体的医生多具“敬鬼神而远之”观念,兼之自高人格,因此巫韵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已越来越淡,几近于无。到现代文化背景下,“魂魄”等字眼已完全演变成概括某类心理学范畴以及相伴现象的名词术语。

 

以上缘由本不难说明,但医学家们还是步步小心!步步惊心!为什么呢?不难看出,在现代人文背景下,中医在所有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学科中还是位置最尴尬的一门。表面看似火红热闹,其实一直在西方与东方、现代与传统、甚至是科学与迷信的狭逢中求生存,常怕被误解、被扣帽子,心有余悸的症状不时出现,故常有意无意自设雷区,限制了学术探讨与发展空间。

 

但“神魂魄意志”这类精神心理现象如果医学放弃不研究,宗教自然就会界入。就如几百年前的西方,由于不擅长研究物质以外的现象,其精神心理现象的研探一直是丢给了宗教。这种现象若在当代复见,难道是医学家们所愿看到的吗?只要出于求知的真诚,真正的科学研究是不应有禁区的。学术探索,尤其是边沿性问题探讨,更需要宽松的文化氛围与语境,畅所欲言,才能真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有临床现象,就需解答,也只有在不断的解答探寻中,才有可能逐渐逼近事情真象。这才是科学家们应取的态度,搁置不论,反不符合科学探索精神,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与开拓。

 

(本文属潘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的BLOG地址:http://blog.sina.com.cn/panyi1956,也可搜索“潘毅教授中医新浪”。博客开通的主旨就是我校今年校庆的主题--“学术会友”。我们可以一起把这里变成一个学术与文化心灵沟通的地方,欢迎您“常来看看、聊聊”。如果对这里还有些欣赏,您可以把“它”添加到你的收藏夹中,更希望您能把“它”介绍给您的朋友们,或众多的中医论坛以及各中医院校学生论坛(若转贴请注明出处,谢谢!),期可引出更多智者之见,以促中医学术之繁荣,中国文化之兴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魂”说“魄”一--五(潘毅)
中医需要自己的“心理学”吗?
附形之灵即为魄
中医对“梦”的解释,比周公解梦更有意思!
中医睡眠医学
中医的魂魄会导致哪些不适呀?该怎么应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