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理念合辑

如果只能选择一本书来了解投资,我会选择《价值投资实战手册》,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堪称《投资理念合辑》

话先说在前面,本文我所说的内容目的并不是吹老唐,恰恰相反,我是一个十分讨厌个人崇拜的人,本文所有关于老唐优点的描述,都是我对老唐优点本身的认可,并不代表我无条件的崇拜这个人。
比如,对于老唐的体重管理方面,我就不是很认可,比如上周又「技术性反弹」了。
当然了在文章的后面,可能还会有疑问,那为什么通篇都不提老唐的缺点呢?
答案也很简单。
因为在我看来,看向他人的优点,然后加以学习,可以走向成功;而看向他人的缺点,加以批判,只会获得安慰。
就像那个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眼中是什么,心中就有什么。
而你想要成为什么,你就需要望向什么。
老唐——当然是投资界的佼佼者,所以如何去学习他,也是很重要的。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三种水平的学习,分别是: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指的是人们基于想要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去做某件事。
这种行为的持续时间,通常与奖励和惩罚的时间相等,对个人的影响也最小,个人会很快恢复原来的行为模式。
认同——指的是人们渴望成为他们所钦佩的人或群体,有时会演变为个人崇拜。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去做某种行为,并不是因为他们认可这个行为,而是这个行为会使我和某人更像。
这种行为的持续时间,与认同个人或群体的时间一样长。
内化——指的是基于价值或信念的内化,人们做这件事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行为是最持久的,因为追求正确(并相信那是正确)的动机是一种强大且能够自我维持的力量。
内化不像依从那样要依赖于奖赏或惩罚形式的持续作用,也不像认同那样需要我们对他人或某个群体持续的尊重。
而这三种行为也对应了三种「抄作业」的模式。
依从,属于认为老唐买啥啥涨,一个人为了获得这种奖励而抄。
这种行为很容易受到短期的下跌影响,因为短期来看,这种奖励消失了,那么「抄作业」的逻辑就不在了。
认同,属于是认同老唐这个人,因而抄老唐的作业。
这种类型之下,只要对老唐的钦佩不变,那么「抄作业」的逻辑就还在。
内化,属于是认可老唐做作业的逻辑,因而「抄老唐的作业」。这种类型的「抄作业」,应对下跌是最轻松的,因为自身已经对公司有了足够且自洽的理解。
而老唐通过三本书籍:《价投手册》、《巴芒演义》、《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三部曲,明明白白的将内化的路径教给了你。
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只是单纯的抄作业、模仿,这不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吗?

01

啪啪打脸
巴菲特早在零几年就已经全球知名,可为什么在刚刚兴起的中国市场,大家仍旧痴迷于股市投机呢?是大家认为巴菲特不对吗?是大家不认可巴菲特吗?
恐怕最自大的投机者也不会将巴菲特的成功归功于运气。
但他们会说,巴菲特那套在中国不行、中国不适合价值投资、巴菲特来中国也一样是被割的韭菜。
而这等论述,想必各位读者也都有所耳闻。
但万万没想到,老唐出现了。与那些私募、公募的基金经理不同,老唐以公众号为讲坛,将自己的思考路径原原本本的叙述出来,并且提前规定好买点、卖点,剩下的就是呆坐不动。
以纯正巴菲特的理论,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做到了年化25%以上的收益,并且每年均跑赢沪深300。
有了巴菲特中国分特长期业绩的支撑,那些质疑巴菲特理论水土不服的人,脸被打的啪啪的。
这也是我认为老唐最难能可贵的,他不像那些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之间有着其他的沟通渠道,他就像你我一样,没有任何信息优势。
老唐用事实证明了,一个普通人不需要内幕消息、不需要庞大的研究团队,就可以在资本市场获得成功。
我很喜欢《三体》这本小说,在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人类为了应对外星人的打击,需要发明光速飞船逃离地球。 

但因为无法确定哪种研发方向可以造出光速飞船,所以人类无法在打击到来前完成研究。

这时,有一个被派向外星文明的卧底,告诉了人类光速飞船的研发方向。 

人类在确定了可以成功的方向后,直接将光速飞船的研发时间缩短了50年,这才得以在打击来临前为人类保留火种。
努力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难的并不是努力时的艰辛,而是不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时的彷徨。

一名切罗基族的老人与他的孙子讲起了人类内心都会有的一场斗争:“孩子,有一场恶斗发生在我们内心的两只狼之间。

一只狼代表胆怯,胆怯带来了焦虑、不安、不确定、犹豫不前、优柔寡断以及不作为;

另一只狼代表信念,信念使我们冷静、坚定、自信、充满热情、果敢、有激情和行动力。”

孙子思索了一会儿,乖巧地问他爷爷:“那么,哪只狼会赢呢?”

这名老切罗基人回答:“你喂养的那只会赢。”

愿我们都以价投理念为粮,喂养出那头属于我们的冷静、坚定、自信、有激情和行动力的那匹狼。
接着我们就来聊聊,《价投手册》这本价投之粮。
在书的开头,老唐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02

什么是投资?
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涨钱!
可钱变多就是投资吗?并不是的,购买力才是。
比如:今年的100万可以买个豪车,明年的200万只能买袋大米,这样的钱变多了算投资吗?肯定不算吧。
现实中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远一点看,元朝灭亡南宋后,因无节制的发行纸币,仅3年时间就使得物价暴涨了10倍以上。
近一点看, 俄罗斯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间,货币贬值200倍,这样的货币,即使绝对值变多了,也算不得投资。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感觉很好理解嘛。
但其实投资的真谛就隐藏在第一个问题里,让我换个方式再问一遍:
你用什么来衡量购买力?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插入一个小知识。

在经济学中,经常提起的一个词就是供需关系。而之所以它俩在一起出现,其实就是因为供与需是硬币的两面,供就是需。

当我们为社会提供价值的时候,我们想的都是这个行为会为我换回什么。正是由于我们对外界有着需求,我们才会对外界提供价值。

而购买力不过是对你供给的一种衡量,那么购买力的增长,自然就代表着你供给价值的增长。

所以我们可以听见那个毫不违和的词——投资自己。

这也是巴菲特今年,在股东大会中与大家分享的,应对通货膨胀的办法——投资自己。

让自己可以为社会供给更多的价值,那么就可以获得购买力的提升,也就无惧通胀。

所以,什么是购买力?

价值本身就是购买力。

所以所谓的投资,其实就是价值的提升,这个价值不仅包含自身的价值,也包含持有资产的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做的是「价值投资」不是「价格投资」,所以我们不会关注股价的涨跌,而是关注价值的变化。
因为,价格不是购买力,价值才是。
好的,到了这里,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投资?
让自身或持有的资产价值得到提升才是投资。
接着也就来到了第二个问题。

03

投资什么?
书中通过纵向的长时间跨度,加上横向的多国家维度,证明了在股票、长短期国债、黄金、美元中股票是回报率最高的资产。
但正如那句俗话所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列再多数据,讲再多道理都不如隔壁王奶奶赚钱好使。
于是,老唐用「泸州老窖」为例子讲解了,呆呆的持有家「中等偏上」公司的股权,就可以收获怎样的回报。
在《手册1》时,数据仅到18年6月底,当时泸州老窖的年化收益率为18.97%;
三年半过去了,还是同样的例子,完全抛除了后视镜因素,泸州老窖的年化收益率变成了23%。
一个强有力的例子,再次证明了,巴菲特那套,中国行得通。
但这还没完,对泸州老窖的数据中,最精彩的当属股价持续下跌时的论证,堪称破除下跌恐惧最好的药方。
这里留作彩蛋吧,感兴趣的读者一定要自己买来《价投手册》看一看
本书至此,经过数据列举,本土化改造,关于投资什么自然也是呼之欲出了,答案就是——投资股票。

04

简约却不简单
可是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可太清楚股票在国内的处境了。
就这么说吧,中国有两个无论懂不懂大家都可以骂两句的,一个是中国男足;另一个就是股票。
举个例子,如果电视剧想表现一个人开始不学好了,那么就会安排他去炒股......
换句话说,在很多人看来,炒股和赌博基本可以划等号了。
所以,本书用很简单的语言向一名普通读者阐述了,怎样才能远离炒股,转而去投资股票?
简单来说,就是选择优质的公司
找到公司的竞争优势,然后在合理或低估时买入,此时,你就只剩下赢这一种选项了。
可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市场上还是亏钱者众,赚钱者寥寥呢?
老唐用一个例子解释了这个现象。

如果你手持火把穿过炸药库,即使毫发无损,也改变不了你是一个蠢货的事实

但这个点,我们需要展开说一下。

05

概率已经收敛
说白了,大多数人失败的原因,是找错了判断自己正确与否的尺子。
现在我们花一点时间,先回想一下去年你做过的最佳决策是什么,再想一想最差决策是什么。
我敢打赌,你的最佳决策带来了一个好结果,而最差决策导致了一个坏结果。
在潜意识里,我们都有着结果导向的倾向。
有这样一个例子,讲述了即使是大公司的CEO,如果不「刻意训练」,也很容易掉入结果导向的陷阱中。

杜克是一名职业德州扑克手,同时也是心理学博士。由于她专研如何做出正确决策,也经常被请去为CEO们提供咨询服务。

在咨询的一开始,她经常问CEO们一个问题,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过去一年中的最佳决策和最差决策。

但无一例外,所有人介绍的都是自己的最佳结果和最差结果。

有一名CEO说自己过去一年的最差决策是解雇了公司的总经理,他解释说:“自从解雇他以来,我们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继任者,试了两个人选也都不太理想,销量下降,公司并不乐观。目前我们还没遇到一名应聘者能够比他优秀。”

听起来是个很差的结果,但杜克好奇,如果结果这么差,是什么让这名CEO做出这个决定呢?

他解释了该决策的制定过程,以及理由。“通过对直接竞争对手和同等规模企业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效益不如它们。我们认为公司本不应该在业绩和发展方面落后于这些企业,那么问题可能出现在领导层。”

杜克询问了这个过程是否包括,通过与这位总经理合作,来了解其技能差距,以及就他可以如何改善这一问题进行沟通。

事实上,公司的确与他一同明确了他的技能差距。CEO还请来一位高管教练来帮助他提升已知的主要短板——领导能力。

另外,在尝试通过高管培训来改善业绩失败之后,公司又考虑将总经理的职责分离出一部分来交给另一位管理者,好让这位总经理专注于自己的强项业务。

但公司最终否决了这一想法,因为他们认为这将损害总经理的信心,而员工们也很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对总经理不信任的表现。

再者,将原本完全可以由一个人承担的工作拆分给两个人做会给公司增添不必要的财务负担。

最后,这位CEO提供了一些背景资料,介绍了公司从外部雇用高层人员的经验,以及对可用人才的理解。他似乎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他们可以找到更合适的总经理人选。

这时候,杜克问在场的其他CEO们,谁还认为这是一个糟糕的决策?

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没有问题。

这就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但导致了错误结果的例子。
而我们能学到的就是,永远坚持做大概率成功的事,即使某次失败了。
而在股市中,要简单一些,因为我们并没有被限制做决策的数量。
如果做一个决策的成功率是95%,那如果只做一个决策,我们失败的概率就是5%,虽然不大,但也不是完全不会发生。
但如果我们做5个决策的成功率都是95%,那么5个决策都失败的概率就是3e-7(5%^5),相当于你连续抛21次硬币都是正面。
但反过来说,5个决策中有错误的概率也不小,有着22.6%。这也告诉了我们,如果真的抄作业,一定要抄组合。
但你需要为那22.6%的错误,而抛弃95%正确的决策吗?
所以正确的验证方式就是,以三年为期限,自己的组合是否跑赢了指数。
这也是上周老唐在公众号中所阐述的:

“因此,我一直认为,长期二字不应该是价值投资者的遮羞布。以三年为期限来看,如果自己的投资组合跑不赢指数,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情,是反复推敲自己的投资理念、股票组合选择以及企业研究水平是不是有问题,而不是拿市场先生的癫狂来背锅。”

正如小说家和哲学家阿道司.赫胥黎 (AldousHuxley〕 所言:“经验不在于一个人经历了什么,而在于他如何有效利用他的经历。”
好的,至此,我们已经知道了。
要投资股票,要买优质公司,并且用正确的方式去验证自己过去做的对不对。
接下来,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06

怎样判断公司是否合理或者低估呢?
这部分老唐以自由现金流折现法为基础,引入三年和无风险收益率的概念,将确定性因素基本固化了下来。
于是估值简化成对唯一未知数的判断:对未来现金流的估计。
以此计算出买点与卖点,「呆板」执行,并取得了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业绩。
如果说理念部分还是百家争鸣的话,这部分定量的估值,可谓之「开创中文互联网之先河」。
具体的内容,大家依旧可以买书来仔细阅读,在此我就不再赘述了。
书行文至此,所有的理念和方法就都已经阐述完了,剩下的只剩一个问题。

07

怎样从理论走向实践?
这部分《手册1》和《手册2》用了超过30篇文章对企业分析进行了阐述,这些穿越了时间的文章,用理性的文字描述了那些或恐慌、或兴奋的岁月。
而当我们站在当下,回望那些岁月,就会感觉投资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泰戈尔说过: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世界还有另一种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知道与做到。
其难点不仅在于从知道到真知的过程,还在于,即使逻辑上的推理再正确,但如果过去没人做到过,这都仅是理论的可能。
1953年,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盖成功登顶珠峰。
此时距离近代人类尝试登顶珠峰,已经过去了32年。
而在他们成功登顶后的62年间,平均每年有113人成功登顶。
同样的例子还发生在田径界,原本科学家预测,人类的百米速度极限是10秒,直到1968年,该项预测被吉姆·海因斯(Jim Hines)打破,他在墨西哥跑出了9.95秒的成绩。
而截止2021年7月,已经有154人跑出超过1000次10秒以内。
这就是榜样的重要性,即使逻辑上已经足够自洽,我们还是需要一个真切的例子,穿越岁月的长河来告诉我们,怎样做就会获得满意的结果。

其实相比于教导,人更需要被提醒。我们需要一个声音提醒我们说:做一个善良、正直、求知的人,就可以获得成功。

全文参考资料来源如下:
【1】《价值投资实战手册 第二辑
【1】《价值投资实战手册 第二辑》作者:唐朝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之《商界局外人》
价值投资中是否包括择时? 前几天有一位朋友问我这个问题:价值投资中是否包括择时?我觉得这个问题挺有趣...
论投资
如何做价值投资-解读巴菲特
要致富,买股票(5)
这是我们距离财富最近的通道——价值投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