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朗润明珠彩凤城(组图)|163
郝中实“朗润明珠,翩仙彩凤。”
有着“中国凤凰城”美誉的江苏泰州,当年被赵朴初先生一首《踏莎行·访泰州》写出经典神韵,寥寥笔墨,将城史脉络,名家风范,殿宇奇观,亭台秀色,悉数尽览,细细品读,令人对凤城厚重历史叹为观止,对泰州人文胜境相见恨晚。
祥泰之州,钟灵毓秀。推算起来,泰州已经有2100多年建城史,城市布局就像一只腾飞的凤凰。泰州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周建南唐,文昌北宋,自古就是“水陆要津,咽喉据郡”,如今更成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是江苏中部、长江北岸一颗闪亮明珠。“泰州太美,顺风顺水”,一句广为流传的宣传词,概括出泰州的特殊魅力。
其实,30多年前,笔者就有一次踏上这方水城水乡热土的机会。当时,和几个大学同学利用暑假骑车远足,一个月用自行车辙把江苏的名城扬州、镇江、苏州、无锡、南京等一一串起,宝应、扬中、高邮等中小县市也掠影而过,偏偏与应该驻足近观的泰州失之交臂。只能说行色太匆匆,留下遗珠之憾。直到数日前,借助“百家党报看泰州”的采访机会,才如愿以偿零距离探访这座彩凤之城。
泰州自古人杰地灵,名贤辈出。有哪些代表人物最值得关注?市委书记蓝绍敏借助一个“段子”如数家珍向我们推荐:“如果没有泰州,中国京剧四大名旦将变成'三大名旦’,因为梅兰芳是泰州人;如果没有泰州,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将变成'三大古典名著’,因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泰州人;如果没有泰州,扬州八怪将变成'扬州六怪’,因为郑板桥、李鳝是泰州人……当然,还有《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桃花扇》作者孔尚任,都在泰州留下传世佳作。欢迎大家看看泰州的人文印记!”
简直太强了!在诸多城市对历史文化名人白热化争抢中,泰州将中国历史上如此之多闻名遐迩的大家巨匠汇聚一城,不知让多少城市羡慕!
短短一天,分身乏术,如何更好地感受古今名家的文化气场?泰州日报社的朋友为我们支招:沿着凤城河走一遭,凤城泰州多处人文盛景尽收眼底。
此言果然不虚。哺育世世代代泰州人的凤城河,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城河,千亩水域绕城四周,形成水城一体的特色空间格局,充分体现了古代城市选址中“上勿近旱而用水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的城市建设原则,是“垂杨绿柳古城烟”的水乡城市的典型代表。观凤城一河而点阅千年城市亲水历史,太令人兴奋了!
今天的凤城河是依托千年古城河建设而成。生态修复和文化重光常常因城市环境制约不可兼得,而泰州的规划却巧妙地将二者高度融合,一个个湮没于历史尘埃的文化景观在悠悠城河之滨得以重现。城墙脚下的望海楼、文会堂、州城遗址,彰显厚重的历史文化;梅园、桃园、柳园分布城河两岸,“三家村”展现泰州独有的戏曲文化;百凤桥、飞来钟、隐龙桥,伴着一个个民间故事讲述生动的民俗文化。从五代至明清的悠久历史,在城河两岸20多个景点中一一得以充分展示。难怪凤城河无可争议地被评选为“长三角100个不得不去的地方”。
有“江淮第一楼”美誉的望海楼不可不看。望海楼始建于宋,明清重建,曾领千百载江淮雄风。现在的望海楼秉承宋代建筑风格,外观三层环廊,古朴典雅,相对于历史记载更高大、壮美,线条流畅优美,与泰州现有古建筑保持和谐一致的风格,在凤城河畔非常抢眼。
楼西还有文会堂,史载初为北宋滕子京所建。北宋时,泰州是不少为官者的福地,先在泰州为官,而后升迁至宰相的有晏殊、范仲淹、富弼、韩琦、吕夷简,堂前植“五相树”同干同根,连体合株,枝繁叶茂,似乎也在点赞这方沃土。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制作范仲淹青铜塑像,刻画出一代名相心忧天下的情怀。加之以景区内的已有千年之久的州城遗址和宋城古涵等景点,一切尽显泰州“名城名宦交相重”的辉煌历史。
今人知道范仲淹,大多是因熟悉《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使然。细究才知晓,范仲淹和滕子京原来是同年进士,俩人又同时在泰州为官,滕子京好交朋友,在州署内筑“文会堂”作诗吟唱。范仲淹正值盛年,才华横溢,也将一首《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诗奉与诗友:“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诗书对周孔,琴瑟视羲皇……”其中,最让人心头一动的句子是“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这不正是他后来写出“先忧后乐”千古金句的铺垫吗?而此时,距离写《岳阳楼记》还有整整23年,让人不由得不对范公敬佩有加。
“亮节辉千古,青衣第一家”。作为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故乡,瞻仰泰州梅兰芳纪念馆让人非常期待。步入泰州市区凤凰墩上梅园内的梅兰芳纪念馆,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全国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创作的梅兰芳大型汉白玉雕像,眼神炯炯,风度翩翩,右手执折扇,左手捧书卷,儒雅之风呼之欲出,而且似乎从哪个角度与他对视,他都以慈祥目光回应。以移建当地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园林式纪念馆,依坡就势,造房置景,亭台楼阁,路转廊回,尽显中国古典建筑神韵,风景格外雅致。院中回荡着梅兰芳大师鼎盛时期的唱腔录音,如同又把游人思绪牵回过去年代。展览中精心梳理出梅开中华、梅香四海、梅骨铮铮、梅德如玉、梅根泰州几大板块,各有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故事,令人对梅兰芳大师敬仰更增加十分。“梅郎合受千秋供”,赵朴初先生的诗句评价一语道破、一步到位。
“梅因近水花先发,亭为怀人境自高”。梅园中的梅亭值得细看。梅亭以梅为主设计元素,五角五柱恰以一朵“梅花”,梁枋上雕刻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五出梅派名剧图案,堪称栩栩如生。梅园芳菲,梅香馥郁,如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造访,穿行其间,想想这个画面都很陶醉。“惊梦别姬人天绝唱,装疯醉酒千古奇观。”梅兰芳大师创造了中国京剧艺术的高峰,泰州古城也因是他的故乡而拥有了众多京剧爱好者。每天,都有市民票友在这里登上仿古戏台,伴着乐声演唱梅剧经典:“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每个驻足观看的游人,相信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或许是可看的人文景致太多,或许是凤城河沿岸风光太美,尽管是走马观花,不知不觉间,晚霞如胭,天色渐暗,还没有从容地观赏各有看点的桃园、柳园,更没有实地观摩泰州籍书法家打造的“名人咏泰州”碑林。泰州日报社的朋友宽慰我们:“别急,凤城河的夜色更美!乘坐画舫可将两岸夜景一览无余!”
果然,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凤城河仿佛一瞬间打开一幅洒金的水墨山水长卷。从望海楼下的游船码头登上画舫,立刻像融入了这绝妙美景。巍峨壮观的望海楼,八角重檐的来凤楼,千娇百媚的百凤桥……依次闯入我们视线。“凤墩留胜迹,湖水挹清芬”。正值丹桂飘香的季节,微风送爽,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气,沁人心脾。此情此景,让我不由想起在学生时代曾对照着阅读俞平伯先生和朱自清先生共同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作的两篇散文。同写秦淮河,却风格迥异,难分伯仲,读后印象很深。桨声灯影,镜花水月,同样也是凤城河夜景的写照,只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今天的泰州凤城河,秀美、祥和,人民安康、幸福,与当年两位文学大师笔下的秦淮不可同日而语。同样写秦淮河《桃花扇》传奇故事的孔尚任,将这部名剧留在了泰州。如今,乘坐画舫凌波观览,凤城河岸边的桃园舞台,演员们彩妆彩唱,天天都在演绎李香君和侯朝宗的奇特爱情,弦歌声声在水面荡漾,令人流连忘返……
返回望海楼码头的途中,导游看我们陶醉美景意犹未尽,又向我们推荐泰州的生态宜居特色:“凤城河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城市中央休闲区,春赏花海食河豚,夏享夜游尝八鲜,秋逛湿地剥螃蟹,冬品汤包泡温泉……”有美食,有美景,700多年前马可·波罗赞誉泰州的话今天仍然贴切:“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是啊,泰州太美,顺风顺水!书写泰州新篇章,“放翁大笔今堪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悠游海安(2)凤河掠影
望海楼赋
泰州市望海楼景区导游词
淮南盐文化古今谈
凤城河畔话泰州
夜游时,听凤城河低吟浅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