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汉小镇

二月,晨雾如半透明的水墨,飘飘洒洒,迷迷蒙蒙,仿佛要把整个小镇溶释……谁家的师傅起得早,那敲弦弹棉花的声音,在雾中听起来感觉闷闷的……太阳开始醒来,市声也开始醒来,朝晖与雾气交融着,小镇的河、小镇的船,小镇的树、小镇上斑驳参差的楼阁与匆匆行人,被弄得光影模糊,恍若梦游。
日头出来了,雾气散开,河光里倒映出黑瓦粉墙。河船张帆开桨,满载着南乡的棉花、大米、土布和南山的香菇、木耳、桐油,过天门,下汉口,驶向汉江长江直至远方;掉转头,又将那京广百货、川汉日杂以及外面世界诱人的时鲜货色,舶回这小镇。
卖鱼的是罾口的小伙子,他们将一夜搬罾的收获,摊在小镇的石板街上,见小鱼如星,大鱼如月、小伙子啊,你们把昨夜的星空也一罾搬来了么?卖藕的是观音湖的姑娘,美得也恰如观音的模样,眼似秋水眉似柳,胳膊弯弯如湖藕。傍河的老街中段,坎坎石阶斜下河坡,起坡的船工赤脚踩着,担水居民水珠溅着,古老的青石板上,闪着温润的光。拾级上岸拐角,临河当街一座酒店,南乡人都夸这里的酒是纯纯的粮食酒,这里的“三蒸”(蒸肉、蒸鳝、蒸菜)风味绝佳。跑堂的胖胖男子,总是端着热气腾腾的蒸笼格子,他那块搭在手腕上的擦桌布,把小镇的日子抹得油光水滑。
南墙根下,老人们暖着太阳。有的打着纸牌,老人们打牌只打撮牌,手中的牌不像扑克展成扇形,而是拼插得像他们张开的手指一样,口里还“上大人、孔乙己”地念着。有的在谈天说地,讲古论今,话题也离不开自己的小镇。有的说,那一年刘家兄弟从东洋留学回来,辛亥年武昌一声枪响,镇上两千青年随刘家兄弟起兵,横扫江汉,好不威风……有的说一九二六年董必武派他的学生回来,镇上妇女的裹脚就是那阵子放的……老人们聊着,孩子们听着,起身再打量自己的小镇,便添了几分自豪,长了几分精神。
入夜,江汉小镇开始唱花鼓戏。看花鼓听花鼓哼花鼓,江汉平原人人都有瘾。八百里江汉沃土,诞生了这醉人的花鼓;千百年江汉人民的苦难与欢乐,酿成这声声动人的花鼓乐。 一曲《秦香莲》的悲腔,小镇为之落泪;一曲《站花墙》的采花调,小镇为之雀跃;小镇人迷花鼓名角,“听了沈三的哟依哟,生病不吃药”。即使在文娱生活贫乏的年代,他们也能将《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杨子荣、李玉和以及座山雕、鸠山队长看上一遍又一遍,散场路上还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要是碰上未看的人问电影故事的最后结果,便风趣地说:“还不是我们赢了!”而此时,在镇外,在星空下无涯的棉花地里,响起了少男少女无拘无束的恋歌……
“地米菜,开白花,今日外婆到我家。”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

“南乡人,礼性大,进门一碗稀米茶。”

民谣唱着古老的小镇,童谣摇着如梦的小镇。外婆的小镇啊,祖父祖母的小镇,你在每一个游子心中,筑下温暖的窝巢。
孩子在老人的故事里长大,于是镇上的中学便向外一拨又一拨输送人才。多少年多少年过去,小镇在时光的流行曲中嬗变,在远离河岸靠近公路的地方,电视塔、微波塔指向空中,变电站输送强劲的力,新街两旁钢筋水泥的楼房,正在崛起!水运萎缩,河街萧条了,那临河的酒店不见了,是谁把我童年的喜鹊窝给拆了!小镇失去了往日的风情,又给我一些现代的惊奇。往日的小镇是水和船的女儿,今日的小镇是骑在车轮上飞奔的小伙。过去与现在,石板老街与水泥大道、青瓦粉墙与马赛克阳光玻璃,两种物质和精神的语言在争吵、交流着。独具江汉风情又注入现代气息的小镇啊,我把我真诚的祝福献给你,这祝福就是小镇你吉祥的名字——永隆、 永隆! (京山市史志研究中心 李甫清)

原载《湖北画报》2007.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风情】《故乡的河》《故乡的夏季》《故乡的“两通”河》《家乡的小镇》《家乡的小街》《家乡的毛竹》
再览甘坑客家小镇[南乡子]
路[南乡子(新韵)]
《南乡子•穿越猴河》[南乡子]
巴城老街
江南古镇芦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