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4、假痴不癫背后的权力算计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成皇帝 元延四年 公元前9年
中山王兴,定陶王欣皆来朝,中山王独从傅,定陶王尽从傅、相、中尉。
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石。傅、相、中尉,皆国二千石,故尽从之。”上令诵《诗》,通习,能说。
佗日,问中山王:“独从傅在何法令?”不能对;令诵《尚书》,又废;及赐食于前,后饱;起下,袜系解。
成帝由此以为不能,而贤定陶王,数称其材。是时诸侯王唯二人于帝为至亲,定陶王祖母傅太后随王来朝,私赂遗赵皇后、昭仪及票骑将军王根。后、昭仪、根见上无子,亦欲豫自结,为长久计,皆更称定陶王,劝帝以为嗣。帝亦自美其材,为加元服而遣之,时年十七矣。
【译文】中山王刘兴和定陶王刘欣,都来长安朝见皇帝了(古礼:在藩诸侯春朝秋请,所以说春天来长安就叫朝),中山王只带了王太傅一起来,而定陶王把王太傅、王相、中尉都带来了。
成帝感到奇怪,就问定陶王,刘欣回答说:“汉朝法令规定:诸侯王朝见天子,可以由国中官秩二千石的官员陪同。太傅、国相、中尉,都是定陶国二千石的官员,所以让他们全来了。”成帝又让定陶王刘欣背诵《诗经》,他不仅能熟练背诵,而且还能解释。
之后的某天,成帝又问中山王刘兴说:“你只带了王太傅前来有什么法令依据吗?”刘兴无法回答;皇上让刘兴背诵《尚书》,又背不下去;成帝赐与饮食和刘兴共进晚餐,皇上已用完餐,刘兴却还在吃;吃完起身离席的时候,袜带松开了,刘兴也毫无察觉。
成帝由此以为刘兴无能,而认为刘欣贤能,屡次称赞他的才华。当时诸侯王中只有刘兴、刘欣二人和皇帝最亲,当时定陶王的祖母傅太后,也和刘欣一起来朝见,于是趁机私下贿赂赵皇后、赵昭仪和骠骑将军王根。皇后、昭仪、王根皇上无子,也想预先结交诸侯王,以为长久之计,因而轮流在成帝面前称赞定陶王,劝说皇帝立他为继承。皇帝自己也很欣赏他的才能,亲自为他主持加冠礼后送他回国,当时刘欣才十七岁。
【解析】一、成帝的不满
中山王兴,定陶王欣皆来朝,中山王独从傅,定陶王尽从傅、相、中尉。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石。
从刘欣带着定陶国所有两千石官员朝见,而成帝感到奇怪来看。说明刘欣这种举动并不是朝请的惯例,而是特例。大家默认的标准,应该是像中山王刘兴一样。大家都是只带着太傅就来朝见皇帝了。
那么成帝为什么对中山王做出的常见举动表示不满呢?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只有定陶王这次是特例,为什么成帝要不满中山王?
事情还得从三年前说起,元延元年,前12年的时候,《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
北地都尉张放到官数月,复征入侍中。太后与上书曰:“前所道尚未效,富平侯反复来,其能默虖!”上谢曰:“请今奉诏!”上于是出放为天水属国都尉。引少府许商、光禄勋师丹为光禄大夫,班伯为水衡都尉,并侍中,皆秩中二千石,每朝东宫,常从;及大政,俱使谕指于公卿。上亦稍厌游宴,复修经书之业;太后甚悦。
那一年,成帝放逐了自己平时一起乱搞的好基友张放。张放是富平侯张安世的后代;重新重用早已被打倒的许家外戚许商;重新起用了班婕妤的哥哥班伯。这一年,成帝觉得自己玩腻了,有了重振朝纲的念头。
这背后,代表着的是成帝对王家外戚长期独掌大权的不满,以及对于皇权式微,外戚日重这种畸形政治氛围的担忧。
时吏民多上书言灾异之应,讥切王氏专政所致,上意颇然之。
成帝发生了天灾都想往王家身上靠,可见从舅舅们手里拿回权杖的想法,早已萌生。
这就是成帝不满中山王只带太傅前来朝见的举动。虽然中山王只是按照惯例只带太傅前来,当时大家都这么做。但定陶王首先打破了这个常态化的惯例。
成帝需要这种打破惯例的人。因为长久以来,外戚权重而皇权式微,天下人轻皇权而重外戚,所以朝见天子也不够重视。而成帝需要重塑权威,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打压中山王而赞誉定陶王。
因为皇帝打压的不是中山王,而是这种一直以来轻视皇权的态度,中山王只是正好撞在枪口上,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成帝产生了立定陶王为储君的念头,因此就需要以此事彻底否定掉中山王的继位权力,所以要表现出对中山王的不满。
看似不满,其实也未尝不是一种保护,只有中山王在成帝朝被打压的一无是处,以后定陶王继位以后,才不会觉得中山王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才不会赶尽杀绝,才会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善待中山王。否则,等待中山王的将会是死无葬身之地。
二、中山王刘兴的应对
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是这样的:
汉元帝后宫生子的有皇后王政君、冯婕妤、傅婕妤。王政君生成帝刘骜,无子;
冯婕妤是名将冯奉世的女儿,生子信都王刘兴,后改封中山王,刘兴生子刘衎,哀帝刘欣之后继位为平帝;而傅婕妤则出身微寒,生子定陶王刘康,刘康生子刘欣,袭爵,也就是文中的定陶王刘欣了,后来继位为汉哀帝。
所以说,此时的中山王刘兴是成帝的异母弟弟,而定陶王刘欣是成帝和刘兴的侄子。
刘兴作为长辈,却被一个小辈秒的渣都不剩,一次朝见,错漏百出,看似是汉成帝在到处找茬,其实更是刘兴在可以装疯卖傻。
按照制度,此时刘欣的祖母傅太后是和刘欣一起来的。刘欣的母亲冯婕妤,这次肯定也和刘兴一起来了。冯婕妤的事情,参考:怎么每次有好事,都和你没关系?
此时刘兴的身边既有冯婕妤,又有王太傅。却一次朝见洋相百出,《尚书》背不全可以理解。可吃一顿饭却出几次洋相,就有点反常了。皇上赐食,皇帝都吃完了他还在吃,袜带开了也全然不知,难道身边的人就不提醒一下吗?
我认为并非如此,冯家的退让由来已久,早在元帝时期,冯家就拒绝石显联姻的橄榄枝,主动推出了储君之争。事见:汉元帝与苻坚,其实是一类领导,优缺点都很明显
这一次,刘兴朝请出尽了洋相,其实也是冯家的自保之术,刘欣其实是在故意毁坏形象,把自己搞成一个傻子,让人觉得没有威胁,从而主动退出权力之争。
三、外戚的抉择
赵皇后就是赵飞燕,赵昭仪指的是赵合德,以及当时以大司马、骠骑将军执政的王根。从个人角度出发,他们的选择真的有点迷。从利弊的角度分析,当时皇帝中意定陶王而贬低中山王。他们这个是时候还支持定陶王上位,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
因为定陶王本就是皇帝中意的人选,这个时候支持定陶王上位,并不能获得多大的感恩,因为定陶王本来就是最有希望的人选,赵家姐妹、王根做的事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而且这个时候,定陶王的祖母傅太后见缝插针的贿赂赵家姐妹和王根,心思活泛,一看就不是善茬,日后上位也不好相与。
而这个时候,中山王被皇帝贬的一无是处,已经失望,基本失去了作为皇位继承人选的资格。所以才会假痴不癫的故意贬低自己以求自保。失望越大,则希望越大,如果赵家姐妹、王根能够向皇帝告发定陶王交通朝廷和后宫,谋取不正当利益,凭着王家的权势,证据确凿,定陶王必倒。
到时候最没有希望的中山王上位为皇帝,这种雪中送碳的大恩,又岂是几句话能够表达?对王家的感激必然也是滔滔不绝。以冯家的素来的退让传统,以及和傅家心思的活泛相对比,定然不会发生后来哀帝登基后,王家自己把自己搞下台的尴尬事情。

百家争鸣:

问:看文章看多了,感觉自己有时候会想多了。身边的人其实没那么深的套路

答:所以说是降维打击

看资治通鉴这种书,一定要把局面想的复杂些。毕竟这本书的初衷就是皇帝的教科书,教如何当皇帝的。所选的每篇史料都有其目的。毕竟,以史为鉴才是该书的目的!

权谋术之:烧冷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氏姐妹为何要“残灭成帝继嗣”?这对她们有何好处?
意料之外的皇帝,汉哀帝刘欣,最后却落得个昏君的名声
汉成帝选立皇太子
大汉王朝:赵合德残害龙嗣,定陶王立为太子
两位宠妃争风吃醋,成为生死冤家,她们的孙子却都当上了皇帝
西汉元帝刘奭的昭仪傅氏—一生心存嫉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