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爱无言润物无声

校园生活单纯而美好,校园关系简单且纯粹。在校园里,老师成了学生课后议论的对象,学生无疑也成为了教师们茶余饭后的谈话内容。但是随着实际的流逝,大部分话题我已经忘记,唯独这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2019年秋季开启了我在职业学校教学的新模式。报道的这一天,天气格外地好,万里晴空没有一片乌云。我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哼着小曲,一遍又一遍地试想着与学生见面的种种,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微笑,不知不觉间我已来到学校。看到操场上值日的学生,我忍不住微笑,即使我们并不相识。看到教室里晨读的学生,我忍不住张望,期盼自己走进课堂,看……我怀着所有的美好来到了这里,然而却与这里的不美好不期而遇。

第一天上课,我备课很充分,甚至连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小情况我都想好了对策。但是上完课,我怀揣的所有憧憬都终究成为了理想。时代变了,学生也变了,虽然时隔七年,我历尽千帆,练就一身本领,仍被这些与时俱进的“神兽”弄得十分狼狈。接下来的日子我越发的发现学生们现在存在的问题,也越发的坚定自己改变这种现状的决心。

在我教的一个班级中,有这样一群学生:班级人数不过三十有余,但是单就学习状态就可以分出数种,其他几种类型都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唯独这四个学生的状态、行为不被我接受。每天上课铃声响起,我走进课堂,看到的不是学生整齐的坐在教室,映入眼帘的是学生依旧保持下课的状态:有出入的,有喝水的,还有吃零食的……当然每节课他们的活动都是不同的。老师的一声令起,学生们从座位上懒洋洋的站起来,东倒西歪,随后有几个学生重重地趴在了桌子上。接下来的授课就更扎心了,课程根本进行不下去,我说一句,他们的话茬能接到十万八千里,好容易从十万八千里把话题收回来,随后又被扯到很远。更让我想不到的是这四个学生之一的一位学生,凡是涉及到作家作品,他都会痛骂作者,嫌作者太能写,给自己留下诸多需要背诵的篇目。这些我还都能接受,因为我知道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但是在课堂上他们经常会对老师恶语相加。比如,有一次,我讲完一片文言文,随后我便说了一句:“我把文言现象写在黑板左侧吧,用展台展示的话有些同学看不清楚。”话音刚落,一个同学开口了:“赶紧写你的得了,磨磨唧唧的。”还有一次,刚开始授课,我翻书翻的快了些,学生还没打开书,我便开始讲了,B同学很随便的说了一句:“我还没翻到呢,像傻似的。”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我也曾一度反思过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我自查、询问,答案是否定的。这四个孩子不尊重老师,跟老师相处也太随便。他们出入办公室很随便,不报告不再见。进入办公室就坐在老师的椅子上,两脚离地,双手放在椅子扶手上,看上去一脸的得意。

这种班级现状曾经一度让我很恼火,也曾经折磨的我很多个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那段时间,每每闲下来我都会思考学生们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一直相信孟子的性善论,人性都是向善的,况且这些孩子大都十六七岁,还没有融入社会,校园生活又很单纯,那么孩子们的本性一定是善良的。思虑种种,最后我总结学生们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一是学生们习惯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这种表现,他们不以为然。二是学生们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产生后,老师的感受以及对他们自身的影响。归根结底,他们不知道何为尊重,怎样尊重,不知道“尊人者,人尊之”的道理。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是教师终身的事业。对于我的这些学生,我首先要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尊重,怎样尊重。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土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我既然发现了学生心灵中的这株问题幼苗,我就要把它扶正。于是我在一个晚自习,正当他们四人唠的正欢的时候,我把他们叫到了走廊。他们一脸的不屑,边往出走边谈笑着,嘴里还嘟囔着:“出来干什么,有什么事……。”我猜他们表面的从容,正掩饰着他们内心的不安,或者他们已经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但是我出乎了他们的意料。我并没有向他们想象的那样大发雷霆。我用非常和蔼的语气跟他们说:“是不是学不进去,没有事情可做呀?”刚说完这句话,我看到孩子们刚才的谈笑停止了,表情很惊讶的样子。继而我又跟他们谈了很多,关乎家庭,关乎生活,关乎孩子们感兴趣的种种。最后我跟他们坦露了上课时他们接话茬,聊天,还有对老师说话时的语气语言,让老师心情很不好,老师觉得你们不尊重我,你们帮老师解决一下老师的困惑呗!孩子们马上连连说,老师,下次我们注意。于是一次愉快的谈话结束了。这次谈话我站在了学生的立场上,道出了他们的感受,进而我肯定了他们学习的不易,进行了一次共情,最后我说出我的困惑,把问题抛给学生,他们真的很善良,连连的说着,他们会注意。

作为老师都知道,一次谈话不足以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品行。但是多次谈话之后,学生开始接纳我,我已经与学生建立一种友好相处,但不是亲密伙伴的关系。然后我开始下一步计划:从自己做起,我先去尊重学生。所以每次课上我会热情的跟他们问好,尊重他们回答问题的权利,尊重他们按时下课的权利,同时我从来不会用伤害学生自尊的语言,都是积极地在鼓励孩子们。当他们一旦有正确的,规范的行为出现时我从来不会忘记表扬。在表扬的同时我惊喜的看到,他们的脸上有一份想掩饰的羞涩,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赞美的喜悦。我表扬完这个同学之后,虽然有的孩子佯装嘲笑,但是我能看到他也渴望被表扬。久而久之,我的这种尊重他们的心理暗示,他们收到了,他们尽量地克制自己不说闲话,有时不自觉的说完,还不好意思的捂住自己的嘴。我向他投去了会意的微笑。在课堂上,我一直认为强化学生好的行为好过批评,不断的强化会让学生正确的行为越来越多。当然课堂上不好的行为不可能消失,面对学生在课堂上不该出现的行为,我会用消退的方法,不理睬不强调,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他的“恶作剧”抑或是“哗众取宠”都没人观看,他也就逐渐收敛了。

这个班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教学,一年的相处,他们进步了。课堂安静了许多,他们知道什么是尊重,因为老师给了他们足够的尊重。所以他们学会尊重我,就在这学期开始的前几天,这个班有个曾经认为老师的活老师自己干,因为老师就是挣这份工资的同学主动跑过来接过了我手中高高的作业,然后飞也似地跑回班级发到同学们手里。“尊人者,人尊之”,当我们足够尊重学生,那么学生又怎么好意思不尊重我们呢?就这样学生们心灵的这颗“幼苗”被我的尊重、信任、理解、热情的土壤培育的更加肥沃了,这颗幼苗长起来,一定会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因为尊重是一个人其它人格形成的前提。

这个班级学生的转变让我很欢喜,一来我的课堂充满和谐,二来学生的素质得到提升。同时我也思考,为什么这个班级的孩子能够转变。我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我认为教育,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情感的滋润与人格的感染,所以它并不只是讲台上的事,也不只是教科书知识的传授。它关乎尊重,关乎信任,关乎平等,关乎。。。。。。本着对教育的这种认识,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唤醒”“唤醒教育”是新德育的观点。“唤醒”有时候就是一种相信,一种期待。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进步,都能够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在“唤醒教育”的过程中我善于“强化”“消退”的心理学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二年级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大全
多动症孩子被43名家长联名劝退,在打谁的脸?
多动症儿童在班级需要特殊照顾
关于“哑巴”学生的思考
走好人生第一步(张美琴2007.7.16)
注重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