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老家谱的故事

城市记忆之二
——我与老家谱的故事

文/韩国文

   
我在参与抢救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在烈士陵村发现一个农户家里收藏着一部老家谱,用木制匣子装着,匣盖上刻着“如皋葛氏宗谱”,宋体字阳文,文字两旁是云彩纹。打开匣盖子一看,二十来本家谱的纸片大部分已经风化,一动就会碎裂。听主人说,这部家谱是祖上留传下来的,文革中,用塑料布包紧,藏在地下,才得以幸存下来。老爷爷在世的时候,精心保管,年年暴晒,只是老人过世后的十多年来,原封没有动过。我想老家谱能够保存下来实在不容易,必须找行家里手来帮忙,才能继续保存下去。我就打电话给广播电视台的熟人,打听此事由哪个部门管,有人建议找档案馆,我便专程来到档案馆,后来就由档案馆给这部家谱的主要部分扫了描,制了光牒。

在这部老家谱得到抢救以后,我又千方百计不厌其烦地寻找老家谱。我听说十里桥村有农户收藏着朱氏家谱,我就追到朱家去,查看了这部家谱。收藏者告诉我,这部家谱原来的收藏者家庭成分高,文革中造反派要交出家谱销毁,那家人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送到他家来,因为他的成分好,造反派不敢强制他,所以这部家谱才幸免于难。他还说家谱是家族联系的纽带,朱氏的老家在如皋东南六十里的车马湖,车马湖又名范湖洲,所以叫《范湖洲朱氏族谱》。他给我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他一个本家老叔台,在新疆某部当排长,当选为该驻地县的政协委员,正巧该县县长也姓朱,又是同一字派,虽然一个籍贯是如皋,一个是如东,却在异乡认了兄弟,在工作上鼎力相助,在生活上关怀备至。另一个故事说的是他有个本家侄子在海安工作,一次生病,住进海安医院,主治医师也姓朱,论字派长一辈,特别精心照顾这个“侄子”,后来侄子转到栟茶医院,还一定坚持亲自护送过来。他说,这就是家族意识,家族观念,起了作用。

我又听说这个村有农户收藏着周氏家谱,就摸到周家去,第一次家主不在家,过了几天再去,不见家谱决不罢休。还听说这个村有农户收藏着缪氏家谱,我去一下子找着了两部,听说另一村有一家还收藏着一部,我又找过去,谁知这家男主人过了世,女主人不知放在哪儿,她答应我找找,那是大忙季节,人家正忙活,我只好耐着性子等过了大忙再去,终于找到手了。我就这样先后把周氏、朱氏、河东派冒氏、杨氏、顾氏、缪氏等家族老家谱送到档案馆扫了描,归了档。我还把县档案馆已经存档的双甸任氏、掘港管氏,袁庄袁氏、双甸冯氏、袁庄孙氏、河西派冒氏、苴镇徐氏等家族老家谱的电子件输入我的移动硬盘。

我在收集翻阅老家谱的同时,把我感兴趣的部分摘录了下来,现在已从14部家谱中摘录了365首诗词,摘录了60余篇艺文。老家谱都是繁体字,又是文言文,字难认,句子难断,意思难懂。特别是要从电子版上,抄录下来,再打印,再与电子版的原稿校对,这样要反复多次,还难免有错。我已将九部家谱中的诗词选编入景风诗讯第四、第五两期发给诗友们研读,还编印《冯氏家谱选编》、《河东派冒氏族谱选编》、《薛氏族谱选编》、《陈氏宗谱选编》,发给相关人士帮助校对。与此同时,我撰写了《家谱中隐含的历史信息》、《三部家谱一条根》、《曹家庄、曹家祠与曹家楼》、《孙氏家谱初探》、《陈氏家谱初探》、《袁庄形胜如画》、《管氏园林七律五首》、《从老家谱中探索诗词文化》等研讨诗文多篇。其中《家谱中隐含的历史信息》在《南通日报》发表,《三部家谱一条根》在《居旅栟茶》发表,《庄形胜如画》在《扶海文化纵横》发表。前一篇一发表,南通市公安局一位薛同志就打电话来找薛氏家谱寻根溯源,为此我又写了一篇《血脉在哪里》。

寻找家谱难,动员把家谱收过来更难,有的不是一趟两趟就能到手的,要有耐心,要想方设法。现在档案馆收录的戴氏家谱是清道光乙巳(1845年)第八次修订本,在我们烈士陵村有人收藏着清嘉庆甲子(1804年)第七次修订本,我在2008年看过,我想找过来比对,可是我去了五趟,都是选的节假日,因为他夫妻两都在厂里上班,但是偏偏没有找到他家的人,请村干、请他的老师去动员,也没有做动工作。还有一部《孙氏族谱》在洋口刘环村,是太阳庙村孙家庄移民收藏的,与档案馆已收录的《孙氏族谱》不是相同的。前年我和袁庄孙同林一同去看过,回来后写过《孙氏家谱初探》,是根据那天拍的照片整理的。这同样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献,我想千方百计找来扫描。

有人说,冒氏是蒙古人,祖先是元朝皇族子弟。也有人说,冒氏祖先是从苏州阊门来的,还说,大奶奶的后裔在如皋,小奶奶的后裔在东陈。河口镇烈士陵村冒老庄冒维海先生收藏的民国七年(1918)续修的《冒氏族谱》解开了这个谜。
冒氏“系出殷王子期,受封冒乡。元季(朝)由常熟始迁于皋。”冒氏三派,即泰州派、(东陈)河东派、(东陈)河西派:“启元公讳珪,迁居海陵,是为泰州始祖,又为泰州派”;“东林公讳致中,由元末两淮运丞弃官隐居如皋东城,居河西,为河西派”,“友松公讳桧者,亦迁东城,为河东始祖,河东派,迄今五六百年,传20世”,戊午年(1918)拟定从21世起字排为20字:“维乃祖彝训忠厚世永昌传家崇德礼华国式交章。”

曹家楼主曹素轩(名世珩,字楚惟,曹发枝之子)为让子女读书成才,建书房名曰“来雁馆”,聘曹之钧(应衡)等著名塾师课读。

有《来雁馆记》记述了这家人的善良:“翁(素轩)宽仁长者,年八十,瞿烁过人。少君(儿子)雍和(融洽,和睦),承颜膝下,以孝闻文。孙二(两个孙子),读书为业(正在读书),曾孙幼,亦聪慧。一堂四世,雍雍如也,闾里(邻居)羡之。”这一家四世同堂,老人是宽仁长者,儿子以孝闻文,孙子、曾孙都很聪明伶俐,邻里怎能不羡慕这一家子。

《来雁馆记》也 记述了雁来的过程与缘由:“数年前,适(恰巧)一雁来,止于池馆之侧,饲以稻粱,依依不去。旋(不久)引一雌,并止其处,以生以育,春秋屡易(一年一年过去)。今结群飞矣。但往来不出一二里许,即返。”这雁是自来的,因为主人待它好(饲以稻粱),所以“依依不去”,现在已经结群而飞,却往来不出一二里,就飞回来,还是依依不去。雁来且不愿离去正是这家人善意的结果。

雁是候鸟,春北秋南,十分守时守信,《来雁馆记》所记述的雁又非常诚恳而且讲义气。从而,我们可以从此馆的命名,看出曹氏的家教家风重在善良、重在孝道、重在守信、重在诚恳、重在忠义等方面。因此,曹氏家教严谨,家风正派、家族兴旺、人才辈出。这也是其他许多家族的共同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

《孙氏族谱·德序》说:“八三公移皋邑西古燕庄,及九世祖谅公、诤公等,燕庄东西建两祠,尊祖敬宗;林梓东,十二世其祥公、十三世如琅公等,建一祠敬宗;又双甸镇建一祠敬宗;及道光丙午年(1846),十六世祖其凤公、十七世祖学魁公等,双甸北乡西洋庄同建一祠尊祖敬宗,受族皆系贤五公、正六公,相传一本。”这里一连串提及五个家祠,其孙氏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前后之分,支分派别之异。这支孙氏从十二世开始,字派20个字:“志大尚文士  学宏光国廷  秉得业绍远  怀仁道克成。”现在保管《孙氏宗谱》的人秉字辈,二十二世,71岁。

1936年第八次续修《陈氏宗谱》共26卷,记载了本族25000余人的基本资料,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均有收藏。“八修迄今已七十七年,九修工程庞大精细,在广大族人的踊跃参与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全体编修人员无私奉献,全力以赴,历经四载,九修新谱终于以鲜明的特色见诸于世。”“祖辈排定的十六字字派 ‘延其福德,绍尔书香,源长基厚,百世永昌’,自十九世开始,一直沿用至今。为使我陈氏家族的世系传承清晰明了,伦序不乱,望继续以此字派给后代取名,后世续修宗谱时,再慎重拟排十六字字派,使之代代相传,将陈氏家族的文明永不间断地汇入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九修宗谱序》)

家谱中的宗规家训

家谱中隐含的历史信息

张謇与大镇港及尤家庄

河口镇葛家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0年家史的“万氏家谱”惊现延吉
【沧州文化研究】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东光周邦与《周氏宗谱》
族谱: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你了解枣庄的那些族谱吗?
贵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略谈丹徒的族谱文化
河南省新乡市家谱族谱49种,找寻自己家族的族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