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征时期二十多人失踪,林彪愤怒惩罚营长,主席得知后却给他升职

毛泽东是我国的领袖,是带领中国走上国际的人,在他身边有着许多优秀的人,比如林彪和陈士榘。

他们三人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相较于毛主席和林彪,陈士榘的职位可能小一点,但对于陈士榘而言,毛泽东和林彪都是他非常感激的人。

当年“九一八事变”后,陈士榘并未跟随大众一样评价林彪,多年后他对自己的儿子提起林彪,他说:“像林彪有这样军事战功的人,应该算的上是一位彪炳历史的传奇人物。”

除此之外,陈士榘晚年还经常想起毛泽东,在逝世前,其妻子问他:谁是你这一生最爱的人?

他妻子以为他会说自己,然而并没有,陈士榘只说了三个字:“毛主席。”

是啊,在那个艰难的时代,一群人为了中国的未来像“无头苍蝇”一样搞革命,其中的辛酸只有他们知道,正是如此,他们深知毛主席的伟大!

一、陈士榘与林彪、毛泽东相识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井冈山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此期间,许多人相互认识了,陈士榘和林彪也是在这个时候认识的,两人当时的职位都不高,也没有需要交流的工作,因此仅仅算是打了一个照面,知道了对方的名字。

1930年,23岁的林彪担任了红四军军长,而陈士榘则是红四军第3纵队副大队长,以及纵队司令部参谋。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士榘就成了林彪的手下,在一些事情上,林彪会命令给他,因此也有了接触。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士榘担任了八路军115师343旅参谋长,林彪则是他的上级。

我们都知道,林彪是个非常喜欢钻研军事的人,在生活上,他几乎不说话,但一提到战争,就像“打了鸡血”似的,更重要的是,林彪很爱惜军事人才。

在部队出征前,师长林彪下发的任务,让陈士榘去前线勘察敌情,陈士榘照做。

陈士榘也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他在勘察的过程中发现,平型关是个非常好的埋伏点,这里山高沟深,下面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如果能埋伏在高处,路上的人就如同蝼蚁一般。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士榘找林彪汇报情况,在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后,林彪不放心决定自己去看看,在经过一番侦查后,林彪和陈士榘说:“确实是个好地方。”

后来林彪决定采用陈士榘的建议,一边开始部署兵力,一边开始向总部汇报情况。。

战争开始后,结果大获全胜,这场战争堪称“神话”,每每说起来都非常激动,同时这场战争算是打了个开门红,不仅消灭了敌人,还激起了全国同胞的抗战热情。

这场战争虽然是林彪指挥的,但陈士榘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之后林彪便非常看重陈士榘,甚至有时候还会和陈士榘商议。

平型关战役不久后,陈士榘又参加了广阳伏击战,期间还亲手抓了八路军的第一个日军俘虏,此事一经报道,115师扬名全国。

随着战争的不断打响,林彪对陈士榘的表现越来越满意,解放军战争结束后,陈士榘就没有在林彪手下干活了,但两人一直有联系。

1959年庐山会议后,林彪取代彭德怀开始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林彪和陈士榘的交集多了起来。

随着两人的不断相处,林彪和陈士榘的关系越来越好,后来当所有人误会陈士榘的时候,林彪曾站出来替他说话。

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成为开国上将的陈士榘被其儿子连累。

当时正是中苏决裂时期,陈士榘的儿子陈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不断打听去苏联的办法,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开始议论他究竟想干什么。

其实站在陈华的角度,他还不清楚当时的大环境,因为在他小时候,中苏关系很好,他还有幸接触过苏联的专家,他挺喜欢这个国家。

或许他当时还没有意识到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个事情,导致连累了他的父亲。

因为此事陈华被举报,当地公安机关将其抓了起来,公安在审问过后知道他是陈士榘的儿子时,认为此事事关重大,后将陈华送去了北京。

随着事件的发酵,部队的人也听说了此事,导致陈士榘的威望受到了质疑

有人说:“陈士榘是想带着一家人出逃吧。”

听了这些话,陈士榘有些不知所措,他能管理军队,能上场杀敌,但他却管不了自己的儿子,后来这件事情闹到了林彪那里。

看到这个事情的林彪并没有随大流,而是为陈士榘说了话,他说:“对陈士榘要狠狠地批评,狠狠地信任,狠狠地使用。”

林彪都这么说了,外界也不能再说什么,其实林彪知道,自革命以来,陈士榘做事雷厉风行,为国家做出贡献,但这个人有个弱点,就是说话大胆,因此时不时地会得罪一些人。

关键时刻,陈士榘儿子的举动正好是个机会,有些人便抓的不放,但陈士榘跟着毛主席干了几十年的革命,怎么可能会背叛毛主席去苏联呢?

后来林彪逝世,外界对其议论纷纷,陈士榘却一直没有发表言论,后来有人提出要对林彪功过分明,陈士榘才发表了言论,并说林彪是军事家,应载入史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林彪、陈士榘三人的关系可不止这么简单,毛泽东是带领陈士榘入党的人,林彪虽严厉,但也是非常爱惜军事人才的人,三人一起努力奋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二、陈士榘入党、毛泽东宽宏大量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陈士榘这位已经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年仅18岁的青年,作为卢德铭警卫团的一名战士,参加了这次伟大的武装斗争,从此开始了他在毛泽东领导下的征战历程。

陈士榘之所以愿意一直跟着毛泽东,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毛泽东的做事方法一直很稳妥,让陈士榘非常佩服。

当年秋收起义失败,充满白色恐怖,陈士榘作为其中一员,一度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有一天,陈士榘正在文家市村头值班,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这时岗哨上突然来了一位先生,他的头发很长,脸色有些疲惫,眼睛炯炯有神,个子还很高。

就在陈士榘观察他的时候,对方已经开口说话:“你好同志,我叫毛泽东,有急事要找卢德铭总指挥。”

听到毛泽东这个名字,陈士榘半信半疑,他虽然很早就听过这个名字,但他没见过,但还是表示:“我带你去。”

然而走到半路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三营的杨立三,杨立三与毛泽东开始聊天,陈士榘也确定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毛泽东。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带领大家驻扎在朱家祠堂,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情,让陈士榘对毛泽东的刮目相看。

当天陈士榘察觉到两个人的表现有些异常,陈士榘便问他们:“到哪里去?”

这两个人回答:“我们要走。”

陈士榘质问:“走,谁批准的?”

这两个人瞬间失去了底气,降低声音说:“毛委员允许的。”

大家一听就不正常,随后将情况告知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后并没有生气,而是说:“要走就让他们走,何苦强留呢!”

陈士榘知道后打心里佩服这个人,感到了毛泽东的大度和宽广的胸怀。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士榘迎来了他一生最重要的日子。

1927年10月的一天,陈士榘跟随何挺颖以及其他人,在入党介绍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祠堂的阁楼上。

刚上楼就看到毛泽东已经等在这里,等到人来齐后,毛泽东说:“现在入党仪式开始,入党人宣读自己的情况。”

后来按顺序,每个人都讲述着自己的情况,结束之后毛泽东问:“你们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后人们回答:“要翻身,坚决革命!”“为了国家的发展。”“为国家,为人民,为发展。”

大家的回答基本都差不多。

听到这些话,毛泽东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对入党誓词作了讲解,最后他郑重地举起右手,紧握拳头,带领新党员宣誓。

毛主席读一句,他们就跟着读一句。

直到陈士榘晚年时,他还经常会说起毛泽东,他说:“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他的智慧与坚持自己远高于任何一个人。”

就这样陈士榘一直跟随着毛泽东,后来是长征时期。

三、长征时期林彪惩罚陈士榘

当年由于国共合作的失败,我共产党为了保存党中央的根基,不得已进行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长征,在这期间,无数人失去生命,活下来的人也是死里逃生。

那时候的陈士榘是教导营的营长,官职不算大,但上级会下发任务给他,最后由他们各自管理各自的人。

当红军走出了彝族聚居区时,为了与他们打好关系,便时不时地派人出去做工作,后来终于换来了对方的信任。

原以为一切顺利,但没想到在他们走出了彝族居民区后,发现教导营里面少了二十多号人,陈士榘非常担心他们的安危,要是自己出走还好,怕就怕迷失方向或是被别人伤害。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这些人已经找不到了,当时的首长是林彪,他知道后非常愤怒,直接对着陈士榘大喊:“你干什么吃的,人怎么能丢了。”

当时的人原本就不多,这事放在谁身上都会生气,陈士榘知道是自己的原因,便表示:“我愿意接受惩罚。”

听到这话,林彪便找到时任政治委员的聂荣臻,表示要惩罚他,聂荣臻表示理解,后来他找到陈士榘,和他说军中的规矩,并表示处罚他的原因。

不久后,林彪下命令了:“禁闭一个月。”

听到这话,陈士榘一时有些懵,当时正在长征,“禁闭一个月”该如何执行,便发出自己的疑问:“部队在行军,禁闭怎么执行,难不成把我丢下?还是耗费人力抬着我?”

聂荣臻瞬间被逗笑,他说:“抬着你?想得美,路还是你自己走,但是不能骑马了,剩下的事情你就别管了。”

自从被惩罚后,陈士榘每天变得清闲,不需要到处筹集粮草,也不用值班查哨,甚至连饭都有人亲自送上。

不久后毛泽东主席听说了此事,也看到陈士榘正在经历所谓的“惩罚”,不仅没有责怪陈士榘,反而大笑了起来。

一定程度上,毛泽东是了解陈士榘的,在看到陈士榘每天无所事事,毛泽东觉得不让他干活才是真正的惩罚。

有一天毛泽东对陈士榘说:“陈士榘同志,听说你被罚了,关禁闭了,但是你也没有气馁,反而为组织在行军中出谋划策,这一点很可贵。”

陈士榘面对毛主席的表演,一点都没有上下级的那种拘束感,反而小声地在毛泽东耳边说:“这都是为了将功补过,不足挂齿。”

毛泽东听后直接哈哈大笑:“说得好,那我就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我封你当个司令如何。”

陈士榘听后一脸吃惊,毛泽东又说:“还要接任赵尔陆供给部长兼司令部管理科长的工作。”

当时赵尔陆也在旁边,听后高兴得不得了,本来他一个人就忙不过来,正好陈士榘能帮帮他。

此后,陈士榘认真负责,对有关社情和敌情都认真做了分析和思考,还向毛泽东提了一个建议:“一边行军一边休息,这样部队就精神了,效率就高了。”

后来毛泽东听取了他的建议,并直言:“是个好办法!”

更重要的是,自从听了陈士榘的建议,战士们有了精神,减员的情况也就变少了。

有一天一群人在一起聊天,毛泽东对着聂荣臻和林彪说:“设营司令有功,比关禁闭强嘛!”

陈士榘听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林彪、聂荣臻也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建国后,毛泽东作为国家主席,工作也繁忙了起来,其中军事发展尤其重要,交给谁去完成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后来毛主席想到了陈士榘。

四、建国后,毛泽东看重陈士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需发展,也需要有能力的人堪当大任。

1958年7月中旬,中央办公厅打了一通电话给陈士榘,陈士榘接完电话后,急忙换了身衣服出发,直奔中南海毛泽东住处。

到了地方后,毛泽东的警卫员说:“主席去游泳了,要不你等等。”

陈士榘想了一下,说道:“等不及了,我过去找主席吧。”

后来陈士榘向游泳池走去,那么这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呢?让陈士榘如此着急。

陈士榘走过去后发现,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都在,他们围坐在游泳池边的一个棚子里,似乎在商议着什么,每个人的脸色都非常沉重。

由于陈士榘是急匆匆赶过来的,所以他满脸的汗,但他根本顾不上管,赶紧向毛泽东报到,看到陈士榘后,毛泽东招呼他坐下。

随后毛泽东站了起来,对陈士榘说道:“是我请你来的,正好有事跟你商量,郑州黄河铁路桥被洪峰冲垮,你们工程兵能不能在那里架座浮桥啊?”

这时周恩来也看向了他,说道:“听说工程兵在黄河上架过桥了。”

陈士榘瞬间明白了这次叫他来的目的,他说:“去年在济南洛口黄河上架过一次,是在非汛期架成的。”

陈士榘这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也听懂了,当时是非汛期,但如今是洪峰汛期,也就是说,陈士榘没有把握能成功。

毛泽东听后没说话,陷入沉思。

国防部陈赓副部长见状,赶紧对陈士榘说:“黄河铁桥冲垮,南北交通大动脉中断,这对我们国家,对全世界影响都很大。如果能架通浮桥,连通大江南北,将会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们军队的战斗力。就是架不成功,作为一次练兵,实践一下我们的装备技术,也有好处嘛!”

陈士榘知道这是中央的决定,便不好再说什么了,随即表示:“为了检验工程兵的桥梁装备情况,就作为一次练兵,力争把浮桥架起来。”

后来在经历过一次失败后,第二次成功将浮桥建了起来。

随着军事的发展,我国急需研发原子弹的,后来毛泽东又任命陈士榘为特种工程兵司令员兼政委,专门负责原子弹、导弹试验发射基地的建设。

1964年10月16日,一声巨响,我国原子弹成功爆炸,这意味着我国走上了国际,别国再也不敢欺负我国。

后来在表彰大会上,毛泽东来到陈士榘身旁,用力握着陈士榘的手说道:“祝贺你,你们工程兵立了功,张爱萍和国防科委出了名,你们建成两弹基地,他们成功地爆炸原子,你们都立了大功。”

听到这话,陈士榘热泪盈眶,他们终于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也终于看到了这天。

1995年上半年,陈士榘心脏病复发,虽然经过治疗暂且稳定,但同年7月22日还是离开了,享年86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亲陈士榘(16)——毛泽东说:工程兵司令非陈士榘莫属!
一位开国上将眼中的林总:他确实是军事天才,载入史册的大军事家
共和国最大的凶杀案:将军死在黎明前凶手枪下(4)——忆父亲陈士榘
毛主席如此妙评十大元帅:一人评价之高出乎意料
喋血雄关,日寇神话破灭,林彪一仗打服斯大林,毛主席却黯然神伤
散文||夜宿俄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