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铜境”亮相吸眼球

  我们认为宋后铜镜成分改变主要与社会习俗、时人认识水平的发展和变化有关系。宋金时节,因烽火不断,也因瓷器等多项手工艺术的发展,铜镜艺术不再受到垂青,人们对铜镜更讲究起经济、耐用和制作上之方便来。粱上椿先生说:“镜质成分,宋以降含锡量减少而铅分增多,完全为易于铸造。”这话很有见地。宋后用低锡合金铸镜,最 大缺点是体积收缩稍大,铸造不出精致的图纹来,使得铜镜的艺术价值丧失殆尽,只存了个实用上的意义;所以从艺术品角度看,说宋镜已经衰落,一点也不错。

  铜镜是古代人民照面饰容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同时它又是一种工艺品,其镜背的纹饰凝结了古代工匠的审美意趣和冶铸工艺,正是由于铜镜精美的工艺美术水平和广泛的使用,其功能便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今天,现代 考古学根据这些埋藏在古代墓葬中的铜镜纹饰的不同时代特征,为墓葬的断代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铜镜又成为考古断代的标识。

  古人以铜为镜,铜镜除可照容、端正衣冠外,铜镜光亮反射的特性,使古人视之为神物,明亮光洁的镜面可与日月同辉。

  铜镜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空西域,大量的汉朝物产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亚、西亚等地区,其中包括铜镜这类日用品。三国两晋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佛像开始与神仙图像共同出现在铜镜装饰中。以吴国工匠为代表的中国工匠东渡日本后,将当时流行的画像镜与神兽镜结合,制作出具有神兽镜特征的“仿制镜”。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包容并蓄的开放时代。一方面,外来文化汇入中华文明中,瑞兽葡萄纹铜镜就是吸收异域文化元素的典型物证。另一方面,遣唐使、商人等将唐朝的文明成果带到各地,精美的铜镜成为当地重要的收藏,丰富了世界文化面貌。在“清光宜远”单元,观众可以通过汉代“长宜子孙”连弧纹铜镜、三国变形四叶佛像对凤纹铜镜、“嘉兴元年”神兽铜镜、唐景龙三年瑞兽葡萄纹铜镜等展品感受中外文化交流的多彩。

  在古人的思想观念中,他们认为铜镜能照人,也就可以照出妖魅,故此,常常会将铜镜悬挂在家中,或是佩戴着身上,以起到镇宅避邪的作用,正如古代文献中说的那样,“镇宅神以埋石,厌山精而照镜”。因此,铜镜是避邪镜的话,人就不能盯着看,一来会让人感到心里不舒服,二来让镜子照人也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博物馆就从不将古铜镜的镜面展示出来。

  近年来,铜镜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铜镜已成为收藏界一个比较热门的门类。然而,人们更多重视铜镜分类和断代以及价值的研究,从而忽略了铜镜制作技术的研究。实际上,古代铜镜制作技术的研究对于铜镜的辨伪、艺术价值的评价、断代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找点铜境资料,和大家鉴赏鉴赏
铜镜:青铜艺术的终极绝唱
古人正衣冠的铜镜,而今为何不让看到正面,只因为这一个原因
鄂州铸镜中心的塑铸分工
国有善铜,铜镜是青铜上的书画艺术
鄂州古铜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