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遥忆当年做堆肥
遥忆当年做堆肥
作者/许梅坤
眼下是农闲时间,故乡的农民不再被土地绑架了,每天无所事事,有的就近打零工挣点零花钱,有的窝在家里吹空调吃西瓜看电视,有的聚集在一起,说说村里的家长里短。回到故乡孙桥镇五泉庙的我,目睹乡亲们悠闲的生活,不禁想起了四十多年前割蒿做堆肥的往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的“三夏”(夏收夏种夏管 )大会战结束之后,田里的农活就暂告一段落,有了短暂的空闲时间。于是,队长就抓住机会组织社员割蒿草做堆肥,为秋播备足底肥,给来年的夏粮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当年流行在农村的一句谚语。那时候,由于化肥紧俏,生产队的秋播全靠农家肥和堆肥做底肥,蒿草就是做堆肥的主要原材料。什么是堆肥?堆肥就是通过水、氧、碳和氮的适当混合堆沤发酵,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腐殖质样物质而产生肥料。
入夏后气温高,雨水多,蒿草生长旺盛且没钙化,为做堆肥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原材料。不过,做堆肥除了蒿草,还要掺和进去秸秆,混合牛粪,堆积起来,浇足水份,糊上厚厚的一层泥巴,在封闭条件下自然发酵沤制。用这种方法沤制的堆肥,富含植物营养和有益生物,施入农田可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免疫力,是植物良好的有机肥料。
六月的天气昼长夜短,气温高升,烈日炎炎。在晴朗的清晨,队长一声令下,社员们如同出征的将士,各自腰缠绳索,手拿镰刀,肩扛冲担,去寻找自己的阵地。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荒山野岭,到处都是割蒿人的身影。上午沟渠边,下午河滩上,今天这面山坡,明日那条沟壑,镰刀去处,蒿草皆倒,汗流浃背,蒿草成捆,一天的战斗犹如地毯式的围猎,满目蒿草转眼即逝。
太阳落山时,人们将一担担蒿草挑到队长指定的田埂上,让记工员过秤记工分。夜幕降临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回家忙完家务活,匆忙洗个澡,囫囵吞枣地把晚饭塞进肚子里,才能上床睡觉,山村又恢复了宁静。
第二天清晨,队长的几声叫喊又打破了山村的宁静,社员们急忙起床,男人抓紧磨镰刀,妇女匆忙做早饭,吃完早饭,头戴草帽,身背水壶,带上擦汗毛巾和各种武器,又出征了。
那时,生产队按劳力分配割蒿任务,记工员按斤数计算工分,完不成任务的扣工分。所以,只要有行动能力的男女老少齐上阵,老人、小孩和妇女负责割蒿,身体强壮的男子汉负责捆蒿挑运。几天功夫就把村庄附近的拿得上手的蒿草割光了,剩下一些拿不上手的蒿草,即使浪费许多时间也割不上多少。队长眼看战绩不理想,就停止本土作战,开赴新的战场。首选主战场就是村庄西北面山黄花堰冲,那条与钟祥市东桥镇高潮村相邻的山冲长约五公里,山峦叠翠,沟壑纵横,蒿草遍地,而且没有居住人家,正是割蒿的理想之地。
常言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打好这场战役,队长早已做好了部署,割蒿大军只管把蒿草挑到山下,交给记工员过秤,我们青年人组成的运输小分队负责赶着牯牛拉着板车,把蒿草运送到队长指定的田埂上摆放好。这样,一干就是十多天。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山冲里刚才还是烈日炎炎,高温炙烤,转眼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社员们被雨淋冰雹打是常有的事。野外作业的辛苦,现在的年轻人是难以想象的。
俗话说:“青草树叶沤成肥,撒到田里也有劲。”但是做堆肥也是一种学问,可不是一天半天就能成功的,要花费好长时间投入好多劳动力。因此,队长事先安排专人挑牛粪,运秸秆,移秧苗,做好准备工作。蒿草一运到,就由专人把一捆捆蒿草搬到移走了秧苗的空地方,铺一层蒿草,撒一层牛粪,掺一层秸秆,泼一次清水,不间断的重复着,将蒿草牛粪和秸秆堆放成形似一座小山后,再将表面糊上一层厚厚的泥巴,让其自然发酵。
等上几天,封闭的肥堆气温增高,蒿草就会腐烂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腐烂。这时就得打开堆尖,往里面浇足水份,然后再用泥巴密封,使蒿草继续发酵腐烂。为了加快腐烂的速度,还得由专人定时开堆,一边翻拌,一边浇水,一边添加大粪,弄得身上脏兮兮的,脸上汗水夹杂着污渍,简直不成人样,好像是在茅坑里工作。尤其是大粪的臭味和蒿草腐烂气味扑鼻而来,呛的人恶心干吐,也只好强忍着。没有堆肥臭,那有五谷香?农田里施用这种肥料长出的粮食,那才是真正的纯天然无害绿色健康食品。
然而,现在的人们思想观念不一样了,故乡的硬化公路两边蒿草丛生,将要侵占道路,阡陌间更是蒿草密不透风,大有吞噬庄稼的趋势。于是人们就农药上马,将蒿草喷杀,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也留下了后患。遥想当年做堆肥,从割蒿草到施于田间,不知道有多苦多累多脏,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这也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体验的。
当年割蒿做堆肥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生活的艰辛和青春的美好。无论离家多久多遥远,那段难忘的岁月仍清晰如昨,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了我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和最美好的回忆!
2023年6月28日于(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东区
作者简介:许梅坤,京山市孙桥镇人,中共党员,荆门市作家协会会员,京山市作家协会会员。热爱读书,喜欢文字,乐于山水田园,感悟人间百态,用笔记录真善美,用文字装点生活,偶有小文发表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石文坛]华绍银的散文《生产队岁月·选队长》
【灵璧记忆】生产队里的记工员
牛粪里的黄金
轻松腐熟有机肥
生产队:挣工分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