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放后下洋港的生产建设

石龙水库

1952 年11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农村部派湖北省农林厅厅长徐觉非率水利工作人员于11月7日在下洋港驻扎,具体筹建开办农场工作。他们住在现在的下洋港小学,九贡大桥旁。为解决下洋、高湖一带司马河水系山洪泛滥的问题,勘测人员翻山越岭,穿涉荒湖,踏遍山溪,查清来龙去脉,绘制水系流域图。他们翻过卧牛山,进入罗桥盆地。这个盆地四面环山,纵横10余公里,为司马河四条源流的发源地。磨石山与峰顶观在盆地南边紧锁出水峡口,四条源流在峡口汇集,始称司马河。峰顶观山腰突起一条长达50 多米的石脊,由西北伸向东南,宛如石龙,直扑河边,大有石龙过江之势,故名石龙过江,简称石龙。这里真是一个大好的天然水库坝址。1953 年10 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水利局副局长许金彪任指挥长、周季方场长(五三农场)任副指挥长,在京山、天门、省水利局第五工程队支持下,组织万余民工奋战七个月,建成石龙大坝,高27﹒5 米,长586 米,总库容749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998 立方米,从此,解决了下洋港周围方圆几十里的水患问题。

平整田地

为了适应大面积机械耕作,改善灌溉条件,需要把原来高低不平的不成形的田块,平整为成方成形的格田条田。

1963 年至1964 年间下洋港掀起农田基本建设高潮,进行条田化建设,迁民并队,推台填塘,筑路开渠,归并田块,修筑公路。这一次迁移的小村6个,即朱台、喻家台、王家大堰、贯头湾、谢台、罗台,近30 户人家,推台填塘32 个,200 米条田初步形成。

1971年至1975 年间再次掀起农田基本建设高潮,下洋队全部实行了条田化,对沙岭、洪沟进行了初步土地平整。铲掉了台子、平去了包子、搬了几家房子,基本达到了灌溉标准。但还是大平小不平,这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遗留工作。

兴修水利

四十八年间兴建司马河拦河活动坝一座,排涝泵站两座。疏通司马河、高潮河5 公里,开挖排灌渠道近12 公里,机电排涝设施13 处,有效灌溉面积达2000 亩,旱涝保收面积3000 亩。

修筑桥梁

下洋港遗留老石桥

下洋大桥。为“九五公路”跨越司马河的一来永久性公路桥,位于下洋港西北面。1966 年前原为石拱桥,名“九贡大桥。”相传清代年间,九位贡生,为行善事,方便来往客商,筹款捐款建桥,为此得名“九贡大桥”。在桥北头立有功德碑一座,记载着捐款人的姓名、地位和数额。我见到的这座桥为双曲拱石桥,由三个大拱、四个小拱组成,两边石栏雕龙刻狮,相当精细。1967年改建为双曲拱桥,1980 年毁于洪水,1981年又改建成长25 米、宽8 米的双曲拱桥。

发电房桥。原为过界楼桥,桥低,面窄。1971年由当地工匠改建为石拱桥,桥长10 米,宽5 米,闸宽2 米,安有手动式5 吨起闭机一台。具有引水、防洪作用。由本镇技术人员和工匠设计建造。

新街农用公路桥。为朱台公路跨越高湖河的一座农用公路桥,位于新街,东至朱台的高湖河上。2002 年改建为桥长11米、宽7 米的砖拱桥。为高湖分场2003年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低中产田项目之一。

种植业

下洋镇种植业以粮棉生产为主,油料、甘蔗次之。2912 亩耕地中,水田1800亩,旱地1112 亩,总播种面积5425 亩,其中粮食4120 亩,棉花800 亩,油料作物430 亩,总产值229. 97 万元。

粮食。粮食生产以水稻、小麦为主,还有大豆、红苕、高粱、玉米、绿豆、蚕豆等等。2002 年,粮食种植面积3900 亩。其中,水稻1800 亩,小麦2100 亩,其他粮食作物220 亩。下洋港从1957 年以来,一直把粮食生产放在种植业的首要地位,粮食生产从无到有,逐年增长。1958 年人民公社化后,以“浮夸风”为重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加上天灾,粮食产量锐减,造成群众生活困难。1962 年,粮食生产在调整中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66 年又进入“文化大革命”大动乱时期,加上自然灾害,粮食连年减收,职工口粮仍然紧张,直到1976 年粮食基本上作到自给有余。1983 年粮田承包到户,粮食生产有了新的转机,产粮队即下洋分队后的谢合队开始出现了纯收入“万元户”。

棉花。棉花生产为本镇最主要经济作物,历年棉花总产值大于粮食总产值。全镇农田种植业主要靠棉花盈利,少数年份还要弥朴一部分粮食亏损。1966 年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接着又是“农业学大寨”,全镇实行水改早,棉花增加到2600 亩,皮棉亩产徘徊在 60-90斤之间。

油料。油菜、花生、芝麻为三大油料作物。此外还有零星种植的蓖麻、向日葵。但职工食用油仍以棉籽油为主。

甘蔗及其它。甘蔗是供应农场日处理150 吨甘蔗糖厂的工业原料。1971年五三农场引进甘蔗,1984 年下洋开始种植。1999 年由于中央实行减糖停厂政策,长江以北的糖厂都必须关闭。五三糖厂在高湖分场经营一年后关闭,甘蔗种植也随之停止。

其他作物还有蕃茄、荸荠、大葱、西瓜、沙梨、红苕及各种蔬菜等。

多种经营

具有经商传统的下洋人在多种经营上力度很大。他们说“想致富,发展多种经营是好路”。下洋港走特色,树典型,依靠资源做文章,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的路子。

林业:目前下洋已初步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挡得住、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睛雨通车、早涝保收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城镇村庄绿化建设、农田农网建设的“四旁”绿化带,路、树、沟配套已初具规模。

畜牧喂养业:畜牧业以养猪、养羊、养牛和家禽为主。私营大型猪场有“有和”、“元清”两座年出栏仔猪3000 头,产值250 万元。养鸭大户有二家,年产蛋35万斤。

商业服务业:下洋小商品市场一条街,集贸市场有菜棚。主要以商品零售、日杂批发、农药化肥、五金生资、缝纫服装、建材装潢、渔行肉案、豆腐加工、理发餐钦、红炉电焊、摩托修理、电器维修等各种商业服务业45 户,年产值238 万元。千家万户的小商品服务业,丰富了集镇的物资市场,提高了职工的生活质量。

建筑业:现有从业人员48 人,可承建各种厂房、民房和十层以内高层建筑,年竣工能力5000 平方米以上。也是五三农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一支主力部队。多年来为高湖分场农业旱涝保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水产渔业:水产养殖,大都在堰塘和低洼地自费开发。同时依靠水产养殖基地,大力喂养猪、鸡、鸭、鹅,种植果树,逐步形成了水中养鱼、水面放鸭、岸上喂猪、空中挂果的以养殖为主的多种经营。

水果业:全队水果种植户12 户,面积200 亩,年产值20 万元,种有梨子、桔子、桃子、柿子等品种。

加工业:全队加工业户20 户,年产值150 万元。其中米厂 2 家,面粉、面条、粉碎加工 6 家,酿酒2 家,蜂窝煤厂1家,榨油厂2 家,木材加工 2 家,花生加工 3 家,家俱加工5 家。除服务本地的23 家小型加工业外,还有5 家花生仁加工和大米加工的产品都远销广东、湖南、武汉、沙市等地。目前广大职工依靠产品优势,依靠市场大力发展小型加工业,已形成遍地开花,百家争鸣之势。

农业发展里程

下洋港的农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和五三农场建场以后发展起来的。下洋港居民祖辈以经商为业。在解放初期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后,大部分商人弃商务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整个大农业的发展,经历了转业期、“大跃进”与调整恢复发展时期、十年动乱与农业学大寨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发展时期。

转业时期。1951年到1954 年三年中,人民政府对个体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对下洋港的150 多家商铺以提高所得税的办法,迫使商家关门息业,一夜间就有60 多户申请停业。除部分商家迁移到京山城关、易家岭、杨家沣等地外,其余的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杜。农业劳动力增加,基本能做到自劳自食,上交国家公粮。

“大跃进”与调整恢复时期。1958 年成立了红旗高级生产合作社。当时,大跃进极左思潮泛滥。1959年下半年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口粮严重不足,群众生活困难。1962 年以后,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狠抓农业生产,“八字宪法”的落实,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农业生产形势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十年动乱与农业学大寨时期。1966 年遇到百年未有的伏旱和秋旱,粮食大幅度减产。秋收刚要结束时,“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刮到了家乡,生产逐步陷入瘫痪。1970 年生产秩序开始恢复,农业生产又有回升,并且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1974 年春,生产队派干部和学大寨积极分子到山西昔阳县大寨参观学习,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高潮。广种薄收,费工不小,增产有限,亏损甚多。1978 年度除了大寨标兵工分制度,恢复定额管理,实行多劳多得,农业生产又有了新的转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时期。1979 年2月,传达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3 年推行大包干责任制,联产承包,分户经营,包干上交,自负盈亏,从根本上革除了“大锅饭”,极大地激发了农业工人的劳动热情,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才真正到来。

人口结构

本地人口以邹、何二姓为主。邹姓是本地居民,何姓是从附近何家塔迁来。其余姓氏都是做生意,来到此地定居的。他们有长江以南武昌、咸宁、嘉鱼的“武邦”生意人,如张、邱、董、刘、雷、夏等姓氏。有从长江以北,汉水两岸汉川、沔阳、汉阳、黄陂、孝感、天门、潜江、洪湖的“汉邦”生意人,如阮、袁、陈、刘、肖、贺、潘等姓氏。也有京山和下洋周围迁来的,如关、喻、林、毛、朱、吴、白、吕、夏、王、徐等姓氏。

下洋港三峡移民住宅楼

2003 年5 月于下洋港

京山市档案局

为京山建档打造京山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欢迎提供稿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中国六七十年代,广州市郊区抓路线学大寨创高产
学习农业学大寨经验 (象山港 )
2010年春夏播种面积分析说明
70年代广东潮安县,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上世纪华州区规模化平整土地的故事
回忆录 当队长的日子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