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味药被称为补药之最,《伤寒论》里却没有出现过,奇了怪了

原创 三衍道人朱国琪 扶阳经方元宇宙 
黄芪,又被称为“黄耆”,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所以有这个名称。现在都写作黄芪。在《本草原始》称:“耆者,年高有德之称,耆者,历年久而性不燥,此药缓如之,故得以耆称。”张锡纯:“为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曰耆也。”

黄芪主产于西北地区,其色黄白,紧实如箭,折之柔韧如棉,故又名“箭芪”。师父说过,黄芪要选那种还没有空心的,实心如棉,效果最好。因为空心的黄芪,它的能量已经抽到种子那里去了,虽然长得很粗大,但是能量还不如实心的。

市面上关于黄芪的论述已经很多了,笔者就临床中应用黄芪的几个点展开论述,也是诸多本草未说到的。

1、黄芪容易上火: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有两个事情印象深刻,一个是笔者读研时有一次感冒,自拟桂枝汤加炙黄芪30克,感冒倒是好了,但是喉咙很干,感觉喉管前后壁都粘在一起的感觉,喝水也不能解,但是也只能不停的灌水,过了半天才缓过劲来。

另一次是在本科实习时,在心内科实习,有一位带教的副主任医师,给高血压患者开中药,诊断是脾肾阳虚,处方大概是黄芪党参加活血化瘀药之类的,结果患者才服药一付,立刻面红耳赤,血压飙升到收缩压200毫米汞柱,不得已,又加强西药降血压,才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就没有搞懂,为什么吃了黄芪会血压飙升、喉咙干痛?

后看到唐容川的论述,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说:“盖天地之阳气均由土下黄泉之水中透出于地面,上于天为云雾,着于物为雨露,交于人为呼吸,只此水中之气而已。人身之阳气则由肾与膀胱气海之中发出,上循三焦油膜,以达于肺,万里为呼吸,布于皮毛而为卫气,亦只此水中之气而已矣。

…盖黄芪根长数尺,深入土中,吸引土下黄泉之水以上生其苗叶,气即水也。引水即是引气,根中虚松窍大者所引水气极多,故气盛而补气。人身气生于肾,由气海上循油膜而达口鼻,与黄芪之气由松窍而上苗叶者无异,芪之松窍象人身油膜,中亦有通水之松窍油膜者,三焦也。

他说了两点:一是人的阳气都是从肾发出,上达于肺;二是黄芪能深入肾中,将阳气吸到头顶口鼻。这就好理解了,因为肾也循咽喉,所以黄芪抽了肾水以后,阳虚的人就会肾水不足,出现喉咙干痛。

另外,黄芪抽了肾水以后,肾水不足的人,就会出现上盛下虚的症状,上半身有劲或者浮越亢奋,下半身无力虚浮无根,也就会血压飙升了。后来学了扶阳医学,在应用黄芪时加入砂仁纳气归肾,或者黄芪加肉桂引火归元,这种副作用就很少见了。

2、黄芪补三焦、柴胡泻三焦:在《汤液经》和《辅行诀》中,都有大阳旦汤和大阴旦汤。大阳旦汤就是黄芪建中汤,在《辅行诀》中记载:“治凡病汗出不止,气息惙惙,身劳力怯,恶风凉,腹中拘急,不欲饮食,皆宜此方。若脉虚大者,为更切证也。黄蓍五两,人参、桂枝、生姜各三两,炙甘草二两,芍药六两,大枣(十二枚),胶饴一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烊已。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各家本草都说黄芪是补三焦的药,我们可以看:李东垣:“黄耆既补三焦……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必用黄芪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而补三焦。

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因是,吃了黄芪后,很多人体内潜伏的邪气会往外排,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就是黄芪会促进正邪相争,或者说增强免疫。有时候,增强免疫并不是一件好事,患者如果正在正邪相争剧烈的时候,加用黄芪,会造成正邪相争更剧烈,有可能会促进患者病情加重哦。举个例子吧,比如一个人感冒,病毒合并细菌,正在发烧的时候,你用了黄芪,有可能会加重这个发烧和炎症,患者有可能会因为这个用药而加重。

但是,黄芪也有好的一面,如果患者免疫力差,体内伏邪潜伏不出,这时候用黄芪促进免疫,诱导正邪相争,反而有利于邪气外出。那么,邪气外出时,就会转出到少阳经,为什么呢?因为少阳为枢嘛,伏邪出来都要经过少阳经的。那么就会出现发烧症状,这时候就要用大阴旦汤来泻了。

《辅行诀》记载:“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方: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生姜各三两,炙甘草二两,芍药四两,大枣十二枚,半夏一升。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缓缓煎之,取得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其实就是小柴胡汤、黄芩汤(也叫小阳旦汤)的合方。这是泻三焦的一个方子。和黄芪建中汤的补三焦是相对应的。

如果我们能深刻理解黄芪建中汤、小柴胡汤的这个补泻之间的深意,可以说你就学会了中医了。在疾病的进退之间运筹帷幄、游刃有余。扶阳医学的最高心法,其基础就是本质于此。只是黄芪建中汤换成了四逆法、附子法。小柴胡汤换成了桂枝法、四逆败毒法罢了。

3、《伤寒论》为什么没有用到黄芪?

如果你是一个通晓《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人,就会发现,在《伤寒论》中并没有黄芪这个药物出现。它的出现是在《金匮要略》。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其实也简单,《伤寒论》是以调六经气化为主,侧重点在六淫邪气、六经传变,以调气机为主,所以用姜、桂、附这些温药来处理。

而《金匮要略》主要处理脏腑之间的病变,以及六经和脏腑之间的关系,或六经传脏腑,或脏腑传六经,或脏腑本病,或脏腑传脏腑。总的来说,《金匮要略》处理的是实质性的内脏损害,而这种虚损需要用味厚的药来处理,要用黄芪这种补药来长肉,来恢复肉身病变,所以黄芪在《金匮要略》中大量出现,而在《伤寒论》中却不用。

总结一下:

1、黄芪抽取黄泉之水,也就是肾水。或者说是将少阴君火转化为少阳相火的,所以,肾水不足的人,会上火、虚浮,用的时候根据情况选择加用固肾的药。

2、黄芪补三焦,用黄芪建中汤。小柴胡汤泻三焦。与黄芪建中汤形成一进一退,一攻一补。我们要深刻理解其中意义。

3、黄芪是修复形质的药,多用在脏腑虚损的病变,《金匮要略》描述的都是脏腑病变,所以用黄芪的地方较多。而《伤寒论》是调气机的,所以不用黄芪,用姜桂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精究素源
莫名水肿、眼肿,看着有些胖,究竟是什么病?
十二经对冲与脏腑别通
李蔚普:给初学中医者的十封信(中)
【《阴阳六经》】初学《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其灵魂所在
李仲愚教授谈伤寒六经代表方剂(转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