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曲情之长长(四)——赶街

如果您父母还健在,我对您说我是如何如何思念我的父母。您是理解不了也体会不到的,因为永远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样的说法。

常觉得小时候自己有些缺爱,因为兄妹太多,谁都顾不上你。后来有了家有了孩子,慢慢懂得父母光是为了十几口人能填饱肚子,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况且,作为家里最小的我,比起其他兄长、姐姐,已经是很受宠的。比如,家里偶尔杀鸡,父亲准会把鸡头给我,这是我其他哥哥姐姐都没有的待遇,去别家吃酒,母亲准会牵着我的小手去,怀里抱着我边吃水酒边拉家常,完了还往我嘴里灌一些水酒,那时候农村穷啊,肚子吃不饱,那嘴馋的,啥能吃就吃啥。往往是她走时牵着我,回去时背着我……我从没听到过哪个大人会说:不要给小孩吃酒,对大脑不好。现在想想,那是最简单最快乐的疼爱。

而最深刻也是让我至今仍觉得酸楚的记忆,还是跟着父亲赶街。我们通常是到离村上有几十里路程的乡里赶的街,每隔5天赶一次。那时候兴起农民交公粮的政策,家里当年的公粮交足了,如果收成可以,还能售些粮食。那时候还小,一心想着赶街,感受那热闹的场面,还能吃到糖果。所以每次都闹着要跟着去。

我家通常是父亲领队,请上寨子能扛能背的人前往乡里交粮食,互相帮,这次帮我家,下次帮他家。那时候,都是靠人力扛或者背,没有机械没有牲口。鸡叫第一声也就是三更就开始装粮,大家喝点粥就出发。父亲自己也背,装满了粮食的布袋口径40厘米左右,高1米6左右,父亲个子矮小,他背起来,比他高出很多。我很长时间,一直想不通,他是如何做到的?几十里路,那么高的粮食。长大了,才明白,他背的不是粮食,是责任。

我从小眼睛就不好,医生说是夜盲症。他会一路牵着我的手,我则连走带跑的紧紧跟着,去晚了,光排队就得一天,如果粮食没晒干不合格,还得接着晒才能交……

因为组队去,所以通常是公粮交足了之后,还能售些粮食。虽说是互相帮,但卖粮食的钱,父亲除了请大家打打牙祭,还要给每个人一点烟酒钱,所以每次都所剩无几。但精打细算的他,每次都能买上母亲交代要买的东西,线呀,布呀,盐,还有草烟,酒等等。而我,他会给我几毛钱买一些糖果,宽裕的时候他会给我买一双布鞋或者发带。

每次随父亲去赶街,我就只顾着凑热闹,街上的人流、物品,是那样的新奇,无论他给我买啥,都比不过我狠狠地饱了一次眼福,街上所有景象就像是全被我的大脑收纳,成为一个神秘的锦囊,是任何一个小伙伴都揭不开也抢不走的谈资。而父亲,那时候的心情又如何呢?一大家子的人,每个人都眼巴巴等着我们,除了母亲交代要买的东西,其他孩子,我的哥哥姐姐,哪怕给每个人分到一个糖果,都是最圆满最幸福的交代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0后的您,还记得和父母一起担粮食,交公粮的日子吗?
做傻瓜 三十年
小时候跟着爸爸一起去交公粮,80后们还有没有印象了
记忆中的交公粮 | 王桂田
70年代“交公粮”的岁月,老一辈农民终生难忘的记忆
去世的父亲,诡异托梦,说了句话,竟然让他避开车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