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安人:花街、板闸、营东……你住的社区,背后竟然还有这样厚重的历史

  秦时便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运河四大古都之一,如今,城市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繁华都市盛景扑面而来。走在淮安街头,不时撞入眼帘的一些社区、街道名称,却可以唤起人们对于这座城市悠久历史文化的记忆,以制作绒花、绢花闻名并命名的花街,因运河水从闸板上流过的板闸,因战士解甲归田而聚集的营东……这些生动形象的名称,仿佛把我们拉回了那个浓墨重彩的时代。

洪门
传统老手艺 惠泽百姓家

  清江浦区清江街道洪门社区,东起人民南路,西至清浦路,北到河南西路,南至大庆路。

  “以前的洪门街就在现在的清浦路底下,电厂西门口现在还有的两户人家,是洪门街上的老住户。”8月26日,洪门社区开展“寻找洪门记忆”第二次居民代表座谈会,挖掘、整理社区历史文化,今年82岁的社区老居民罗顺友回忆了新中国成立前洪门街的景象。

  洪门社区党委书记袁媛介绍,为了唤醒社区历史文化记忆,今年以来,洪门社区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启动了“寻找洪门记忆”这一社区文化工程。为了溯源“洪门”这一地名由来,社区多方查阅史料,在《咸丰清河县志》中发现了最早记载洪门的片段——古洪门巷在清江浦楼之东。

  罗顺友从小生活在洪门,“那会洪门有东西、南北两条街,南北向的叫洪门街,在老清江浦楼东面,解放前就有了。”罗顺友回忆,洪门街在老淮阴城西城门外,那时候,街上有23户人家世代传承着生豆芽的手艺,以生豆芽、卖豆芽为生。洪门街里,有两口老井,井水冬暖夏凉,富含矿物盐,每天早上,居民排队挑水,回家放水淘洗豆子、换水生芽,正是因为这井水的惠泽,洪门街出产的豆芽鲜嫩可口,成为城里的抢手货。

  住在附近的社区关工委主任李德福是看着洪门街一点一点消失的,“上世纪50年代,淮阴新建电厂,洪门街、清江浦楼和边上的禹王台、天后宫、陈潘二公祠等老建筑一同搬迁了。”上世纪70年代,李德福毕业后回到洪门,在电厂工作,看着新洪门一点点建成,工业、服务业等行业日渐兴盛,“电厂宿舍区就是现在洪门社区辖区内主要的小区。”李德福说。退休后,因为对洪门这片土地的热爱,李德福又在社区关工委发挥余热。“如今,社区党建、文化建设等正在跨越发展,我们寻找的不仅仅是‘洪门记忆’,还有一种传承、创新的精神,一种特有的‘洪门精神’。”李德福说。

南园

昔日荒凉地 今日美公园

  清江浦区闸口街道南园社区,东至承德南路,西至淮海南路,南至新民东路,北至环城路。

  社区工作人员何先生告诉记者,南园社区成立于2009年,如今刚十年,“南园”这个名字却颇有历史。1986年,市政府兴建楚秀园,选址就在“南园”这一带。当时这里住了约100户人家,为了配合公园建设,需要拆迁安置。“当时的拆迁安置工作组就被命名为‘南园安置办工作组’,后来成立了社区,社区也就沿用了当时工作组的名字。”

  家住联盛广场的居民陈奶奶今年70岁了,1983年搬到南园附近居住。她告诉记者,她搬来时楚秀园还没建,家门口就是一片荒地,附近也没有商业,就记得在联盛广场向北100米处有个叫“桥头饭店的小饭馆。

  “我记得老一辈说过,这里解放前就叫南园,是片乱葬岗。”70岁的刘老先生从小生活在南园附近,在他的记忆里,当时的南园很冷清,只有几座两层楼高的大土堆,还有几处“汪塘”,当时除了像他这样胆大顽皮的“混小子”以外,一般没什么人到南园。“小时候我怎么也想不到,几十年后南园能变成漂亮的大公园,真是翻天覆地!”刘老先生感叹道。

花街

绒花是贡品 浪漫越千年

  清江浦区闸口街道花街社区,东到越秀路,北靠里运河长廊,西面和南面则以承德路为界。

  9月4日早晨9点,里运河沿岸阳光明媚,凉爽宜人。从华都名邸东门出发,沿着轮埠路,69岁的李金生一边散步一边欣赏风景,只用了五分钟,便走到了熟悉的老地方——花街。在这里,李金生像往常一样“拖”了一碗淮安特色的面条,随后又沿着轮埠路返回,在花街社区活动室里借阅书籍。“我在这里住了十来年,跟老花街结了不少缘分。”李金生说,以前很少跟居委会打交道,自打去年城东社区改为花街社区,他才常来阅览室坐坐,“感觉很亲切。

  据花街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城东社区、花街社区合并成如今这个社区,保留了“花街”这个有历史底蕴的名字,“花街就位于文庙西侧,是一条南北向的小商业街,兼具了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社区工作人员称,花街是大部分淮安人都熟悉的古街,在明清时期,街上曾有不少手工制作绒花、绢花的铺子,这些产品还被进贡到宫廷中,因此而得名,“现代的花街经过改造,保持了古色古香的特征,成为里运河文化长廊的一部分。”

  记者注意到,附近一带以“花街”为名的,除了社区还有花街面馆、花街古茶、花街便当等商家。“如今虽然这里的人们不再做花,但花街这个名字早已融入到了淮安人的气质中。社区工作人员说。

越河

巷名古风存 居民不忍弃

  清江浦区长东街道越河社区,东至翔宇大道,西至圩北路,南至会展中心,北至和平路。

  “越河社区大概建于上世纪50年代,从最初的民房到现在的高楼,变化很大。”越河社区书记李立介绍,越河社区是淮安比较古老的一个社区,2007年前这里都是民房,但有很多特色巷子,如仁慈巷、竹帘巷、同庆巷、基隆巷、文昌阁西巷、酱园巷,历史人文气息浓厚。李立大约估算了一下,当时这里至少有二三十个不同的巷子名称。2007年后,这里新建了越河小区,这些巷子的名字就渐渐地消失了,“住在这里超过三代的居民,是真正的淮安老居民,不少居民舍不得更新自己的地址,身份证上依然保留着各个巷子的名称,因为这些名字与他们的祖辈有关,与他们的很多美好回忆有关。”

  在社区不少老居民的记忆中,越河这个名字从来没改过,“1949年之前就已经是这个名字了,至少有70年历史。”在附近散步的一位老者告诉记者。


  而根据历史记载,1410年,陈瑄开凿清江浦,并建四闸,清江大闸是其中之一。但清江大闸修好后,因为闸门狭小,闸门上下水的落差大,漕船通过湍急的水流时有断缆沉舟的危险。为了保漕运,设法分流,又挖掘越河,减缓流速,增加过船的数量。大闸附近船来船往,非常繁华,时间久了,自然就形成了社区。

三门

巍巍三门楼 繁华十里街

  清江浦区长东街道三门社区,东至清扬路,西至承德路,南至中洲公园,北至和平路。


  喜欢研究人文历史的王金全老人一家,世世代代都居住在三门社区。他告诉记者,三门社区与越河社区仅一路之隔,也有超过70年的历史。淮阴古城曾有十二个楼,包括浦楼、赵家楼、纪家楼、钟鼓楼、花门楼、三门楼等,三门社区的名字正是来自于三门楼,当年的三门楼就在同庆街,大约就是现在的环宇路附近。”
  上世纪70年代初,刘兰芳老人担任了7年的三门社区居委会主任。她告诉记者,当时的三门社区有三条街,包括东长街、同庆街以及越河街,街上有店铺众多,烧饼店、油条店、粮店、理发店……非常热闹,是她最怀念的一段时光。这三条街中,最繁华的要数东长街,也被称为十里长街,当年的东长街与现在的河下古镇风格非常像,铺着条石板,两边是民房,非常有特色,“十里长街上还住着很多回民,所以街上有一座清真寺。”

北门

古城墙无言 默诉今昔事

  清江浦区清江街道北门社区,东至淮海南路、南至西大街、西至环城西路、北至里运河。

  提到北门社区,不得不说辖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明清时期四大粮仓的丰济仓,草市口,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群,华中建设大学旧址,李更生故居等,述说着淮阴城往日的繁华。

  北门社区党委书记董华玲告诉记者,社区成立于1955年,因位于原淮阴城北门位置而得名。现辖区占地面积0.24平方公里,共有常住居民2175户,是一个居民集中度较高的社区。

  董华玲带着记者来到北门桥,边参观边介绍说,根据史料记载,1866年,漕督吴棠奏准朝廷,得以拆用洪泽湖堤岸砖石,筑清河县新城于运河南岸,凭河为固。“老城周长1273丈,高1.8丈,建城门四座,东名‘安澜’,西名‘登稼’,北为‘拱宸’,南为‘迎薰’,我们现在的北门桥上,还保留了一座‘拱宸亭’。”

  今年78岁的北门社区老党员张崇善一家世代住在北城门边。据他回忆,他从小就听父辈描述过古代漕运的壮观景象,“一到运粮季节,十二万漕军护送一万二千艘漕船,漕船首尾相连。”抗日战争时期,淮阴城被日军占领,北城门下的防空洞成了百姓躲避空难的场所,“1938年春,防空洞被日本鬼子炸塌,压死过不少老百姓。”解放后,北门桥修缮,桥下挖出了上百枚废旧炮弹,“现在我们的日子好了,邻居们晚饭后去北门桥上走走,欣赏一下里运河的美景,真是感慨良多。”张崇善说。

博古

源自秦邦宪 阐释归属感

  清江浦区闸口街道博古社区,东至承德南路,西至淮海路,南至环城东路,北至东大街。

  位于楚秀园北侧的博古社区,其名来自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博古路”,“博古路是为了纪念1946年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的‘四八烈士’之一秦邦宪(博古)而命名的。”博古社区党委书记高文丽说,上世纪80年代建设淮海南路,博古路被并入了淮海南路。

居民口中“博古路”的起点(今东大街西路口)

  据73岁的老居民罗永山回忆,当初的博古路不长,从现在的东大街路头,一直到二院北面那么一截,但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淮阴来说,已是相当繁华。“当时博古路称得上是一条‘宽阔’的‘大马路’了,偶尔还会有汽车通行。道路两边店铺林立,早点店、理发店、布店……路上全是人,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同样年过七旬的吕月龙就一直生活在博古路附近,“我当时在博古路旁的‘博古路小学’上学,班里混着好几个年级的学生,老师是上完一年级的课,再上二年级、三年级的,可有意思了。”对于博古路附近精致的“张仙楼”、洋人盖的气派的银行大楼等,吕月龙如今仍然津津乐道,“那时候的博古路就是现在的淮海广场,是商业中心。”

  如今的博古路和博古路小学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博古”这个名字,却一直是这里居民一致的文化认同。

山阳湾

古之老县城 U字河湾绕

  生态文旅区福地办山阳湾社区,东至新长铁路,西至承恩大道,南至安澜路,北至徐杨路。

  “历史上我们脚下的这片区域都是河流,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渡口,所以曾被称为‘李渡村’。”山阳湾社区书记秦秋华告诉记者,“山阳湾”这个地名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越王勾践时期。随着河流的堵塞,泥沙的淤积,河流渐渐消失,人们在这里建起了房屋,开始了耕种。现在的山阳湾社区所在位置在解放初期先被称为李渡村,后改称李曹村。

  已经退休的原李曹村老书记张玉才介绍,淮安区在民国以前叫“山阳县”,山阳县境内有一个U形的河湾,“山阳湾”的名字由此而来。它的方位,北从淮河(今废黄河)南岸老坝向南,经钵池山直至河下,转弯向东北,至季桥大湾,再向北到涟水大桥。这里本是古淮河的主流,水运交通十分繁忙,但这里河道曲折而流速湍急,所以船只在此常常发生倾覆。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河道渐渐堵塞,向南主流不通,这一段河流也没落了下来。

山阳湾社区旁的沿河(盐河)

  “现在,U字形的湾早就不存在了。你看那条河,我们附近的老村民有的说叫‘盐河’,也有的说叫‘沿河’,原来是百十米宽的大河,如今变成了仅有几米宽的普通内河。”张玉才指着山阳湾社区西边的一条河流告诉记者,这条河见证了“山阳湾”的变迁,现在作为一条景观河与排水河,历经千百年,还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它的作用。

板闸

木板制水闸 运河其上流

  生态文旅区福地办板闸社区,东至乌沙干渠,西至里运河,南至宁连路,北至翔宇大道。

  虽然现在板闸社区的区域面积不大,但是以前北到水渡口、南到河下古镇都是板闸的范围。

  板闸古称凤里,宋朝时已有相关记载。1417年陈瑄选定在这里建闸,因流沙严重,便在闸基及运口处打下粗壮木桩作基,桩上再铺厚木板,让运河水从闸板上流过,所以称“板闸”。到了明宣德年间,又在此设立“淮安榷关”,板闸渐渐繁荣起来,南来北往的商船、漕船衔尾而至,岸上店铺茶楼林立,庙宇寺院遍地,经济发达,文化积淀深厚,成为大运河畔重要的城镇,“板闸”这个名字也流传开来。

板闸遗址发掘现场

  板闸社区主任傅恒斌作为一名老板闸人,1984开始就在原板闸村工作。他告诉记者,老板闸社区位于现在的“四馆”附近,2011年,生态文旅区中片区拆迁,大部分的板闸村居民拆迁安置到了板闸家苑小区,板闸社区也迁到了板闸家苑小区内。现在,社区建起了板闸社区的历史文化陈列馆,里面陈列了板闸老街的条石、古民居的砖雕、精美的瓷质帽筒、加工粮食的舂碓……这些记录着昔日板闸的辉煌历史与真实生活的老物件,如今拂去岁月的尘封,一一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营东

战士卸甲归 安居王家营

  淮阴区王家营街道办营东社区,东到翔宇北道,西到银川路,南到废黄河,北到盐河。

  2018年,淮阴区王营镇更名为王家营街道办,其辖区内的营东、营中社区名称中的“营”指的便是王家营。据营东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营”的起源,要追溯到明代淮安府时期,“当时的黄河沿线是驻兵重地,王家营便是其中一个兵营。后来,随着兵营逐渐撤销,许多士兵解甲归田,长居于清江浦北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村落。人口多了,地区也就繁荣了,王家营后来成了交通要道,在历史上颇有名声。”

  记者了解到,除了营东、营中社区,淮阴区还有营西、营北社区,皆位于西边的长江路街道办辖区。营东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此地一直叫王营,直到去年才改为王家营的古称,为这里注入了古韵,也找到了历史源头,“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渐渐忽略了王家营的含义,用这种方式唤醒大家的记忆,找到我们文化上的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融媒体记者  潘晓晔 赵懿 伍树燕 朱昭卓 刘晓兰

融媒体编辑  张晓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博古路是纪念“四.八”空难博古烈士的吗?|| 何永年
里运河 清江浦
​老越河街忆旧之一
运河城市 | 江苏淮安:传承千载运河文脉 再现“运河之都”胜景
清末时期江苏淮安的城门、城墙和百姓生活
清江浦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