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座大山,一段传奇——永兴有座老道山

永兴有座老道山

王世华


在永兴的西南方有座大山,名叫道山。海拔325米,山体面积2平方公里。它从远古走来,养育了山下祖祖辈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无论时光隧道如何穿越伸延,山依旧恪尽职守,沉稳伟岸,亘古不变。
喜看山间多苍翠,遍地松香沁心扉。老道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特别是秋天的景色更是迷人,瑰奇绚丽的红叶,娇艳夺目,松林点缀在枫树间,红绿相间,色彩斑斓,风韵无比。这座名不经传的小山不仅风景美,更特别的还有外形美。当你站在山下仰视山顶,老道山又像一个硕大的馒头,同周围的山峰相比浑圆突兀,新奇别致,让人赏心悦目。
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古时候由于长期受西方国家的影响,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各地纷纷修建寺庙。相传明末清初,武当山有一个道士化缘来到老道山,看到山上有一道奇怪的灵光,山上且有头尖、二尖、三尖三个山峰,称三尖,认为它就是拯救黎民于水火的神灵,可保佑众生消灾免难,逃过一劫。下山后,刚好碰到一生意人驾船到此地,船上放金牛、金山、金芝麻三金。他又认为这就是上天安排,山上的三尖和船上的三金怎么这么巧合。这就是神的指令,凡人必须听从,老道山天生异象是建庙立寺的绝佳之地。于是道士和生意人不谋而合,就联合当地的信徒们在方圆几十里到处化缘,得到了乡民的大力支持,有些乡民实在是没有钱的也愿意出力帮修,在大家的全力支持下,历时一年半时间,寺庙得以竣工,人们为了纪念修建寺庙的发起者——那位不知名的老道士,遂将山庙取名老道山庙,便流传至今。寺庙全部用青石页砌成,属石木结构,特别是寺庙的围墙更为宏伟,墙体宽约80公分,陡峭处有10多米高,全长260多米。
据健在的老人讲,寺庙除整体结构外,还有离寺庙100多米处有一小屋(叫关房),是修行人闭关之屋。离寺庙300多米处还有一小庙则是道士登仙(去逝)安放之处。主体建筑寺庙除有一个大厅专门供奉菩萨外,其余93间全部是道士们居住、做饭、放杂物的房间,呈梯状排列,错落有致。再加上有厕所4间,一共100间。寺庙建成后,为了解决所住庙内道士们的生活用水,便打了4口井,分布在庙内的四个方向,井口直径均约1.5米,深约100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出人意料的是在这高山之巅打井,居然有水,且水源丰润,清冽纯净,有如泉水般的甘甜,她旱天不枯,雨天不涝,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清澈见底,令人叹为观止。距庙约100米处还有一放生池,面积约10多个平方。据传,此池自开挖以后,在没有任何水源,只靠老天降雨的情况下,竟然大雨不溢,大旱不干。这也是老道山庙的放生池神奇之处,也成了未解之谜。这也给老道山庙平添了几分神秘之感,吸引更多的人慕名前往一探究竟。
弱柏倒垂如丝蔓,檐头不见有枝柯。寺庙建成后,香烟缭绕,香火旺盛。大厅内共供有菩萨30多个,佛像大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动作千姿百态。有的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有的朱唇微启,慈眉善目;有的盘膝而坐,双手合十;有的金鸡独立,手舞钢鞭;有的眼睛半闭,手捧经卷……寺庙里开始只有道士30多人,上下山只有一条路,后来烧香、拜佛的人日渐增多,又开通了3条路,共有4条路上山。香火最旺盛时,共有道士105人,每天前来烧香、祭拜的人络绎不绝。
寺庙颂鸣钟,香鼎绕红尘。寺庙内整天香烟缭绕,仙雾氤氲,一年四季香火不断,以致使上山的4条石板路许多都凹了下去,没有凹下去的都光滑发亮,像涂了油似的。道士们除了在寺庙烧香、拜佛,打理寺庙事务外,还到山下开荒、种地,田地逐年增加,田产达到了100多亩。他们除了寺庙内所有人员粮食能够自给外,还可救济当地生活清贫的乡民。
在清朝中期,因交通不发达,老道山所在地龚场村一带的人出行受到了很大限制,过去有上京山、下皂市之说。往下走,去皂市有一条河隔断了去路;往上走,去京山虽没有河流阻隔,但路途较远,步行也需要在途中休息,赶集买卖十分不便。老道山庙少有积蓄后,就开始广济苍生,修路补桥。他们在前往皂市途中的河流之上建起了一座桥梁;在往京山的途中舒家台建起了一座歇凉亭,解决了来往的客人吃饭、休息的问题。
一心向佛,佛法无边。说来也巧,从建寺庙后的10多年间,龚场1队出了一名按察使,2队出了一名布政使,3队出了一名巡抚,人们认为是佛光普照,佛祖庇佑的神力,此后更加崇拜。
1937年,正当寺庙香火日渐旺盛,到了鼎盛时期。在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也有了很大的名气。当地的一些不法分子随之也盯上了这座寺庙,想利用它来非法获利。当时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治安差,再加之龚场村地理位置特殊。永兴属皇伪军管辖;皂市属日本人管辖;京山属国民党管辖。而龚场村属于三不管的位置。当地一款先生趁机笼络当地无业游民在寺庙里赌博,经常发生冲突,最后甚至发生了命案,导致国民党军恼羞成怒,将老道山庙付之一炬,百年老寺顷刻化为乌有。道士们迫不得已各自回家,多少人为之叹息。寺庙从此落漠,再也无人来朝拜。
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带着几分疑问,又有几分好奇的心,来到老道山脚下,上山再观寺庙模样。可到达目的地后才发现,从山脚到山顶根本没有路,荆棘丛生。我们一边探路,一边前行,当我们好不容易走到半山腰时,却又发现眼前有一悬崖,根本没法爬上去,只好绕道而行。我们边走边歇,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到了山顶。此时,我们还来不及休息,俯瞰山下,顿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一番景象。眺望远方,此刻可将整个美景揽于怀中,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正值秋收时节,金灿灿的稻穗在微风地吹拂下,正向农民点头微笑。星星零零的村落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混然融为一体。远处的绿水堰,碧波荡漾,有如镶嵌在绿色的大地上一颗璀璨的宝石,美不胜收。烟雨过后,这里是一方空灵的净土。虽然听不到那种钟鼓齐鸣的声音,但是好像隐约能闻到焚香的味道,寺庙年久失修,神像、庙宇、水井早已不见了踪影。伫立古井遗址旁,依稀可以看见道士们一圈一圈吃力地摇着轱辘,挑着水桶来回穿梭的踪影;依稀可见他们用打来的井水在洗菜、洗衣;依稀可见有一位信徒拿着葫芦瓢舀一瓢刚打上来的井水一饮而尽……萧瑟秋风,一片凄凉。荒草丛生,断壁残垣,一片破败的景象。只留下一放生池静静地躺在那里,也无人再来放生,还有一块残缺的功德碑,上面的字迹也模糊不清,究竟有哪些人出资、出力建庙也再无记载。
走出寺庙,抬头便是一望无际的天空,寺庙虽小,却有一种不衰的感觉。我们一行人沿着刚上去的路小心翼翼地下山了,当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头,再看看那座具有神话情境的寺庙时,又惊讶的发现,离寺庙不远处,有一幅唐僧取经的画面。山顶光秃秃的,却只有画面那里有几棵松树错落有序的分布。特别是唐僧牵着的那匹马,形象逼真,活灵活现。把师徒4人西天取经的整个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听当地的老人讲,这个画面已保持了10多年了,且没有做任何人为的加工,实属罕见。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座大山,一段传奇;一座寺庙,一代信仰。寺庙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它对于人们了解宗教文化、建筑文化、社会变迁等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有待人们进一步了解、挖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唐代传奇仙官,告诫:庙不能乱供
愿望
【电视剧】八月桂花开 29集全
【巴林原创】走进神话——在赛罕乌拉的山脚下 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 它的名字叫荣升
金世成
书生中午到寺庙讨水喝,僧人上茶给他喝,喝完后书生觉得不对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