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山查氏情况简述(1)——三兄弟定居京山后状况
第四章  京山查氏情况简述
 
根据京山县志、有关文献资料以及京山查氏宗亲的讲述。
(京山查氏家族史编写组整理撰写)

(一)  三兄弟定居京山后状况
 
三兄弟应是乾隆初来京山,清咸丰年后,京山查氏进入鼎盛时期,俗话说,培养一个贵族须经数代人的努力,至“文”字辈,文经公终于成为佼佼者。他通过刻苦学习,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官至江南数州知府,数省按察使、布政使和漕运总督,政绩卓著,逝世后朝廷追赠二品官衔,是清代公职地位最高的京山人。张宗祥先生给友人信札中提到的“查石村兄”,就是文经公的第二个孙子查大治的嫡系子孙。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京山查姓族人中有“老二房”的说法,一度大家不明白到底是指什么,以为是指查氏京山始祖中的一人而言,现在弄清楚了,这个“老二房”确实是指文经公的二个孙子而言的。其长孙查大濬在江苏做官,子孙没有回京山,很可能定居江苏了,现在我们知道的文经公后裔都是第二个孙子查大治的子孙,他们是城隍庙大东门街查家的一部分。

京山查氏辈分年纪相差很大的情况很多,这说明京山查氏一世祖分家很早,且又分成若干小房头。俗话说“ㄠ房出长辈”,实际情况正是如此。前文提到,早在乾隆五十六年参加重修文昌阁的查氏中,彼此辈分相差三代,这一现象正好印证了这一点。再如同属“城隍庙大东门街查家”的大鹏先生年纪比“传”字辈小辈分却大两辈此类情况还较多。由于分支多后人也很多。京山老县城旧有“查半边”之说。从乾隆初年查克缵、查长椿、查大梁“窜居鄂中”到京山落籍,300多年间这个家族一直人丁兴旺。其子孙经商、求学、走仕途、办实业、办教育、经营田产等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内中不乏成就卓著者。至清代后期他们已经由仕进、求学、经商而散布于全国及海外了。如果按3014代推测最保守也不会少于400户。辛亥革命前后特别是日寇轰炸京山后因社会变革及各自谋生等原因加快了京山查氏族人流散海内外速度导致现在居住在京山城内的查氏族人已大为减少但也还有数十家。此外本县钱场查角岭、惠亭、孙桥、三阳等地农村以及钟祥旧口、应城市查家湾也有查姓人家如果同字派他们则应都是京山查氏后人。京山查氏在京山一直有良好的声誉被社会公认为“大家”门户“首绅”人家。在县城东八里途与城东北滴水寺之间有一旧称查家大院的丘陵地区很多查氏人家的祖坟都在此现已了无痕迹。原因是改革开放后盖了工厂或修了公路现在的县域地图上也没有查家大院的地名但历史上此地确是京山查氏的祖坟所在地。需要说明的是很久以来查氏各家的坟地早已不局限在查家大院如文经公逝世后就葬在县城西南的青林凹家山的曾祖父、祖父葬在文峰塔附近而他们的先人葬在滴水寺山边他的祖父在世时曾引家山的哥哥姐姐去祭扫过故而知道确切地点。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查氏在京山历史悠久后裔众多。
 
(二)  关于文经公
 
文经公是京山城关“查”姓中口传的祖辈,这与他的知名度和一生成就有关。他生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卒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享年76岁。历经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和清政权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他27岁考中举人,31岁中进士。道光期间,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则例馆纂修官、顺天(北京)乡试考官、常州知府、苏州知府、江宁(南京)知府兼护盐巡道、徐州道台、江宁布政使、福建按察使。咸丰年间,任江苏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甘肃按察使、江苏按察使(署理漕运总督)同治十年卒,追赠二品官衔。他亲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他去世后40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他能在清朝中晚时期风云莫测的政局中浮沉自若,在腐败的官场逢迎且不失儒雅,聚敛财富而知道返济社会,在如履薄冰的宦游场上侍四代帝王而得以善终,是清朝时期担任公职最高的一位京山人。正因为如此,《县志》和历史资料中都留有他的一些记载,可供寻探京山查氏来龙去脉的线索参照。
1. 子

清光绪八年版《京山县志卷十一人物志》:“(查文经)子道衔查明书,因直隶劝赈,捐银一千两,奉旨:‘查文经准其建坊,给于乐善好施字样。钦此。’孙大溶,江苏候补布政司理问(官名,布政使司直属官员之一,掌勘刑名诉讼);大治,增生(科举制度生员名目之一。明代生员皆有月米,额内者为膳生员。清代则生员于岁科两试在一等前列者,方能补为增生或生,而名额皆有一定。生有廪米有职责,而增生无之,故增生地位次于廪生)。重孙伯崟,附生(科举制度生员名目之一。明正统时,于府、县学外有取附学生员之制,清代相沿,生员亦称附生)。

根据《县志》记载,文经公只有一子二孙。子查明书,“道台”衔,但未曾做官。他一生基本生活在京山,是县内知名士绅,《县志》中有零星记载:1876年,查明书掌管同善堂(县慈善机构)捐款,是本县德高望重的士绅。

露西2008年3月14日来过一信,随信附有台湾京山旅台同乡编写的《闲话京山》,她用箭头指其中的一段话:“查继华:号苏生,城内大东门人,为查文经公之嫡后,邑庠生,民初,膺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员,病逝北京,其灵柩运回京山安葬。现在台曾留学美国,服务金融界之查石村先生,为其犹子也。”问:“这是谁”此人是文经公重孙查伯崟(“可”字辈),他父亲查大濬在江苏“候补布政司理问”的任上生的他,故号“苏生”。文经公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去世时,查继华已有十几岁,是一名在庠“附生”(庠,古代地方学校)。“犹子”,即侄子。露西祖父是查继华堂弟,按辈份,露西父亲应喊查继华伯父。“继华”可能是查伯崟成年后受孙文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口号影响自己改的名字。1912年他被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参议员时已有五十多岁,去世后灵柩运回京山安葬。

2. 祖父母、父母  

清光绪八年版《京山县志人物志卷十四.节孝》:“邹氏,监生(明清在国子监肄业的,统称监生,初由学政考取,或由皇帝特许。监生有举监、贡监、生监、恩监、荫监、优监等名目,乾隆以后,仅成虚名,不被重视。至一般所称监生,指由捐纳而取得的。如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未得科名而欲入仕的,都必须先捐监生,作为出生,但不一定在监读书。)查嘉福妻,夫亡,守节五十余年,至八十终,经督院汪题奏,建坊于东城内本宅门首。”

“督院”,“督办”的尊称。督办是清代嘉庆后中央及地方临时设置的机构。这里记载了名叫汪题的督办出面上奏皇帝,京山城内邹氏,因其在丈夫查嘉福亡故后守节五十余年请求予以建坊旌表。可见邹氏、查嘉福后人当时的显赫和受清廷重用程度。

文经公是“东城内人”。祖父“嘉”字辈。建节坊在“东城内本宅门首”,指的是大东门城内,即指文经公家这座牌坊名“旬宣坊”,清光绪八年版《京山县志·坊表》:“旬宣坊,布政司前,今废。”(“旬宣”:旬,十岁为一旬;年过六旬、八旬老者。宣,宣讲。“布政司”,道光二十五年,查文经任江宁布政使。“布政司前”,即文经公宅前)。因此,邹氏是查文经祖母,查嘉福为其祖父。根据文经公出生于乾隆六十年推算,其祖父母应为乾隆二十年间人,“守节五十余年”,祖母去世时间是道光十几年。而建牌坊时(应在道光二十五年,即1845年前),东城宅院已是文经公家产了。

文经公31岁做官,其传略中不见丁父忧,只有丁母忧(咸丰四年,他59岁时母亲才去世),文经公父亲“法”字辈,应是在他进入仕途前或更早就已亡故,没留下名字。

3.老师  

清光绪八年版《京山县志·人物志卷十三·文苑》:“尚楠,字二荣,岁贡生,张良山下人。性情爽,友教最盛。查文经、金谓两进士皆出其门,生徒列胶者半邑中”。尚楠是文经公私塾老师,家住城北舒家河口张良山下,今属新市镇洪泉村。

4.诗稿(选自《木樨香馆诗稿》)

钓台

大度刘文叔,羊裘有故人。

风云付诸将,山水得间身。

夷惠无偏拙,巢由亦外臣。

先生非避世,无梦学卢生。

  

渡河(其一)

天风一夜扫沈霾,晓树苍苍宿雾开。

大海狂飙龙卷去,太行晴色雁擎来。

临河莫唱《公无渡》,作楫还思楚有材。

万古英雄淘不尽,功高终许画云台。

 

渡河(其二)

云山迢递不知程,流出蒲昌势莫争。

九曲远从天上落,千年一为圣人清。

然犀温峤殊多事,击楫祖生壮此行。

却笑人心不如水,风波虽起有时平。

  

汴城

万家杨柳枕春城,形胜犹传古帝京。

艮岳花飞空去鸟,樊楼歌散少啼莺。

嵩云西接三川雨,河水东流万古声。

欲访玉津园畔路,亭台无际暮烟横。

5.宅院  

清光绪八年版《京山县志·古迹志卷二十二·古器》:“御赐‘衣德堂’匾额。旧为李宗伯故居,今为查少泉廉访第”。这一记载说明文经公宅原主人是李宗伯。李宗伯,晚明礼部尚书李维桢尊称,京山南乡(今曹武镇五福)人,退休后在县城大东门处建此邸宅。后由李维桢后人转卖给文经公,时间应在道光二十五年前。

清光绪八年版《京山县志·建置志卷二·城池》:“城中有塔一座,高四丈余,六面,四十六级,旧志谓宋塔。据淳熙邑志图已有之。相传城为舟形,塔似桅樯,而熊氏《渊源集》谓塔名老鹳塔,在城隍庙前,左于学宫为峰,年久倾颓,贡生熊希靖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同绅庶募修。先有场地,可以登览,今为查少泉廉访(“少泉”,文经公字少泉;“廉访”,清代对按察使尊称)居第,塔圈于垣内,罕有登者,而塔亦赖以护持不朽”。这则记事表明,康熙年间,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只有城隍庙和一座砖塔(此塔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1174-1189年的县图上就有标示)。后来街市延展晚明南京礼部尚书李维桢建宅在此,文经公购买后进行了改建,把砖塔也圈进了花园内。此塔在解放初被拆毁,根据塔底地宫文物判断,为宋代建筑。

6.五姨太  

文经公的富有和轶事在京山地区广为流传,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的《中国谚语集成湖北卷京山谚语集》有:“天门的东陈西江,南彭北方,赶不上京山查家五姨太一私房。”传说文经公第五房姨太太是当家奶奶,掌管钱财,为人轻财仗义,做过很多善事。家骏先生的父辈曾见过那位五姨太的诰命服饰,按清制,五品以上官员才能得到皇帝诰封,京山查氏只有文经公官至二品,这位五姨太当是文经公内眷应无疑问。

7.墓地  

清光绪八年版《京山县志·古迹志卷二十二·茔墓》:“查文经墓在县西南八里青林凹”。青林凹,在新市镇空山洞公路线以下的惠亭水库南岸,位于今新市镇锦旗村与五四村交界的地段。墓地于1959年被水库淹没。

京山市档案馆

为京山建档致力打造京山文史资料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病”30年,他把明朝拖入绝境
020420 清娟盲派命理 第四章 十神 第二节 伤官爱自由
“完人”曾国藩,为何亡于61岁?
《二十四山辅星最吉水法》
杨清娟老师:如何找土的出处
百用符咒大全古书籍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