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不懂摄影大师作品谁的错?我帮你找一点客观原因。
-
致力于以摄影为媒介,拉近大众与艺术的距离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验:听说xx大师的作品很棒,满心欢喜搓手期待。

搜索出来的作品却只觉得差强人意,甚至有时候还会有这样的想法:

很一般啊……

我觉得还没有朋友圈里xxx拍得好……

他出名一定是有关系……

? 刘易斯·巴尔茨,帕克城
许多风光摄影爱好者开始关注景观摄影大师,但是看到如刘易斯·巴尔茨等人作品时总会觉得和想象中的“好作品”不太一样

此时,我们要注意的是,你虽然用眼睛“见证”了这张照片,但可能你并没有真正接收到作品的“灵光”。通俗点说,你感受到的照片的魅力是有极大折损的。

灵光是否真正散发出来,其实并非玄学,是有一些客观原因。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些客观原因,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更多作品。

Aria Tim Allhoff;Krzysztof Penderecki - Sixteen Pieces for Piano

-

01 

尺寸

很多人认为,照片的尺寸大小就是对图像的“等比缩放”啊,对欣赏照片没有影响。因此很多人也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能在手机屏幕上感受到作品的”好“,那么它放大了就一定好。反之,如果这个“缩略图”没有打动到我,那么它一定不是好作品。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来看被很多人讽刺过的安德烈·古斯基的《莱茵河II号》,在手机屏幕上和众多风光大片相比似乎黯然失色:

? 安德烈·古斯基,莱茵河II号

在展览现场观看这幅作品,是这样的:

? 安德烈·古斯基,《莱茵河II号》展览现场示意图

原作尺寸3.6m×2.1m

你大概能从上面的展览现场示意图中感受到现场欣赏这幅作品的情境:超过人体的超大尺度、反复而具体的细节、冷静而无具体指向的风景……如果你对当代摄影技术还有更深的了解,还可以在现场仔细玩味艺术加高超的冲印技术,色彩、颗粒感等……

相比较的话,在手机中观看,更多地感受到的是它的整体平面色彩构成关系;而在大幅作品原作前面,则是既可以在人体尺度对比中感受磅礴,也可以玩味细节。

小屏欣赏视觉示意-人眼更倾向于将作品识别为简单的构成关系


原作欣赏视觉示意-既可以看“大关系”,也可以凝视细节

这甚至可以说是两种极大的区别

忽视 vs 凝视

古斯基总喜欢在作品中玩味宏观与微观的概念,从而造成相当的张力。用一个流行词来说,如果不考虑尺幅,就少了不少欣赏作品的仪式感。

和古斯基的摄影作品一样,现代和当代艺术中的色域绘画也是对尺寸也是很敏感的,它们的点并不只在于“随便涂了几个色块”,而色彩区域的尺寸也至关重要。因此,在A4纸上涂上红色,和在数米尺度油画布上的色彩区域,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 巴内特·纽曼,作品展览现场。图自网络。

甚至罗斯科最后的作品《罗斯科教堂》,本身就是在建筑空间中完成的,是与空间尺度融为一体的冥想空间。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忽略尺幅,只关注构成关系,那么这些作品和一些黑漆漆的色块并没有区别。

? 马克·罗斯科,《罗斯科教堂》

说回摄影。

也并非所有作品要保存灵光就需要大尺幅,部分作品要小,才能体现韵味。比如日本摄影师山本昌男的作品中的禅意,就需要在小尺寸照片中方能感受这种“袖珍”“把玩”的魅力。他认为:

每件事物都有相应合适的尺寸

? 图据Artron,山本昌男作品和展览现场

所以至少,我们应该意识到,在手机看到的许多照片,不仅仅是等比缩放式预览,而且还是被剥离了“灵光”的投影。

-

02

媒介

关于照片输出,很多人觉得“不就是冲印照片吗?”其实不然。很多情况下,照片的媒介也是作品很重要的方面。我们通过看电子屏,无法感受“相片本身”。

冲印方面,可以用比较传统的银盐印相、比较细腻的铂金印相、以及现在的数码微喷;纸张方面,纸基质感、表面光滑程度很重要,有美术纸、相纸、画布等,每一种都有着不一样的质感。

? 艺术微喷,图据网络,梁东来

在不同媒介上呈现,就好比在不同屏幕上看电影。在电脑上看枪版,和进影院看正版,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尽管我们处在一个电子化的时代,但

线上输出,无法完全代替纸上输出

部分作品,输出方式本身也是作品很重要的一部分,例如骆丹的《素歌》用湿版工艺冲印,直接呈现在玻璃板上。我们在屏幕中看到的信息只是黑白照片,而作品的完整展现则是包括了古典工艺的质感,以及玻璃媒介的立体感。

? 骆丹,《素歌》,湿版火胶棉

如果不考虑材料,会被很多人认为是“看起来有点复古”的黑白照片而已

? 骆丹,《素歌》,玻璃上的图像

大家也可以注意到,很多摄影展会明确标出作品的材料和工艺和尺寸,如银盐相纸、C-Print、湿版火胶棉、视频。因为

作品不能脱离材料、尺寸、工艺来看

所以,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在手机划屏看照片,很多情况可能只是“一件摄影作品的电子档案图像”,而非这个作品本身。这对习惯了电子读图的大多数人会有点颠覆,但我们知道了这一点,至少在看到许多作品时,就不会只从其“图像”这个层面武断判断它的价值了。

-

03

完整性

很多作品,是适合单张欣赏的。这也很大一部分摄影爱好者欣赏照片的方式。例如杰夫·沃尔、艾利克斯·韦伯照片,他们很多照片单独存在,单独欣赏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 艾利克斯·韦伯,他的大多数作品本身就是玩味街头的复杂和秩序,单独观赏毫无问题

而有的作品,则需要完整观看才能感受到灵光。

一种情况,单独观看会觉得很平淡,整体欣赏体现积累效应,才能更能懂得创作者的意图。在类型学摄影中,这种情况很典型。

? 贝歇夫妇,

在类型学摄影中,我们通常需要完整地看整套作品,而非去评判一个水塔是不是有趣、好看

另一种情况,作品本身审美的点在于照片和照片之间的联系,以及多张照片共同构成的含义,或者整体呈现的氛围,如果着眼于一张照片就很容易觉得它不知所云,或者断章取义。

川内伦子的作品很能体现这一点。我们单独看这一张照片,觉得它就像是出门旅游的随拍。

? 川内伦子,选自《天地》

而如果我们将其中的照片联系起来欣赏,你便不会提出“这片绿色的草地有什么拍头”的问题,而会感受到《天地》中的能量。

? 川内伦子,选自《天地》

故,即便有的作品也无妨单张欣赏,但是整体阅读会有更好的体验,也就是我们说的能接收到更完整的灵光。

这也是在我们的社群中不断强调“图片编辑意识”的原因。

-

04

阅读流

阅读流也很重要,却很容易被人忽略。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几种大家熟悉的观看照片的方式:

手机划屏瀑布流

? 韩松,《成都城南建筑图谱》

翻阅画册

? 川内伦子,《天地》

欣赏折页画册

? 陈萧伊,《KOAN》

划屏阅读瀑布流,是一种连续的可控的,很容易有主宰权的欣赏方式,但也很容易快速滑过自己“不喜欢”的照片;翻画册会更有仪式感一点,并且每个对页会有停顿,左右两边的照片对应关系,以及整体的连续照片关系,会有很大区别;折页有点类似于卷轴,是一个连续的限定的观看;而在展厅看展,需要看步行移动,是最“正式”的方式。

不同的阅读流,会让自己体会到完全不同的信息获得和处理节奏,你所接收到的作品灵光也完全不同。

再举个直观的例子,下面这张照片,之前在《拍建筑启示录》中出现过。请做好准备,第一种体验,我横着排:



? 约瑟夫·寇德卡,法国

那么很有可能你会在手机屏中忽略它的存在。如果我竖着排,你横向观赏:



? 约瑟夫·寇德卡,法国

你会更好能看到全景照片的魅力。而如果它在展厅中被输出得很大,边走边欣赏,效果也会完全不同。

我们要真正读懂作品,必须要关注它的“正确的打开方式”。

-

05

展陈空间

这里想广义地说说展陈空间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展陈空间主要是指作品在展厅中的呈现方式。这其实涉及到策展水平,同时也是一个环境艺术空间设计的问题。作为观众,我们要意识到的是,同样的作品,在优秀的策展呈现中所散发出来的灵光,和在手机屏幕中散发出来的灵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 杉本博司,《佛海》,看起来并没有太特别

? 杉本博司,《佛海》展览现场

杉本博司选择了《佛海》中的9张,与一座玻璃五重塔构成了一个装置艺术作品

图据艺术中国

另一中是广义的展陈空间,广义地说就是这些照片出现的“环境”。它们是在嘈杂的朋友圈中?还是在时不时跳出广告的网页?还是在一个更干净的环境?

? 图据Artron,在嘈杂的互联网环境中欣赏杉本博司

有个著名的例子:《华盛顿邮报》做了次有趣的实验,请著名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在地铁站卖艺。在43分钟里,贝尔拉了6首古典音乐。期间1097人经过,只有7人驻足聆听;27人给了钱,但多数是边走边扔给他的。而贝尔的演奏会,票价上百美元,并且总是座无虚席。很多人借此嘲讽艺术界的虚伪,然而真正的问题是出现在,需要专注欣赏的古典音乐出现在露天场所是很不合适的,灵光直线下降。

你可以试着比较:在一个安静且干净的空房间听这首乐曲,及在地铁出口听这首乐曲:

Johann Sebastian Bach: Partita No.2 in D minor, BWV 1004 - 5. Ciaccona Viktoria Mullova - J.S. Bach: Partitas for Violin Solo

环境的影响看起来显而易见,却因为很多人习以为常而忽略了真正的好照片,而只留下了能在当代的嘈杂网络环境中生长的那部分照片。

-

主观原因:接收端损耗

其实如果具备了上面的很多客观条件,许多作品就很容易被“看懂”了。对于大部分摄影爱好者来说,即便无法具体解读,也能get到作品的妙处了。当然,除了客观原因,也有作为观赏者的接收端损耗。据笔者观察,主要存在以下情况:

观众敏感度造成的损耗——感知力不足

观众理解力造成的损耗——学识不够

说到底,一个人能否尽量少折损地捕获作品灵光,个人方面的修养和审美也相当重要。当然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本文就不做展开了。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在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看实体照片、看展、看画册

看完整的作品

在大多数是电子媒介阅读的时代,建议大家培养一种还原作品本身状态的意识,否则就容易“有眼不识泰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观看还是阅读
让摄影书大藏家马丁·帕尔至今仍爱不释手的画册竟是这本
色影无忌专访假杂志言由
鲁夫 新时代的物影照片
托马斯·鲁夫:我关注的是图像和真实
几种简单的排版方法来模拟画册效果(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