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实践中的三个误区,请注意
作者|知本咨询国企产业研究院

责编|亿亿 编辑|阿苓

4月21日,国有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推进会召开,10家中央企业,7家地方知名国企,新晋加入示范企业阵营。这样,国企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就通过“双示范工程”形成了一个完整标杆方阵。
这个方阵,如果用两个数字来概括,是28+200。
28家综合性的全球领先企业集团,加上200家在特定细分行业的单项冠军企业,构成了中国国有企业分层次创建世界一流的第一梯队。
每家示范企业的责任,是一名旗手、是一个标兵,这228家示范企业站在一起,就是中国国企创建世界一流的“国家队”,也是“三军仪仗队”!
综合性世界一流领军企业,核心目标是“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品牌引领能力” 五个方面上发力。
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核心目标是“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在“聚焦专业突出、聚焦科技创新、聚焦产业引领、聚焦深化改革、聚焦管理提升”五项领域深耕突破。
这两类示范企业,都要瞄准各自的世界一流目标奋力争先。同时,他们也是全国国企中的优秀代表,作为世界一流的标兵仪仗队,同样成为其他国企学习的榜样标杆。
这样的布局很好啊!
228家示范企业向国际领先推进,率先建成不同层次的世界一流企业;其他更多国企向这些示范企业看齐,形成不断向世界一流挺进的梯队。
这种目标瞄定、集体行动的动能,必会给中国企业的全球崛起,添加一个更大的推动力。
选手已经就位,标靶基本摆好,下面就是弯弓搭箭、瞄准击发。怎么才能箭无虚发?怎么才能避免脱靶?关键是要有一套好的方法,保持一个好的姿态。
不过,这个想法很简单,但落实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就此,知本咨询给大家世界一流企业创建方法中的几个关键误区,做个梳理和说明。

01

“冲刺”成不了一流

世界一流企业,是一个听起来很容易理解,做起来满是问号的概念。
什么是世界一流,我是不是世界一流,怎么当世界一流,这些问题构成一组逻辑关系,经常会把企业绕进去。
作为一家创建一流的企业,通常会做的事情,是先找一大堆财务指标,然后把本行业世界领先的数值都写上,再把自己的企业数值做个对比。哇,发现了不少差距。
下面怎么办呢?
就把这些差距值进行层层分解,定下三年内必须实现的指标增长目标,领导布置任务,签订军令状,要求从现在起,各级各企业行动起来,倒排时间表,压实责任,为了达到世界一流的绩效目标,集体冲锋干三年。
这种鸣哨、冲刺型的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模式,行不行呢?当然是可以的,能够发挥战役式行动的作用,在集中火力,获取局部胜利方面,会是有效的。
但这种方式是不是最优呢?我们可以有很多商讨。
大家可以一起思考一下,全世界现有的这些知名企业、一流公司,都是怎么变成世界一流企业的?是不是通过上面这样的冲刺式财务指标改进形成的呢?
可能不是。
这些全球知名企业,比如沃尔玛、三星、壳牌、丰田,虽然行业不同、各有特点,做到今天成为世界公认的领导型跨国公司,都有一些共同路径,那就是伟大的理想和战略、持续领先的业务和产品、长期的极致经营、不断涌现的人才、长青的文化等等,就此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来总结。
从中,我们理解世界一流企业最为重要的是,它是一家企业长时间成长、竞争、演化的“结果”!这个结果体现在很多财务指标、业绩指标上是优于行业其他企业的,是世界领先的。
但是,要实现这个结果,要做的是真正找到自己的路径,真正走过这个成长的过程,通过竞争的考验!
所以,世界一流企业创建,与其关注结果,不如关注过程
这就好比攀登珠穆朗玛峰,到达世界最高点是我们的目标,但今天你肯定不能去冲刺登顶,因为能力不够、条件不足,所以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物资如何准备、身体如何训练、环境如何熟悉,在不断评估和改进的基础上,用时间来评价、用训练来考验。
世界一流企业的结果,要计划什么样的过程来保证?杨杜教授总结的“三因一果法”值得参考:
世界一流企业的成功,是一个结果,而要实现这个结果,至少要有三个原因。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
“一个强大的组织,一个正确的理论,一个有效的行动,才有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成功!”
首先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组织,创建相对于世界同行的领先人才、队伍和组织体系。
其次是要创造世界一流的理论,建立相对于世界同行的领先理念、文化和模式。
第三是要展开世界一流的行动,采取相对于世界同行的领先战略、战术,展现战斗活力。
最终,我们通过这样强大的组织、正确的理论、有效的行动,通过若干年艰苦奋斗,就能够自然实现相对于世界同行的领先规模、地位、品牌,做大做强做久。这个时候,别人看待我们,评价我们的时候,就会自然将“世界一流企业”的桂冠授予我们。

02

“全能”成不了一流

世界一流企业,一开始就是综合性、立体性的概念。
“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是一个全面的评价标准,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十六字要求,也是一个综合衡量体系。
从评价的角度看,世界一流企业,如果只从一个方面去看去判定,显然是不全面的,这是科学。
但是从创建世界一流的工作落实看,如果机械套用评价指标全面分解、全盘推进,那就会出现问题。
突出的问题是,切口太大,部位过多,一次无法实现。
企业管理和经营改进,就好像到医院看病,精益管理就是神经科,科技创新就是内科,组织治理就是脑科,品牌提升就是五官科,对标世界一流进行评价体检,肯定各科都有不同的毛病和缺点,都需要手术,都必须吃药。
这个时候您怎么办?
是根据轻重缓急,一个个分头医治?还是受限于时间,来一个集成型一次手术?哪一个选择风险更高?哪一个选择更能实现?一看便明。
所以,企业在创建世界一流过程中,建议要把世界一流的结果评价,和一流企业的实施改进,有效区分开来,将抓全面、抓整体和抓深度、抓问题有效区分开来,这样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
就此,知本咨询提两点建议:
建议一:整体评价,分期改进
每家企业都要根据世界一流企业的整体评价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和本企业特色,形成一套未来几年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应该能够覆盖本行业一流企业的重要方面。根据这个体系,开展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的诊断评价。
诊断评价的结果是整体的、系统的,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估的重要性、紧迫性、可行性三个标准,将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时间序列排队,制定每个年度或者每个阶段的核心改进工程和工作目标,要充分考虑到每项改进工程的难度和深度,不求毕其功于一役,但求每年都坚实的迈进一步。
进而,制定一个分期改进图谱,最终通过几年时间,突破不同的重点难点,实现企业的赶超发展。
建议二:集团抓总,分层改进
世界一流企业是分层次的,企业集团总部和二、三级子企业的分工责任有很大不同。
集团总部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拼盘,搞好资源协调配置,根据不同子企业的行业和发展特点,分配不同的重点建设和改进方向,由不同的子企业承担任务。
二级公司要承担专项改进任务,在集团的分工下完成好自己的专业领军的单项工程建设。有人突破技术,有人塑造产品,有人推动治理,各司其职。
三级公司要把一流的任务细化为一流标杆改革优化项目,通过一个个项目攻坚的方式,结合日常的运营将这些项目做好,就能够在集团内部形成几十个或者上百个一流标杆。
“全能”成不了一流,只有精心组织、分层分类实施,才可能将世界一流创建落地到位。

03

“模仿”成不了一流

到今天为止,世界一流企业的建设,都隐含着一个基本模式,那就是“学习”。
通过与全球一流公司进行对标对比,找到中国企业的差距不足,然后计划追赶方案,这是典型的后发学习模式。
但是,要真正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仅仅靠学习借鉴的方法,好像是不行的。
苹果手机成为世界一流的产品,是靠学习别人吗?亚马逊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互联网企业,是靠模仿别人的一流经验吗?好像都不是。
今天的华为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信息与通讯行业一流企业,这是因为华为在包括5G在内的产品和技术方面,率先进入了“无人区”,在没人可学的环境下,自己创造了标准,进而得到的公认,而不是多年前在与美国思科公司对标学习中赢得的称号。
世界一流不是学来的,是企业自己创造的!
因而,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请大家更加关注“创”的深刻含义,并且将创造世界一流作为建设一流企业的最高目标,鼓励优秀的企业率先实现。
知本咨询曾经谈过,对标世界一流有四道关口,也是企业对标成长的四层境界,叫做“立标、对标、达标、创标”。这四层境界,可以算作企业创建一流的阶梯。
立标,关键是确定自己的国内外行业标杆,向先进学习;
对标,核心是通过业绩指标和管理行动两个方面,查找企业的短板弱项;
达标,是通过不断改进,达到了国内外标杆的水平。
通过这前三个阶段,一家企业能够算上一流水平,但是距离世界一流的称号,还有距离。真正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须通过“创标”这个新阶梯的考验。
创标,就是要形成规则力、创新力、影响力、品牌力,成为行业的规范,全球的标准,有本企业的个性标签。
创标,就是要更多的中国企业勇敢走入无人区,敢于挑战全球最大的成长难题,敢于突破技术禁区,有本企业造福全人类的贡献。
世界500强之内,已经有140多家中国企业了,数量世界第一,在中央企业当中,也有为数不少的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类排名中名列前茅,如果仅仅按照一些财务业绩指标来对标对照,可能结果是大快人心的,这个时候是不是就无事可做?是不是可以安枕无忧了?
从创标这个层面看,但我们距离全球公认的一流企业仍有很到差距,因而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现有业绩指标、管理指标的对比,还需要再提升一个台阶,将领先创造的个性内容补充进来,进而把“立标、对标、达标、创标”的完整图谱补齐。
世界一流企业创建,不缺世界观,就缺方法论。
“冲刺”成不了一流
“全能”成不了一流
“模仿”成不了一流
今日讨论的问题,是在落地实施方法层面上可能存在的三个误区。
我们认为,世界一流企业创建,要重结果比较更要重过程细化,要重全面评价更要重逐个突破,要重普遍学习更要重个性创造。
逻辑关系理顺,结果自然实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文阅读
【图解】一图读懂中国移动“力量大厦”
多家上市公司入选,国资委已确定将这200家企业打造成“专精特新”世界一流
国资委:国家电网等10家为央企首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国资委: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打造三个标杆
名单来了!多家上市公司入选,这些“专精特新”企业的目标是世界一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