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癌实战】90%的患者不能及时判断是否耐药

发现大部分病友、家属尤其新病友在确诊后的治疗期间,根本不知道自身有没有处于药物的有效控制期,往往发生新的远端转移后(转移不可逆,转移造成的器官破坏也不可逆,这是基本的道理),才匆忙寻求解决之道,结果错过黄金治疗控制时间,同时肿瘤微环境力量逐渐变的更有 进攻性(对放化疗靶向抵抗能力更强),最后不得不持续借助杀伤免疫力量的重武器(放化疗)来持续控制肿瘤态势,打破自身免疫监视和肿瘤进化力量之间的平衡,进而生活质量发生转折性的变化,影响OS总生存期。

 

今天谈谈如何判断自身是否仍处于有效治疗的控制过程中(是否药物已经耐药)?其实关键无非在于以下几个因素:体感 + 肿瘤标志物 + 影像


关键因素
1
体感是提前预警!
2
肿标是评估趋势!
3
影像是最终确认!
以上3个因素相辅相成,要把握:“主次分清,综合判断”的原则。譬如应该先:观察体感——发生异常(非药物副作用)——再做肿标检查——仍然没有把握判断耐药——做影像检查确认。尽管影像是检查金指标,但影像造成的辐射大,一个肺癌患者不可能每月都依靠辐射极大的影像(CT、PETCT、增强核磁)来监控当前药物有效状态;另外影像的局限性是滞后,当影像确认进展时,造成的远端转移或许已经发生,错过预防调整阶段。


01
体感:是预警当前治疗是否有效(或耐药)的首要因素


体感简单指:精、气、神

 

草根靶向轮换尤其强调体感第一,既尽快寻找到可以预警肿瘤控制状态的体感点,不会洞悉体感,很难在抗癌过程中赢得成功和主动,体感是最先可以让你察觉当前治疗是否有效的信息之一,把握住体感,既可以及早判断病情,避免肿瘤悄无声息的进展和失控,尤其悄悄发生的不可逆转的转移破坏,务必相信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你自己更懂自己的体感和患者亲人的体感。

体感点

既每位患者身上都有一个最早能预警肿瘤开始进展的体感敏感点。体感点非常重要也有一定的规律性,简单来说就是确诊和确诊前的体感异常点表现和药物耐药阶段体感异常点的表现重复出现,这取决于你对自己的了解或者家属对患者亲人平时衣食住行生活习性的熟悉程度。


抗癌多年、经验丰富的病友家属,通常都能准确找到这个体感(预警)点,有些老病友或者家属经常很自豪的分享自己对体感点把握的准确度,譬如每天一次对话、一个眼神、一次聚餐、一次共同陪伴交谈、一次陪伴行走、一次协助家务活、一次简单问询过程就能准确发现体感点是否异常。

 

但大部分新病友和家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体感和体感点,尽管看起来体感两个字很容易理解,但一进入抗癌阶段,往往就进入迷茫的状态,总是把体感和药物(放化疗和靶向)副作用以及原有基础病混淆判断,导致每日诚惶诚恐的信心不足,无法冷静判断当前治疗是否属于药物有效期?还是缓慢耐药期?还是完全耐药期或爆发失控期。



除了以上讲到的发现体感(预警)点,体感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精”

指精神状态,譬如平时衣食住行当中的穿衣、行走、进食、睡觉状态明显正常,没有任何异常或者变差的趋势。这里切记是自然的衣食住行状态而非自我给压式的穿衣、行走锻炼、自我给压式进食、和依靠其它助眠方法睡觉休息的状态,这类观察至少需要持续观察6-7天才能做出基本判断,一旦发现有异常,应该及时引起重视和检查肿标+影像尽早确认,及时调整方案,避免发生失控性进展(提醒:转移进展不可逆,及时提前判断当前控制方法是否有效非常重要)。


肿瘤(或局部)进展时,会导致行走不便及疼痛出现(如骨转失控),这类疼痛通常具备持续性;会导致行走几步路就气喘现象(胸水或者炎症出现);会导致进食无味且长期没有胃口,吞咽受阻(破坏进食和消化系统), 甚至脑部受到严重侵犯导致的疼痛和呕吐;也常见睡觉时发生头痛头晕或者半夜整夜失眠(脑部或脑部神经受肿瘤进展侵犯),另外也常见脑部进展时,自我穿衣动作变得不麻利,不会穿衣或者穿错衣服,以及其他一些异常古怪行为发生,这需要非常及时的尽早发现。

 

这里务必和原有的基础病区别开来,综合性的从衣、食、住(睡觉)、行来区分和判断是否当前整体的治疗方法处于有效控制中。


“气”

指声气心气,譬如说话声音大小、对话时的流利程度、平时的心情愉悦度、和休憩时的状态明显正常,均没有任何异常或者变差的趋势。这也需要持续观察6-7天时间,若发生异常,应该及时引起重视和检查肿标+影像尽早做确认。


肿瘤(或局部)进展时,会导致患者说话声量变小、嘶哑无力(乏力)、不想活动(肿瘤对发声器官和全身免疫系统功能破坏);会导致对话时的流利程度变差(脑部肿瘤进展对管理行动和语言神经系统的破坏);会导致心情愉悦程度对比平时差(肿瘤进展导致的全身各种不舒适会影响患者的心情);也会导致休憩状态无法正常,常见持续咳嗽或者炎症导致的全身发热发冷(肿瘤进展压迫气管或者引起的癌性炎症导致的持续咳嗽或者反复发热发冷)。


“神”

指神态神情,譬如眼睛炯炯有神、脸部表情和喜怒哀乐统一,明显正常,均没有任何异常或者变差的趋势,这也需要持续观察6-7天时间,若发生异常,应该及时引起重视和检查肿标+影像尽早确认。


肿瘤(局部)进展时,会导致眼神呆滞、视线衰退进而模糊、严重时会失明(肿瘤对脑部视神经的侵犯);也会导致脸部表情呆滞、或少部分发现嘴歪流口水现象出现、也不能和平时那样对家属谈话内容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有自然反应,甚至讲话不再流利等(肿瘤对脑部面部神经的侵犯);也会常常出现健忘、没有原因的持续手颤、脚颤等,严重时最常见癫痫(肿瘤对脑部中枢神经的破坏)。



很多患者分不清患者体感和药物副作用两者的区别,也很困惑,其实很简单,患者体感最容易与肿瘤药物副作用混淆为一谈,其实很容易区分:

 

1)持续性不同:肿瘤药物副作用(不是患者体感)没有持续性,一旦暂停肿瘤药物,肿瘤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会减轻或者消失;但患者体感具备持续性特点,肿瘤药物如果持续有效体感会趋好,肿瘤药物一旦耐药(肿瘤进展)体感会越来越差,继续使用已经耐药的肿瘤药物和暂停已经耐药的肿瘤药物药都不能解决体感持续变差的问题,及时调整或更换有效的肿瘤用药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2)疗效不同:常见的肿瘤药物副作用(不是患者体感),包括呕吐、咳嗽、乏力、恶心、腹泻、疼痛、局部炎症、浮肿、血栓、气喘、痰血、嘶哑、头晕、头痛、没有胃口、眼角膜炎、其它局部炎症等,容易通过副作用对应药物(非肿瘤药物)、食疗、免疫力增强相关方法来进行处理并改善。但如果因为肿瘤药物耐药(肿瘤进展)导致的患者体感变差合并炎症不退(常见阻塞性肺炎、肿瘤炎症),需要及时调整或更换已经耐药的肿瘤药物,立即找到有效的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来马上改善患者体感,不要一味的幻想通过“非肿瘤药物”来解决肿瘤药物耐药(肿瘤进展)导致的体感变差问题,譬如不要幻想持续使用甘露醇去脑水肿、不要幻想持续长期止疼药止疼、不要幻想持续抗生素消炎、不要幻想持续用德巴金控制癫痫、不要幻想一味放疗解决疼痛,应该首先找到最新的、有效的方法和药物来解决肿瘤药物已经耐药(肿瘤进展)的问题,再来考虑期间配合药物副作用辅助处理手段,先后紧要的秩序不要颠倒。

 

但以上务必提醒一个比较特殊情况的是:当发现严重血栓和严重肺部间质性肺炎存在时,首要任务是控制血栓和间质性肺炎,暂缓对肿瘤进展的控制,等待观察肿瘤药物再度启用的最佳时机。


最后,关于体感监视中,每一天的生命四大体征指标的检测是必须的,一位负责任的家属或者患者必须学会在家里自行检查自己的生命四大体征指标,包括:1)心率、2)血氧、3)血压、4)体温。这几个指标检查非常简单,也非常重要,这关系着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合并病兆,譬如:急性肺栓塞、严重间质性肺炎、急性肺炎、血栓、突发心梗等等,这几个指标的监视将利于警告生命危险存在和及时展开急救行动。同时,一个全身血相的长期维护(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D2聚体、C反应蛋白、心酶指标、电解质)是体感和生活质量保证的前提,务必重视!建议做一张《体感和药物副作用每日记录跟踪表格》是最好的体感监测方法之一。



02
肿标:是评估当前治疗是否持续有效(或耐药)的工具


利用肿瘤标志物CEA(癌胚抗原)来评估当前药物是否有效控制肿瘤的方法最早来自靶向轮换之父憨豆先生,8年前憨豆先生发现自身的CEA上升(肿瘤活跃)或下降(肿瘤安静)出奇的一致匹配,于是每月简单抽血检查CEA来评估当月药物疗效,进而免去了依靠每月肺部CT检查的辐射监视手段。

 

 

8年前或更早时期,主流并不感冒这个数据在肺癌中的价值,更不可能作为一个肺癌监测工具来应用。直到今天仍有部分主流顽固的认为这个数据没用;但世界在变、眼界也在变、思想也在变。2017年名医吴一龙的一次演讲中,也首次把CEA数据变化应用在一个肿瘤案例分析中来。同时,从2016-2018年这两年海外医疗研究机构发布的大量的医疗研究文档中,CEA和相关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153 等)越来越多的作为分析工具纳入到抗癌研究中来,帮助了更多的资深肿瘤研究专家用来分析和判断肿瘤发展态势。

 

事实上在肺癌实战中,60% 以上的肺癌肿瘤患者能发现CEA和应用的药物对肿瘤控制态势相匹配(敏感),其余的病友基本都是CEA不敏感或者不规律。通常在对肿瘤监控的过程中,通过即时的抽血检查CEA数据就能反应药物对肿瘤控制的即时状态,马上能知道是否有效控制还是耐药可能,这点对患者的分析和调整用药非常重要,我们汇总几个要点:

 

1)CEA 可以反应药物对肿瘤整体的控制有效与否的动态性。


2)CEA 需要在同一家医院或机构检查方能做对比,通常检查周期是21-30天一次。


3)CEA 连续2-3个月上升 25% 以上的幅度,应该警惕药物完全耐药发生爆发性进展;连续2-3个月上升 25% 以内幅度,需要警惕缓慢耐药;这两种情况应该及时通过肺部或者转移灶影像检查确认。


4)CEA 在标准值内(通常是5),表示肿瘤平稳控制,药物有效。


5)CEA 相比上月数据下降,也表示肿瘤平稳控制,药物有效。


6)CEA 连续3个月的数据上升或下降对比分析,会利于对药物有效控制肿瘤的趋势评估。


7)CEA 的数据大小和肿瘤负荷的大小以及肿瘤恶性程度无关,有的病友CEA高达1000以上并不表示癌负荷一定高,也不表示肿瘤细胞恶性度更高。


8)转移多发(包含骨转、脑转、肝转、肾转)的病友,应该每次检查5个肿瘤标志物进行全身多个部位监控。


9)如果属于CEA不敏感的(从未超出过标准值限范围),应该检查其它肿标,去找到其中一个敏感的、和肿瘤控制状态相匹配的肿瘤标志物出来,肺癌常见:Ca125、ca153、ca199、NSE、cyf211。


10)如果CEA不敏感的,应该加强对体感的监视手段,结合影像来监控药物对肿瘤控制有效与否的状态

 

病友最多的问题是:为何一部分病友的CEA不敏感? CEA数据出奇高但癌负荷不大? 有时CEA数据变化与病情不匹配(譬如肿瘤缩小CEA反而升高)? 事实上CEA和经常检查的ca125、ca199、ca153、NSE、cy211等可以统称为肿瘤标志物,影响肿瘤标志物(肿标)的浓度因素有以下几点:

 

1)肿瘤细胞总量、质量、扩散程度及肿瘤分级水平不同(肿标的数据表现不同)。


2)肿瘤的合成与释放速度(肿标的敏感度不同)。


3)个别肿瘤不携带或不表达肿瘤标志物,非分泌型肿瘤虽可表达肿瘤标志物,但不会释放到人体液中,所以检测不到,无法反应肿瘤控制情况(不敏感)


4)如果肿瘤血液供应较差,则到达外周血中的肿瘤标志物可能较少勘查到(不敏感)。


5)如果肿瘤细胞崩解(坍塌),可使肿瘤标志物浓度增加,使肿瘤标志物浓度与肿瘤大小可能明显不成比例(肿标升降和肿瘤实际控制效果相反


6)如果机体出现代谢障碍,如肝肾功能衰竭;或者炎症影响,肿标浓度也将不成比例的升高(肿标升降和肿瘤实际控制效果相反

 

通过对CEA的监测来评估肿瘤控制有效与否的方法,在实战中大部分病友都能结合体感稳稳获益和把握住肿瘤进化态势,并且提前做好药物(完全或者缓慢)耐药的应对策略,把握住抗癌中的主动。


但在2016年的实战中,遇到一个最特殊的难题难以忘却,病友确诊19突变合并脑转,特罗凯2年耐药CEA升高到15,然后9291吃了6个月CEA降低到6,从第7个月开始CEA数据走势逐渐变高:10(7月)—— 16(8月)—— 23(9月),检查肺部CT相仿、检查脑部核磁相仿、体感没有异常、错误判断9291没有耐药——27(10月)—— 35(11月),体感突然变差发生癫痫、脑脊液检测确定脑膜转移、确定9291彻底耐药、情况危急。

 

以上实战经验提醒我们,当CEA连续3个月逐渐升高而体感和影像CT也没有提示药物耐药时,需要特别警惕远端转移位置的“隐藏性耐药进展”,不要只盯着肺部原发,而脑膜转移隐藏性高,有时防不胜防,这提示我们在CEA连续升高时,当体感和影像无法探查和确认时,需要用心排除“隐藏性耐药进展”,譬如发生脑膜转移(脑部核磁MR和CT不一定能确认)、腹部肠道转移等,切记此点。



03
影像检查:是确认肿瘤控制有效与否的金指标


常见的脑部核磁MR、肺部CT、全身PETCT、骨扫ECT、B超等,毫无疑问都是判断肿瘤控制是否有效或者进展的金指标范围,能帮助到我们进一步判断当前治疗药物是否耐药,但局限性是当用影像来判断转移或者肺部进展情况时,已经错过了前期的控制肿瘤的黄金时机(这就是影像滞后的理解),这和大部分患者用影像确诊肺癌就已经中晚期一个道理(错过早期手术机会),同时,治疗期间频繁影像检查,辐射带来的对后续治疗和身体免疫力的影响需要谨慎评估。



实战中,关于影像的环节内容,需注意以下几点:

 

1)肺部原发灶CT:2-3mm的“测量误差增长”常见,可以判定稳定;5mm-9mm的增长可以考虑缓慢耐药;10mm以上的增长可以直接判断完全耐药(实战总结经验)。


2)脑部影像一律用MR核磁,杜绝CT,除非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3)影像报告对比尽量不同月份的增强和增强影像报告对比,普通和普通影像报告对比,避免普通影像报告和增强影像报告对比。


4)辐射剂量和伤害性相比较:PETCT>骨扫>CT>核磁,PETCT如果不是为手术而考虑,尽量避免选择PETCT。 


5)当骨扫不能清楚判断某个骨位转移情况时,局部的核磁增强可以帮助做最终的判定。


6)当医院现有条件的影像检测方法无法清晰判断“隐藏性威胁状态”时,需要及时根据体感或者其它辅助性检查来判断,譬如当脑部核磁手段不能判断是否脑膜转移时,就常见必须进一步脑脊液检测(腰椎穿刺)来做最后确认,或者肺癌常见的杀手“肺栓塞”有时还需要借助动脉造影来做及时确认,和时间进行赛跑,尽快确认病情找到化解生命威胁的措施。



04
3分制:综合判断肿瘤控制态势和是否耐药的实战心得


“3分制”

是实战中常见的肺癌家属和患者对于肿瘤控制是否有效无效状态和是否耐药的分析方法,其中的3个要素均同等重要,包括:体感—肿标(CEA)—影像。


判断肿瘤控制状态和耐药性需要这3个要素来进行综合判断,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下3分制得分方法的计算仅供参考:

 

举例说明:

 

1)本月综合分析:体感差(减1分),影像相仿(0分),肿标涨(减1分),计算公式= 0分(影像相仿)- 1分(肿标涨)- 1分(体感差)= -2分(当月总分),说明要重视当前药物疲软(缓慢耐药或者完全耐药)、警惕肿瘤进展和危险发生。

 

2)本月综合分析:体感一般(0分),影像相仿(0分),肿标涨(减1分),计算公式= 0分(影像相仿)- 1分(肿标涨)- 0分(体感一般)= -1分(当月总分)说明要警惕当前药物疲软(缓慢耐药或者完全耐药)、警惕肿瘤进展趋势

 

3)本月综合分析:体感好(1分),影像缩小(1分),肿标降(加1分),计算公式= 1分(影像缩小)+ 1分(肿标涨)+ 1分(体感好)= 3分(当月总分),说明肿瘤处于有效控制中,药物持续有效。



备注:当以上的影像报告(金指标)明显提示增长和缩小时,可以直接判断为进展(耐药)或有效控制中,但如果同时又合并体感差或者肿标上升时,仍然需要关注转移灶情况,也不能大意,必要时进一步对转移灶进行检查确认。


eNd

本篇需要强调的是实战中发现90%以上的肺癌家属或者患者对一些基础性的肺癌基础知识和判断分析方法上的缺乏,有些家属和患者连为何检查CEA的原因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如果CEA不敏感,应该如何找到一个敏感的肿标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药物长期服用会带来副作用,需要做好副作用处理方法的提前准备,更应该找到自身体感点,分清体感和药物的副作用避免混淆;最让人失望的是,有的肺癌家属和患者一直不会自己测量和监测生命四大体征指标:血氧、心率、体温、血压,其实操作非常简单,工具也非常简单,但就是不愿意行动,事实上这四个指标和肺癌息息相关,和常见肺癌的两大杀手:炎症、凝血(譬如肺栓塞、血栓)紧密相连,时时可以预警危机。



持续学习创新、挖掘实战经验、智慧科学抗癌、乐观积极心态、责任信心兼备,就是本篇文章的目的;少点幻想和做梦、踏踏实实抗癌、为长期高质量生存、长期与癌和平相处、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长期占据抗癌中的主动,祝福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肺癌患者如何才能活过5年,10年,甚至达到“治愈”?
靶向药物耐药、三国演义、以及肺癌异质性
吃靶向药怕耐药?先记住这8大误区!
药物假期——长期吃药也能获得“放假”的机会?
我要提问 | 肺癌患者服用靶向药时,如何发现缓慢耐药迹象?
靶向治疗会「耐药」?可能是这三点没做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