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中唯一敢看不起黛玉的,只有她了!


如果在红楼梦中挑选值得入画的场景,宝玉去栊翠庵访妙玉乞红梅,一定名列其中。少年公子踏雪而来,从世外仙境一样的禅院里,求得了一枝红梅。
梅花与大雪相映,生机与寂灭相对,把大千世界浓缩到只有一红一白两个颜色。
何其亮丽。
然而,我们其实对这幅画的前因后果一无所知,只知道宝玉作诗输了,被姐妹们罚去访妙玉乞红梅。
至于当中怎么访,怎么乞,妙玉又怎么答,怎么给呢?
曹雪芹一字未写,姐妹们也一字不问,甚至仆人要跟,都被林黛玉拦下来,说不必,有人跟去反而不得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黛玉其实是懂妙玉的,懂她的清冷和古怪,懂她的孤僻和高傲。
因为懂得,所以乐于成全,所以在妙玉怼她“俗”的时候,并不辩驳
黛玉懂得,梅花的主人对宝玉有不同寻常的感觉,她期待着一对一的时刻。
而这种感觉,是禁忌,不仅要瞒人,妙玉更要瞒住自己。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要避讳自己的期盼,那就默默地,让大雪盖住一切,任暗流涌动。
栊翠庵妙玉,和《红楼梦》中其他僧尼都不一样,她并非贫寒,出家也不是为躲官司、养残年。
妙玉原是官宦小姐,只因多病,打小就入了空门,长到十八岁上,不仅深谙佛理,而且父母师父都已故去,于亲情缘份上无牵无挂,可谓六根清净
要说出身,她跟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倒是最像。
神瑛侍者原本也是六根清净,生于红尘外,却自己凡心一动,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主动投身于有情世界。
妙玉对宝玉似有似无的情愫,正如同这“凡心一动”。
然而,有情之心刚一萌生,妙玉与神瑛侍者便走上了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神瑛侍者敞开胸怀,将贪嗔痴爱依次尝遍。
而妙玉百般避讳,要掩盖“情”之一字的存在。
曹雪芹也帮着她,写出好一些瞒天过海,欲盖弥彰的笔墨。
最精彩的,就要数栊翠庵吃茶一回。
那日刘姥姥进贾府,贾母带领众人到处游玩,来到栊翠庵。
妙玉连忙接着,倒茶问好,然后单单将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
宝玉凡事留心,猜到这三个女孩子要去吃体己茶,说私房话了,悄悄地跟来。
果然见妙玉另起一只小风炉烧滚了水,拿出两样茶器来。
一只葫芦杯。颇似沈括《梦溪笔谈》中提到的,仿照上古铜器刻出花纹模具,把小葫芦套进去。
长大了,葫芦便端庄华美,一如古玩重器。
杯上还刻着王恺珍玩,苏轼鉴赏的题款,足见贵重非凡。
不过,小说家言,也不必真有其物。
真正值得留心的是,妙玉为何把它给宝钗用呢?
宝钗不正是像这个精致到几乎完美的葫芦杯吗?
而黛玉拿到的茶器,则是一只点犀喬。
点犀者,指的是贯穿犀牛角中心的白线。
然而,做茶器自然要将中心挖去,最宝贵的心有灵犀,竟然毫无用处。
茶器与来客的关系昭然若揭,是看见,是怜惜,还是讽刺?
读者心中正在猜测纷纷,可谁知,这两样浓墨重彩的茶器,都只是为了后面的六个字铺垫。
看曹雪芹波澜不惊地写道:“妙玉斟了一杯递给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他生怕“自己常日吃茶”六个字太重,落在了读者眼里,一下子看破了妙玉的心。
下一句赶紧插科打诨,叫宝玉抱怨起来。
宝玉:常言道,世法平等,她两个就用那样的古玩奇珍,我就是这个俗器了。
妙玉奇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原来宝玉是打着禅机来的,他立刻接口道:俗话说,入乡随俗。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
妙玉心下大悦,索性寻出竹根雕的一套连环茶器来,指着最大的问宝玉可能吃这一海吗?宝玉自然大喜要吃,谁料,这又是一个风雅的陷阱。
妙玉旋即笑道:你虽吃得了,也没这么多茶给你糟蹋。
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便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不消说,宝玉端端正正地跌在陷阱里了,连宝钗黛玉都在旁边笑起来。
这风雅的一损,像小孩子之间做游戏。须知妙玉待人从没有游戏,从根儿上讲是“怕牵绊”三个字。
平时闭门不纳红尘,是【怕牵绊】;今天红尘闹上门来,她奉茶问好,礼数森严,本质也是【怕牵绊】。
但小孩子游戏太不同了,你损我一句,我打你一下,明明没意义也要闹出一些牵绊来。
成年男女如果能像小孩子玩在一起,往往意思就对了。
所以妙玉这一句,如同茫茫大雪里,忽然开出了一枝红梅花,芳心昭然若揭。
可是,她立刻正色道:你这遭吃茶是托她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
宝玉深知妙玉的身份,识趣地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她二人就是了。妙玉方才首肯道:这话明白。
所谓明白,是一个当面交割的契约:我也无情给你,你也不领我的情,宝钗黛玉且来做个见证。
想那神瑛侍者一杯甘露之惠,绛珠草要用一生的眼泪去还他。
而到了妙玉这里,一杯之后,当下交割,依旧是泾渭分明。
这便引出了一个根本问题:《红楼梦》是一本借情悟空的书,深情才是大解脱的缘起,不然,神瑛侍者又何必下凡走一遭呢?
就连负责度脱痴儿怨女的空空道人,也从这些痴儿怨女中,再次明白“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道理,以至于将自己的法号都改作一个情字,变成了情僧。
曹雪芹在妙玉的判词里明白地写道: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拒绝承认自己的情,指红梅为白雪,那么,她又向何处去追寻那个空字呢?
这显然是无望的。
妙玉最终如何陷落泥泞,从曲文的暗示来看,很可能与“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有关。
正如同晴雯“风流灵巧招人怨”,被老婆子谗言中伤,撵出大观园而死。
嫉恨妙玉的声音只会更多,她近乎偏执地为清洁而战,招来的却是铺天盖地的污水。
最终令自己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遗憾,我们没机会看到曹雪芹写下关于她的最后文字了。
她的结局不知如何,只留下一段捕风捉影的传说流传在世间。
时过境迁,再回想妙玉和宝玉那一段红梅白雪的情愫,又算得了什么呢?
曹雪芹早在曲文里写:“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王孙公子无缘,甚至连一声轻叹都不需要。
妙玉求的从来都不是一个“情”字,而是一个“清”字。
相比于她倾尽一生,与肮脏对抗的这场悲壮战役来说,所谓的情缘,真如同一枝红梅,开过谢过,了无痕迹,也就如此了,还能作何?终是无望罢了!
或许曹雪芹真正在说的是:置身于一座行将坍塌的火宅,无论你是救火,是呼喊,是假装看不见,还是像妙玉这样用茫茫大雪隔出安全区,其实都是无望的。
最终烈火会融化一切,大厦倾倒之际,人们也许会想起栊翠庵外那漫天漫地的白雪。
当时只抱怨她寒冷得让世人却步,现在才彻底懂得那极致的清洁,其实是一个人殊死抵抗的姿态。
所以,我们也就懂得了,她之所以敢怼黛玉,皆是因为她逼着自己越过了“情”这个字,已经失无可失了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语[续]之十五 真假宝玉
妙玉:独舞的灵魂与污浊的世俗
满纸茶香《红楼梦》
细数《红楼梦》中不可不说的茶事
妙玉请喝茶,宝钗冷眼一言不发,真相:曹雪芹你太欺负人
周汝昌根本不懂《红楼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