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在大学当老师的日子

我在大学当老师的日子

作者:周楚雁

大学毕业时的作者
作者简介:
周楚雁,艺名荆楚雁、楚雁、牧牛山人,生于湖北省荆门市农村,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曾先后在机关、国企、民企、外企、大学任秘书、行政助理、业务经理、市场部总监、产业管理部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教授,以及环保安全主管工程师等职,发表经济管理类论文多篇。爱好美术和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参展和获奖。

引言

在我并无太多旁支的人生轨迹上,竟然做过几天大学里的副教授。虽然几近谬误,但在我的人生世界里,它还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无法忘记。
换工作,进入民办大学
低工资,就当做个公益
由于外企公司的短期行为和其北京项目业务萎缩,那段时间我正在考虑换工作。何去何从,正当茫然之际,网上一则招聘广告映入眼帘:某民办大学招聘教师,条件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经济管理类或建筑工程类专业。我一看觉得自己合适,就打电话联系,约了时间去面试。
这所学校位于北京城区北面的远郊区县,我驾车走高速公路,转一段六环路后又走一段高速,下高速又转过几道弯,再走好长一段小路,历时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学校大门口。
这个校门很气派,远远地望去,一条直通大门的门前大道很宽敞,大门内是开阔的校园,楼宇排列有序,道路整洁,绿树成荫,一个宽阔的绿茵场后面,是一座威严无比的圆屋顶白房子,显然,这是一个标志性建筑。后来得知,这是学校图书馆。
按照联系地址,我见到了联系人。这是一位热情的年轻女老师,笑容十分灿烂。她给我倒了一杯水,让我在沙发上稍坐,等候院长面试。
只一会儿,面试官召见我。我走进了院长的办公室。院长是一位稍微年长者,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虽然语速较快,但是言谈亲切,他看见我的简历,听到我带湖北口音的普通话,当即说:“我们是湖北老乡。我愿意接纳你这个老乡,咱们一起工作吧。”这是一位热情又果断的院长,交谈片刻,即决定录用我。
当然,他也想进一步说清楚:“这是学校,不如在公司有那么高的工资。但是,这里工作环境好,时间上不同于公司那样紧张,而是比较宽松。”
院长问我想好了没有,想好了就可以来,学校急需我这样既有学历、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看得出来,院长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我对教师工作本来就有兴趣,难得自己有用,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无论工资多少,都要尝试一下。我当即答应了这份工作。
新学期开始之前,我办理了入职手续。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院长答应的副教授又被人事部门打了折扣,说试用期半年,工资按讲师的待遇发。算了,本来就没有指望有什么收入。
后来我跟一些朋友们说起我的工作,我说:“不过,民办大学工资很低,低得让人觉得是在做义务劳动。”
朋友们不以为然地说:“没有工资又怎样呢?你就不能做点公益?”说这话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他们是有爱心的私营企业主、民营企业家。
我无言以对。心中暗暗佩服自己,虽然是一个穷人,但是有着崇高的境界。

路遥远,遭遇特大堵车
绕林地,匆忙赶到课堂
开学报到后,学院给我安排的第一堂课,是为整个学院新生介绍物业管理,是一个大课,约有200人听课,早晨八点开始,主管副院长特别强调,要我准时到校上课,不要迟到。
那天,我六点就开车从位于北京南城的家里出发,前往位于北部郊区的学校。我想,走高速公路,路上有两个小时,时间足够了。
让我想不到的是,遇到堵车,而且是长时间堵车。高速公路,一大早晨却成了停车场,大大小小的车辆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开始是缓缓迁移,后来是寸步不动了!主路出现交通事故,道路已经堵死。
时间已经到了七点十五分。
后来,右侧的车辆开始慢慢驶出主路,进到辅路上,我也跟随前面车辆试探性地开到辅路上。
时间已到七点三十分。还有半小时,能不能感到学校上课,我没有把握,于是赶紧给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打电话,说明堵车的情况,恐怕不能按时到校。
这时候,心急如焚,也无济于事。
现在车辆已经在辅路上缓缓前行了大约五十米远,又走不动了。看见前面的车辆停下来,司机出来观望,我也停车,下车到前面去看个究竟。
前方辅路上,一辆大型厢式货车侧翻,把辅路也堵死了。这条辅路很窄,而且旁边有小沟,这么大的车翻倒在此,要多大力量才能扶起来?救援难度之大,不敢想象!
这条路是彻底走不动了。啥时候能够疏通?也许要一整天!
辅路右侧,是一片树林。这时候,有司机前去打探,寻找出路。
一会儿,前面的车辆开始右转,进入树林,缓缓驶出去了。我心中涌起一线希望,跟着进到树林,果然,也走出了困境。
到还有二十分钟。如果没有其他障碍,我可以赶到学校。我小心谨慎地驱车前行。
八点到达校门口,进到教室时,过了五分钟。教室里已经坐得满满当当。除了学生,还有院长、副院长和老师们,也都在教室等候我。
我气踹嘘嘘地走进教室,一位老师引导我在讲台坐下。院长和副院长亲自把我介绍给学生们,然后叫大家鼓掌、欢迎我讲课。
这一刻,我一路上了堵车烦恼已经荡然无存。我没有时间解释和道歉,只想着赶快讲课,把我知道的最有用的知识全部讲给大家,让学生们受益,让领导和老师们满意。
这堂课,我是早有准备的,做了电子演示文稿,然后,我又把自己在国企和外企工作时遇到的各类实际案例也和盘托出,没有让大家失望。
大课堂,学生形形色色
少数人,表现五花八门
一堂课毕竟时间有限,好在来日方长。学院安排我负责主讲的课程是:一年级三个班的物业管理概论(三个班合在一起上大课)、二年级的城市社会学(三个班分别上课);另外,还有准备开设的课:设施设备管理、物业管理英语。
上大课在大教室,学生有一百余人。上这个课,维持课堂秩序需要占用较多时间。这里的老师,不像重点大学的老师那样只管讲课、不需要维持课堂秩序。这里的老师,需要花大力气来维持课堂纪律。
为什么呢?生源质量不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凭考试成绩录取来的,其中不乏成绩较好又认真学习的孩子;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是纯自费生,其中有的人不爱学习。他们全部混合在一起上课。
在一百多人的大教室里,学生们形形色色,其表现五花八门。上课时,手捧手机,低头看着手机,两眼紧盯手机,表情各异,这是常态。或者干脆趴在桌上,把头一埋,呼呼大睡了。还有,三五成群,坐成一排,或者前后招呼、左顾右盼,嘻嘻哈哈、喜笑颜开;叽叽喳喳,嬉笑怒骂,也是常态。更有甚者,男男女女,勾肩搭背,卿卿我我,也是一种情况。
我走下讲台,巡视教室里的学生,看看他们手机上放的是什么。有的是动画片,动作片,屏幕里花花绿绿、忽闪忽闪,令人眼花缭乱。
我说:“你们能不能放下手机,认真上课?”
有的同学答应“好的”,暂时放下手机了。我刚一离开他身边,他又打开手机了。上课看手机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大批人。
我站在讲台上,发现在大教室的最前排右侧,坐着一男一女两位学生,他们在说说笑笑,动手动脚。
男孩子人高马大、白白净净、长相不俗,女孩子也身材高挑、风姿绰约、打扮入时。但他俩都不听课,而是时而互相交谈、你摸摸我的脸,我动动你的头。我朝他们看过去的时候,发现女孩子正用两手给男孩子捏脖子、揉肩膀。
我指着他俩说:“这两位同学,你们是在听课吗?”
他俩转过头来,面向我,面带微笑,毫无愧疚之色,也没有不好意思,女孩照样在给男朋友做按摩,好像反倒是我打扰了他们。
这些情景,若不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我是想象不出来的。
大多数,积极追求上进
看学生,不能以貌取人
当然,教室里也有不少学生是认真学习的。他们之中,大多数是认真听课,追求上进,努力学习的。
学校的管理是严格的。学院要求我们老师,要有教学计划,每节课要有记录表上报教务科。给学生布置作业,而且要批改作业。上课要点名,查出席人数,看有没有人缺课、逃课。期末考试也要严格。实际操作起来,还真不容易。
我在每个班上第一节课时,给每个班选一名科代表,负责收作业、发作业。
我说:“哪位同学愿意当这门课的课代表?请自告奋勇,举手报名。”
“我”“我”“我”……一下子有好几位同学报名当科代表。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我让他们把姓名告诉了我,选了科代表。在后来的工作中,这些科代表的表现还真的很不错。他们自己学习积极努力,认真完成作业,还督促同学们做作业。
记得有一位女同学,当她第一个举手报名当科代表的时候,我当时并没有看好她,可能是因为我觉得她长得土里土气的,说话也很小声。为了不伤害她的积极性,我当即同意了她做科代表。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她的表现越来越出色。我发现她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她不仅学习好,还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包括当礼仪小姐、演文艺节目、参加演讲比赛等。当我在学校文艺节目中看见她穿上演出服装、落落大方地出现在台上的时候,我被她感动了,真心为她高兴。
当老师的,在受到学生尊敬的时候,还是很欣慰的。记得一次在从北京到学校地长途公共汽车上,我遇见了一位学生,他主动跟我打招呼,还热情地告诉我的家庭住址,邀请我去他家里做客、请我吃饭。当然,我不会没事去学生家里、打扰学生的。从学生的态度上,我很感激他。
师生之间,要融洽关系,互相尊重,要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
我上课除了认真传授知识,还很关注学生的表现。首先,我通过点名查考勤,努力记住学生的姓名。然后,我通过作业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生活状况。总之,与学生做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积极上进、文质彬彬的学生,男同学和女同学都有不少。他们认真学习,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的学生参加学生会和团委的工作,热心为同学们服务;有的上课积极发言,认真探讨专业问题,有问题积极跟老师沟通。我记着他们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办学校,资金就是困境  
渣学生,老师遭遇尴尬
也有极少数和个别学生,把学校和教室当作休闲和娱乐场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记得在上小班课的时候,有一个男学生,长得高高大大的,他总是喜欢坐在教室第一排中间位置,而且面向学生,自由自在地与后排同学说话。在老师开始上课时,他还不转身,还对着全班同学说话。
我看到这个情况,提示他:“上课了,请大家坐好。”他并不转头坐好。而是站起来走出了教室。我想,他出去也好,免得干扰别人。
过了一会儿,这个学生又进来了,还是坐在前排那个位置上,东张西望,并不听课。毫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如果我跟他较劲,这个课恐怕就上不成了。我就当没这个学生一样,看他能怎样。
过了一会儿,他又出去了。也许再过一会儿,他还会走进教室。
对于无视课堂纪律的人,有的学生看不过去,跟我说:“老师,您要霸气一点。”
我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我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其实,我也知道,霸气也没啥作用。这样的学生,已经定型了,我怎么教育、他也转变不过来。再说,看他那腰圆体壮、蛮横无理的样子,他要是跟我动武,我肯定吃亏。
后来,我跟其他老师聊天,谈到这类学生,他们告诉我,有的人是不想学习、也学不进去的,不是他们自己想上学,而是他们家长要他们来的。家长说他们还小,不想让他们去找工作,让他们来学校玩几年了再说。说白了,就是家长花钱把他们送进来的。就算他们违反纪律,不好好学习,只要不是犯了大错,学校也不能开除他们。学校是收了他们学费的,如果开除他们,学校就得退钱给他们,学校领导不会同意。
这就是学校的困境、老师的尴尬。
差学生,不积极参加期末考
好同学,却主动帮助贫困生
再说一个事——期末考试。因为要记录成绩,每个学生都应该参加考试。可是,考试时间到,教室里只到了一部分学生,还有很多人没来。
我请管学生生活的辅助老师去叫他们。辅助老师去学生宿舍里一间一间敲门叫喊,请他们来考试。等了十分钟,他们陆陆续续都来了。
发考试卷,开始答题。但有三四个学生坐着不写,因为他们没有带笔。其中有几人过来找我借笔,我随身带了两支笔,给了他们。还有没笔的,只好等别的同学答完了后、再借笔答卷。
考试结束后,大部分同学交卷离开了教室,还剩下少数几个同学没走,其中有一个女生向我走过来,跟我说:“老师,跟您商量个事。”
“你说吧,啥事?”我以为是她答错了题呢。
“有一个同学,她在市里打工,没法来考试,您再给我一份卷子,我帮她答一份,行吗?”
“这不行。她必须自己来答。”
“她来不了,请假是要扣钱的。”
“那她来不来上课呢?她到底是来上学的、还是来打工的?”
“上课也不能来。她家是农村的,父母都生病住院了,家里还有小弟弟,生活困难,她如果不打工挣钱,很难维持下去……老师,她本来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现在遭遇家庭困境,您就行行好,让我给她答一份卷子吧!”
“哦,那好吧。谢谢你这么关心同学!”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真不知道这个班还有这样困难的学生。
对于这个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不能伸出援手帮她解决困难,但是这个期末考试,我可以让她采取这个方式通过。遇到这种特殊情况,没得说的。我估计,学校也不会追究我的责任。
冬天到,自己克服困难
条件差,当是意志磨炼
冬天到了,我住的宿舍,是一栋旧楼,窗户有缝隙,大风吹来呼呼直响,室内冷飕飕的。
我买了胶条,自己做封闭。我打开窗门,踩到窗台上,探过身子,从外面贴胶条,封堵缝隙。我打寝室在四楼,这样操作还真危险。我一手抓住窗框,一手贴胶条,高处的缝隙,够不着,尽最大努力、勉强贴上了。
这个冬季很冷,还下了大雪。我穿着高帮子绒靴,走在雪地里,并不冷。但是,坐在教研室、也就是老师办公室里,却很冷。
老师办公室是跟教室一样大的房间,就在教学楼里,暖气很微弱,几乎没有供暖。我在实习期,按规定必须坐班,我没有课的时候、就得坐在办公室里办公。
这屋子暖气不行,窗户又多、又大,室外的冷辐射透过窗户,寒气逼人。我冻得浑身发抖,鼻子直流清涕。我不停地擦鼻涕,卫生纸用完了,用其他废纸。这个难受的样子,实在太狼狈不堪了。
再说寝室,暖气稍微好一些,但也冷。我过着厚厚的棉被,晚上起夜,披着棉大衣。这房子老旧,墙皮多出破裂,特别是卫生间,有漏过污水的痕迹,管道裸露,锈迹斑斑,看着很不舒服。还有,这是蹲坑厕所,一个黑洞洞大坑,夜里上厕所,感觉阴森可怖。
上完厕所,冲过水后,我用一个大矿泉水瓶子堵住厕所下水口,聊以获得安全感。
这个宿舍楼,是一个筒子楼,中间是公共通道,两边是一间一间宿舍,一边朝阳,另一边朝阴。我的房间朝阴面,白天也不见阳光,所以更冷。这样的宿舍楼有好几栋,住着各学院教师和各职能部门的员工。同事们相处熟悉了,也很和谐融洽。
每天晚上,大家拿着开水瓶,到公共水房去打开水。这是一个认识人和互相交流的地方。
还有就是坐班车,来回进城和出城的时候,也是与同事们认识和交流的机会。
在这里当老师,住这样的房间,我并无怨言。就像开头说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做公益呢?既然做公益,什么不能忍受呢?难道还要有高档住宿和高级办公条件,才能做公益?
另外,我想,这就是我应该经受的磨练。再说,这个学校也不小,学生和教职员工总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两万人,现在也有一万人。别人都能够在这里生活,我怎么就不能?
我从小生活在乡村,上山放牛、割柴的时候,连草鞋都没有,打着赤脚在山里走,脚底被划得千条道道,扎了无数小刺,没法看,也过来了。
来民办学校当老师,为青少年成长尽自己一份微博之力,我心满意足。至于是不是赔本赚吆喝,顾不得多想。
我住在学校里,不用开车来回跑,也节省了汽油费。学校食堂的伙食,也还好,也不贵。苹果六元一斤,我不买就行了。牙膏,尽量每次少挤一点,一直挤到完全没有了再买新的。总之,一切从简,从俭。能不花钱就不花钱。所以,工资再少,也能活着。
领导好,同事心情愉快
制度全,管理井井有条
院长和同事们,都很亲切。院长对老师们很好,经常鼓励我们,把学校办好,还可以输出智力,在校外开发培训业务。他召集我们开会,往往是带我们去校外吃烤肉,同时给我们讲院校发展方案和做工作总结。
记得在冬天,院长带着我们几名教师,利用假日,去天津蓟县的风景区旅游。走高速公路,到达山里,开车爬山,上到半山腰,住宿农家院。在那里,开会,谈学院招生工作和教学发展计划。然后,打扑克牌和麻将,当然,是纯粹玩牌,一分钱也不赌。
山上的柿子树很多,结了很多柿子,但是不方便采摘和销售,我们买很便宜,一元钱一斤。第二天,每人从农家院里买了十斤柿子,放在汽车里带回家了。
这次郊游,实在寒冷中度过的,但是,我们对于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也玩得不亦乐乎,心理暖洋洋的。
这所大学,机构非常健全,毕竟院系多,学生多,教室也多,各种生活配套也齐全,所以,机构必须健全,人员配备完整。各方面都管理有序。
从教学管理上看,很规范。教师的每门课,都有教学计划,有每堂课的详细记录和报告,教务科有专人督促教师填写,并收集。学生的成绩档案,也很健全。
在宿舍分配和管理上,也很规范。
突然,学校宿舍管理处叫我去办手续,说给我调房间。我感到喜出望外。
叫我搬到新建的小洋楼去住,那里是套间,每套房都有厨房和卫生间。我顿时感到受宠若惊。觉得自己才来三个月,就住好房子,恐怕受之有愧。学校已经确定,是按照规矩在办事,我就没再推迟。

搬新居,学生热情伸援手
当老师,同事也不理解我
我想,搬家也是个麻烦事,零零碎碎的东西不少,正在着急时,有几位同学看出了我的心事,问我需要他们帮忙吗,我说需要。
我跟两位男生说,要不要叫几位班干部和科代表一起来,帮我收拾一下东西,把东西装袋子,提到我的车里,然后到了新宿舍,在提到房子里。
两位男生说:“我们几个男生来帮忙就可以了,不用叫女生。”
因为有的班干部是女生,怕不方便。他们想得周到。他们又叫了一个男生,三个男生,足够了。这些学生的名字,我都记得,在此不一一列出了。
他们帮我搬到新楼后,跟我闲聊了几句。我要请他们去餐厅吃晚饭,他们坚决不答应。他们说自己在食堂有饭卡,何必要老师花钱呢。
他们看见我的床单被罩很新,问需要多少钱买。
我说:“一套床单被罩,加枕套,一共一百五十元。不算棉被芯和枕芯。”
他们觉得我在这里当老师,屈才了,认为我应该换一个工作。
我理解学生的真心。毕竟,学校的工资太低了。但是,我也没有跟他们争辩。我说,学校正好需要我,我正好也喜欢,就来了。
说起工资低,我们学院的几位同事、教其他课的老师,也多次跟我谈到他们的观点。有的老师,是从外地来京找工作,能够找到这个学校,有免费住房,工资低点,也能够接受。毕竟,在市区去上班,虽然工资高些,但房租很贵。
有的老师,是从北京市区来的,但多为女老师。记得一位女老师跟我在食堂一起吃饭的时候说:“我要是一个男的,是不会在这里当老师的。男人就应该多挣钱,去做工资高的工作。”她是在说我不应该在这里工作。
我无言以对。我不能跟她说,我是在做公益事业;也不能跟她说,我找不到高工资的工作。
我在想,我这是在体验生活,锻炼能力,磨炼意志?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要把这个学期的课教完。院长在录用我的时候,谆谆教导我:“既来之,则安之,要善始善终,可不要一来了就要走哦。”
住新房,条件大为改善
师生间,注意把握分寸
我搬到新房子后,感觉确实好多了。白天阳光充足,屋子里暖洋洋的。晚上,也能够看见窗外,人来人往,灯火通明。
这个房子有阳台,面朝道路,对面是商业楼,有灯光;不像以前那栋楼,朝北,窗外是黑漆漆的围墙,墙外是郊野,没有人气。
新房子的卫生间,有电热水器,洗澡方便。厨房,有煤气灶,做饭方便。
还有,电脑上网有网线。屋里的暖气很热,很舒服。打开电脑,可以跟学生互动,谈作业和考试。
到接近期末,学院又分配我为几名同学做毕业论文指导。首先是选题,然后是开题报告。他们已经在外实习,跟他们见面很少,主要靠电脑网络联系。
记得其中有一位女生,要跟我视频,她说想看看老师长什么样子。我记得只开了一下视频,看了一眼,就关了。学生说:“老师长得很帅啊!”学生很清秀,带着甜甜的微笑,毕竟才二十岁,是我们的孩子辈。
我知道,学生是在夸赞我。我毕竟岁数大了,跟学生是有代沟的。
说起师生关系,这里面也是有故事的。我才来学校几个月,并没有什么亲身经历。
记得在一次大会上,院长郑重其事地讲:“前天有一位女士(或者女生),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她很喜欢我。我告诉她,我有老婆,我们关系很好。你不要跟我谈这个。……我跟大家说这个事,是希望不要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这是一个全学院师生大会,院长这么讲,看来他是在某些警醒学生,也是在给大家打预防针,防止出现类似事件。
院长讲的是“女士”还是“女生”,我没有听清楚。当时,我觉得很奇怪。毕竟院长的年龄快五十了,大四女生才二十二岁,她们不嫌老师年纪大吗?或者我听错了,是一位女士?但是,如果是女士,院长怎么会当着这么多学生说呢?
不过,这个事肯定是真的。院长虽然年届五十,但是人很精神,又有学问,又能言善辩,雷厉风行,风度翩翩。这样的人招人喜欢,那是一定的。
大学里的师生关系,一定要把握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媒体报道,某某大学某某教授与学生出了桃色新闻,或者什么丑闻,教授因此身败名裂。
前车之鉴,不能不引以为戒。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有偏心眼。辅导作业和论文,要在教室和办公室等公开场所进行,不要在宿舍里。这些都是注意事项。
学期末,辅导毕业论文
奔生活,离职依依不舍
毕业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能够认真选题,认真写开题报告,列提纲。
他们都分散在各处实习,有的在投资开发公司,有的在物业管理公司,还有的在网络公司、工程公司、销售公司,也有在社区居委会,等等。结合他们的实习单位和岗位,对他们的论文进行设计的指导。
对于学院交给我的工作,我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对每一位学生的毕业论文,我都倾注了时间和精力,给予悉心指导,提出修改意见。
后来,我在期末,给学院提交了辞职报告。毕竟,我不能只为自己有口饭吃,还要养家糊口。这个公益只能暂停。
院长一再问我:“你想好了没有,考虑好了,你执意要走,我也不挽留。毕竟,这里不能满足你的工资要求。”
“感谢院长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当了一场教师!我也很珍惜我们的缘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合作。希望学院越办越好。”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去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
在我离职后,学院继续聘任我为校外辅导员,毕业论文导师,还经常邀请我出席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会。
这个兼职工作,报酬很少,去一趟学校,路途遥远,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但是,我还是欣然接受,愿意参与。
虽然现代社会,没有了“一朝为师,终身为父”的情况,但是,师生的友谊是有的。如今,十年过去了,我的通讯录里,还留着很多学生的电话号码、QQ联系人。这些学生,各自都有不同的工作,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市场营销、电脑网络等企业,以及机关、学校和社区服务等领域,有的已经做得很出色。
前些年,学校还曾邀请我继续做论文指导,我任然答应。我任然想着“做公益、又如何?”这句话,这应该算有那么一点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吧。
2023年8月28日初稿,29日完稿于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据说,教师到中年,不如狗!尤其是男老师…
中学生优秀作文欣赏:我最喜欢的学校
一堂学生上的课
去四中了解到的(清风淡云)
习惯的养成
中学生文明礼仪——学校礼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