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桥、王格父子故事传说三则

“兜兜坡”的来历

在曹武镇界牌村一组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小山坡,叫“兜兜坡”,传说是王桥、王格兄弟俩的母亲景氏在此“天人交合”而生育出两位成为国家名宦重臣的地方。

话说王桥、王格的父母成家多年,但无子嗣。一天王母景氏回娘家应城景家墩去,在返回曹武夫家的途中经界牌村一组时,突感下腹不适,慌忙跑到路旁边草丛里解溲。刚蹲下时,东边云缝里飘来两团粉红色云朵,且直奔景氏的衣兜而来。景氏赶紧用上衣兜住,定眼看时,原来是两个红灿灿,肉绒绒的小肉蛋。景氏不知是祸还是福,决定带回家了再说。于是用上衣横捆直绑,裹得严严实实的,立马往家赶路。

当她气喘吁吁赶回家,丈夫见其大汗淋漓,没好气地揶揄道:“哪里杀的来了,这慌忙做什么?”妻子景氏把在界牌村一山坡发生的一幕详详细细地讲给了丈夫听。丈夫听了大喜道:“好事,好事啊,你碰到天大的好事了啊,你冒听说过‘紫气东来’的吉语吗?哈……你快把它拿出来我看看。”当景氏解开衣兜后,里面空空,什么也没有。景氏自言自语道:“我明明用衣裳裹得紧紧的,怎么就不见了呢?”丈夫也责怪道:“你看你耶,到手的好事又丢了,唉,大白天,没人偷没人抢,不是你丢了,还上天不成……”

夫妇俩似乎空喜了一场,并逐渐将此事淡忘了。可是自此之后,两个可爱的小子就先后降临人间了。洗三(曹武风俗,孩子降生三天后,要给孩子擦洗,并在亲朋好友,特别是小孩的外婆外公面前亮相,叫洗三)之日,在宴席上丈夫将小兄弟俩的来历秘闻讲给众亲朋听。众亲朋皆异口同声道:“这是文曲星下凡,将来必有大出息,恭贺恭贺。”其中一个较有见识的长者,更是引经据典道:“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姜嫄在野外踩到一个巨人的足迹,便生下了周族的始祖后稷,简秋在野外吃了玄鸟下的蛋,就生下了殷商的始祖契,麟吐玉书而孔子降临,梦兰叶吉而春秋五霸之首秦穆公诞生……凡历史上的大人物,他们的出生皆有先天之瑞兆。这两个小孩就是景氏用衣裳兜回来的两个肉球的化身,是上帝派他们下凡投胎的,这叫‘天人交合’。你看这两个小孩,将来还能没大出息吗?!”老先生的一席话,把整个宴会撩拨得热气腾腾,众亲宾欣情荡激,恭贺声,喜庆声不断,似乎要将那间旧土房掀开。

小兄弟俩长大后,果然出息非凡,嘉靖丙戌(1526年)同科进士,此事不仅轰动家乡,也惊爆京城。日后曹武人民将“文曲星下凡”的小山坡称之为“兜兜坡”,四五百年了,世事沧桑,但此名一直未动,沿用到了今天。

弟兄俩笑语退盗贼

王桥、王格同在明嘉靖丙戌年(1526年)同成为进士后,加入中国官宦队伍,成为治国安邦之能臣,功勋卓著,兄弟俩又同获嘉靖帝“金帛之赐”的奖赏。

一年因父母年迈,兄弟俩约好同时回家省亲,看望父母。他们回家时,皆未带侍卫,一律青衫小帽平民打扮。但王桥王格回家省亲之事还是不胫而走,到家那天,前来观看兄弟俩风采的人不少,平时寂静如死水般的大屋基小山村,此时却热闹非凡,当然在看热闹中不乏别有用心之徒。一伙盗贼认为:王氏兄弟长期在外为官,此次省亲,必定带回不少珠宝银两及贵重细软,两个文弱书生,又未带侍卫,捞他一把应该是没问题的。于是打起先暗偷,如若不成便明抢的主意。

王氏兄弟省亲是在水瘦草枯的隆冬季节,恰近新年,正是盗贼如蚁,强寇蜂起之时。却说那伙日间引以热闹之名,施踩点之实的盗贼,趁腊底风高月黑之时,偷偷潜近王宅,盗贼见兄弟俩还未睡觉,围坐火炉,灯光通明,兴致正浓地说着过去的往事。只听见其中一个说:“哥啊,那年我们兄弟俩率领千军万马,一脚踢破罐都城,手举矛枪,一枪一个,活捉杜将军,杀得敌军片甲不留,是何等威风啊!”盗贼听此豪语,大为惊愕,心想王氏兄弟是以文才出众,没想到武艺也如此高强,凭我们区区几名鼠辈,奈他若何?且不是自寻死地。于是悄然自退,落荒而逃。王家避免了一场人祸。

王氏兄弟是何等聪明人物!他们虽未带侍卫,难道就会丧失起码防卫警惕吗?他们早就安排好了族人及乡亲在暗处等待着。但他们不想把事情闹大,也免破坏了省亲的愉悦心情,所以先采取智退,若不成,再来硬的也不迟。盗贼来时,族人暗哨已报告给了王氏兄弟,所以王氏兄弟故意高张灯火,用诙谐幽默之语朗朗正气回忆儿时往事,但强盗是听不懂的,智退了盗贼。

其实王家兄弟俩是在回忆少年时,在附近林泉山砍柴时,苦中作乐的滋味。王家兄弟少时和其它农家小孩一样,是简单的耕读生活,即边读书边帮父母农耕。那话原意是:他兄弟俩在林泉山砍柴后,一人一担柴(喻千军万马)在回家途中,将父母为他俩准备的午饭罐子(喻罐都城)不小心打破了,里面的豆子(喻杜将军)撒满了一地,于是兄弟俩用茅柴棒(喻矛枪)作筷子,拈豆子吃(喻一枪一个),并一个不剩(喻片甲不留)的吃完。

王氏兄弟用诙谐机趣之语,智退手执利刃,心黑手辣的强盗,成为曹武妇孺皆知的经典故事,四五百年了,人们闲暇之时,仍然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

王宗茂泪谏破奸计

王宗茂(?——1564年)是王桥之子,明嘉靖丁末(1547年)进士。为御史时,与当朝奸相严嵩对立,曾劾严嵩负国误主八大罪状。

话说明世宗嘉靖帝,有一年庆寿时,东北边的朝鲜李氏王朝,也想凑合“热闹”一下,以表“臣服”之意。据说寿礼是一对直径五尺的巨型蜡烛,可燃彻整个祝寿期——十天有余。王宗茂闻此后,心存疑虑:李氏王朝刚被先帝(明武宗朱厚照)东征讨伐,臣服未几,献如此厚礼,难以理解。于是向嘉靖帝奏道:“李氏素有觊觎大明之心,屡犯边境,只是先帝英明神武,才被征服,今如此大献‘殷勤’,不在情理之中,请圣上深思明察。”嘉靖帝正在得意欢愉的庆寿气氛中,听到这不和谐之声,马上面呈愠色,但未做声。恰巧这一举止被善于察言观色的严嵩捕捉到了,于是巧言令色道:“虹塘公(王宗茂的号)在此举国欢庆之时,口出烂言,扰乱圣诞,居心叵测,这才在情理之中呢!”王宗茂听此谗言,热血怒涌,但有碍于皇帝在前,没有计较分辩,仍对嘉靖帝婉言劝道:“若真要用此蜡烛,请圣上离其三四里地点燃,以防有诈,小心总比大意好。”嘉靖帝听到王宗茂如泣如诉地进谏之言,深受感动,凝视王宗茂那苍白但且刚毅的脸庞许久,才默然离去。

寿诞那天,嘉靖帝命令将蜡烛离皇宫三四里之外放置点燃,以验忠奸。果然蜡烛点燃后不久,就听到两声巨响,火光冲天,死伤无数。嘉靖帝见此,方知王宗茂一片忠心为社稷,后人有诗赞曰:“乔木风霜古,宸章日月垂。今朝南史笔,无忝太丘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进士(11)伍文定:明嘉靖年间,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六十二卷
闲话古镇兴济
姜映芳的传说(侗族)
无锡王问,字子裕,以学行称。嘉靖十七年成进士。子鉴字汝明
读书 |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在面朝大海的古邑永嘉感受文脉悠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