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莆田市民要从停车收费的“信息茧房”中走出来

今年5月,莆田推行公共停车位云视频智能收费管理模式,盘活城区市政道路两侧有限的停车泊位资源。新模式推行两个多月时间取得的实际成效有目共睹,然而交警部门却还是不得不忙于应对各种违停乱象,其中包含着一部分故意避开收费停车泊位而选择违停的车主。为何这部分人宁愿选择铤而走险违停,也不愿意付费停车?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过去,莆田市区很多道路两侧不管有没有施划停车位,都会被一些车辆长期停放占用,而附近收费的公共停车位却大量闲置,哪怕月租只有300到400元左右。如此,便造成了城市道路公共停车资源被大量不合理占用,从而引发停车难、停车乱的种种乱象。因此,在城市汽车保有量日益增长,停车泊位资源严重稀缺的今天,缓解停车难题,破解停车乱象已经迫在眉睫。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即无法立即有效增加停车泊位资源的情况下,莆田和国内其他一些城市一样,选择采用经济杠杆的方式,盘活现有有限的停车泊位资源。为此,在实行停车位收费管理前期,相关部门将路边停车位的收费标准定价略高于公共停车场,封顶500元,其目的在于引导车主到公共停车场停车,而将路边停车位更多用于即停即走或用于车辆通行。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制定收费规则其实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意图通过经济杠杆,培植市民文明的出行和停车习惯,盘活有限的停车资源。其基本逻辑是:如果道路停车收费的价格低于其周边收费的公共停车场,那么可能就真的成了以价格优势揽客,从而实现创收的目的。但实际却相反,该方式是通过主动把价格门槛设高,从而有意把车引导向周边的公共停车场,把道路上的泊位最大程度上留给那些即停即走的车辆,从而缓解城市停车的压力。

很显然,很大一部分市民完全还没有进入到“停车比价”的思维阶段。这部分人只停留在免费停车的思维里,他们的思维也很简单,“我有这么空旷的地方可以免费随便停,我干嘛要去掏这个钱。”而停车比价,正是相关部门想要透露给公众的一个信息,通过这种信息传导及其存在的价格杠杆,实现引导车主到商业收费公共停车场停车的目的。简单点说就是:道路的停车费比商业收费公共停车场收费高,你们最好都去商业停车场停车,都别停在道路上最好。

但是,很明显,部门想要传递给大众的信息,以及大众所愿意接收到的信息存在着某种层级上的差距,或者说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认知差距,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市民被困在了停车收费的“信息茧房”中,导致其在对该问题的解读或认可度上出现了偏差。

图源于网络

何为“信息茧房”?这是传播学的一个概念。当人们被禁锢在“信息茧房”中,会自动筛除不认同或者不熟悉的信息,只关注自我选择的或能够愉悦自身的讯息领域,从而不断强化已经固化的观念,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逐渐桎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如此便会导致不同群体间的沟通障碍。

毫无疑问,“信息茧房”所产生的影响是及其负面的。以当前的停车收费为例,正是因为“信息茧房”效应导致部分民众对该政策的解读存在理解偏差,致使民众对政策排斥,对部门不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部分人为躲避收费而违停乱停的乱象,以及反对声、争议声甚嚣尘上的局面。作为这项措施涉及的主要群体,他们考虑更多的显然是自身的需求。在一些市民眼中,智能停车收费的最大改变只不过是在免费的车位贴上了“价格标签”,实际该停的还是得停,车位始终是“刚性需求”。这与部门制定这项措施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人们为何会陷入停车收费的“信息茧房”之中?除了与人们自身的“知识鸿沟”相挂钩外,还与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密切相关。比如,对于生活在莆田这座城市的人来说,长期以来“免费停车”的实际市情,已经让市民形成了固性思维——停车免费,突然间要“停车收费”,则必然带有一定的“侵略性”。他们的想法是,“过去可以免费停,现在却要收费,部门是在变相地收取老百姓的钱”,从而给部门打上了“捞钱”的烙印,这是一种极端的逆反思维。而为何商业停车场停车收费大家都能自觉接受,因为一开始它就带了收费属性,自然就不会有人产生这种逆反思维,这便是这个道理的另一方面体现。

所以,当免费停车成为一种习惯和理所当然,要想扭转这种认知的难度自然也就大了。也因此,人们在解读停车收费这项政策时,会过分关注或下意识排斥“收费”这一对自身不利的条件,转而捍卫原有的利益。如此,人们自然就会忽视甚至排斥部门传达出来的其他信息,久而久之便会沉浸在自己构建的“信息茧房”中。

总的来说,智能停车收费在莆田还是个“羽翼未丰”的新生事物,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显然并不能立即撼动人们脑中免费停车的“舒适圈”。不难想象,如果人们沉浸在长久以来形成的固有认知中,继续固步自封,必然无法与部门“同频共振”。因此,消除认知隔阂,还需要市民主动迈出停车收费的“信息茧房”。当然,信息沟通是双向的,政府部门在宣传政策上也要做到切实、准确,确保民众理解,市民也需要站在更广阔的角度看待问题,准确解读信息。破除认知壁垒,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平平)

海峡导报莆田全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平平


















▌文章来源:海峡导报大莆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市区停车难问题该如何解决?
佛山市出台停车场管理办法,8月起正式实施,不想被罚的赶紧看!
#话题#【武汉逐步取消主干道停车泊位】
2022年5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
香港出招巧解城市停车难题(图文)
重磅!太原市调整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停车区域分类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