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躺在产床上,我的命就不属于自己了?



不久之前,为了写一篇关于“俗世男女之槽点和痛点”的文章,我专门梳理了现代女性的不易之处。


头一条,就是生养孩子的负担。


且不说怀孕生娃请假给对职业生涯造成的影响,也不论生完孩子后要面对的心理抑郁和生理创伤、美貌与骄傲的双重折损,单就生孩子这一“短时间高风险“系统工程,已是造物主给女人布下的专属地雷阵。


在医学已经如此昌明的今天,中国孕妇生孩子的死亡率,大概是十万分之30,贫困地区略高于发达地区。我用高中学的概率论算了下,


生两娃而不死的概率约为99.94%。


一旦那0.06%的概率降临到某个个体身上,就是百分之百。


就是说,女人得祈祷着99.94%的好运气,独自穿越这个地雷阵。


但我没想到的是,前方不仅有地雷,还可能有自己家人。


这两天,榆林产妇马某因为丈夫不肯签字同意剖腹产而跳楼自杀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的。


先是双方各执一词,院方发声明认定产妇家人不同意手术,而产妇丈夫接受采访说,后来已经跟医生说过,实在不行就手术。


今天凌晨一点多,榆林一院微博再度发声,晒出产妇丈夫签字的“知情”同意书,上面两条清晰的声明:



“情况已知,要求阴道分娩,谅解意外。”

“情况已知,要求静脉滴注催产素,谅解意外。”


所谓的情况是什么?


'41 1周要求住院待产,胎儿头部偏大(双顶径99mm,一般足月胎儿不大于90mm)'


就是已经超过预产期,还很可能是巨大儿,并且医生已经多次建议行剖宫产。


同时发布的,还有这位即将成为人母年轻女士,两次从待产室走出,跪倒在家人面前的画面。




我这个未婚女青年,深深被这几张照片刺痛了,想起那句有点恶毒的玩笑话:


再不努力就得去结婚了啊。


玩笑最不好笑的时候,就是它在真实世界发生的时候。


骂我都懒得骂,骂也不解决问题。


我关心的是,如果有千万分之一的不幸概率,同样的事情再度上演,有没有一丝希望或可能性,可以反转这个结局。


当我躺在产床上,情况危急,老公家人个个指望不上,而我本人意识还清醒的情况下,有没有权利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选择一个方案,决定自己的命运。


整容手术我都可以自己签字了,生孩子就不可以了吗,就因为孩子有一半属于丈夫?


可是面对死神的,仍然是母亲;孩子的生命所系,也是母亲。


我仔细读过医院的说明,里面有这么一段:




“在她本人未撤回授权且未出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时……医院无权改变生产方式。”


用词是“且”,也就是说医院有承认,两个条件中一个不满足,就有机会改变方式,反转结局。


据医护人员说,跳楼前她曾经说过一句:没想到我选错了……


她既是选错了男人,更是后悔自己选择了授权。


那她知不知道,她有权利撤销授权呢?


结了婚,在神明面前发过誓又如何,此去经年,物是人非,该离的还是要离,也应该离。


难道涉及到生命权,我签了个授权书,就不能取消了?


如果产妇手写书面声明,明确要求停止授权,或者要求更改,那医院还继续违背她的意愿,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


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侵权责任法》的第五十五条也明确规定: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事情发生后,我问了周围一圈经历生产的年轻妈妈,有的是自己签字,有的是老爸签字,有的是老公签字,最多的是本人和家属一起签。


有一位朋友遇到了跟苦主类似的紧急情况,医生用最快语速跟她讲了手术的风险,也告诉她可以现在自己签字,也可以由医生跟她老公沟通以后由他签。女友听后,立马自己签完字,让医生用最快速度上麻药,醒后孩子就在身边了。


可怜榆林这个女孩,也许是权利意识淡薄,也许是经过几个小时痛苦煎熬,身心俱焚,根本无力思考“能不能取消授权,有没有权利掌握自己的生命”这种元逻辑问题。

那么医院有没有义务告诉她,“你可以改变授权”呢?


我猜院方没人敢那么“多嘴”,万一她听了这话马上动笔明确要求撤回授权,改成剖腹产,一旦手术中出现外,在家属的语境中,可能又是医院诱导的。


所有人都对不太可能出现的最好结果,抱着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乐观;但同时又能理智清醒地盘算,万一最坏结果出现,自己该如何撇清责任。


在场的人,要么是自私,要么是没种,要么是法盲人权盲,要么就是明明知道有第三条路可以选,却不提醒不告知,指望着这个第一次面对生育鬼门关的农村女孩,会突然“智慧开启”,能冷静地行使权利。


大家就这么沉默着,等着,看着一个即将生产的母亲像动物一样下跪,比动物还没尊严地死去……


当雪崩发生的时候,沒有一片雪花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最可怕的是,在那些沉默者的潜意识里,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不是如何让她保命,而是她可能在手术中死去的责任归属问题。


也许女士们的最大痛点,不只是生育,而是要在旁人的自私和沉默中,独自穿越这个地雷阵。


“可以说这不是自杀,而是他杀。”——安定医院郝医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悲剧:一尸两命,又一个产妇死于无知家属手中?
腾讯新闻
坠亡产妇主治医生已被停职
榆林产妇跳楼事件,医院为什么必须担责?!
“产妇跳楼案”:舆论之外,哪些法律问题值得思考?|聚法案例
【普法】产妇坠亡事件:患者决定权到底在谁手中?附丈夫采访视频 |两高法律资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