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珐琅彩——名不虚传,价值千差万别

  雍正中期的珐琅彩瓷器,这个阶段通常是设定在雍正四年到雍正七年之间,此时朝局基本取向于稳定,而且在雍正六年,养心殿造办处又在怡亲王的带领下,研制和煅烧出更多的珐琅彩料,使得珐琅瓷瓷器在绘画上有了巨大的上升空间。这个时期的珐琅彩瓷器的款识,出现了三种类型,一种是特定的桃形框雍正年制的款识,这类的瓷器从形制上,以及从图文上来看,应该是属于专门给雍正皇帝祝寿所用,因此数量非常之少。

  

  由于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尚处于初始阶段,从色彩搭配、纹饰布局到款识内容和样式,均摹仿当时铜胎画珐琅的效果。大量借鉴了西方铜胎画珐琅的工艺和装饰手法,所以当时的瓷胎画珐琅带有强烈的西方装饰画特征。

  “珐琅彩瓷"的主要制作地为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是被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地位极高。而粉彩瓷多在景德镇御窑厂生产,是一种普通的官窑瓷,虽然也被皇 家喜爱,终究地位略逊。

  

  珐琅是一种较软的玻璃料 ,若在里面加上不同的金属氢化物作为呈色剂,并用油调和,便成为珐琅彩。用珐琅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绘画,再入炉二次烘烧,即成为美妙的珐琅彩瓷。这种技术源于15世纪的法国,清初传入我国。珐琅彩含大量的硼和砷,烧成后具有强烈的金属质感,色彩种类繁多,表现力极强,深受人们的喜爱。

  珐琅彩瓷在康熙晚年研制成功,经雍乾二世,达到顶峰,乾隆二十年前后,瓷胎珐琅彩及瓷胎洋彩生产基本上以景德镇为主,这种工艺和艺术形式得以在景德镇生根、开花、结果。我们知道,为清御窑厂生产的技工、画匠多是民窑的高手及技艺出众之人,他们凭着出众的技艺,在盛世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的,若技艺拔尖者,多不愿隶属御窑差役,其原因在于御窑工价固定,不会随市场价上升下扬,机制不灵活,且收入并不比自己经营获利更多。

  

  乾隆时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枝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枝艺。于是乎珐琅彩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这些过渡时期的产品也有其较高的艺术水平。

  康熙珐琅彩瓷器的花纹,总是力求对称,画面受到限制,很拘谨,不活泼。而雍正、乾隆时期,采用我国瓷器的传统工艺,色彩画在釉面上,不受限制,图案生动活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三代珐琅彩瓷器鉴藏
中国古代名贵瓷器集锦
珐琅彩的魅力,机会就在身边
谈故宫藏绚丽的珐琅彩瓷
瓷器中的妲己
浅析:从乾隆审美,看清代斗彩瓷器的发展,其样式有何艺术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