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健康,我们应该多吃点什么?

如何吃才能更健康?是吃更多富含营养的食物吗?是多吃肥甘厚腻吗?本文从中医来分析如何饮食。

营养学家推荐,要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广告说,好吃你就多吃点;生活中不少人都认为,要吃大鱼大肉,才能滋补身体。作为一个中医人,我的观点与以上这些都不相同,以下详细解说。

一则,多点本季节和本地自然出产的食物

就饮食健康而言,我建议平时不妨多吃些本季节和本地自然出产的食物。为什么呢?人在本地生活,即得本地的土气,而本地出产的农作物最能养本地的人。四时变化,人处其间,必然受其时的天地气机影响,比如春则生,夏则长……本季节出产的食物即禀本季节天地之气,能养此时之人。

有人会担心,如果本季节和本地出产的食物没有营养怎么办?我的建议是,还是按中医的理念来吃,不要受营养学的影响。营养讲的都是成分,而生命源于阳气的气化,不谈气化而只谈成分,这根本就是机械论和还原论。

有营养学专家说:每周要吃到25种以上的食物,食物种类的多样性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供应达到平衡。对于这个观点,我不认可。我从小在山东威海长大,记得小时候冬天的食物非常单调,只有小麦、玉米、地瓜、土豆、大白菜、萝卜等少数几样,都是本季节和本地自然出产的食物。天天都吃差不多的东西,那时村民却极少生病,更没有什么高血压、中风、肿瘤、心脏病、糖尿病等等大病重病。反观现在,肉吃得多了,冬天亦能吃到四时蔬菜了,表面上看营养是足了,但疾病也跟着来了。那么,现代营养学到底对不对呢?请读者朋友们自己思考。

二则,多点自己身体喜欢的食物

吃东西,要吃食物的四气和五味,而不仅仅是食物的成分。以喝茶为例,不少人喜欢喝茶,喝的是茶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吗?显然不是。有的人喜欢喝红茶,自觉喝了身体暖和,而喝绿茶则感觉清寒不适。因为红茶性偏温而绿茶性偏凉;有的人喜欢喝生普,其味道清香,且变化无穷。这是从味道的角度去享受喝茶。

以食物为例。虽然说只要是食物我们都可以吃,但个人体质不同,食物的性与味不同,那么,我们的身体自然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比如,体寒的人喜欢吃姜、葱、蒜,吃了周身温暖舒服;而体热的人则喜欢吃西瓜、梨子等性凉的食物,吃后觉得清爽。再如,夏天出汗多了就喜欢吃点酸的,因为酸能收敛阳气,让人感觉舒服;晚秋时节天气偏凉燥,我们喜欢吃点温润的食物。

我的建议是,我们的身体非常聪明,身体知道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我们不妨尊重自己身体的感觉,顺着自己身体的感受,去体验不同的饮食。但任何食物都不可过多,以适度为好。

三则,多点清淡饮食

有人认为,清淡饮食既不好吃,又不滋养机体。对于这个观点,我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清淡饮食才是最滋养人体的气血的。为什么呢?因为脾之味为淡,清淡饮食最适合于养脾。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养脾即能养气血。

为什么有人认为清淡饮食不好吃呢?因为过食重口味,导致五脏失去平衡了。《内经》明言:“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甘,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也就是说,五味不可吃的过多,过多则各伤其脏。

如何才能通过饮食来调理健康呢?当然是清淡饮食,五味都少一点,味道即会偏淡一点。淡则养五脏。

况且,多吃清淡饮食亦有助于安养心神,使相火不妄动。如此则欲望减少,有助于五脏六腑归于权衡。

肥甘厚腻也可以吃,但绝不可过多。否则,其对于健康的危害非常大。今时所见,为什么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痛风、肿瘤等大病越来越高发?我分析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普遍吃了太多的肥甘厚腻。肥甘厚腻最容易滞塞脾阳,导致脾阳运化功能下降,进而会导致痰饮内生。而痰饮为百病之源,百病多由痰作祟。

四则,尽量少吃,而不是多吃

虽然我的标题是多吃点什么,但我的核心观点是,吃的多不如吃的少。为了活着,人不能不吃饭,但不能吃太多。因为吃的过多反会伤害健康。

《内经》讲:“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卒然多饮食,则肠满”、“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就是说,饮食当适量,不可多饮多食,否则就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唐代大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饮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量,则成痰。”元代大医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未能充,而诸病之由生也。”

我自己有体会,暴饮暴食最伤脾胃。俗话说:“一顿吃伤,十顿喝汤。”为什么只能喝汤?因为脾胃受伤了,喝汤才能慢慢地养回来。

关于吃多少合适,我的建议是:每顿饭都少吃一口,而不是多吃一口。再者,晚饭尽量少吃。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平时若能保持着半饥饿的状态,身体是最舒服的。这时思维最敏捷,且工作效率也最高。

小结

生命在于饮食。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由此说,吃饭很重要。如果会吃饭,不但可以养生防病,还能让身心和谐起来。反之,若不会吃饭,那么,就容易导致各种慢性疾病。

我自己吃素,我的体会是,吃素非常舒服,不但脾胃舒服,而且身体也舒服。多年前我也吃肉,经常会因吃的太多而胃脘难受,自从吃素后,吃的也少了些,再也没有胃脘的不适了。我相信,喜欢吃素的人都会乐在其中,且身心和谐。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选择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久咳不愈,怎么调理?
霜降养生|从收敛到潜藏 拉开积蓄能量的序幕
【脾胃虚弱】生活方式,饮食调理
秋补 | 小心补出一身病!告诉你一个补得进、收得住阳气的方法
分体质减肥:肥胖的原因你知道哪些
食不思食不言食不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