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女生爱买包?”“因为包 治 百 病!”

今天是1212日,距离双十一剁手日已经过去了31天,这不,老婆全新的双手已经“长”了出来,准备在双十二疯狂买买买了!双十一的时候,我本想科学地劝阻老婆买包,对大牌包的欲壑完全可以用学习的快乐和充实来填满,鹿sama果然没有听劝,买了包包。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女生这么爱买包(及一切)。



女生为什么爱买(包)


我问她说:“包就是用来装东西的,为什么要左一只右一只地买呢?还有你那些口红,擦来擦去不都是红色系的,为什么要买那么多看上去几乎一样的色号呢?”

 

鹿反唇相驳道:“那你又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呢?难道你没意识到你坐那半天就是四个按键来来回回摁吗?你就是把拇指薅秃噜皮了,按的也就是那四个按钮啊……”


是啊,为什么男女之间兴趣的差异如此之大却又完全有迹可循——比如男生爱打游戏,女生爱购物——大多数人(反例总有,这里说的是大多数)遵循着这个规律并且彼此都无法理解对方的乐趣所在。


于是我翻阅了一些进化心理学的文献。


书上说,在咱们祖先的远古时代,女性负责收集(采摘),男性负责攻击(狩猎)


虽然如今社会分工已经完全不同,经济独立的新女性已经可以在科教文卫体、农林牧副渔、军政社会仕、工商建运服的各个领域里把男权大佬按在地上摩擦。但是,由“收集”和“攻击”的分工带来的愉悦感已经留在了基因



譬如大多数如我这样的死宅男,闲暇时光都是在虚拟的战斗中释放不存在的雄性攻击性;而大多数像鹿sama这样可怕的仙女,则需要占据着大量属于自己的物品,就像龙盘在装满珠宝的洞里一样,哪怕用不上,只要守在上面盘着就好,尽管拥有了整橱的衣服、包、鞋、腰带、口红、首饰,却永远还是想买更多。


女生的衣柜里永远都差一件衣服。图片来源:pexels

但是,由进化论得来的“收集”理论可能可以解释女生的购物欲。那为何女性对包如此情有独钟呢?


这大概是因为,远古女性从事果实采集时,必然需要用到相应的工具。最开始原始人出去采集果实很可能是用比较大的树叶包裹着,但是树叶比较脆弱,后来应该是用编织的篮子或者兽皮来充当容器。于是,每当有采集活动,女人都带上篮子或者皮包出去,久而久之,“包”就成了女性的必备生活用品

 

但我们还是没有解答到另一个问题,只是用来装东西而已,为什么要买那么贵的包呢?普通的包难道不行吗?那么心理学又该如何解释呢?

 

买买买!我还想买一个包。图片来源:pexels


这就要说到女性对“贵而无用”的东西的热爱了(同理于女性为何热爱钻石)。因为这大概是女性考验男友真心的利器——房子再贵,男人也可以住;冰箱彩电汽车再贵,男人也可以使用;但是像钻石、大牌女包这样的奢侈品,对男人来说既贵又完全无用,他舍得为你买,足以说明对你的重视程度


《色戒》里的王佳芝,在易先生为她买了鸽子蛋钻戒后,感动得立马背叛了组织。

2014年在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的一篇文章就从这一角度给出了实验的证据。在实验中,研究者让两组女性被试分别阅读一段关于“某女和男朋友参加聚会”的文章,文章大部分内容都是一致的,除了在描述女士穿着和佩戴珠宝时有所不同——文章A版本是说她穿的都是大牌货(奢侈品),B版本则描述为普通货。在被试们读完后,研究者让她们来评价“你觉得这位男友有多爱这位女士”,结果显示,A组被试(即穿奢侈品的这版)觉得男友更爱女友。


第二个实验,研究者则启动了女性被试的竞争动机,即让她们想象有另一个女性要抢你的男朋友了——研究者想看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会激发女性的防御性购物(购买更多能够显示男朋友爱你的奢侈品)。


结果如下图:



当被试意识到有人跟她竞争男友时,确实会启动奢侈品购物动机。

所以,按照心理学的理论来讲,女性购买奢侈品的另一个重要动机在于向潜在竞争者示威:“沙包大的牌子看见没?你省省心吧,他老稀罕我了!”


鹿sama这时又提出她的疑问说:“可是很多女生并不需要男人为她买包啊。自己买花自己戴,根本不需要考验谁的真心,那为何还是喜欢购买奢侈品包呢?”

 

我认为,这是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奢侈品消费的动机也在默默发生转变。以往人们认为男性购买奢侈品的动机是“展现经济实力”、“显示社会地位”,而如今的女性在购物消费时,也出现了这种心理需求


2017年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的一项研究显示,大众购买奢侈品的动机大约可以分为4种——精英主义(Elitism),排他性(Exclusivity),精致感(Refinement)以及文化感(Heritage),前两样消费动机属于“自尊需求”,后两样属于“审美需求”。



该研究认为,男性购买奢侈品的动机大部分来自于精英主义(Elitism)和排他性(Exclusivity),即他们需要显示的是自己的雄厚实力和崇高地位;而女性购买的动机则主要来自于精致感(Refinement),希望提升自己的外形形象。但是这一结论仍然存在争议,因为也有其他研究发现,不少现代女性也同时存在“精英主义”和“排他性”的动机。


购买大牌包体现的其实是一个人迫切提需要高内隐自尊感的状态。这类人不能获得足够的由内向外的自尊来源,因此需要通过符号式的外在媒介(例如,炫耀性购物、奢侈品消费等)来达到由外向内的自我肯定。

 

于是有读者在后台问我:“老师,我喜欢香奈儿的包,就是单纯地觉得香奈儿的包包设计特棒,质感特好,那怎么判断我对她的爱是出于审美需求还是自尊需求呢?”

 

于是我让她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有一只包,它从外观设计到手工质感、五金皮质都和香奈儿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它不是香奈儿,没有香奈儿的logo,你还会获得和拥有香奈儿一模一样的快感吗?”


假设有这么一只包包,和香奈儿长得一模一样,但是翻开里面没有香奈儿的logo,只有义乌批发市场的二维码。

对这个问题,鹿sama思索了几秒后回答道:“纵得莞莞类卿,暂排苦思,亦除却巫山非云也。”

 

所以答案很明了,她喜欢的不仅是香奈儿的设计,更爱的还是这个logo。她也坦言:“单纯追求款式的人其实不必买香奈儿,因为很多没有品牌的包款式也很美。但我需要的就是‘老娘拥有了香奈儿’的快乐,拿到包包的时候感觉包在闪闪发光,自己也在闪闪发光。”


全世界最美的女人就是我。图片来源:pexels


所以,大牌包在她看来是某种生活状态的写照,是有助于提升内隐自尊的外因。


买包等于虚荣+好逸恶劳?


家宴的时候,我姐夫对我说:“你干嘛老在你的公众号里讨论购物话题啊,这和你的目标受众肯定不契合啊!”


我问:“何出此言?”


姐夫说:“关注你这个科普号的读者,肯定都是比较爱学习的人。你老说奢侈品啊大牌包啊——那都是爱慕虚荣、好逸恶劳、不学无术的人才关注的,你的读者肯定不感兴趣的。”


他的话音未落,就几乎遭到了我姐、鹿sama、我侄女的同时群攻:“谁告诉你买包的人不学无术了?!!”



等她们抨击完,我 补刀 公道地表示:“这就是你的刻板印象在作怪了!”


以前我就说过,通常人们会将“注重打扮”“华丽外形”与“不专业”、“不靠谱”的印象联系起来;鹿sama也说过,她有一个很喜欢的时尚博主,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得到的评价就是“没想到你每天捯饬得花枝招展的,工作起来竟然还挺拼的。”可见,人们对于爱美人士“好逸恶劳”的偏见是存在的。


我认为,对物质欲望进行良性引导,学会做欲望的主人,了解并掌控自己的需求,可以将欲望化作动力,激励人前进(比如很多人为了买包而拼命努力工作学习)。反之,如果受到恶意引导,人则会陷入欲望的泥淖,成为欲望的奴隶(有些人为了买包则去借了校园贷)。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为了买包而去借校园贷”的人,就故意选择对“为了买包而拼命努力工作学习”的人视而不见。

 

那为什么很多男性对于“女性买包买鞋买钻石”这件事存有如此大的偏见呢?废话,因为提高了男性求偶的门槛啊……


妻子买包后,丈夫如何调节情绪


通过上述这一番思考,那看来鹿sama买包(以及买鞋买口红)势在必行——毕竟是进化了亿万年留下的洪荒之力,人也无法和人类的本性作斗争。


那我该如何对自己进行相应的自我情绪调节呢?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人们往往借助于社会比较而进行自我评价,借以确认自己的属性,得到肯定性情感的满足。


比如双十一我太太疯狂剁手了,我就想知道,我的朋友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大出血了,不能我一个人倒霉啊,知道别人也放血了我心里就好受多了。


所以我的策略是这样的,撺掇鹿sama到群里把买包的事情给大家伙儿炫耀一番




而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其他太太们就会说“为什么人家就能给老婆买包你再看看你那副抠抠索索的德行”。这样一来,李松蔚、宋爷想不给太太买包都不行了,我看着特别解心疼。


排版:小爽

题图来源:pexel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生买了一件35000的香奈儿上衣结果掉色了,网友评论亮瞎了!
彭王者加入雪梨团队?直播一姐合作大牌?密子君身体垮了?刘可可被扒皮?带带小sama侮辱女性?
女生,一生中可以拥有的25件奢侈品
女生,一生中可以拥有的25件奢侈品。你拥有多少?
【图】女生,一生中可以拥有的25件奢侈品。你拥有多少?
五种动机:她们为什么买奢侈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