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以东|穿梭600年时光,探寻天坛的故事

在北京,有四座比较出名、至今保存完好的坛庙—— 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被称为 “京城四坛”。四坛分布在京城的东南西北,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又以天坛历史最为悠久,建筑规模与形制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

天坛是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建成,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祭雪的圣地, 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天坛的历史,要追溯到明初时期。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近郊建造圜丘和方丘,并定于每年的冬至日和夏至日举行祭天和祭地仪式。三年后,朱元璋下旨于圜丘上建造房屋,名曰大祀殿。此后,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皇家祭祀的仪式与场所也一并北迁,明永乐四年(1406年),一座仿照南京大祀殿形制而建的皇家坛庙——北京天坛开始兴建。

历经14年建造,天坛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方始竣工,最初名为 天地坛,用来 合祭皇天后土。天地坛的主体建筑比南京大祀殿更加宏大,其位置的选取依据了中国古代九天中以东南方为“阳天”之说。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设立四郊分祀制度,天地祭祀分开,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时至嘉靖十三年(1534年), 圜丘改名天坛,方泽坛成为了如今的北京地坛,大祀殿则遭废弃,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九年(1540年)祈谷坛上开始修建大享殿,直至二十四年建成。

时光流转至清乾隆时期,天坛再度大兴工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 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乾隆十六年(1751年)大享殿改名祈年殿。此后,天坛于乾隆、光绪等时期几经修缮、扩建,形成了现在天坛的格局。

作为人类祈求神灵赐福攘灾的一种文化行为,祭天曾经是中国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约五千余年。天坛是按照中国传统礼仪制度建立的国家祭坛,承载着数千年的祭祀礼仪文化。自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永乐皇帝首次于北京天坛大祀殿举行天地合祀大典以来,明清两代先后共有22位皇帝亲御天坛,向皇天上帝顶礼膜拜,虔诚祭祀。天坛,作为四坛中最为完整、最为重要、最为光彩夺目的一组古建筑,蕴含了大量文化象征意义,这在祭坛中是绝无仅有的。

同时,由于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凡遇国家与帝王的祭祀建筑,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因此,除了文化与历史渊源,从建筑形制上讲,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也是 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如今所说的天坛,是 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整体建筑布局呈 “回”字形,有两重坛墙,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主要建筑多集中于内坛,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 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外坛则环绕内坛而建,坛内古柏苍郁,根深叶茂,既代表崇敬、追念和祈求之意,同时亦使内坛的主要建筑群更显庄严宏伟。一直以来,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

天坛的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只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门两座,分别是明代旧有的北门 “祈谷坛门”,和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南门 “圜丘坛门”。两门均为三间拱券式,绿琉璃简瓦歇山式顶。1975年后方始增建外坛北门和东门。外坛内部则是内坛,内坛中间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它算作圜丘坛的北墙。这段隔墙在两轴线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绕过皇穹宇外墙而与东西内坛墙相连接,将内坛划分成祈谷、圜丘两大区域。

内坛的圜丘位南,祈谷位北,均在南北中轴线上,中间由长360米、宽30米的 丹陛桥(又称“神道”)贯通南北,将二者连成一个整体,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圜丘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时使用的祭坛,主要建筑有 圜丘台(祭天台)、皇穹宇(奉神殿、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每当皇帝在圜丘坛中央祭天时,其声音与周围回音交织共鸣,汇聚成一簇明亮而又深沉的声音,仿如上天神谕,再加上祭礼时那庄严的气氛,更具祭典效果;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 祈年门、大祀殿(祈年殿)、东西配殿、6皇乾殿、长廊(附七星石)、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

天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是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是古代人们意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富丽堂皇、巍峨壮观的祈年殿,直径32米,殿高38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殿檐以蓝色琉璃瓦铺砌,呈深蓝颜色,作为“天”的象征,殿内中间有龙凤藻井,四周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构思巧妙,工艺精制,28根楠木大柱和36块互相衔接的榜、桷,支撑着三层连体的殿檐。大柱环转排列,象征意义各有不同:中央四柱叫通天柱,代表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时辰;中外层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节气;三层相加二十八根,代表二十八星宿;加柱顶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宝顶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统天下。

整座大殿坐落在三层6米高、总面积达5900多平方米的圆形汉白玉台基上,再加上台基每层架设的雕花的汉白玉栏杆,形成了一组融合为一、壮丽美观的建筑艺术品。跨出祈年殿的大门,便可见到笔直的甬道向南延伸,一路上门廊重重,越远越小,极目无尽,有一种从天而降、飘然出尘的感觉,一种高大与深邃的意境油然而生。

1918年,民国政府准许天坛售票,对外开放,昔日的皇家祭祀场所变成了百姓的公园。1961年,天坛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2届会议将北京天坛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600年风风雨雨,让天坛的文化历史气息愈发浓厚,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游人。如今的天坛,古朴典雅、景色幽静、古木参天、花草葱茏,早已成为伫立在东方古都北京的文明象征。

今天,天坛的故事,还在不断续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凝固的信仰,天坛历史变迁与遗产价值
天坛
天坛-祈谷坛导游词-2023
“天坛里有鬼门关,那里闹鬼。”此为胡扯,但有线索
1997-18T《天坛》特种邮票
建成100年后天坛被嘉靖皇帝重修,“花哨房顶”别有深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