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冕:从根部到花瓣的距离——读林秀美

       认识林秀美是在家乡福州的三坊七巷,那是秋日的一个亭午,她在小巷的尽头等我。她陪我拜谒了乡先贤林则徐的祠堂,走访了林觉民和他的妻子同窗共读的小轩,那里有一株他们手植的凝寒蓓蕾的腊梅。这一路,秀美和我谈论的是诗,令我们沉醉的也是诗。家乡的一切诗意被融化在美丽的三坊七巷中:林则徐和林觉民的诗是宏阔而壮丽的,严复和林纾的诗是飞扬而凝重的,林徽因和谢婉莹的诗则是聪颖而灵动的。

       陪我访问的这位清清爽爽的南方女子,她也写着清清爽爽的诗。一切都如她的名字,不仅人是秀美的,诗也是秀美的。人的美在于心,诗的美在于情。她已出了几本诗集[2],读了她的近作《河流是你》,这种感受更真切了。她走过许多地方,许多地方的美风景都化成了她笔下的美诗篇。

       她说,“倒排岩就是一架竖琴”,“你命若琴弦 弦断了才知道 什么是千古绝唱”。她又说,倒排岩在她的记忆中,“一半记忆是此景一半记忆是此情”[3]。她总是能把眼中景,化为心中情,再写成情景交融的诗。有时她即景生情,不觉间就把自己写了进去,她自己也就成了风景中的人物。在《仙人谷印记》中,身边“千年的葛藤”的缠绕,竟成了“我们不老的青春和缠绵的爱情”。另一首即景诗也是如此,面对眼前清澈的溪水,诗人忘情地说,我就是溪底那枚青石,我就是崖上那朵小花:

竹筏掠过眼前

就是你我前世未了的情缘

那小鸟,那游鱼

那是我最优美或最后的飞翔[4]

       她从大自然的怀抱中处处感受到爱情的存在,她是为爱而生的。她有着属于诗人的那份纯真。她行走着,感受着大自然给予她的美丽。不论她在写什么,她总在写她自己,写自己的“身体轻盈内心高贵”[5],她珍爱那美丽的一切。那些山间水涯的湿地,那些湿地上开满了蓝色的鸢尾花;[6]那些田野、密林、小径——她的家乡三明有秀美的令人陶醉的山水——那里高低错落地生长着花草:杜鹃、草莓和向日葵,风吹过,“大片的庄稼顺势倒伏”,“生命的色彩瞬间明亮”![7]她捕捉了瞬间的美,这瞬间于是也成了关于生命和爱情的永久的感动。

       林秀美把他所倾心的大地风光,看作是照亮生命的灯盏。她倾心于那些自在的小生命,满天星、蒲公英、野菊花、最高也最大的是向日葵,这些都是自然界最脆弱也最顽强的小生命。诗人钟情于这些“生命的灯盏”,因为它们为歌唱春天而存在:

如果你是一滴水珠

请加入这生机勃勃的合唱

如果你是一张犁铧

请跟随耕牛的尾巴

收获油菜花的诗意[8] 

      她的生命因这种诗意而美丽。对此,她禁不住动情地说:“做一个感恩大地的子女多好”!她就是钟情大地的女儿。

      《青荷》写的是荷花,秀美说,青荷的开放是一种“痛”。而令人惊奇的是,那“痛”竟发出了“相爱的声音”。表面看,是在写荷花,实际却是在写自己,是诗人自我心灵坦真的表白。被我引作此文篇名的《从根部到花瓣的距离》,写的依然是荷,是经历污泥的“丑陋”到达花开时的艳丽的荷。这个荷的成长,它的从根部到花瓣间的成长的距离,是艰难而苦痛的,是一个遥远的“从黑暗到光明的距离”。在这里,惯常写爱情的女子,她不期然地调转个方向,发出的是深沉的人生的感悟。

       诗人已拥有了关于成熟人生的期待与辨析,她期待着“穿越”。她说,奔走,逼近,穿越是一生的宿命。在题为《穿越》的这首诗中,她继续了关于生命的追求和思考的主题,并有了更为具体的延伸。诗中出现一个陌生的称谓“哥哥”,加上黑夜的意象,令人联想到上一个世纪那寻找光明的“黑色的眼睛”。这应当是对于那个诗歌时代的追怀。这其间,同样也是一个遥远的距离。这是一场艰难的穿越时空的争取和抵达。在被她称为的“挤压、紊乱自由”的秩序中,我们的诗人意态从容,她“赤足行走,长裙飘飘”,“我的长发和黑夜一样沉默”。

       不要以为秀美的诗人只会在“在萨克斯音符中跳跃 忧郁的情绪渲染如网”[9],不要以为她只写“一路曼舞”和“为你相思”[10]那一路的“秀美”的诗。其实在她的创作之初,她的与柔美相对的另一面,就在《十月,在路上》和《平凡中的不平凡》[11]等的写作中出现了。秀美的好处是她不单一地只写一种诗,她与同样是拥有花样年华的女诗人不同,她也写后面这一类很“阳刚”的诗,而且也同样地激情而美丽。

      《八月的中国》和《别来看我 爸爸妈妈》呈现着诗人为灾难而跳动的心,《格桑花不哭》也是为苦难而写,那深切的同情“来自我的家乡福建三明从金溪、沙溪到尤溪流域的千山万水”。《山村深处》是对一个非凡的普通人的礼赞。这些诗,她都写得认真,投进了她全部的爱和心力。秀美多方位的诗歌才能,特别是她那日益显得成熟的诗歌技巧,在《以春天的名义一路奔跑》中得到了较为集中的展示。人民的新生活从一缕风开始,池塘、稻花、虫鸣、花朵、星辰和无边的月色一一醒来,擂响阳光的鼓声。一夜间,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农民,把绿油油的秧苗和一颗颗会唱歌的心,总在那南来的风里。很明显,她的新鲜的用词,摈弃了此类容易有的陈旧感。

       她能够十分熟稔地以抽象的言说来涵括繁冗的具体(同样排斥了琐碎的罗列),而这种能力,往往是柔情的女性诗人们所拒斥或难以抵达的。当下的诗歌写作,诗人的自我封闭,以及对于身外世界的冷漠或拒绝,已是相当普遍的病象,有些人习惯于以“纯诗”为盾牌,或以“不屑”于政治为借口,掩饰诗人的冷漠或自私。而我却在秀美的写作中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这是令人欣慰的。秀美是能轻能重,能柔也能刚,她的写作的确展示了收放自如的才华。

       一些诗意绪含混,一些诗内涵单薄,即使在她自己十分看重的《穿越》中,也存在抒情向度不确定和理璐不清的缺憾。秀美还年轻,她的写作还才起步,她正沿着自己设定的从根到花的距离和过程,一路艰辛地前行,她一定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用辛勤的劳作换取花的盛开,果的成熟。这是我对秀美的真诚期待。

                                     2010年12月26日——2010年12月31日

                                      福州——莆田——永泰——厦门于永泰青云山云水阁

[1] 这是林秀美诗集《河流是你》中一首诗的篇名。

[2] 我见到的有:《水上玫瑰》(2001年和2003年,作家出版社版),《想象》(2006年,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版)。

[3] 见林秀美:《雨落倒排岩》。

[4] 见林秀美:《上清溪上》。

[5] 引自林秀美《内心的果实从别人的枝条盛出》。

[6] 见林秀美:《四季行走于每一天》。

[7] 见林秀美:《瞬间》。

[8] 见林秀美:《生命的灯盏》。

[9] 见林秀美诗集《水上玫瑰》第120页。这是《回家》中的诗句。作家出版社2001年9月。

[10] 见上引诗集《水上玫瑰》。“为你相思”是诗题,“一路曼舞”、“花样年华”都是诗集中一个辑的命名。

[11] 见林秀美诗集《想象》,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9月。


      作者简介: 谢冕(1932-),男,福建省福州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代表作品《湖岸诗评》、《北京书简》、《共和国的星光》;有《谢冕文学评论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诗人诗评家黄亚洲徐敬亚谢冕叶延滨为《大家》微刊题字
[读书笔记]刘放读徐小华的诗集《我与整个世界的疼痛》:以诗歌记录灵魂的疼痛
论文:重读《朦胧诗选》
回到时光深处为新诗百年塑史
【好书评介】无奈而自流的时光——读天乐诗集《与轻有关的事物》
外国诗歌赏析:《紫罗兰》[西班牙]塞尔努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