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业与科技 | 无锡电影胶片厂:技术范式及其转型 (1958—1998)【下】

摘 要:无锡电影胶片厂作为中国感光材料工业六大骨干企业之一,曾在结束彩色电影胶片依赖进口并把黑白电影胶片推向国际市场两方面做出过历史性贡献。其技术起步走的是一条以自力更生为主,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在实践中艰难摸索的道路,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该企业实行跨轨式转型,从封闭的经济循环和技术模仿,转向开放、竞争的产业和技术的开发与合作。本文运用大量口述史料,记述了该企业从仿制到革新,从封闭到跨地区、跨行业协作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技术范式的转型与提升,同时也揭示了其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感光材料工业;技术范式;转型;无锡

三、与改革开放相伴随的技术进步范式(1980—1998)

改革开放给中国产业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开放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到国外产业和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而改革则迫使企业走向市场,同时也赋予企业市场主体的地位,在市场竞争中激发了更大的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经济体制的这一根本变革,必然要求企业技术范式转型。而转型的基本指向也正在于从计划规制转型市场主导,从封闭的经济循环和技术摸索转向开放、竞争的产业分化、融合和技术开发、合作。

改革开放前期,无锡电影胶片厂技术进步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其转型范式,从技术轨道理论(technological trajectory theory)方面来看,大致可以概括为“跨轨转型”,即突破原有技术轨道刚性,大幅调整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跨入新的生产经营领域,适应和引导新的消费需求。国内相类似且较为典型的是南阳化工部第二胶片厂(华光集团),由生产民用胶片、相纸转向印刷制版,全力开发激光照排、电子分色、印刷版材乃至后来的桌面排版系统,逐步演变为印刷影像材料专业企业,并打出“华光”品牌,使华光成为继柯达公司、富士公司、无锡爱克发胶片有限公司之后,世界上第四大印刷感光材料供应商。无锡电影胶片厂(阿尔梅感光化学公司)也属于这一类型。为了避开彩色胶片和相纸市场的激烈厮杀,无锡电影胶片厂决定转向医用 X 射线胶片的扩大生产。经过多个回合的谈判,与比利时阿克发-吉伐公司达成引进生产线项目的协议,在转产 X 射线胶片中实现企业技术的跨越提升。无锡电影胶片厂由此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医用 X 射线胶片的生产和出口企业,跻身国内大型精细化工生产企业行列。具体分析,无锡电影胶片厂的技术范式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方向确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技术方向不再以计划任务为主导,也不再是向上级政府部门争取资金等资源,而是面向市场求生存、找出路,用无锡电影胶片厂职工的话说,就是从“等米下锅”到“抢饭吃”。至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国内黑白胶片生产的技术能力已完全成熟,彩色胶片也具有一定生产能力,但似乎一夜之间黑白影像材料市场就大面积塌陷,而彩色胶卷、相纸的需求大幅增长,国内各大胶片生产厂家纷纷转向生产彩色影像材料。无锡电影胶片厂原先开发的彩色胶片是水彩正片,但因为电影画面质感以及原材料供应等原因,水彩正片逐步让位于油彩正片。为此,无锡电影胶片厂一边积极争取中国电影器材公司和相关洗印厂家的订货,一边加快油彩正片的开发,突破油彩正片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难关。1986 年,油彩正片正式上马投产,作为新产品享受免税政策,才帮助无锡电影胶片厂度过了转型的第一个困难期。但接下来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彩色感光材料领域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无锡电影胶片厂该如何确定长远发展的方向?在全面分析国内国际市场趋势的基础上,无锡电影胶片厂提出另辟蹊径,主打医用 X 射线胶片的发展思路。尽管厂内和市政府相关部门一直有人对发展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存在异议,但工厂领导层思路明确,基于对市场走势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把握,在市政府召开的有 100 多人参加的论证会上据理力争,在对外开放氛围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冒着风险主动联系阿克发-吉伐公司。曾任无锡电影胶片厂厂长和市化工局局长的吴经起在回顾这一转型抉择时说,首先是要确认方向,而确认方向有几个环节,“一定不能离开市场、技术、原料”。

(二)技术选择

无锡电影胶片厂在确定发展医用 X 射线胶片方向的同时,就把技术合作的对象定位为比利时阿克发-吉伐公司。因为阿克发-吉伐公司是世界感光材料行业的三大巨头之一,在 X 射线胶片的生产和开发上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引进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可行性得到各方面专家和领导的一致肯定。实践表明,技术选择是产业转型的关键,而资金投入则是技术选择的重要砝码。在具体的技术引进上,无锡电影胶片厂确定的目标是国际同期水平,从谈判、签约到安排去比利时学习培训,都坚持引进的装备和技术必须是先进的;同时又从实际出发,重视引进技术的适用性,确保产品质量能达到国外进口同类产品的标准要求。当时国际上 X 射线胶片生产的新型技术是“双注法”,即同步注入硝酸银和卤化物,以便更好地控制晶体成型,但要引进这一先进技术,不仅设备费、技术费代价高昂,而且国内既有的配套技术不相适应。在技术选择中,无锡电影胶片厂兼顾了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乳剂配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总体价格比较合理,更重要的是项目签约后不到两年即建成投产,产品产量、质量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且能够做到随同国际技术进步而同步跟进。相比较同一时期厦门感光化学厂引进柯达公司 20 世纪 40 年代的过期技术及设备,汕头公元感光化学厂引进富士先进生产线却未能引进相关技术,所需原材料又完全受制于外方,最终跌入亏损失败的泥淖,无锡电影胶片厂这一轮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得益于技术选择的成功。

(三)技术引进

无锡电影胶片厂的阿克发-吉伐项目采取了引进加改造的方式,即重点引进若干关键设备,同时对厂内原有的可用设备进行改造。这一技术引进方式,有利于工厂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也节减引进费用。在此之前的 1984 年,无锡电影胶片厂就曾从意大利 3M 公司引进一台二手的片基流延机,用以生产薄型的电影胶片片基。引进中即采用引进与改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配套涂层机的改造,实现片基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显著提升,也因此积累了引进加改造的经验。这一次阿克发-吉伐项目引进的主体涂布部分为全新成套设备;整理、分切的运动部件为新机引进,其他部件为旧机改造;乳剂配制部分则为整体改造。工厂除了厂房建筑、外围装置的配套设计、建造外,还要进行配套设备的改造、调整,以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的改进,以保证引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达产达标。例如,干燥段的结构布置和安装,外方原来的设计规定为整体立柱基座,中方根据严密论证,改为分段基座加调节板方案,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冲击风板接合难题,而且在系统上控制了辊筒水平误差。引进阿克发-吉伐公司的生产线后,胶片的涂布又从原来的浸涂改为挤压涂布,但此时的挤压涂布已从一次涂两层发展为一次涂六层,车速也由原来的每分钟几米提高到每分钟10 多米再到 30 多米。这就要求后道整理、分切、包装设备相应改进,达到机械化、半自动化的要求,同时形成更加严密细致的系统化生产组织。为此,无锡电影胶片厂建立起“阿尔梅管理模式”,按照严、细、实的理念,把引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固化下来,把与生产技术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现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引进加改造,无锡电影胶片厂共拥有 7 条工艺技术较为先进、配套较为完善的生产线。其中核心一条是具有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用 X 射线胶片生产线,还有与之相并行的以电影胶片为主的民用、专用胶片生产线,以及为之配套的两条片基生产线和三醋酸纤维素、醋酐化工生产线。无锡电影胶片厂以此立足于国内感光材料行业前列。

(四)技术创新提升

对于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如何在建设中全面掌握,然后加以消化、吸收,力求有所创新提升或者衍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发现,无锡电影胶片厂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这方面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尤其是他们在跨轨转型,借助技术迁移实现优化提升和延伸发展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无锡电影胶片厂所做的有益探索是多方面的。例如,生产规模扩大了,作为原料之一的银的用量相应增加,而白银当时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管制的计划物资,为此无锡电影胶片厂在与阿克发-吉伐公司签订技术引进合同时,确定的是购买每平方米胶片 7 克的低银量配方(之前无锡电影胶片厂的单位银消耗量是 12— 13 克/平方米)。项目投产后,国外的先进水平已达到每平方米用银 5.5 克,无锡电影胶片厂通过优化配方,不仅降低了用银量,而且因为涂层变薄还提高了胶片干燥的速度。在项目实施中,无锡电影胶片厂成立了国产化领导小组,重点对进口原辅材料、设备零部件的替代品进行研发。一开始,X 射线胶片的主要原材料片基、明胶乃至包装用的盒子、袋子都是进口的,以后逐步提高国产化、本土化的比重,包括明胶质量、包装纸强度和防静电、无离子水的质量和纯度等,都通过技术创新得到了改进。但是,与同是跨轨转型的南阳化工部第二胶片厂和融轨转型的天津感光胶片厂相比,无锡电影胶片厂创新提升的范围有限且力度不足。南阳化工部第二胶片厂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印刷版材,继而启动华光科技园区建设,向印刷系列胶片、激光制版机、数字标签印刷机以及配套化学品进军,并积极开发科技前沿的光学薄膜和功能薄膜材料,抢占现代印刷器材制造的技术制高点。天津感光胶片厂则围绕化学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输出材料两大门类,加强技术开发能力建设,先后建立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中心、信息中心、质量检测监督中心,在天津河西新区建成独具特色的都市型科技工业园,搭建起未来发展的高层次平台。

(五)中外合资合作

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必须以资金投入作支撑。当时中国企业虽已开始利改税改革,但仍缺乏资金积累。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仅是开放潮流的推动,也是企业科技进步的选择。鉴于汕头、厦门、上海、天津几家工厂已分别与富士、柯达等公司合作引进彩色胶片生产线,无锡电影胶片厂便把利用外资的方向定位在比利时阿克发-吉伐公司的 X 射线胶片上。但是单纯引进这一项目需要投入 3000 万美元,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1985 年 6 月,无锡电影胶片厂主动联系香港阿克发-吉伐公司,进行补偿贸易、设备转让、技术合作的初步洽谈。谈判中获知比利时政府可能提供贷款的重要信息,经过全力争取,又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无锡电影胶片厂 X 射线胶片生产线技术引进项目和利用比利时政府贷款项目双双获批。1991 年 2 月,阿克发-吉伐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了中国医用 X 射线胶片生产和技术的升级换代,当年首批产品出口苏丹,并与美国金色 U 公司成功签订代销协议。在此基础上,1995 年 1 月,已经改名的阿尔梅感光化学公司与阿克发-吉伐公司合资组建无锡爱克发胶片有限公司,成为国内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方以一幢车间大楼作价 1350 万元,占合资企业 26%股份;外方以现金出资占 74%股份;三年内形成上规模的彩色胶卷相纸生产及全套整理加工能力。但项目未及实施,国家已启动感光全行业与美国柯达公司的合资合作,随着与柯达公司谈判的展开,该项目归于终止。但阿尔梅感光化学公司加深了与阿克发-吉伐公司的合作,以 X 射线胶片的生产和市场占有为条件,提高了对于柯达公司的谈判地位,增加了在股权比例上讨价还价的筹码。如果说前一轮与阿克发-吉伐公司谈判的焦点,主要是中方较多关注技术先进性,外方较多关注市场占有率的话,那么,后一轮与柯达公司的谈判,则双方较多着眼于股权结构。柯达公司的目标在于企业的外方全资和对中国市场的独占,技术的先进已经蕴含在了其谈判的前提之中。

改革开放时期的无锡电影胶片厂,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单位向市场经济主体的转型,由国有企业转变为投资参股多家中外合资企业的股份公司,企业的技术范式也由低端封闭式的模仿类型转变为以开放引进为主的合作类型,由此在中国精细化工产业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路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轨迹。

四、在划时代的科技革命面前

美国柯达公司 1927 年即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主要是在中国推销它的胶卷产品。但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仍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认识不足,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一度落后于日本富士公司。1984 年 5 月,国务院批准厦门感光化学厂全套引进柯达彩色感光材料生产线(企业随即改名厦门福达公司),但直到 1988 年 11 月才建成试生产。而这条生产线是柯达公司 20 世纪 40 年代的过期技术和设备,产品质量落后于同期国际市场上的柯达、富士产品,在照相胶卷大量走私的冲击下,厦门福达公司亏损严重。

跨入 20 世纪 90 年代,柯达公司开始在中国布置全线扩张的棋局,1995 年 8 月,经全面分析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由柯达出资 8 亿美元,与中国感光材料进行全行业合资合作。其间几经曲折,柯达公司一度与汕头公元摄影化学厂进行合资合作谈判,主要是把早先引进的富士感光材料生产线转让给柯达公司,但未能真正谈成合资。至 1998 年中央协调小组第四次工作会议才对感光全行业合资合作做出安排。根据“98 协议”,柯达公司与汕头公元摄影化学厂、厦门福达公司成立一家合资企业,称为“柯达(中国)公司”,主要生产彩色胶卷、相纸,美方占 80%股份,中方占 20%股份;柯达公司与无锡阿尔梅感光化学公司成立另一家合资公司,称为“柯达(无锡)公司”,以 X 射线胶片为主要产品,美方占 60%股份,中方占 40%股份;同时由柯达公司出资 4100 万美元,分别补偿上海感光胶片厂、天津感光胶片厂、辽源电影胶片厂三家中国工厂,用于这几家企业的关停并转。其中上海感光胶片厂投资 2 亿元在建的彩色胶片生产线被迫下马,7 万平方米新厂房被炸为平地,2000 多名职工下岗失业;以生产黑白胶卷为主、已经陷于困境的辽源电影胶片厂被迫关停,最终走向消失;唯有天津感光胶片厂在放弃彩色感光材料后,集中精力开发新一代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用、工业用 X 射线胶片及配套产品,坚持走自己的转型发展之路。

对于柯达公司提出的排他性方案。中国政府一并做出承诺,协议签订后三年内,不批准柯达公司以外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协议实施中,柯达公司利用汕头、厦门、无锡三处工厂的物质设施,一边在厦门海沧新区兴建感光行业世界最先进的挤压涂布生产线;一边对汕头和无锡原先从富士公司、阿克发-吉伐公司引进的生产线进行改造,提升生产能力,形成感光材料本土化的生产基地。同时在中国内陆设立 18 个办事处,并把柯达公司亚太地区总部从新加坡搬迁至上海,又启动规模庞大的快速彩扩连锁店计划,以特许和加盟的方式在中国 250 个城市发展起 8100 多家快速彩扩店,由此构筑中国市场上对于日本富士和中国乐凯的压倒性优势。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形成的中国胶片市场上“红乐凯”“绿富士”“黄柯达”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富士因为经营失策节节败退,柯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由 1993 年的 26%提高到 2000 年的 53%,确立了在中国市场的霸主地位。

2000 年底,富士公司组织反攻,以“98 协议”三年即将期满,并借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契机,要求共享国民待遇,转而与乐凯集团开展合资合作谈判。至 2003 年 6 月形成合资建议书,消息传出,柯达公司立刻做出回应,愿意以极其优惠的条件与乐凯集团合作。双方于当年 10 月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柯达公司再一次击败富士公司。根据协议,柯达公司支付给乐凯集团 4500 万美元,并提供一条彩色材料的乳剂生产线及全套生产技术,以获得乐凯集团 20%的股份;同时提供 2950 万美元的资金和相关技术支持,帮助乐凯集团的两条 TAC 生产线进行技术提升,乐凯集团相应地向柯达公司支付技术使用费。至此,柯达公司最终完成了它所称的对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的全面合作。但乐凯集团在合资合作中坚持了“控股、品牌、经营自主权”三原则,守住了民族品牌,并以技术提升强化实力,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正当柯达公司为它登上全球感光材料行业霸主宝座而欣喜时,化学感光材料遇到了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巨大挑战—数字化影像器材的闪亮登场。而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演进速度如此之快,仅仅几年时间,就在感光速度、成像像素、操作便捷灵活、存储编辑高效乃至生产成本和价格上,超越光学器材和化学材料上百年的发展路程。其更新换代之快,普及程度之高,都超过了从黑白影像到彩色影像的转换。自 2003 年起,柯达公司下决心发展它早在 30 年前就加以开发但长期封存的数码相机技术,但为时已晚。就在与乐凯集团合资的第二年(2004 年),柯达公司的生存基础—传统胶片技术和业务开设倾覆,当年柯达公司亏损 1.13 亿美元,2005 年亏损达到 7.99 亿美元,之后连年亏损不能自拔。2006 年,柯达公司不得不把数码相机制造业务转让给新加坡伟创力公司;2007 年,柯达(中国)公司的医疗成像部门出售给加拿大 Onex 公司;同年,柯达公司中止与乐凯集团的合作,撤出股份;2009 年,停止彩色胶卷生产;2011 年,正式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具有 130 年历史、全球影像产品及其服务规模最大的制造商、供应商,就这样黯然退场。

“沉舟侧畔千帆过”,中国的感光材料工业并没有因为柯达公司的破产重组而终结。乐凯集团转而从事光学薄膜和功能薄膜材料的开发生产,2005 年,全新的 TAC 生产线在保定开工建设;又与平板显示器(FPD)产业相结合,在合肥建立乐凯工业园;重点培育涂层、成膜、微粒三大核心技术,形成保定、南阳、沈阳、合肥、汕头五大科研生产基地。至 2011 年基本完成由传统胶片到膜材料、印刷材料、信息材料的根本转型。而无锡电影胶片厂已与这一切无缘。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柯达公司并购中国感光材料企业的回顾
她的遗像用彩照,没人觉得违和
银在感光材料中的应用
保定电影胶片厂——建厂初期技术人员的留苏经历
上海牌胶片复产!唯一仅存国产品牌!
摄影基础教案:第一课 摄影术基本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