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燥邪:温燥和凉燥需要有针对性调理

大熊

大熊,理工男,从事医疗大数据工作。有幸十几年前结识并师从中医老苗学习中医,自己和家人都成为中医的受益者。

秋天的主气,为燥气。
 
秋有燥,本来这是正常的气候变化,但是,如果太过,就会变成伤害我们的邪气,燥邪,为六淫之一,是重要的外感致病因素。
 
关于燥邪的发病季节,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认为是秋天的主气,主要出现在秋天;另一种认为,各个季节都会出现燥邪。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燥邪可能在各个季节都会出现,这符合客观情况,因为气候随时在变化,不能刻舟求剑。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燥邪,是以秋天为主,因为秋天燥邪太突出了。
 


什么是燥邪

 
燥是秋季的主气。秋天气候收敛清肃,空气中水分减少,故燥邪袭人,多从口鼻而入。多发于秋季。燥邪指的是致病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凡是使人体出现口干、口渴、小便少等干燥、气血收敛或气机下行特点的邪气,都属于燥邪。
 


《内经》中“秋伤于湿”之谜


1、“秋伤于湿”是《内经》所留疑问
 
“秋伤于湿”,语出《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这样一段描述,“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这两段经文均言“秋伤于湿”,且病机十九条中又缺少燥气致病的条文,与经文中多处记载的燥淫致病的条文。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曰:“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其性为凉,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其色为白,其化为敛,其政为劲,其令雾露,其变肃杀,其眚苍落……”之语大不协调,留下千古之疑问。
 
2、“秋伤于燥”喻氏嘉言解疑惑
 
春、夏、冬三季都是本季主气旺盛,惟独秋季非本季之旺气(燥气)伤人,而反伤长夏之旺气——“秋伤于湿”,这实在令人费解,历代医家对此虽心存疑问,然尊贤的传统习惯,神圣的经文令人不敢越雷池一步。直至金元时代刘元素著《素问玄机原病式》时才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一条,提出了外感燥淫为病的理论,充实了病机十九条。然而刘元素的这一重大发挥并没有引起医家的广泛重视和响应。以后的医家如朱丹溪、虞天民、李搏等虽然也有专文论及燥病,但多偏重内伤津液所致,对外感燥淫在理论上发挥很少。
 
清代名医喻昌,字嘉言。号称西昌老人。强调辨证论治,用其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作为依据,不为前人理论所拘泥,敢于阐发未明,大胆怀疑经文有误,提出“秋伤于燥”而释千古之疑。喻昌曰:“燥之与湿,有霄壤之殊。燥者,天之气也;湿者,地之气也……,春日地气动而湿胜,斯草木畅茂。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故春分以后之湿,秋分以后之燥,各司其政。今指秋月之燥为湿,是必指夏日之热为寒然后可,奈何《内经》病机十九条,独遗燥气。对凡秋伤于燥,皆谓秋伤于湿。历代诸贤,撰文作解,抒发其论。昌特正之,大意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长夏伤于湿,秋伤于燥,冬伤于寒。觉六气配四时之旨,与五运不相背戾,而千古之疑始一决也。”喻嘉言这种“慧眼独具”的创新精神,好似明月开天,使千年来一直为人们“心存惊疑”的文字谜团,找到了答案,使中医在认识燥淫为病的认识得到创新与发展。
 

温燥和凉燥

 
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结合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燥;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
 
秋分之前,往往是“温燥”,秋分之后,以“凉燥”为主。由于秋燥有温凉之分,所以要有针对性地调理。
 
“温燥”是因感受秋季亢旱燥气而发病,临床上表现为头痛身热、痰多稀而黏、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舌尖红等。这时可服用桑杏汤调理,或在日常饮食或茶饮中加入沙参、麦冬、玉竹、冬桑叶、生扁豆等养阴清肺、益肺生津的中药。
 
“凉燥”临床表现为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等,症状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干咳连声、胸闷气逆、舌苔薄白而干等症状。这时要温散与润肺并用,可服用杏苏散,或在医生指导下以苏叶、前胡、荆芥及紫苑等煎成汤剂喝。
 
防秋燥,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润”。一是“润”环境。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环境干燥,有利于肺部的润养。在家中放置一台加湿器,或夜间在床头放一小盆水,都有助于室内湿度的增加。“形寒饮冷则伤肺”,秋分后室内还需保持一定温度,避免寒凉伤肺。二是“润”身体。可借助饮食养肺,多食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由内向外润养肺部。水果推荐梨、甘蔗、葡萄、石榴、柿子、大枣、柑橘等;蔬菜五谷推荐白萝卜、莲藕、百合、各种青菜叶、芝麻、蜂蜜、银耳等;口味上应少辛多酸。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所谓的“干”,就是干燥,“涩”就是涩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燥邪具有干燥涩滞的特性,故其致病最易耗伤人体之津液,从而导致阴津亏虚,体液缺乏,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干”的症状,及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等“涩”的症状。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清肃濡润,不耐寒热,也不耐燥邪。从五行上来看,燥是秋季主气,秋季属金,金气通肺,燥气当令,是肺金主事,燥气最易伤肺。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最易伤损肺之阴津,影响肺宣发与肃降功能,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症。肺和大肠相表里,故肺燥亦能影响及大肠的传导功能,引起大便干燥不逦。

今日推文到此结束,晚上八点听中医老苗解读此文!


跟着老苗学病因病机


今晚,中医老苗在享泰极会员群解读本篇推文,讲解《病因病机》第6讲——《燥邪:温燥和凉燥需要有针对性调理》,该节语音课会上架到享泰极会员课商城,供享泰极会员随时反复听。


享泰极学堂由中医老苗创立,在过去的2019年,中医老苗每天坚持在享泰极公益学堂给广大中医爱好者上课,深受好评!

 

中医老苗

中医硕士,家传中医与学院派的结合,热衷于中医的传播和中医疑难病研究。

中医老苗《病因病机》课共22讲的课程。课程的纲要如下:



病因病机(已开课)

1 不生病的秘密:正气与邪气的较量!

2 风邪就是自然界的“风”吗?

3 寒邪——寒邪最易伤人阳气

4 暑邪:暑邪是这样入侵人体的!

5 湿邪:不是想祛就能祛除的

6 燥邪:温燥和凉燥需要有针对性调理

7 火邪——火邪就是天气太热了吗?

8 疫邪——中医看传染病

9 内伤致病——七情内伤是中医认识的心理学

10 饮食失宜——饮食方式和健康状况密不可分

11 劳逸失度——生活太舒服了也是致病因素

12 水湿痰饮——百病皆由痰作祟

13 瘀血——血为什么在身体里流着流着就不畅了呢?

14 病机——就是西医称的病理

15 基本病机——邪正盛衰

16 基本病机——阴阳失调

17基本病机——气血失常

18 基本病机——津液代谢失常

19 内生“五邪”病机——寒从中生

20 内生“五邪”病机——湿浊内生

21 内生“五邪”病机——津伤化燥

22 内生“五邪”病机——火热内生

我们习惯平常看许多养生类公众号的文章来获取知识,坚持了许多年之后,当你面对自己和家人身体问题的时候,你翻遍所有你曾经看过的文章,或者网上查到的各种解决方案,众说纷纭,你就傻了、慌了、对不上号了、没办法了。你就开始怀疑人生,觉得中医好难、好玄呀。

我们平常看到的中医文章,里面提到的只是一个个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需要有中医的基础理论(阴阳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中医诊法和断法、中药、方剂等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
因此,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系统学习各种专病的辨证治疗方法,才能把我们平常看到的中医文章里提到的知识点连成线,连成面,才会明白,为什么治疗肥胖需要从健脾祛湿入手,为什么调理颈椎病可以按摩锁骨下方的痛点……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能力将看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
因此,我们需要老师带领系统学习中医。

2020年,享泰极学堂准备为享泰极会员开设6门中医基础课,包括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诊法和断法、中药入门、方剂,共计165讲。


以上6门中医基础课,把初学中医最重要的知识点串连起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者病案,形成中医入门共计约165讲的精彩内容,用1年的时间,帮你建立中医理论架构,概览中医世界。

以上6门中医基础课,你只需要花299元购买,就能成为享泰极会员,会员的福利包括有:

1

以上6门165节中医基础理论课不限时反复学习,持续更新,助教带领大家在1年内完成学习,系统入门中医。

2

免费获得在葫芦中医商城销售很火爆,价值299元的两种好物中任意一种:由中医老苗的爷爷传下来的方子做成的八纲调形筋骨冷敷贴两罐,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苏琛博士开发的调理痰湿体质的飞燕饼五盒(限前1000名购买者)。

3

享泰极后续推出的各类会员课仍然免费,可不限时反复学习。

4

享泰极商城的养生好物享受劲爆会员价。


5

可申请助教资格,跟我们一起传播中医知识,获得丰厚回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阴虚证与燥邪犯肺证鉴别
【医道传承】国医大师李佃贵:创新提出浊毒病机理论
慢性咳嗽从肺阳虚证辨治
糖尿病与肥胖症的防治(你好名老中医堂).doc
中医理论基础学习笔记--病机
中基-系统病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