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年在京山交公粮

遥忆当年交公粮

许梅坤/文

回想起年轻时在老家原京山县陈集公社安心大队交“公粮”的往事,其中的许多细节,至今历历在目。


对于交公粮,最早的记忆是人民公社生产队大集体时期,那个时侯,公粮一般都是在秋天用稻谷交一回,都要交到公社所在地的粮站。粮站的场院是一个方形的水泥空场地,平整、硬实、光滑,也可以摊晒粮食。场院的边上,有几排高大的房子,叫“仓库”,仓库旁边的附近有几排低矮的房子,住着粮管所的工作人员,有站长,副站长,会计,仓库管理员,还有十来个临时工。

上世纪六十年代,每年秋季生产队收割完稻谷,就要开始交公粮了。在交公粮前,队长会选择一个晴朗天气,安排社员们将禾场打扫干净,从小队的仓库里搬出稻谷,倒在禾场里摊薄、摊平晾晒,晒干了就可以去交公粮了。

那时的公粮是生产队统一送交,当时生产队没有板车,交公粮只能靠肩挑牛驮。后来生产队购置了板车,队长一般都会安排一男一女搭配,先将晒干整净的稻谷装进麻袋抬上板车,然后男人架着板车,女人牵着牛拉着板车,把粮食运送到公社的粮站排队、验质、过磅、下车、扛进粮库……那时,我在上学读书,没有亲身经历过。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时,曾多次参加运送公粮。在我的印象中,所有的生产队都必须在国庆节前集中几天时间交完公粮,如果有哪个生产队不能按时交齐公粮,是要被罚款的,所以各个生产队都要抓紧时间交公粮。那时交公粮,只有公社粮站一个点,由于时间紧、人多,每次交公粮都像是“打仗”。运送公粮的板车和手扶拖拉机混杂在一起排队,往往会把粮站门前的大路排得满满当当。

交公粮的人一般都是大清早出门,等到下午甚至傍晚了才能回家。如果粮食未晒干,还得在粮管所的水泥空地上翻晒,如果瘪谷和杂质较多,还得就地用风车吹或用木锨就着风扬干净后,再请验质员验收合格了,才能去过磅,把粮食扛进仓库,交完公粮后,粮站工作人员给一张收购单,整个交公粮的流程才算结束。

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交公粮就成了各家各户自己要去办的事。秋收忙罢,又到了交公粮的时候,农民先挑出比较好的、晒干了的稻谷装好麻袋,自己先称下重,算好要交多少斤,然后用扳车或拖拉机运送到粮站上交。

至今让我我印象最深的场面,是1981年秋天那一次送公粮。那年夏天,我们生产队土地承包到户了,秋粮大丰收了,农民交公粮的积极性更高了。那天早上,天气异常的晴朗,天空透明欲醉,空气中蕴藏着着仲秋的烂漫。一大清早,太阳红红火火地涌出,释放着一种浓郁的热烈。队上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堆满粮食的禾场里,老弱者站在一边看热闹,强壮者手持木锨、笤帚、簸箕、撮子、麻袋等工具,禾场周边停放着运粮的板车和手扶拖拉机。

我和队上的壮年男子汉一样,站在自家早已晒干的谷堆上,手拿木锨风扬稻谷,一锨锨稻谷呈弧线形形状抛向空中,所有细微的尘土和瘪谷都随风而去了,风扬过的稻谷呈弯月状堆在禾场里,干净、实落、纯粹,释放着明亮而又饱满的光芒。此时,人们都神情坦然地站在一边,心中怀有一种农人的虔敬,一种“皇粮”意识的虔敬。

吃罢早饭,各家各户的强壮劳动力迅速将金灿灿的稻谷装进麻袋、抬上板车或拖拉机,队长一声令下,大家一起浩浩荡荡地去送公粮。我们走到粮站大门口,只见大门牌坊上悬挂着一条红布横幅,上面书写着:“踊跃交售爱国粮  交完公粮迎国庆”十四个金黄色的大字。秋阳之下,那条横幅红得鲜艳,十四个大字金光闪闪、耀眼夺目,让人充分感受到粮食与国家之间的那种沉甸甸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情】《家乡的秋》
【望安山文学】方亦飞||远去了的粮站(散文)
送粮
散文||再见了,完公粮
那年陪母亲交公粮
缴公粮的岁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