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机P图太难?这些功能你都不知道,当然P不好看!

相信不少人用手机为照片调后期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每个能调的都动一动。

至于好不好看?那全靠运气。就算调出来的照片看着还行,也总比别人的差了那么点意思。

这一切都源于你对每个后期调整项目不够了解,对好看照片的特点没有概念。

今天就来帮大家梳理梳理那些手机p图必备的常用功能,和什么风格的照片应该往哪个方向调整。

1.手机P图常用功能

从画面明暗的角度来说,常用功能主要有五个:亮度、曝光、高光、暗部改善、对比度。

亮度:用来调整画面整体亮度。

数值调低,照片整体变暗,亮度-100效果图

数值调高,照片整体变亮亮度+100效果图:

曝光:主要用来调整画面整体亮度。

很多后期app上不仅有亮度,还有曝光,这让不少人困惑不已,曝光增加不就是画面整体变亮么?和亮度很重复啊。

其实不然,曝光相比于亮度,其实更接近我们对画面变暗变亮的调整需求。曝光值拉高,画面变亮、淹没在黑暗中细节还在:

曝光值降低,画面变暗,暗处细节隐藏:

而拉低拉高亮度,对细节的保留不如曝光那么完整,如前面亮度+100的图片中,画面细节全部被淹没,变成一片白光;且画面容易泛雾,给人灰灰的、不清晰的感觉。

当然,如果你的手机上并没有将亮度和曝光进行区分,只有亮度也是够用的,只是说,当可以进行选择时,我们优先通过调整曝光改善画面整体明暗。

高光:对画面中比较亮的部分进行调节。

高光值增加,其他地方不变,亮处更亮。高光值降低,其他地方不变,亮处减暗。

如图,画面中最亮的模特头顶,随着高光的增加和减少,变亮变暗。

暗部/阴影(改善):对画面中的暗处进行针对调节。

暗部改善数值增加,其他地方不变,暗处提亮:

暗部改善数值降低,其他地方不变,暗处减暗,如图中模特手肘处、花投射在脸上的阴影等地方都得到了加深。

对比度调整画面中各个部分的对比程度。

有人肯定有疑惑,对比度不是明暗和颜色都可以调整么?怎么把它归在画面明暗一栏?

其实我们手机的对比度调整,主要是对画面中光影对比度的调整,我们看到的颜色变化,是由于明暗对比产生的连带作用。

对比度高,加深阴影,亮处提亮,白色增白,彩色浓郁,层次感强烈,对比鲜明;

对比度低,色彩变浅,阴影、亮光对比减弱,趋于一致,画面蒙灰。

更直观更完整的变化效果,戳视频——

色彩层面,主要有三个功能:色温、饱和度、HSL。

色温/白平衡:调整画面整体色彩偏向。

色温数值增加,画面偏暖,整体色彩偏黄:

色温数值降低,画面偏冷,整体色彩发蓝:

饱和度调整画面整体色彩浓郁程度。

饱和度高,色彩艳丽饱满:

(饱和度+100)

饱和度低,色彩素净发灰:

(饱和度-100)

饱和度数值的变化对彩色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对黑白灰的影响,相对较弱。

饱和度是比较常见的调色功能,一般手机原置调整就有,有个比较小众的功能和它很类似,经常p图的读者肯定会想到——“自然饱和度”,这两个听起来都是饱和度,有什么区别呢?

饱和度拉高,针对的是画面中所有的颜色;

而自然饱和度则更像是系统的一种智能机制,自然饱和度拉高,系统自动提升画面中它认为饱和度不够的颜色,而它认为饱和度够的颜色不做改变:

(自然饱和度+100)

(自然饱和度-100)

相比于饱和度,自然饱和度调出来的颜色更加均衡,画面色彩灰调感明显。

在调整人像时能很好地规避皮肤因颜色过饱和而变得发黄发橘的情况,如上面饱和度+100的例图中,模特皮肤明显比自然饱和度+100的例图更黄。

但同时,在调整需要大饱和的照片,如美食照时,没有饱和度来的给力。

HSL对画面中某一种颜色进行统一调整。

可调整的多为该颜色的色相、饱和度、明度:

比如说上面这张图,我们在HSL功能中选择红色,相当于选中了画面中所有红色的部分,我们可以对画面中所有红色的色相、明度、饱和度进行调整。

选中红色——色相+200,画面中其他颜色不变,红玫瑰、红唇、红指甲等红色部分,均变为绿色:

(tips:色相指的是颜色所呈现出来的样貌,是红色黄的绿的还是紫的。

选中红——饱和度+100,画面中其他颜色不变,红玫瑰、红唇、红指甲等红色部分,饱和度增加,红色更鲜艳:

选中红——明度+100,画面中其他颜色不变,红玫瑰、红唇、红指甲等红色部分,颜色均变亮变浅

(tips:明度指的是该颜色的明亮程度。明度高,颜色浅亮,明度低,颜色深浓。)

更直观更完整的变化效果,戳视频——

在画面质感方面,主要有两个功能可供调节:

1.锐度/锐化:调整画面清晰度。

锐化程度越高,照片中的小细节越得以强调,被摄物的轮廓、色彩、明暗的交界处都趋于分明。

上图中是原图放大后的细节情况,花蕊处和叶片表面都没有那么清晰,我们把锐化拉到100,能明显的感受到,花蕊根根分明,叶片上的纹路更明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锐度并不是越高越好。锐度拉高的同时,不仅对画面细节进行了清晰度处理,画面中的噪点也一并被清晰化,一味拉高锐度,噪点显现,反而让画面看起来不清楚

2.除了锐化,“去雾”相对小众:如果你的照片有种灰蒙蒙不太真切的感觉,拉高去雾数值能获得一定的清晰效果。

开头我们说到,通过拉高亮度来调整画面明暗后,画面容易有雾感,此时就可以叠加“去雾”功能,让画面更清晰。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去雾的原理是通过增加画面对比度和加强色彩使得整体朦胧感降低,并非像锐化一样对线条进行清晰化处理(如图):

上图为去雾-100的效果,画面有比较强的雾感,朦朦胧胧,整体颜色浅淡。

上图为去雾+100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画面看起来不朦胧了,更清晰,但背景的蓝色和花朵的红色都得到加深,变得更蓝、更红。

因此根据不同的app对“去雾”的设定会有些微不同,有的对色彩影响偏小,有的较大,需要斟酌使用,不宜过分拉高或降低。

更直观更完整的变化效果,戳视频——

2.什么样的照片该怎么调

这里为大家列举几种比较人气的照片分别该往什么方向调整,我们通过例图分析的方式为大家解析:

1.日系小清新。

要问当下市场什么风格最吃香?毋庸置疑,小清新必定拔得头筹。


小清新照片的特点和对应处理办法如下:

画面曝光轻微过曝——拉高曝光/亮度;

人物皮肤白皙通透——通过HSL选中黄色,拉低饱和度+提升明度,为皮肤去黄气;适当增加高光,打造皮肤通透感。

整体色彩清新淡雅——低饱和度;

画面中阴影存在感很低,无强烈对比——低对比度,必要时减少阴影。

2.黑白灰与彩色对比的复古风照片:

 

画面颜色大部分为黑白灰——大力拉低饱和度,为照片大面积褪色;

如果整体是黑白为主——拉高对比度,强调对比,减少中间灰色地带;也可以通过增加高光叠加增强阴影得到强烈的黑白对比。

如果整体是黑白灰,画面偏黄——降低对比度,把色温轻微调暖,打造照片发黄的感觉;

部分彩色——使用HSL选择特定颜色调整饱和度和明度,保留色彩。

锐度上可以根据你想要的效果做文章,偏爱老照片的效果,适当降低锐度,模糊一点更有历史韵味;偏爱棱角分明的现代杂志风,增加锐度,保留清晰细节。

3.诱人美食

大部分观感可口的美食都有以下特点:颜色鲜艳饱满、富有层次、色调偏暖、细节清晰。

这对应着我们应当大力拉高饱和度、增加对比度、把色温往暖里调、增加画面锐度。

4.天空类自然风光:

只要涉及到有天空的自然风光,不管你是蓝天白云,还是朝霞晚霞、日出日落,理想中的照片必定是大广角镜头下的大视野里,天空颜色绚丽,云朵一朵一朵格外清楚,画面中不管是颜色还是景物,层次分明。


对应到后期,画面一定不能过曝,轻微压低亮度,让画面细节显现。拉高饱和度让颜色更鲜艳、增加对比度强调层次感是核心步骤。

如果是蓝天白云的景色,我们常在增加对比度的基础上叠加增加阴影,更深一步强调云朵和蓝天的层次。

此外,色温能有效增加自然风光的氛围感,继续加强色彩。

根据照片内容调整色温,拍的是云海日出/蓝天白云,我们把色温调冷,拍的是日落晚霞,我们把色温调暖。

 

6.城市夜景:

城市夜景逃不过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和接连成片的万家灯火,这可以说是繁华感的必备要素。

在后期中,我们通过减少曝光,压暗画面,凸显灯光,增加饱和度,强调灯光色彩,增加对比度进一步加深黑暗对灯光的衬托。



色温方面根据你想要的灯光效果来,如果灯光偏暖,色温调暖,灯光偏冷,色温调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VSCO最全操作指南,随手一调皆大片!
简单几步,教你用手机修出高大上的“夜景照片”
夏天照片就要糖果色,这样调色才不会输!
只需这 7 步,让你的照片瞬间拥有电影感!
LightRoom入门经验分享
怎样调出出这种颜色的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