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轮牛市”的由来

编者按:本文发表于2018年10月——当时市场环境与今天类似,市场迭创新低,投资者间恐慌情绪弥漫。重读此文,依然极具借鉴意义——提醒一下,此文发表后的一年,即2019年,腾腾爸又一次迎来了投资的丰收期。那一年,我账户总体浮盈61%强。

最近我在文章中披露:2014年以来,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我本人实际上经历了两轮牛市,分别是股灾之前的普涨行情和股灾之后的蓝筹白马行情——两轮牛市行情下来,收获了大约5-7倍的投资收益。

身边有朋友看到这段文字,找到我,非常感慨:我非常早就关注了你,长期阅读你的“睡前一帖”,昨天看到你的文章,专门作了回顾,所言非虚——真是太牛了。

朋友的恭维,让我忍不住大笑,我对他说:不是我牛——我就一名普通投资者——应该说是市场给了我机会,再具体一点,应该说是熊市成就了我的投资。

朋友有些错愕。

下边是我的解释。

2008年之后,股灾发生,大盘从6124点一气下跌到1664点,此后曾经有过一轮翻倍行情,反弹至3478点后,又再次漫漫阴跌至1800点上下。

这轮熊市一直持续到2014年,前后持续时间长达6年之久。

市场经过软硬双杀,呈出了一显一隐两个基本的特征。

显性的特征,也就是大家都看得到的——市场的整体估值,已经下降到了极端的位置:从6000点上方的五六十倍,下降到了最后的十一二倍。

这个过程是惨烈的:最初是指数点位剧烈下挫带来的硬杀,后来又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企业的利润不断地增长,而指数点位长期徘徊在低位——这又带来了典型的一轮软杀。

经过前后长达6年的软硬双杀,A股的整体估值终于达到了创历史的低位。

因为种种原因,A股自诞生之日起就经常处于泡沫之中,所以此番估值下降,不仅和国际接轨了,还比当时世界主要成熟市场更具吸引力,显然这是投资者的福音。

对成熟理性的投资者来说,这就是一个共识。

因为有很多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将这一特征称之为“显性的特征”。

除了这一显性的特征,还有一个隐性的特征。

所谓隐性的特征,就是指特征事实上存在,但极少有人能看得清、认识准。

这个特征是什么呢?

就是我这几年一直念念不忘的“二元失衡结构”。

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是低了,但是以银证保等传统大蓝筹的更加低估为代价。想想2014年牛市行情发动前,银行的估值才3、4倍,保险才5、6倍,家电、白酒才7、8倍。与之相反,所谓成长股的估值实际上并不低,比如创业板,动辄五六十倍,下滑到30倍,都成了所谓的“历史最低”。

这种状况持续经年,市场上形成了“大小对立”、“价值成长之争”的复杂格局——因为大的价值股长期低迷,小的成长股长期高估,投资者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状态,并且认为这种状态是天经地义的真理。

围绕这种畸形创设出的也许只有A股才有的各种谬论奇说,在市场间广泛流传。

这种状态明显地存在,但因为投资者观念的异化,而致大家心安理得地习以为常,以至于明显存在的东西,却被整体性地漠视。

因此故,我称之为“隐性的特征”。

这两大特征决定了此后数年的行情走势。

先是2014-2015年的疯牛行情,市场齐涨共疯,可以说是显性特征在发挥威力。

所以A股的总体估值从10倍上下,一气上涨到了30倍上下。

回头看,这段时间的国家经济还处于下行周期,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增速处在0水平、甚至负水平——股市行情和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的背离。

当时社会上很多人就非常迷惑——那时候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经济明明不好呀,股市怎么变得这么好?

其实这轮行情能发动起来的根本原因,就是股市的整体估值已经极度低估,与当时的经济好坏并没有直接关联。

低估是王道!

腾腾爸因为坚信这一点,所以在10倍估值的A股,重仓、全仓——用我的话说就是:家中老鼠窟里的钱都被我抠出来买股票了。

也正因为如此,我全尾全须地吃到了这一轮整体性行情。

因为显性的特征,看到的人多,所以这一轮半拉子牛市行情,老手们几乎都吃到了。

但是在这一轮行情中发挥作用的,并不仅仅是显性的特征,隐性的特征也在发挥着它自己独有的作用——只是大多数人没有看到而已。

它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二元失衡结构中的低估端,也没有疯狂起来——它只是跟着行情,水涨船高地上涨了一截。

股灾发生后,稍一下降,二元失衡结构中的低估端,马上又下降到了绝对低估、绝对安全的位置。

这就是股灾之后,蓝筹白马股二次点火起飞的根源。

我因为是最早看到、最早提出“二元失衡结构理论”的极少数人之一,所以哪怕是股灾,也没有动摇我投资这些股票的决心和信心。

在股灾中后期,我又重仓、满仓在这些蓝筹白马身上。

在此后的两三年时间里,我又实实在在地吃到了第二轮牛市行情。

还是那句话——低估是王道!

从上述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为什么能在这几年的市场变化中,最终吃到了两轮上涨行情呢?

根本的原因有两个:

1、市场低估而失衡,失衡中的低估端更低估;

2、哪里低估我就站在哪里,重仓、全仓,而且坚定不移。

第1点是根本原因——对我个人来说,是外因,对市场来说,就是内因;第2点,对市场来说,无关皮毛,对我个人操作来说,是根本原因。

用句大白话说就是:市场给我提供了机会,然后我自己抓住了

我叙述和分析这段经历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说是为了炫耀,你显然是低估了腾腾爸的为人——我在13岁的时候就知道了“人大不值钱”的道理。

如果说我仅仅是为了总结,你显然还是没有完全看懂我——这样的总结,无论在《投资大白话》里也好,还是后来的《生活中的投资学》也好,满本满章,比比皆是。

我更主要的目的,是分析现在、指导未来——指导我自己的未来,同时对有心人作些必要的提醒。

你看现在——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一,市场的整体估值还是不高。

A股目前的整体估值只有14倍上下,比几年前的十一二倍虽然略高,但高出的部分微乎其微——更更重要的是,估值和盈利的匹配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十一二倍的估值匹配的是0增长、甚至负增长,而今天的十四五倍估值匹配的是14%-17%的盈利增长。

也就是说,现在不仅低,而且与盈利增长的匹配度极好。

第二,市场还是处于严重的二元失衡结构中。

和几年前相比,目前的二元失衡结构确实有了极大的修复,但是,还远远不够!

最直观的对比:上证指数10倍估值,创业板30倍估值。

其中的蓝筹白马股,还是在以几倍、十几倍的估值对应10%、30%、甚至50%的盈利增速。

因此故,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二元失衡结构带来的修复行情,一定还会继续!

这两点告诉我们什么?

告诉我们,上涨行情随时可能发生!

因为低估值已经为未来的上涨预设下了最坚固的通道——必要条件已经形成,只要再充分一点,行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适合行情开展的外围环境、触发点什么时候会到,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早晚会到。

我现在能做的,跟历史上我能做的,没有任何区别——就是重仓、满仓,然后傻傻地等待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的外围和触发。

另外,我再神棍一下吧——上一个轮回,先是整体的低估引起了整体的上涨,然后又是失衡的低估引起了结构性的上涨,我认为经过股灾的洗礼,市场的逻辑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下一个轮回,最大的可能,是先由失衡的低估引发一轮结构性行情,然后才有可能是整体的低估再引发第二轮的普涨行情。

着重说明两点:

1、一切都倒过来了;

2、第二个轮回,还有没有普涨阶段,得看天意行事,我不敢肯定。

一言以蔽之,N形牛的逻辑,依然完好无损地存在。

好好地享受现在的市场赐予的宝贵的投资机会吧!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

擅长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阐述最深刻复杂的道理。

擅长做市场判断、估值判断和企业分析。

擅长撒泼、打滚、灌水、吹牛、聊天——喜欢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中思考人生和投资中的大事。

并且喜欢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与操作,让时间和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投资成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四次通感——腾腾爸股市投资启示录
我是腾腾爸: 睡前一帖:夜谈N形牛市——兼谈我的四个基本判断
结构性牛市 结构性股灾
新财富策略第一的研究框架(下)
中国股市“拆弹”成功?|时事话题
·今年行情梳理+市场手法变化+后市机会领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