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食同源的调味品:豆豉,老人的“长寿豆”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中药,也发现了其中一些既可以做药物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当作食物,因此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比如,家家户户的厨房中就有很多药食同源的调味品,其中一样深受湖南人、四川人喜爱,它就是被称为“长寿豆”的豆豉。

这是因为豆豉营养极其丰富,含有蛋白质、钙、磷、铁、钴、硒、钼、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老人经常吃不仅有助于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脑血栓的发生,但每日不能多吃,以少于50克为宜。

豆豉原料是我国传统五谷之一大豆。《黄帝内经》记载:“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豆类富含植物蛋白,可以为人体补充丰富的蛋白质,是不可多得的营养品。在长期的大豆栽培食用进程中,先民逐渐发现将煮熟的大豆幽闭于盎(腹大口小的瓦盆)中,经过微生物发酵后,产生了良好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大豆古名为“菽”,而豆豉古名“幽菽”,这个“幽”字恰好体现了密闭发酵的特点。

豆豉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药用。豆豉始载于汉代的《名医别录》,名为“豉”。历代本草著作中,豆豉药名不一:汉《伤寒论》谓之“香豉”,晋《肘后备急方》谓之“盐豉”;明《本草原始》谓之“淡豆豉”。清代以后,淡豆豉药名逐渐统一,医家大多认可“淡者入药”的观点。到了近代,中国药典将药名统一为“淡豆豉”。



豆豉的区别



如上文所述,豆豉分为淡豆豉及咸豆豉,二者发酵工艺不同,现代统一为淡豆豉作为药材入药。

淡豆豉制作时,首先准备桑叶及青蒿两种药材,按照一定比例煮水,再将大豆放入煮好的水中浸泡,随后进行蒸煮,蒸煮后用之前煮过的桑叶及青蒿遮盖,进行最后的发酵。

淡豆豉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了青蒿和桑叶的药性具备了发散的作用,力量是向上和向外的;而咸豆豉由于含有咸盐,因此力量是向里和向下的。这是与咸豆豉的最大区别。



豆豉入药



淡豆豉,辛散苦泄性寒,入肺经,具有疏散宣透之性,既能透散表邪,又以能宣散郁热,发汗之力颇为平稳,有发汗不伤阴之说。不论是风寒还是风热均可用淡豆豉治疗,它能够解除感冒引起的心烦症状。

1. 银翘散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是治疗风热表证的常用方,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现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麻疹初起。

方中以淡豆豉为臣药,通过辛散温行之功,增强开肌启腠、疏风透邪之力,有利于温热毒邪的排出,并用其辛温之性,以达防寒凉壅遏(阻塞)的作用,且用量少于君药不背辛凉本意。

2. 葱豉汤

葱豉汤,出自《肘后备急方》卷二。为辛温解表剂。具有通阳发汗之功效。主治伤寒初起,头痛身热,脉浮大。

方中以葱白辛温通阳,疏达肌表以散风寒为主药,辅以淡豆豉之辛甘以宣散解表,所以葱豉合用,有通阳发汗,解表散寒的作用。

葱豉汤要趁温热时饮用,能够缓解风寒感冒症状。葱白选择时注意不要用大葱叶上青色部分,要保留洗净后的葱须和葱白部分。

3. 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清热除烦,宣发郁热之功效。主治热郁胸膈不寐证。

以栀子为君药,既能上入心胸清透郁热以除烦,又可导火下行以除热。以豆豉为臣药,既能宣泄胸中郁热而助栀子除烦,又能开壅散满而和胃。二药相合,共奏清热除烦之功。



禁忌事项



1. 淡豆豉虽说是一味良药,有理中焦、健脾胃、解表的作用,但却也不能没事常常吃,长期吃可能会有一定的致癌性。

2. 胃比较的虚弱,或者容易呕的患者慎服。

3. 淡豆豉所用的大豆,需以黑色种皮品系的大豆为主要原料,黄色种皮的大豆是不能用以加工中药淡豆豉的。

装修
动土

2020

8月26日

搬家
开业

人以道立

以中医之道宣明华夏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豉图片
话说栀子豉汤
淡豆豉
豆豉,一种神奇的食材
中药药对|对抗“抑郁症”的栀子与淡豆豉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药淡豆豉的功效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