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味中草药是当之无愧的补气第一药,补气升阳、生津、止渴、生血、活血、固表、温中,、利尿、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userphoto

2023.07.07 广东

关注
这味药就是黄芪。
相信对中药有一点点了解的人应该都很熟悉它,作为中医里补气药中最常用的以味药,名医李时珍说黄芪是“补药之长”。通俗的说就是第一补药。
黄芪,又称北芪、北蓍或黄蓍,亦作戴糁、戴椹、百本王孙、箭芪、甘草黄、山黄、天黄、百药绵、二人抬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豆科类植黄芪属,主要产于我国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属常用中药之一。
相传古时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姓戴名糁,善针灸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因救坠崖儿童而身亡。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老人去世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耆”,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应用。

黄芪的药用部分为根,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切片、生用或蜜灸用。其药性甘而微温、归脾、肺经。常用于补益气血,健脾补中、生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生津止渴、生血活血、排毒排脓生肌等方面。
黄芪的药用历史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书中用黄芪与白蔹、芍药、肉桂、干姜、蜀椒、吴茱萸及甘草等配伍治疽病。《神农本草经》载黄芪(时亦称戴糁)为上品,总结其功用为“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联系到《五十二病方》,可见黄芪的最初运用,主要在治痈疽疮痔。后世在运用中不断总结完善黄芪的功效,如《本草正义》云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皮味浓质厚,力量皆在皮中,故能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本草便读》张秉成云:“(黄芪)之补,善达表益卫,温分肉,肥腠理。使阳气和利,充满流行,自然生津生血,故为外科家圣药,以营卫气血太和,自无瘀滞耳。”宋代《珍珠囊》中谓:“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脾胃论》李东垣云:“黄芪既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功,特比桂甘平,不辛热为异耳。但桂则通血脉,能破血而实卫气,芪则益气也。又黄芪与人参﹑甘草三味,为除燥热﹑肌热之圣药。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必用黄芪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而补三焦。”

黄芪的药理作用

补气升阳

黄芪擅长补益人体的中焦(脾胃)之气,升发输布后天水谷之精微。
①引自《本草纲目》记载李杲对黄芪作用的认识:其认为“黄芪既补三焦,实卫气”。又认为“黄芪与人参、甘草三味,为除燥热、肌热之圣药”。当脾胃虚弱时,“肺气先绝”,“必用黄芪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而补三焦”。
②《本草逢原》认为:“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
③《得配本草》认为“黄芪补气,而气有内外之分。气之卫于脉外者,在内之卫气也,气之行于肌表者,在外之卫气也。肌表之气,补宜黄芪;五内之气,补宜人参。若内气虚乏,用黄芪升提于表,外气日见有余,而内气愈使不足。久之血无所摄,营气亦觉消散,虚损之所以由补而成也。故内外虚气之治,各有其道”,强调了黄芪益卫固表之功。
④《本草求真》则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然与人参比较,则参气味甘平,阳兼有阴;芪则秉性纯阳,而阴气绝少,盖一宜于中虚,而泄泻、痞满、倦怠可除;一更宜于表虚,而自汗亡阳,溃疡不起可治。且一宜于水亏,而气不得宣发;一更宜于火衰,而气不得上达之为异耳”,明确提出了黄芪与人参相比也可补中焦之气。
⑤《本经疏证》更提出黄芪“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能中行营气……能下行卫气……三者皆本于水谷,是三焦为营卫之本,脾胃之蒸府变化,又为三焦之本。黄芪一源三派,濬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更强调了其补中健脾之功。
这些论述均反映出黄芪作为补气之药,能补益肺气而实卫气,补益脾气而实中焦之气。

黄芪—人参
黄芪、人参皆有补气健脾之功,《本经逢原》谓黄芪“同人参则益气”,这就说明黄芪与人参相配治疗中焦气虚证,二者是相须为用,协同增效的。《本草品汇精要》则谓黄芪“合人参、甘草,退劳役发热”。人参偏于阴而补中,黄芪偏于阳而实表,二药相合,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为用,共奏扶正补气之功。

本法最主要的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该方源于李东垣的《脾胃论》,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因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造成的脏器下垂﹑久泻等。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补气升阳,人参﹑白术﹑炙甘草助黄芪益中气,加强益气健脾作用。配伍升麻﹑柴胡助益气之品升提下陷之中气。《内外伤辨惑论》:“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二药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代表方如《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

黄芪—白术

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白术甘温益脾胃清阳,苦燥化脾胃湿寒,为健脾益气﹑培补后天要药。二药相须而用,鼓舞脾胃运化,振奋生机,共奏补气健脾之功,治疗脾胃气虚证,表现为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肢软神疲等症,为补气健脾的基本结构,代表方如《脾胃论》补中益气汤、《济生方》归脾汤。

脾胃虚弱,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则可致水湿内停,发为痰饮、水肿等证,黄芪补气健中,利水消肿;白术既可健脾益气,又可燥湿利水。二者相配具有补脾除湿之效。正如《本经逢原》谓黄芪“同白术、防风则运脾湿”。代表方如《医方类聚》十味锉散(附子、当归、黄芪、白芍、川芎、防风、白术、肉桂、茯苓、熟地)主治气血两虚,风湿外侵,臂痛连筋及骨,举动艰难,湿痹周身疼痛。黄芪、白术还共具固表止汗之功,《赤水玄珠》谓黄芪“得白术则止虚汗”,代表方如玉屏风散。

补气温阳

是指补益人体脾胃之阳气,使中焦得以温养。

黄芪—附子
《赤水玄珠》曰:“黄芪得大附子则补阳”,黄芪甘温,在外益卫固表,在内补气和中;附子辛热,为“诸温阳药之首”,助阳补火,散寒止痛,通十二经,可上温心阳,中暖脾阳,下壮肾阳,外助卫阳,凡三焦诸脏诸腑果有寒者均可治。


二者相配有温中助阳﹑固表止汗之功效,既可用于治疗虚寒里证,代表方如《伤寒六书》再造散。还可用于治疗卫阳虚弱之汗出不止﹑肢体倦怠等症,代表方如《赤水玄珠》芪附汤。芪、附相配为温助卫阳的常用组合,《本经逢原》谓黄芪“同桂枝、附子则治卫虚亡阳汗不止”,《慎柔五书》论:“凡肌表发热,皆邪阳胜,正阳虚也。用黄芪、附子,所以助阳。盖阳气既虚,黄芪性缓,不能到表,须得附子雄壮之气,引芪直走于表,助之成功也。”

黄芪—桂枝/肉桂
黄芪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脉,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留邪。二者相配,多温在表之阳,且具有通痹活络之效,代表方如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篇中黄芪建中汤,原文为:“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现代临床常用其治疗脾胃虚寒﹑中气不足之脾胃虚证及心气不足之心悸﹑虚烦等心脾两虚之证。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甘温益气,强壮脾胃;甘草﹑大枣﹑饴糖和中气以缓急,脾纳食增而气血充盈;生姜﹑桂枝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共奏温中补气﹑和里缓急之效。

该法的代表方还有《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内生之寒,温必兼补”,与黄芪相配多温在里之寒。对于外科病证,二者相合,又具有托毒生肌之功,适宜于治疗疮疡阴证病久不溃或溃久不敛。代表方如《医学集成》加味保元汤(人参、黄芪、肉桂、杏仁、五味子、炙甘草)。《汤液本草》提出“芪与桂同功,特味稍异,比桂但甘平、不辛热耳”“黄芪既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特益气异耳,亦在佐使。桂则通血也,能破血而实卫气,通内而实外者欤。桂以血言,一作色求,则芪为实气也。”

黄芪—升麻
二药均能升益中气。黄芪味轻气浮,秉性升发,补气,又善升举阳气;升麻气性主升,外散表热,清解阳明热毒,善提升脾胃清阳之气,清气下者能升,阳者下陷者能举。二药相配能升阳举陷,黄芪量应倍于升麻,治疗气虚下陷的崩漏﹑脱肛﹑子宫脱垂等症,方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升陷汤。

黄芪—升麻—柴胡
黄芪与柴胡、升麻这组药对的运用是李杲补气升阳学术思想的体现。李杲认识到,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中虚日久不复,气机失常,清阳当升而不得升,则可导致多种病变,若中阳下陷,升举无力,可出现久泻、久痢、崩漏下血不止等气血津精滑脱散失之证,或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内脏下垂现象。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下者举之”的治疗原则,李氏提出:“内伤不足之病……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并创制补中益气汤。黄芪甘温纯阳,补中益气,升举阳气,《本草正义》谓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柴胡、升麻可升阳举陷,协助黄芪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内外伤辨惑论》曰:“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成方便读》谓“升麻升脾胃之清气,从右而上,以达于表;柴胡升肝胆之清气,从左而上,以达于表”,由于二药并无补益之功,故《本草正义》提出:“在脾虚之病用之者,乃借其升发之气,振动清阳,提其下陷,以助脾土之转输,所以必与补脾之参、芪、术并用”,且用量宜轻,多用则有解肌发散之疑,而无升提之功。总之黄芪与柴胡、升麻相配,共奏补气升阳之功,其他代表方如《脾胃论》升阳汤、益胃汤。

黄芪—葛根
此结构的运用始于宋代,其具有升阳止泻之功。葛根以其升提之力,与黄芪配伍治疗气虚下陷、升举无力之泄泻、崩漏等证。

代表方如《阎氏小儿方论》和中散(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葛根、黄芪、白扁豆、藿香)主治小儿脾胃气虚,中焦不和,腹痛吐泻,烦渴厌食;《东垣试效方》益气聪明汤(黄芪、甘草、芍药、黄柏、人参、升麻、葛根、蔓荆子)主治脾胃气虚,清阳不升,致患内障。后世医家承袭并发展其功效,认识到两者相配具有升阳布津之功效。黄芪可补益元气,葛根可升腾津液,正如《本草备要》“辛甘性平,轻扬升发,入阳明经。能鼓胃气上行,生津止渴。风药多燥,葛根独能止渴者,以能升胃气,入肺而生津耳。”《医学衷中参西录》提出“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故创制玉液汤治疗消渴证,并谓“方中以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

补气生血

是指无形之气能生有形之血。

黄芪—当归
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在血的组成及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及气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当归甘辛而温,养血和营。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提出:“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阳旺则能生阴血。”根据气血相关,气能生血之理,李杲创制当归补血汤,临床主治劳倦内伤﹑元气不足导致阴血亦亏的气弱血虚及阳浮外越等血虚发热证。此方将黄芪与当归按5∶1的比例相配,大补脾肺之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同时配少量当归养血和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两药合用,一气一血,一阳一阴,共奏补气生血之功,体现了“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的机理。如《济生方》之归脾汤,《医林改错》之补阳还五汤。

《本经逢原》谓当归补血汤“盖阴血之虚而发热,明系阳从阴亢,自必峻用阴中之阳药为君,兼当归引入血分,自然阳生阴长,阴邪退听而亢热除矣。”《本草新编》则谓“气能生血,而血不能生气,不能生气,而补气必补血者,非取其助气也。盖气虚之人,未有不血亦随之而俱耗者也。我大用黄芪以生气,则气旺而血衰,血不能配气之有余,气必至生血之不足,反不得气之益,而转得气之害矣。故补气必须补血之兼施也”。

黄芪—白芍
黄芪益气健脾,白芍补血养阴,二者相配,共奏益气养血之功,代表方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八物汤(白术、人参、黄芪、茯苓、川芎、熟地、当归、芍药各等分),主治气血不足,皮聚而毛落;妇人月经愆期。

此外,白芍其性酸收,长于敛阴止汗,《本草备要》谓其“益气除烦,敛汗安胎,补劳退热”,黄芪益气固表,两者合用,有固表止汗之效,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证,正如《本草求真》提出白芍“同黄芪、人参则敛虚汗”,代表方如《赤水玄珠》芍药黄芪汤(黄芪、白芍、白术、甘草),主治虚劳,肺脾气虚,自汗不止。

补气行滞

是指补益人体之元气,使其推动血液的运行。

黄芪—川芎
黄芪补气健脾,使气旺血行,川芎行气活血,二者相配,具有补气活血、引血上行之功,共奏益气行滞之功,用于治疗气滞血瘀之证,《医林改错》提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从而制定了补气活血的治疗原则及方剂,如补阳还五汤。临床上运用该方治疗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的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等症。补阳还五汤中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则血行,瘀消而不伤正。配以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当归尾﹑地龙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本方以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元气大振,鼓动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代表方还有《圣济总录》中的茱萸丸,黄芪配以吴茱萸、当归、桃仁、大黄、芒硝、桂、牛膝、川芎、黄芪、人参,主治妇人月事欲下,脐腹撮痛不可忍。

此外,黄芪、川芎合用还具有益气和营安胎之效。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若妊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血虚无以养胎,气虚无力固胎,则胎动不安,甚则滑胎、堕胎;气虚行血无力,血滞而阻于胞脉,亦致胎动。配用黄芪益气健脾,黄芪升补之力,尤善治流产崩滞,而川芎乃为安胎之要药,入肝调血,故二者相配则有益气和营安胎之妙用,宜于脾虚气弱,气血虚滞之胎动不安。《得配本草》谓黄芪“配川芎、糯米,治胎动腹痛,下黄汁。”代表方如《杨氏家藏方》六物汤。黄芪配以阿胶、糯米、蜜黄芪、川芎、当归、熟干地黄,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腰腿疼痛,恶露频下。

黄芪—桃仁—红花—当归尾
清代医家王清任善用此组药对。血属阴而主静,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正气亏虚,血行无力,则瘀阻经脉,王清任谓:“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黄芪大补脾胃元气,补中兼行,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桃仁、红花、当归尾活血通络。四药相配则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使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正,用于治疗气滞血瘀之证,代表方如《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

黄芪—陈皮
脾胃气虚,运化功能减弱,若纯用补气之品易于碍胃,故宜配少量行气药为佐,使之补而不滞;而陈皮一药,气香性温,能行能降,具有理气运脾、调中快膈之功,擅理脾肺之气,李时珍谓其“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龠,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故黄芪、陈皮常相配而用,代表方如《和剂局方》黄芪汤、《脾胃论》补中益气汤、《证治汇补》人参养营汤。
柯琴论补中益气汤用陈皮时说:“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又在人参养营汤方论中指出:“盖补气而不用行气之品,则气虚之甚者,无气以受其补……故加陈皮以行气,而补气者,悉得效其用”。

益气生津

是指补益人体脾肾之气,气旺则清阳升,从而利于津液的输布。
黄芪—地黄(生地、熟地)
此组结构为补气生津的最常用组合,黄芪补虚益气,可补三焦之气,《本草便读》曰:“黄芪之补……使阳气和利,充满流行,自然生津生血”,地黄又有生、熟之分,生地其性甘凉,长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其性甘,微温,长于补血养阴,填精生髓。生熟地总具养阴之功,与黄芪相配共奏补气养阴生津之效,但生地偏凉,与黄芪在阴虚火旺证中合用较多。

代表方有《圣济总录》生地黄饮(生地黄汁、桂、当归、炙甘草、麦冬、黄芪),主治产后气阴两虚,发热,恶露未尽;地黄偏温,与黄芪在虚寒精衰之证中合用较多,如《圣济总录》地黄丸(熟干地黄、黄芪、枳壳、桑寄生、蔓荆子),治疗腰痛筋脉拘急,强直不伸。生熟地亦可与黄芪共用,如《兰室秘藏》圣愈汤(生地、熟地、川芎、人参、当归身、黄芪),主治血出过多,心烦不安,睡卧不宁,或疮证脓水过多,五心烦热,作渴。《本草述钩元》谓黄芪“同生熟地黄、芩、连、柏、当归,加枣仁炒研,为治阴虚盗汗之正法。”

黄芪—山药
黄芪、山药的配用以张锡纯最具匠心。二药皆为补气之品,配伍运用本就具补气健脾之功。然黄芪甘温,补气健脾益肺,而偏于补阳;山药甘平,补脾养肺,养阴生津,益肾固精,而偏于补阴。二药相配,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奏健脾胃、促运化、养肺阴之功。

代表方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芪膏,黄芪配以生黄芪、生石膏、山药、甘草、白茅根、蜂蜜,治疗肺病一证,黄芪与山药相配,“黄芪以补肺之阳,山药以滋肺之阴……俾肺之阴阳调和,窍络贯通,其阖辟之力自适均也。”又如玉液汤治疗消渴之证。徐景藩治疗溃疡病,常辨证使用黄芪、山药,认为有补气护膜止血作用,有利于溃疡的愈合,还认为二药健脾益气,兼护其阴,增强健脾之功,对慢性肠胃炎兼溃疡之脾胃气虚有良效。

黄芪—黄精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能补脾肺﹑升清阳,是升阳补气之圣药。黄精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补气健脾﹑滋肾养阴﹑润肺之功。二药均可健脾益气,唯黄芪偏于补脾阳,黄精偏于补脾阴。二药伍用,一阳一阴,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收健脾胃﹑补精气之功。

黄芪甘温虽大补脾气,然中焦以平为安,必当阴阳平和,寒温适中;黄精甘平,可以制约黄芪过于甘温之性,能为脾胃所喜。黄芪﹑黄精相配则阴阳兼顾,脾阴﹑脾阳双补,补益可防气火过亢,补润结合,补而不滞,滋而不腻,适宜于脾胃虚弱﹑精血不足之体倦﹑乏力﹑面色㿠白﹑口干﹑食少﹑消化不良及便溏等症。干燥综合征配伍黄精,滋阴效果尤佳。

黄芪—知母
黄芪益脾肺元气,升举阳气,而且不但能补气,用之得当,又能滋阴。黄芪能大补肺气以益肾水之上源,使气旺自能生水;而知母质润,既能大滋肺中津液,脾阴阳不至偏胜,而肾生水之功益增。知母亦能益气,不甚寒,亦不甚苦,知母得黄芪使药性分毫不觉凉热,黄芪得知母使阳上升而阴液滋润。二药相配,温补凉润,相辅相成。黄芪温升补气,乃将雨时上升之阳气也。知母寒润滋阴,乃将雨时四合之阴云也。二药并用,大具阳升阴应,云行雨施之妙,共奏益气养阴升阳之功。
代表处方如《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临床运用该方治疗元气不升,真阴不足,脾肾两虚所致的消渴。玉液汤中重用黄芪﹑山药益气生津,补脾固肾;知母﹑天花粉滋阴清热,生津养液,润燥止渴;鸡内金以助脾胃强健,水谷精微得化;五味子酸收之性,能封肾关,不使水饮急下趋也;佐以葛根助黄芪升发脾胃清阳,输布津液而止渴。

益卫固表

是指补益人体之肺气,肺气宣发卫气于肌表,固守营阴且抵抗外邪。
黄芪—防风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能益气固表止汗。《本草纲目》云:“黄芪能泻邪火,益元气,实皮毛。”防风可祛风解表,遍行周身,祛风于肌腠之间,性微温不燥,是风药中之润剂。黄芪与防风相配,能共奏益卫固表止汗之功,对于骨痹所伴见的表虚自汗﹑反复感冒等,用此对药疗效颇佳。其次,二者相配还具有益气升阳之功。此外,二者在风疾、外科病证中应用也较广泛。《神农本草经》谓黄芪、防风有一共同主治为“大风”,这就为芪防配伍应用特别是治疗风疾奠定了基础。
黄芪补中焦以资生化之源,脾健气旺,肌表充实,邪不易侵,汗不易泄;防风性浮升散,走表祛风并御风邪,善行全身,长于祛风解表,助黄芪益气固表而不敛邪,祛风散邪而不伤正。二者相配,防风能载黄芪补气达于周身,黄芪得防风之疏散而不固邪,防风得黄芪之固表而不散泄,散中寓补,补中兼疏。李东垣谓:“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者也。”《医方发挥》则谓:“防风配黄芪,一散表,一固表,两药合用,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邪而不伤正。”黄芪配防风,于补中有疏,散中寓补,以补固为主。二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祛邪止汗之功,主治虚人四肢疼痛﹑表虚自汗,宋代朱丹溪《丹溪心法》认识到黄芪具有益卫固表功效,配伍小剂量防风,可加强其固护的力量,创制玉屏风散,临床主治因卫气虚弱不能固表而致的表虚自汗或表虚易感冒等。玉屏风散重用黄芪,配比白术、防风,《本草求真》言其可“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从而脾气旺则土能生金,肺气足则表固卫实”。防风祛风散寒为辅药,白术培土生金﹑强固卫气为佐药。三药合用,共奏疏风散邪﹑强固卫气之效。

历代医家均认识到二者相配具有相反相成之功,李杲谓“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者也”,《绛雪园古方选注》曰:“黄芪性钝,防风性利,钝者受利者之制耳,惟其受制,乃能随防风以周卫于身而固护表气”,认为防风配黄芪,一散表,一固表,两药合用,黄芪得防风固表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邪不伤正,常以芪防益卫固表之功,治疗表虚自汗、反复感冒等证,且多配伍白术,以加强健脾除湿的力量,还多与浮小麦、麻黄根、牡蛎等固涩敛汗药相配,加强其固表作用。

黄芪—党参
黄芪甘温补气,既能升补脾气,又能固表止汗。党参甘平补气,主要是健脾补气。一偏补卫气,一偏补中气。黄芪益气行水,党参又能生津。两药相伍,补气作用加强,不仅能补脾,又能益气固表,可治气虚诸证。骨痹病势缠绵,多有肺脾气虚之证。参芪配对,肺脾得补,中土健旺,气血生化有源,既可培旺正气,又可使水患得制。
黄芪—牡蛎(龙骨/麻黄根/小麦)
黄芪益卫固表,牡蛎、龙骨、麻黄根、小麦固涩止汗,配伍多用于治疗表虚自汗证,代表方如《和剂局方》牡蛎散。其中,龙骨、牡蛎具有较强的收敛固摄作用,与黄芪等补虚药相配,还可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崩漏、带下等多种正虚不固滑脱诸证。

代表方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安冲汤(白术、黄芪、龙骨、牡蛎、生地、白芍、海螵蛸、茜草、续断),主治妇女经水行时多而且久,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医林绳墨大全》远志丸(远志、酸枣仁、黄芪、石菖蒲、茯神、茯苓、人参、龙齿、麦冬、五味子),主治心肾两虚,梦遗滑精。此外,龙骨、牡蛎均为重镇之品,具有镇惊安神之功,黄芪健脾益气,配合使用可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等各种神志失常之患,代表方如《圣济总录》远志汤(远志、龙骨、人参、茯神、肉桂、芍药、黄芪、麦冬),主治产后心虚惊悸,梦寐不安。

黄芪—五味子
此组药物配伍运用较为广泛。黄芪补肺益气,五味子敛肺止咳平喘,《神农本草经》谓此品“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二者相配可补肺平喘,治疗肺气虚弱,咳喘短气之证,代表方如《太平圣惠方》五味子散(五味子、人参、当归、黄芪、川芎、茯苓)、《辨证录》芪味丸等。

另,五味子其性酸甘,可生津止渴,黄芪益气健脾,二者相配又可益气生津,且多与生地、麦冬等合用,《药类法象》引孙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遇夏月季夏之间,人困乏无力,乃无气以动也。以黄芪、人参、麦冬,少加黄柏锉,煎汤服,使人精神、神气两足,筋力涌出”,代表方如《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此外,五味子其性收敛,长于止汗,与黄芪相配,又可益卫固表止汗,代表方如《石室秘录》止汗定神丹(人参、白术、当归、黄芪、麦冬、桑叶、五味子)。五味子还具有宁心安神之功,黄芪则有健脾益气之效,两者相配,还可用于心悸、失眠等证,还多与远志、酸枣仁、柏子仁、茯神等合用,代表方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大补心丸(黄芪、茯神、人参、酸枣仁、熟地黄、远志、五味子、柏子仁)。

利水消肿

是指补益人体脾肺之气,从而健脾肺而达到运化水湿的功效。

黄芪—防己
黄芪、防己合用始见于《金匮要略》,为治气虚水湿不运之浮肿、周身困重麻木、关节痹痛的常用组合,此证多是由于平素脾肺不足,表虚不固,外受风邪,水湿郁于肌表经络之间所致,代表方如《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正虚表气不固,外受风邪,以致水湿泛溢肌肤而致肌体浮肿﹑小便不利等症。黄芪甘温,味轻气浮,既可益气固表以扶正,又可利水消肿以祛邪;防己大辛﹑苦寒清泻,祛风渗湿,善走下行,通行十二经,清泄下焦膀胱湿热。二药配伍,一补气,一利水,一祛邪,一扶正,邪正兼顾,使祛风不伤表,固表不留邪,且又能行水气;白术燥湿,既能助黄芪补气固表,又助防己祛湿利水;甘草益气健脾;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本草纲目》提出防己“利大小便”“行十二经”,《本草求真》谓“防己专入膀胱。辛苦大寒,性险而健,善走下行,长于除湿通窍利道,能泻下焦血分湿热及疗风水要药”,两者相配,一补气,一利水,一扶正,一祛邪,外宣内达,通行诸经,使利水而不伤正,固表而不留邪,共奏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之效,正如《本经逢原》谓黄芪“同防己、防风则祛风湿。”

托疮生肌

是指补益人体正气,正气足以驱邪外出,而使邪毒随脓外泄。

黄芪—穿山甲
黄芪性升提,补气托毒,排脓生肌;穿山甲溃脓散结,《本草分经》谓本品“咸寒,性猛,善窜入肝胃。功专行散,能出入阴阳,贯穿经络。入营分以破结邪,直达病所……消肿溃痈,止痛排脓,和伤发痘,为风疟疮科要药。”与黄芪相配则能托疮溃脓,治疗脓成不溃之证,代表方如明代医家陈实功《外科正宗》透脓散,为托毒溃脓之代表方剂。临床主治正气虚不能托毒外透之痈疡肿痛、内脓已成,不穿破者和脓成不溃证。方中重用生黄芪益气托毒,鼓动血行,故前人称之为“疮家圣药”。当归和血补血,除积血内塞;川芎活血补血,养新血而破积宿血,畅血中之元气。二者与黄芪配伍,即补益气血,扶正以托毒,又通畅血脉。穿山甲(以他药代)气腥而窜,无微不至,贯彻经络而搜风,并能治瘕积聚与周身麻痹;皂角刺搜风化痰引药上行,与穿山甲助黄芪消散穿透,直达病所,软坚溃脓,以达消散脉络中之积,祛除陈腐之气之功。

此外,黄芪与穿山甲相配还可用于产后少乳、无乳之证。此证是由于产后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加之情志不畅,乳脉瘀滞所致。黄芪益气养血,而穿山甲乃通经下乳之要药,二者配合,则有益气通乳之妙用,且多与当归、王不留行合用。代表方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滋乳汤(生黄芪、当归、知母、玄参、穿山甲、路路通、王不留行)。

黄芪—金银花
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品,乃疮家之主药,诚如《本草求真》所谓“为外科治毒通行要剂”;黄芪善于排脓生肌,亦为疮家要药。二药合用,既能祛其疮痈生长之由,又能排脓生肌而加速疮痈愈合。黄芪配金银花,益气之中兼解毒排脓、养阴补虚之功,补中寓泻,补不碍邪,且温而不燥,鼓舞气血生长而无助热之虞;金银花配黄芪,清热解毒排脓之中,又具益气养阴之力,泻中寓补,泻不伤正,性寒而无凝遏之弊,对疮疡属热毒蕴结,正气已亏者用之尤佳。

另一方面,金银花还具有养阴生津之功,《本草备要》谓本品“养血止渴”,《医学入门》则提出金银花为“止消渴之要药也”。与黄芪相配,具有益气养阴之效,同时又兼清热之力。《本草备要》引丹溪曰:“痈疽安后发渴,黄芪六一汤吞忍冬丸切当。忍冬养血,黄芪补气,渴何由作?”痈疽因于热毒,病在营血,病后发渴,必是气阴(血)耗伤而余热未尽,用黄芪、银花既善清热消痈,又能益阴养血,故宜于此证。

黄芪—白芷
白芷具有消肿排脓之功,《日华子诸家本草》谓本品“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与黄芪相配,增强其托疮溃脓之功,广泛运用于外科疾病,《本草品汇精要》谓黄芪“合白芷、连翘,排脓止痛消毒”,《本草述钩元》谓黄芪“同白芷、白及、甘草、银花、皂角刺,排脓止痛”。代表方如《洞天奥旨》黄白僵蚕散(人参、黄芪、当归、厚朴、桔梗、白芷、僵蚕)主治瘰疬已破,久不收口。《疮疡经验全书》乌茯追龙汤(黄芪、芍药、白芷、天花粉、蛤粉、白及)主治发背已成脓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芪搭配得好身体会变好
《中药备忘录》热药之补气药:党参2
当归、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一起熬汤,有什么功效?
黄芪怎么用补气补脾?
补中益气汤
适合脑力劳动者养生保健的归脾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