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可防可治!学会这几招,轻松远离骨质疏松症!
本文专家:敖荣广,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临床上,经常碰到这样的老年患者:走路滑倒后出现手腕骨折,晚上起夜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出现髋部骨折,弯腰搬东西的时候出现脊柱骨折等等,这些看上去不会引起骨折的轻微暴力,却总是让老年人“受伤”。

有些人觉得是老人家运气不好,有些人觉得是人老了,骨头变脆了,容易骨折很正常,很多人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其实,老年人容易出现骨折,其罪魁祸首就是骨质疏松症。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让我们学会防治方式,远离骨质疏松。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伤,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呈现“三高三低”的显著特点,即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高、再发骨折发生率高,严重影响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

了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十分重要,这样我们可以对号入组,危险因素越多者,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越大,需要尽早到医院检查。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史、家族脆性骨折史。

绝经后的女性,一般55岁至60岁以后的女性是高发人群。

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也会明显上升。因此每年都要关注身高变化,如果发现变矮或者有腰背部疼痛等情况,建议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进一步检查。

骨质疏松症会遗传,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自身发生过脆性骨折,或者直系亲属发生过脆性骨折的,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可控因素包括低体重、不良的生活习惯、相关疾病、使用的药物等。 

体重越轻的人,得骨质疏松症风险越高,体重指数(BMI)≤19,意味着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 指数评分=(体重kg-年龄)×0.2,OSTA 大于-1,骨质疏松症为低风险,-1至-4之间,骨质疏松症为中风险,小于-4意味着高风险。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比如运动少,吸烟、 过量饮酒、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等、高钠饮食等。

相关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最常见的是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另外对于做过妇科手术,如子宫或者卵巢切除手术的女性,其绝经期会提前,要提前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受体激动剂;质子泵抑制剂;巴比妥类药物;抗病毒药;长期抗抑郁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甲状腺激素;抗凝剂(肝素);抗癫痫药;肿瘤化疗药等,均会提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尤其是糖皮质激素。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如何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治疗主要包括基础治疗措施和使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通俗的说,就是“荤素搭配,素菜天天要有,荤菜要看具体情况”

“荤菜”是指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是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荤菜”的种类很多,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选择使用。

“素菜”主要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食补是重要的钙质来源,如牛奶、酸奶、深绿色的绿叶蔬菜,豆制品及坚果等,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每日食补的钙质并不能满足人体的需求,因此推荐在食补的基础上再补充钙剂。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非常少,最环保的补充方式是晒太阳,正确太阳补充维生素D,要做到以下几点:

1、四肢暴露、不使用防晒霜、不隔玻璃、不打伞;

2、每周高质量地晒2-3次,每次5-10分钟,时间选择在10:00- 14:00之间。

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除了做到正确晒太阳之外,还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

关注“唯围品书”
参与红包答题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质疏松悄无声息,你的骨质松吗?
骨质疏松怎么和糖尿病有关!
谈“骨”色变?三招从容应对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筛查与诊断
骨质疏松症诊疗规范及存在问题
早读 | 关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治疗,这篇文章讲的太全面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