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土散文:父亲老了

来源:新集旧事   发表于海南

       久不归乡,年前腊月携子回到乡下老家,回到父亲一人驻守的老屋。父亲自然开心得不得了,我的归来自不必说,他最小的孙子——我的孩子——的归来,方是他心头最大的欢喜。

腊月不寒,阳光暖暖,父亲忙前忙后地张罗着吃喝——自己种的各类蔬菜,村内小超的各类鱼肉、水果……唯恐回到名义上的故乡——实质却是异乡的孙子吃不好。我时时劝他不必如此,父亲每每口头答应着,行动上却依旧执着。

那日午后,阳暖,无风,与父亲坐在门口,一边晒着太阳,一边闲聊家常。我对父亲说:“精神状态挺好,看着像胖了些。”老父亲爽朗一笑,“是啊,确实胖了一点,以前一直是120斤左右,现在基本保持在130斤,我自己都感觉好得很。”

自9年前母亲走后,父亲就独自留守故乡,期间我们四个子女多次劝说,让他到我们身边,毕竟一份年纪,在后人身边,也好有个照应。可父亲偏不,说哪里都不如自家舒服,一个人呆着挺好,每天还有村里的老伙伴一起闲聊、散步,日子舒坦。一晃,就是9年。

父亲在故乡的老屋驻守,我们,如候鸟般,飞回又习走,不断循环着重逢与别离。时光,落满岁月的印痕,也在父亲身上,刻下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纹路。聊到村中老人的话题时,父亲说:“前两年有人称我为老人,我还'怕丑’,跟他们说,我算什么老人呢。”

从年龄来看,父亲确实是老人了,1945年出生的他,这个正月正好78岁,可从心态、思维、行动等方面来看,父亲确实不算老人。父亲对我说:“如今日子好了,人也高寿了,村里90岁以上的有2人,80岁以上的有10多人,我啊,要争取活成80后90后,享受好日子。”

父亲以实际行动憧憬着他的美好愿望。每天早起,不论四季,不论天气,总会在6点左右就起床,而后出门锻炼——或快或慢的散步——1个小时,三餐之余,打理一下门前的小菜园,与老友闲聊、散步,晚上,则雷打不动的9点上床。

可父亲终究是老了,毕竟,年纪在那里。有些话题重复着说,有些做过的事,还得再确认一遍,身板,也不再笔直……20年前,父亲做过喉癌手术,此后就落下气喘的后遗症,遇着天气突变或是干点重活,就喘得厉害,愈显老态。

很多时候,我们像哄小孩一样,劝他不要种菜,毕竟身体重要。父亲却说:“做了一辈子农活,不做不习惯,再说了,种菜轻松,不需要什么体力,吃我自己种的菜,方便又健康。”劝说无果,也只能随他,所幸,这些年来,老父亲一直安好。

去年,老屋重新装修,父亲虽然在此前一直说装好了住不习惯,可住进装好的老屋后,父亲开心不已,犹如孩子般,不住地对我说:“还是这住着舒服,老来老来,还真是享福。我现在啊,只希望活得长久些,好好享受这好日子。”

而后,父亲又来一句,“要是你妈妈还活着多好,可惜她没那个福分。”接下来,就是一声长长的叹息。每每提到母亲,父亲的眉眼间,总是落满忧伤。母亲的故去,是他永远放不下的伤。每次归乡,我与父亲之间总会提到母亲,虽然我总有意地不去提,但父亲,每次都会触物及人地想到母亲。

母亲与父亲相伴40多载,在我的印象里,他们之间不曾有过争吵,不论是年轻还是年老时,两人相互谦让,相互照顾,永远都把对方放在首位,他们之间,方为真正的爱情。当然,这只是我作为一个子女的感受,实际上,在他们心里,或许从来没有“爱情”二字。

再怎么不承认,父亲终究是老了,有时也会想,假若某天,父亲离我们而去,我们,还有家可归么……只愿父亲如他说的,争取活到80后、90后,让我们有家可归,让我们有爸可喊。也愿,世人的归乡里,有爹娘可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航标:故乡的老屋
【散文世界】郭国亮:老屋怀想
程虫虫:故乡的老屋(外两首)
无标题
故乡老屋
慈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