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印中:聂绀弩诗诠释(3)

NO.9  遇狼

送饭途逢野犬黄,狞牙巨口向人张。
哮天势似来杨戬,搏虎威疑嗾卞庄。
我盒中丰无汝份,吾刀首肯畀君尝。
见余挥杖仓皇遁,旋有人呼赶打狼。

句译

在往田里送饭的路上,遇到了一只黄毛野狗,露出尖利凶恶的牙齿,向人张开大口。

这条野狗向天咆哮,来势汹汹,似乎是《封神演义》上杨戬的哮天犬,而我表现出来的似同老虎搏斗的力量,叫人以为是历史上的降虎英雄卞庄被指使来参战。

我饭盒里的饭菜是丰盛,可是没有你这条野狗的份儿,如果我手上的刀点头同意的话,倒可以给你尝一尝。

这条野狗看见我挥舞棍棒打去,才慌慌张张逃跑了,随即有人高声喊叫:赶狼啊,打狼啊——原来是一条狼!

解说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颇具戏剧性的细节:在送饭途中遇到了一条凶恶异常的“野犬”,而诗人则全无畏惧,奋起搏斗,待打跑“野犬”以后,从别人的喊叫声中,才知道遇到的原是一条恶狼!诗人没有后怕,却让读者为诗人深深后怕。寥寥数句的这个小小情节,却写得波澜起伏,耐人寻味。

耐人寻味处之一,似乎是“无知”才“无畏”,诗人没有心理负担,所以能奋起“搏虎”之威,挥杖打跑“野犬”,如果老年诗人开始就知道那是一条恶狼,情况会怎么样?

耐人寻味处之二,是诗人处狞牙巨口之前,哮天气势之中,丝毫不失从容,且以幽默处之(第三联),是在危难中显胸襟,此等气概,实在令人赞赏。这些“耐人寻味”之处,就是极好的诗材。

卞庄子,是春秋时鲁国卞邑丈夫,《史记·张仪列传》有陈轸说卞庄子剌双虎的故事。

戬,音俭。嗾,音叟,指使。畀,音闭,给。
 
NO.10  马号

王良造父九方皋,造次相逢瑞雪飘。
日日轩辕驱驽马,宵宵草豆实空槽。
曾闻买骨来多士,行见挥鞭上九霄。
嗟我老无千里足,唾壶完好未轻敲。

句译

像春秋时期善驾驭马车的王良,像周穆王时驾驭八骏的造父,像春秋时善相马的九方皋——农场里各队的养马能手,都在瑞雪飘飞的时候,在马号里不期而遇。

养马人天天套马车,赶着慢马,夜夜将草和豆这些马料装满马槽喂马。   

我曾经听说战国时燕昭王采纳了郭隗买骏马的骨的建议,因此招来了许多人才,随后不久就看到骏马在一挥鞭时冲上九霄的情景。

那样的天马行空的情景让人神往,可叹惜的是,我老了,没有千里马那样的脚了,也没有南朝时王敦自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激情了,所以我的痰盂还是完好的,连轻敲都不曾有过,哪里像王敦豪情满怀,“以如意打唾壶”作节拍,“壶口尽缺”呢!

解说

在上一世纪的五十年代,被流放到北大荒从事“劳动改造”的人中,许多是当时中国知名的文化人,《马号》一诗、就是从一个特定的场合,写出“来多士”的情况,各类人才都在北大荒“造次相逢”了。

尾联同“行见挥鞭上九霄”句相对照,抒发的是“烈士暮年”,时不我待的叹息。

王良、造父,事见《淮南子·览冥训》。九方皋,事见《列子·说符》。买骨,事见《战国策·燕策》。唾壶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诗中用的这些旧典,都是为诗人自己的抒情,为表达新意所用的。唾壶一典,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之中,包含着深深的沉痛。
 
NO.11  马逸

 脱缰羸马也难追,赛跑浑如兔与龟。
 无谔无嘉无话喊,越追越远越心灰。
 苍茫暮色迷奔影,斑白老军叹逝骓。
 今夕塞翁真失马,倘非马会自行归。

句译

即使是瘦弱的马,在挣脱缰绳跑了以后,也难追上它,我这个人与马赛跑,全像寓言故事里的乌龟与兔子。

“谔”呀、“嘉”呀这些叱马停止、慢行的声音,都喊完了,再也没有什么话喊了。越追,我和马的距离就越远;越远,追马的我也就越来越灰心丧气。

在空旷、辽远的暮色中,连奔马的影子都看不见了,我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年垦荒者哀叹,“时不利兮骓已逝”!

今天夜晚,真如成语里所说的,“塞翁失马”了——倘若不是后来马会自行认路回来的话。

解说

在羸马脱缰逃逸的时候,诗人虽然百般无奈、心灰、叹息,但仍不改旷达的襟怀、幽默的气质,这种襟怀和气质立即感染了读者,使读者读了首联以后,也禁不住轻轻一笑——但马上就敛容,同这位“斑白老军”一起叹息了。

首联、领联,诗句似从口中自然流出,“无”、“无”、“越”、“越”及叱马声,明白通畅的口语同严整的格律浑然妙合,是典型聂诗手笔。龟兔赛跑故事,见《伊索寓言》。

颈联、尾联则语言典雅,是另一种风格,同前二联相映成趣而不相隔。“斑白”句下,作者自注:“反用项羽《垓下歌》'时不利兮骓不逝’意。”“塞翁失马”,典出《淮南子·人间训》:“今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马而归。”后人因此说:“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口语同三个典故的结合使用,显示作者调遣语言能力的高超。
 
NO12.  放牛 (三首)


生来便是放牛娃,真放牛时日已斜。
马上戎衣天下士,牛旁稿荐牧夫家。
江山雨过牛鸣赏,人物风流笛奏夸。
苏武牧羊牛我放,共怜芳草各天涯。

句译

用故乡京山的土话说,一出生我就是个“放牛娃”,但是到真的放牛的时候,我已经是人过五十天过午,就像太阳西斜一样了。

想当年,我曾经骑着战马,穿着军装,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一个战士,到如今,却成了一个睡在牛旁边草席上的一个牧人了。

刚下过雨后,江山显得更加明媚,牛也在撒欢鸣叫,好像在欣赏眼前的美景,阵风吹过,牧人吹起横笛,似乎也在自夸是个风流自在的人物。

西汉的苏武牧的是羊,我放的是牛,但我们的遭际有共通的地方,虽然我们古今异代,天各一方,但我们都共同怜惜、慨叹脚下那长到天边的芳草。

解说

《放牛》三首,内容各有侧重,第一首写牧人,第二首写放牛吃草,第三首写饮牛。

第一首的首联抒发的,是不胜今昔之感。“日已斜’,三字,既可以指眼前景,又指迟暮之年,是情景交融之笔。

颔联承前,今昔对比之间,感慨何止万千,但联中不着一形容词,不着一动词,感情全在六个名词之内,蕴含更加深沉,也更加耐人寻味。

颈联由景生情,诗人情绪一扬,雨后江山的美景,让诗人暂且搁下悲愁。所谓“牛鸣赏”者,其实是诗人自己的“鸣赏”,找回了风流人物的自我。“笛奏夸”三字,使这一联显得有声有色有情。此联来自生活,充满生气,而文字又十分典雅,以“风流”对“雨过”,何止贴切而已,是极奇巧而又含义丰富的时仗。

但是,诗人的悲愁感慨是挥之不去的,“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尾联以忠愤坚贞的苏武自况,怜惜之叹,如天涯芳草,“更行更远还生”。
 

千里青青百草齐,牛倌草上替牛饥。
一鞭在手矜天下,万众归心吻地皮。
大野人稀空草媚,边山客老幸牛骑。
无书挂角眠茵好,又恐奔牛奋马蹄。

句译   

各种各样的草,千百里无边无际,青青的,长得齐齐的,在这样的芳草地上,放牛的我这个牛倌,都替牛儿胃口大开。

我这个牛倌,一鞭在手,在牛群这个天下里,就可以大显骄傲,大摆威风,牛群都驯服地按照我的心意受摆布,静静地吃草,像吻着地皮一般。

这么广阔的草野,草长得这么丰美,可是人烟稀少,无人欣赏,无人开发,幸而,在国家边境的这个山野里,流落这里的我这个老人,还有机会骑着牛走路。

我不像隋朝末年的李密,没有书挂在牛角上,但无书可读也好,不用费神,随意睡在这绿茵上就很好,很自在——只是,又怕牛一跑动,举起那像奔马蹄子的脚,踏将下来。

解说

全诗语气,以牛倌自居,骄矜之情,溢于言表。在“大野人稀”的情况下,面对牛群,油然而生“唯我独尊”的感觉,是很自然的。从更深层说,这是诗人久受压抑,一朝回到了千里青青、芳草鲜美的自然环境里,身心一时得到解脱,在情绪上的一种反弹,并不是一般所说的“阿Q气”、“自嘲”……

诗中所写草场的景象,牧人形象,牛群影像,都十分鲜明,清新有致。末联刚说“好”而又立即生“恐”,虽只两句,也成波澜。

“无书挂角”,说的是隋末李密少时好读书,常以蒲鞍骑牛背,挂《汉书》于牛角上,且行且读的故事。诗中反用这一典故,得自然巧妙的诗趣。
 

朝饭群牛三五十,日中正是饮牛时。
老牛舐犊犊呼母,春水黏天天在池。
水镜偷香唇就吻,烟波祝酒沼为卮。
青牛此饮尤当饱,函谷关高缺渼陂。
    
句译

从早晨起让三五十头一群的牛吃饱了草,到了中午,正是要让牛群喝水的时候。
   
在喝水休息时,老牛用舌头舐着小牛,小牛声声哞哞地对着老牛叫唤。春水连接蓝天,蓝天映照在水池里,景色十分优美。
   
水池明净如镜,春天里牛们似乎也在偷情,彼此在池子里喝水,就好像互相亲吻一般。水雾笼罩着水面,大地向一切生灵祝酒,就用池子当作酒杯。
   
看着眼前这些牛,我想起了古代的老子骑的青牛,青牛这一下子更应当喝饱了吧。不然,跟随老子到函谷关去,那里地势高,缺少渼陂池,那时可就没有水喝了。

解说

前人写饮马的诗常有所见,如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之类,而写饮牛的诗则难见。《放牛》之三,把饮牛写得这样美,当属独一无二。
   
写的是饮牛事,传达出来的是诗人丰富的感情,有亲情、艳情、豪情。这些感情,又是同诗中鲜明的景物融合在一起的。“老牛”联所表现的,是天赋万物的亲情,这种亲情同泱泱春水,净净蓝天,紧紧地“黏”在一起,十分感人。“水镜”句写的艳情,异常浪漫,是诗人本人气质的一种表现。“烟波”句,昂扬的豪情同迷蒙的景象联系在一起,增强了表现力。诗人身处北大荒,以劳动改造之身,却洋溢着饱满的感情,使读者不得不惊叹人性的优美深长的一面。

尾联所写的青牛事,典出《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列异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紫气浮关,而老子果骑青牛而过。”从北大荒而至函谷关,从眼前事而及古代的老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鲁迅在《故事新编·出关》中写的就是老子出函谷关事,其中有关尹喜的话:“他(老子)自言上流沙的,外面不但没有盐、面,连水也难得。”尾联所写青牛饱饮,当与此有关。

渼陂(bēi),池塘名,在长安西南,源出终南山,方广约数里,抱山麓。杜甫有七古《渼陂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只为探寻一个千年秘密
返回故乡的老子
老子为何出函谷关?
“紫气东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散文】马号 /张家喜
老子为什么要骑着“青牛”西去函谷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